黎阳他们的下乡活动终于结束了,春晖看到他又和那年一样变黑变瘦了。春晖晚上拽着他去了外面一家不错的餐馆,请他饱餐了一顿。然后和他商量最近去北京的事儿。俩人去买了张北京市地图,研究着下火车后去北外的路线和公交车次。那时候哪像现在有什么智能手机,查啥都有。
去车站买好了票,准备好了行李,俩人踏上了平生头一次去北京的旅程。晚上坐的火车,第二天上午到了国家的心脏北京。这里的天气很热,可能是城市大,建筑高,人特别多的原因吧!黎阳心想。跟着人群,走出了北京站,然后看着地图,按照原先标注好的路线和车次去行动,在广大的皇城寻找一个地方还真不容易啊!一切还算顺利,中午之前,他们找到了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三环路的北外。
等到下午找到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了最后一期的考研辅导班。春晖住在北外安排的学生宿舍里。黎阳正好在中国人大有个高中要好的哥们儿,人家也在准备考研,黎阳住在人家宿舍里。黎阳不想再考研了,他想先找份工作,减轻家里负担,好好奋斗,回报母亲。春晖劝过他,他有点矛盾,其实继续读硕士也是一件他梦想的事情。
黎阳的哥们儿和春晖忙着听课复习考研,他每天就是自己一个人参观大学校园,站在人大“实事求是”石的面前,看着***在上面题的朱红大字,黎阳感受到了这四个字作为人民大学校训的分量,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做人做事,为官为政的理念和态度。
观赏了著名的百家廊,廊内刻有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头像浮雕和经典格言,并题有纪宝成校长创作,一副对联“汇中外学术有容乃大,凝古今正气无欲则刚”,象征着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世纪传承中华文明、面向世界开放的胸襟。黎阳仿佛置身大师之林,聆听教诲,有醍醐灌顶之感。
在可容纳万人的明德广场欣赏明德法学楼的风采。黎阳想,明德的出处应该是取自四书之一的《大学》中的句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大学,是指君子之学,大人之学,今天的大学名虽同而意不同。真正的君子之学在于彰显人美好的品性,让人去创新发展,从而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这其实就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中国先哲概括得太好了。而人民大学取明德二字作为楼的名字可见是要让学生砥砺德行,培养有家国责任的青年才俊啊!
北大清华也是黎阳必去的地方。北京大学古朴厚重的大门和建筑让黎阳如临孔庙的感觉,这可是中国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在这里真的曾经是群星耀眼,光照千古啊,就凭这一串闪光的名字就足以立于世界名校行列:严复、蔡元培、***、夏元瑮,胡适、***、鲁迅、刘半农、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颜任光、钟观光、任鸿隽、李书华、丁西林、马寅初、陶孟和、陈启修、王世杰、黄节、吴梅、刘文典、陈垣、马裕藻、沈兼士、朱希祖、马衡、康心孚、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人。
黎阳早就对北大是顶礼膜拜了,今天在阳光明媚的上午,以朝圣般的心情徜徉在北大的林荫道,欣赏着北大的带有浓浓人文色彩和学术气息的楼台场馆,感受着大师云集、千古杏坛第一家的不二味道,黎阳的心醉了,甚至觉得,如果在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凌驾于亲情、爱情这种美好之上的感情,那就是对圣贤书,对理性信仰之光的顶礼仰望。
在这个近代最早的现代化的百年学堂,在这个据说随便从窗户扔个旧馒头就能砸死一个诗人的校园,在这个曾经塑造五四之魂的大学圣地,黎阳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这里和自己的大学比,那真的是相距甚远。顿时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井底之蛙,就是《庄子?秋水》里的河伯啊,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他庆幸陪春晖来北京来得太值了。他甚至都感激起了春晖,否则的话,他自己是不大会来北京一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