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题为《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两省指分居大明宫左右的中书、门下两省。本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唐肃宗大阅诸军后,在含元殿大赦天下,贾至作此诗。诗描写了早朝大明宫时见到的早春景色,以及群臣早朝时庄严肃穆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忠于君王的思想感情。早朝:上早朝。大明宫:唐宫殿名,始建于贞观八年(634),初名永安宫,次年改称大明宫,后曾称蓬莱宫。(2)贾至(718—772):字幼几,一作幼邻,洛阳人,唐代诗人。开元间与苏晋同掌制诰,天宝十年(751)明经耀第,为单父尉。安史之乱中随唐玄宗入蜀,迁中书舍人。官终右散骑常侍。工于诗歌,音调清畅俊逸。《全唐诗》存诗一卷。(3)银烛:银色烛光,一说借喻月光。紫陌:指京师郊野的道路。(4)弱柳:嫩柳。青琐:古代宫门上雕刻的连环花纹,常涂以青色,故称青琐,后用以借指宫门。(5)百啭(zhuan):百般鸣叫。流莺:飞动的黄莺。建章:汉代宫殿名,这里指大明宫。(6)剑珮声:大臣佩戴的宝剑和玉饰在行走时的撞击声。玉墀(chi):宫中玉砌的台阶。(7)沐:沐浴,身受。凤池:凤凰池,指中书省。凤凰池是禁苑中池沼,借指中书省或宰相。(8)染翰:点染笔墨,指为国家起草诏令。侍:侍奉。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1)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2),九重春色醉仙桃(3)。
旌旗日暖龙蛇动(4),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5)。
欲知世掌丝纶美(6),池上于今有凤毛(7)。
【注释】
(1)本诗是贾至《早朝大明宫》的和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诗中描绘了诗人早朝时见到的情形,写出了群臣沐浴圣恩的喜悦,运用典故盛赞贾至世家风范、人才难得。和:唱和,以诗词酬答。贾舍人:指贾至。舍人,官名,即中书舍人。(2)五夜:五更。漏声:漏壶滴水的声音。箭:漏箭,指装在漏壶中标示时间的箭杆状工具。(3)九重:皇帝居住之地。醉仙桃:使仙桃像喝醉酒一样变成红色,指桃花盛开。(4)旌旗:旗帜。龙蛇:旌旗上的图像。(5)珠玉:珠圆玉润,形容语言婉转流畅。挥毫:挥笔,写作。(6)世掌:世代掌管,贾至及其父贾曾都担任过中书舍人,掌管拟诏敕,故称“世掌”。丝纶:皇帝的诏书。(7)池:凤凰池,即中书省。凤毛:南朝人谢凤有文才,他的儿子谢超宗能继承父业,别人称赞谢超宗“有凤毛”,意思是继承了父亲的才华。贾至的父亲贾曾也在中书省做过官,这里就是称赞贾至与他父亲一样有本事。
和贾舍人早朝(1)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2),尚衣方进翠云裘(3)。
九天阊阖开宫殿(4),万国衣冠拜冕旒(5)。
日色才临仙掌动(6),香烟欲傍衮龙浮(7)。
朝罢须裁五色诏(8),珮声归到凤池头(9)。
【注释】
(1)本诗也是贾至《早朝大明宫》的和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诗运用细节描写和场面烘托,从早朝前、早朝、早朝后三个方面写出大明宫早朝时的气氛与帝王的威仪,极力称赞贾至得到朝廷的器重。(2)绛帻(jiangze):红色头巾。鸡人:周朝官名,后指宫中报更人,戴红色头巾。晓筹:早更。筹,计时器。(3)尚衣:尚衣局,属殿内省,掌管帝王衣服。翠云裘:绿色皮衣。(4)九天:天的最高处,此指帝王住所,宫禁。阊阖(changhe):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5)万国衣冠:指各国使臣。衣冠,官员的穿戴,这里指官员,是借代的用法。冕旒(mianliu):皇帝所戴的礼冠。冕,帝王的礼帽,旒是冕前后所挂的串珠,共十二串。冕旒在这里借指皇帝。(6)日色:借喻,指皇帝。仙掌:皇帝专用的掌扇,又叫障扇,多以野鸡尾为饰。(7)衮(gun)龙:龙袍上的龙形图案。浮:浮动。(8)五色诏:皇帝的诏书用五色纸书写。(9)珮(pei)声:珮玉相碰发出的声音。
和贾舍人早期(1)岑参(2)
鸡鸣紫陌曙光寒(3),莺啭皇州春色阑(4)。
金阙晓钟开万户(5),玉阶仙仗拥千官(6)。
花迎剑珮星初落(7),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8),阳春一曲和皆难(9)。
【注释】
(1)本诗也是贾至《早朝大明宫》的和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全诗围绕“早朝”两字做文章;“曙光”、“晓钟”、“星初落”、“露未干”都切“早”字;而“金阙”、“玉阶”、“仙仗”、“千官”、“旌旗”皆切“朝”字,写出皇宫建筑的富丽堂皇和宏伟气势。末联点出酬和之意,推崇对方诗艺高超。(2)岑参(715—770):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南阳),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唐代著名诗人。天宝三年(744)登进士第。初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等边远之地,边塞名诗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有《岑嘉州诗集》。(3)紫陌:指京师郊野的道路。(4)皇州:帝都,指长安。阑(lan):尽。(5)金阙(que):宫殿,这里指大明宫。(6)仙仗:仙人的仪仗队,此处指皇帝的仪仗。(7)剑珮:佩剑及玉石等饰物。星初落:繁星刚逝,天刚亮。(8)凤凰池:也称凤池,指中书省。(9)阳春:古代楚国歌曲名,是一种高雅的乐曲,《阳春》、《白雪》是高雅音乐的代名词,正如《下里》、《巴人》是粗俗音乐的代称。
上元应制(1)蔡襄(2)
高列千峰宝炬森(3),端门方喜翠华临(4)。
宸游不为三元夜(5),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开夜色,人间和气阁春阴(6)。
要知尽庆华封祝(7),四十年来惠化深(8)。
【注释】
(1)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正月十五上元之夜,蔡襄随御驾观灯,奉命作此诗。诗描绘了盛世上元节灯会的宏大场面与热闹非凡,盛赞皇帝与民同乐,表达了对帝王的感恩和祝福。上元: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应制:奉帝王之命作诗。(2)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北宋诗人、书法家。工正、行、草书,也善章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3)高:一作“叠”。千峰:灯山峰峦多。古代元宵节,将彩灯堆叠成山,取名鳌山。宝炬:宝灯。森:林立。(4)端门:宫殿的正门,即午门。喜:一作“伫”。翠华:皇帝后面的障扇,借指皇帝的仪仗。(5)宸游:皇帝出游。“宸”本指北斗星,常用来代指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三元:农历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合称“三元”。(6)和气:祥气,瑞气。阁:同“搁”,留。春阴:春夜。(7)华封祝:据说上古圣王尧帝到华州视察,华州封人祝他多福、多寿、多儿子。后来就用“华封祝”或“华封三祝”指对帝王的祝颂。(8)四十余年:嘉祐八年,宋仁宗赵祯已经在位四十年。爱:一作“化”。
上元应制(1)王珪(2)
雪消华月满仙台(3),万烛当楼宝扇开(4)。
双凤云中扶辇下(5),六鳌海上驾山来(6)。
镐京春酒沾周宴(7),汾水秋风陋汉才(8)。
一曲升平人尽乐,君王又进紫霞杯(9)。
【注释】
(1)此诗原题《依韵恭和御制上元观灯》,是对皇帝所作的《上元观灯》的和诗。据《侯鲭录》载,此诗作于元祐中。诗歌极力描绘上元夜皇帝观灯时的情景和观灯归来赐宴群臣以及群臣竞相向皇帝祝寿的场面,表达了诗人祝福宋朝也要像周一样国祚昌久。(2)王珪(1019—1085):字禹玉,华阳(今四川省成都)人。北宋诗人。仁宗庆历二年(1024)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谥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华阳集》。(3)华月:明亮的月光。(4)当楼:对着楼台。宝扇:障扇,皇帝的仪仗。(5)双凤:服侍皇帝的两个宫女。辇(nian):帝王乘坐的车子。(6)鳌:传说中的神龟。相传海上有三座仙山漂浮海面,下面有六只巨鳌背着。这里的鳌驾山是指花灯的形状,唐宋时元宵花灯多扎成鳌的形状,称为“鳌山”。(7)镐京:镐(今西安)为西周国都,这里指北宋都城。同样,说宴赏是周宴也是将宋比作周。(8)汾水秋风:汾水,河名,在今山西。汉武帝刘彻曾在这里与大臣宴饮。并在宴会上自己作了一篇《秋风辞》诗。(9)尽:饮尽。尽,一作“进”。紫霞杯:酒杯名,这里借代酒。
侍宴(1)沈佺期(2)
皇家贵主好神仙(3),别业初开云汉边(4)。
山出尽如鸣凤岭(5),池成不让饮龙川(6)。
妆楼翠幌教春驻(7),舞阁金铺借日悬(8)。
敬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9)。
【注释】
(1)又题作《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作于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十一月一日。中宗景龙二年(708)于修文馆置太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象征四时、八节、十二月。李峤等为太学士,李适等为学士,杜审言、沈佺期等为直学士,均为御用文臣。景龙三年十一月一日,安乐公主入新宅,沈佺期奉命作此诗。这首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楼台高入云霄,山水之佳胜过凤岭、饮龙川,陈设华丽、音乐美妙,突出了安乐公主的奢华富贵,皇恩浩荡。(2)沈佺期(?—713):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内黄)人。唐代诗人。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由协律郎累迁考功员外郎。后历任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的诗多宫廷应制之作,内容空洞,形式华丽。但他在流放期间诸作,多抒写凄凉境遇,诗风为之一变,情调凄苦,感情真实。他还创制七律,被胡应麟誉为初唐七律之冠。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他的近体诗格律谨严精密,史论以为是律诗体制定型的代表诗人。(3)贵主:安乐公主,唐中宗女,韦后所生,买官鬻爵,干预朝政,后为玄宗所杀。好神仙:爱好神仙。(4)别业:别墅。初开:刚建成。云汉边:云霄中,形容楼阁高大雄伟,上连云天。(5)鸣凤岭: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相传周朝兴起时,有凤凰鸣于岐山,所以得名。(6)不让:不弱于,不差于。饮龙川:沂水,源出今山东沂水县,经江苏邳县流入泗水。(7)翠幌:绿色的帘幕。(8)金铺:门环上的黄金装饰,常作兽头或龙蛇状。(9)称觞(shang):举起酒杯。献寿:敬酒祝寿。钧天:古代传说中的天中央。也指神话中天帝宫殿的所在。
答丁元珍(1)欧阳修(2)
春风疑不到天涯(3),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4)。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5)。
曾是洛阳花下客(6),野芳虽晚不须嗟(7)。
【注释】
(1)又题作《戏答元珍》,写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欧阳修于上年作《朋党论》为范仲淹辩护,结果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武昌)县令,丁元珍作《花时久雨》诗赠他,欧阳修遂以此诗赠答。诗人借山城春色迟迟不归,抒发了被贬后的苦闷、失意和对故乡的思念,次联富于生机的景象暗含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同时表达了自我宽慰之情。丁元珍: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军事判官。(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吉州原属庐陵郡,故自称庐陵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的转变起了关键作用。欧阳修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语言流畅自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有《欧阳文忠公集》。(3)春风疑不到天涯:即“疑春风不到天涯”,怀疑春风的来临。天涯,天边,这里指地处边远的峡州。(4)冻雷:初响的春雷。(5)物华:好景,这里指景物在春天的变化。(6)洛阳花下客:作者自称。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祐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洛阳盛产牡丹,北宋时花园最盛,有“天下名园重洛阳”的说法,所以称“洛阳花下客”。(7)嗟(jie):叹息。
插花吟(1)邵雍(2)
头上花枝照酒卮(3),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轻两世太平日(4),眼见四朝全盛时(5)。
况复筋骸粗康健(6),那堪时节正芳菲(7)。
酒涵花影红光溜(8),争忍花前不醉归(9)。
【注释】
(1)由诗中提到“身经两世太平日”可知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1)左右,诗人时年六十岁上下。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头戴花枝、赏春畅饮,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长者万事顺心、身体康泰的形象。插花:古时男子有发髻,鬓边也插花。吟:歌。(2)邵雍(1011—1077):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著名道学家。祖籍范阳,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后隐居苏门百源上,故后世又称其为“百源先生”。屡授官不仕,隐居洛阳,甘于淡泊,乐于饮酒著述。有《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诗集则有《伊川击壤集》。(3)厄(zhi):古代的一种酒器。(4)两世:六十年。古人称三十年为一世。(5)四朝:指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四代皇帝。(6)况复:何况又。筋骸(hai):筋骨,身体。粗:大致。(7)芳菲:本指花草的美好,这里指一切事物的美好。(8)涵:浸。溜:浮动。(9)争忍:怎忍。
寓意(1)晏殊(2)
油壁香车不再逢(3),峡云无迹各西东(4)。
梨花院落溶溶月(5),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寞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6)。
鱼书欲寄何由达(7),水远山长处处同。
【注释】
(1)又题作《无题》,是一首别后相思的恋情诗。诗中以凄冷的景象作渲染,写出对一位女子的苦苦思念以及无由相通的怅然。一说是诗人借情事抒发求贤若渴的情愫。寓意:借其他事物寄托本意。(2)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十四岁时便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文武职宰相)。卒谧元献。晏殊才高学富,识见明决,深知治国本末。范仲淹、孔道辅、韩琦、富弼、宋庠、宋祁、欧阳修、王安石等均出其门下。晏殊能诗,善词,文章赡丽,骈文、书法无不工。尤擅长小令,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今传世有《珠玉词》,诗百余首,文章十数篇。(3)油壁:即油壁车,一种车壁、车帷用油彩涂饰的华贵车子,有时驾以二马、三马。这里指美人乘坐的华贵车子。香车:用香木做的车。泛指华美的车或轿。(4)峡云:巫峡上空的云,这里暗用楚襄王梦中与巫山神女相会的典故,指所思念的女子。典出宋玉《高唐赋》。(5)溶溶月:月光如水一样明净、皎洁、柔和。(6)禁烟:即禁火,寒食禁火。(7)鱼书:上古时的信封是用两块鱼形木片合成,所以书信称“鱼书”。
寒食书事(1)赵鼎(2)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3)。
禁烟不到粤人国(4),上冢亦携庞老家(5)。
汉寝唐陵无麦饭(6),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7)。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