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7800000063

第63章 呻吟语(8)

愚不肖者,不能任道,亦不能贼道。贼道全是贤智。后世无识之人,不察道之本然面目,示天下以大中至正之矩,而但以贤智者为标的。世间有了贤智,便看的中道寻常,无以过人,不起名誉,遂薄中道而不为。道之坏也,不独贤智者之罪,而推崇贤智,其罪亦不小矣。《中庸》为贤智而作也。中足矣,又下个庸字,旨深哉!此难与曲局之士道。

【译文】

才能平庸的人,不能承担道的大任,也不能损害道。损害道的人,都是一些才智超群的人。后世无知的人,不了解本来面目,便向世人宣布大中至正的准则,只是以贤明睿智的人为准的。世界上有了贤明睿智的人,便把中道看得平常,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也不能增加人的声誉,于是就看轻了中道而不去实现。道的败坏,不单是贤明睿智的罪过,推崇他们的人罪过也不小。《中庸》是针对贤明睿智的人提出的,中本来已经足够了,又加了一个庸字,含意是很深的。这番道理,很难向枉邪不正的人说清楚。

一四

道者天下古今共公之理,人人都有份底。道不自私,圣人不私道,而儒者每私之。曰圣人之道,言必循经,事必稽古,曰卫道。嗟夫!此千古之大防也。谁敢决之?然道无津涯,非圣人之言所能限;事有时势,非圣人之制所能尽。后世苟有明者出,发圣人所未发,而默契圣人欲言之心,为圣人所未为,而吻合圣人必为之事。此固圣人之深幸,而拘儒之所大骇也。呜呼!此可与通者道。汉、唐以来,鲜若人矣。

【译文】

道者,是天下古今共同之理,人人都有份。道本不自私,圣人也不把道作为私有,但儒者每每把它变为私有,称作“圣人之道”;说话必引经据典,引事必征引古代,称此为“卫道”。唉!这是从古至今的堤防啊,谁敢将它决开呢?然而道无边无涯,不是圣人可以限制的;事情有时势的变化,不是圣人制定的制度可以包括得了的。后世如果能出现一个明了这些道理的人,发圣人所未发,而和圣人想要说的相契合;为圣人所未为。而和圣人想做的事情相吻合,这本来就是圣人的大幸,但也会使迂阔褊狭的儒生大吃一惊。啊!这个道理只可以和学识渊博、通达事理的人说,汉、唐以来,这样的人太少了。

一五

易道浑身都是,满眼都是,盈六合都是。三百八十四爻,圣人特拈起三百八十四事来做题目,使千圣作《易》,人人另有三百八十四说,都外不了那阴阳道理。后之学者,求易于《易》,穿凿附会以求通,不知易是个活底,学者看做死底;易是个无方体底,学者看做是有定象底,故论简要。乾坤二卦已多了,论穷尽,虽万卷书,说不尽易的道理。何止三百八十四爻!

【译文】

《易》中讲的道,无处不在,每个人浑身都有,满眼都能看见,整个天地之间都充满了道。三百八十四爻,是圣人特地拈出三百八十四件事来做题目,假使让一千位圣人来写《易》,人人都会另有三百八十四种说法,都离不开阴阳的道理。后来的学者从《易》中寻求变化的道理,用穿凿附会的方法以求道理能讲得通,不知《易》中讲的道理是活的,而学《易》的人把它看成死的;《易》是个没有固定方位和形体的东西,学习的人把它看成是有一定形体的。如果说简要,《乾》、《坤》二卦已经多了;如果说穷尽,是用万卷书来解说也解说不尽。《易》的道理何止三百八十四爻!

一六

中之一字,不但道理当然,虽气数离了中,亦成不得寒暑,灾祥失中则万物殃,饮食起居失中则一身病。故四时各顺其序,五脏各得其职,此谓之中。差分毫便有分毫验应,是以圣人执中,以立天地万物之极。

【译文】

“中”这个字,不但从道理上讲应该如此,就是天气离开了“中”,也不会有寒暑的变化;祸福离了“中”,万物都要遭殃;饮食起居离了“中”,身体就会生病。因此四时各顺其序,五脏各司其职,这就叫“中”,差分毫就有分毫的问题。所以圣人执“中”以建立天地万物的准则。

一七

学者只看得世上万事万物,种种是道,此心才觉畅然。

【译文】

求学的人,只有明白了世上万事万物都是道的体现,才会心情舒畅。

一八

在举世尘俗中,另识一种意味,又不轻与鲜能知味者尝,才是真趣。守此便是至宝。

【译文】

在人世间能发现另一种趣味,却又不轻易让很少能品尝出这种味道的人品尝,这才是真味道。能够把握住它,便是最宝贵的财富。

一九

五色胜则相掩,然必厚益之。犹不能浑然无迹。惟黑一染不可辨矣。故黑者万事之府也,敛藏之道也。帝王之道黑,故能容保无疆;圣人之心黑,故能容会万理,盖含英采韬精明,养元气,蓄天机,皆黑之道也,故曰惟玄惟默。玄,黑色也。默,黑象也。称舜曰:“玄德升闻。”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得黑之精者也。”故外著而不可掩,皆道之浅者也。虽然,儒道内黑而外白,黑为体,白为用。老氏内白而外黑,白安身,黑善世。

【译文】

各种颜色都很鲜艳则会相互遮盖,而用任何颜色涂抹都不能遮盖住原有颜色而不留痕迹。只有用黑色一染,就看不见其他颜色了。所以说,“黑”,是万事聚集之处,是万物敛藏之道。帝王之道“黑”,所以能囊括四海;圣人的心胸“黑”,所以能融汇万理。精粹的包容,精诚的蕴含,元气的培养,天机的蓄藏,都是“黑”之道,所以说“惟玄惟默”。玄,就是黑的颜色;默,就是黑的形象。称赞舜“玄德升闻”,意思是说道德幽深,名声达于天地,遂被任用。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是得到了‘黑’道的精髓。”显露而不掩藏,说明道很浅。虽然如此,儒道是内黑而外白,黑为体,白为用;老子是内白而外黑,白安身,黑善世。

二○

道在天地间,不限于取数之多。心力勤者得多,心力衰者得少,昏弱者一无所得。假使天下皆圣人,道亦足以供其求,苟皆为盗跖,道之本体自在也,分毫无损,毕竟是世有圣人,道斯有主,道附圣人,道斯有用。

【译文】

道在天地之间,不怕人们去探索。用心勤奋的人得到的多,不用心的人得到的少,昏弱的人则一无所得。假使天下人人都是圣人,道亦足以满足其要求,如果都成为盗跖一类的坏人,道的本体依然自存,无损于一丝一毫。归根结底,世上有圣人,道才能够有依托。道有依托,能够发挥作用。

二一

汉唐而下,议论驳而至理杂。吾师宋儒,宋儒求以明道,而多穿凿附会之谈,失平正通达之旨。吾师先圣之言。先圣之言,煨于秦火,杂于百家,莠苗朱紫,使后学尊信之,而不敢异同。吾师道,苟协诸道而协,则千圣万世,无不吻合,何则?道无二也。

【译文】

汉、唐以后,各种议论很多,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我若学习宋儒,宋儒以明道为目标,又有不少穿凿附会之谈,失平正通达之旨。我学习尧、舜、周、孔等先圣的理论;先圣的言论又被秦始皇烧掉了,后来加杂于诸子百家之中,苗莠不分、朱紫难辨,而又使后学尊信而不敢表示异同。我若以道为师,如果和道吻合融洽了,那千圣万世没有不吻合的,为什么呢?因为道只有一个,没有二个。

二二

或问:“中之道,尧、舜传心,必有至玄至妙之理。”余叹曰:“只就我两人眼前说,这饮酒不为限量,不至过醉,这就是饮酒之中。这说话不缄默,不狂诞,这就是说话之中。这作揖跪拜,不烦不疏,不疾不徐,这就是作揖跪拜之中。一事得中,就是一事的尧、舜。推之万事,皆然。又到那安行处,便是十全的尧、舜。”

【译文】

有人问:“适中之道,尧、舜心传,里面必定有极玄极妙的道理。”我叹息地说:“仅就我们两个眼前的事情来说,喝酒不是为限制酒量,又不至于大醉,这就是喝酒适中。该说话的时候不沉默,说起来又不胡说乱说,这就是说话的适中。作揖跪拜的时候,不烦琐又不粗疏,不慌又不忙,这就是作揖跪拜的适中。一件事做得适中,这就是一件事的尧、舜。以此类推,任何事情无不如此。如果做什么事都能做到稳妥自如,就是十全十美的圣人。”

二三

形、神一息不相离,道、器一息不相无,故道无精粗,言精粗者,妄也。因与一客共酌,指案上罗列者谓之曰:“这安排必有停妥处。是天然自有底道理。那僮仆见一豆上案,将满案樽俎,东移西动,莫知措手。那熟底入眼便有定位。未来便有安排,新者近前,旧者退后,饮食居左,匙箸居右,重积不相掩,参错不相乱,布置得宜,楚楚齐齐,这个是粗底。若说神话性命不在此,却在何处?若说这里有神话性命,这个功夫,还欠缺否?推之耕耘簸扬之夫,炊爨烹调之妇,莫不有神话性命之理,都能到神话性命之极,学者把神化性命看得太玄,把日用事物看得太粗,原不尝理会,理会得来,这案上罗列得天下古今万事万物,都在这里横竖推行,扑头盖而,脚踏身坐底,都是神化性命,乃知神化性命极粗浅底。”

【译文】

形与神一息也不能相互脱离,道和器相互依存,所以说道无精粗,说有精粗的人是无知的。曾经我和一位客人同坐共饮,指着案上罗列的菜肴和杯盘碗筷对客人说:“这种安排必然有它的妥当之处,自有它天然的道理。那僮仆见一盘菜端上来,就将满桌的盘碗东挪西动,不知如何安排才好。而熟悉这事的人,一看到菜端上来便会放置在一定的位置上,菜还未端上来便有安排,新端来的放在客人面前,旧的挪后,饮食放在左边,勺筷放在右边,重叠而不互相遮盖,参错而不混乱,布置适宜,楚楚齐齐。这讲的虽然是粗事,如果说神化性命不在这里,又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说这里有神化性命,这个功夫还欠缺吗?以此推论到耕耘簸扬的农夫,做饭烹调的妇女,没有一件事没有神化性命之理,每件事都能达到神化性命之极。学者把神化性命看得太玄,把日常事物看得太粗,没有很好地理会。理会得好,这案上罗列的,天下古今万事万物都在这里,横竖推行,扑头盖面,脚踏身坐的,都是神化性命。以此可知神化性命是极浅显容易理解的。”

二四

有大一贯,有小一贯。小一贯,贯万殊;大一贯,贯小一贯。大一贯一,小一贯千百,无大一贯,则小一贯,终是零星;无小一贯,则大一贯,终是浑沌。

【译文】

贯有大的一贯,也有小的一贯。小的一贯。贯穿各种小东西;大的一贯,管住小的一贯,大的一贯,只有一个;小的一贯,却有千百个。没有大的一贯,那么小一贯终究是零星散乱的;没有小一贯,那么大一贯终究处于纷乱之中。

二五

静中看天地万物都无些子。

【译文】

在虚静状态中看天地万物,都没有什么。

二六

一门人向予数四,穷问无极太极,及理气同异,性命精粗,性善是否?予曰:“此等语,予亦能剿先儒之成说,及一己之谬见,以相发明。然非汝今日急务。假若了悟性命,洞达天人也,只与性理书上,添了某氏曰一段言语,讲学衙门中,多了一宗卷案,后世穷理之人,信彼驳此,服此辟彼,百世后汗牛充栋,都是这椿话说。不知与国家之存亡、万姓之生死、身心之邪正,见在得济否?我只有个粗法子,汝只把存心制行,处事接物,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本小节,都事事心下信得过了,再讲这话不迟。曰理气性命,终不可谈邪。曰这便是理气性命显设处,除了撒数没总数。”

【译文】

有一位门人多次向我询问无极、太极、理气同异、性命精粗、性善是否的问题,我说:“这些问题,我都能承袭先儒现成的说法及自己的见解来讲说,但这不是你今天要急于了解的。假如对‘性命’之说讲解清楚了,对‘天人’关系也解释明白了,也只是在性理一类的书上添上‘某氏曰’一段言语,在讲学衙门中多了一宗卷案而已。后世研讨事物义理的人相信这个驳斥那个,信服这个排除那个,百世后汗牛充栋都是这种论调,不知对国家的存亡、万姓的生死、身心的邪正,又有什么用处?我只有个粗法子,你只把存心养性、约束言行、处事接物、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事的大本和小节都事事学到心里去,再讲以上的问题也不迟。”问:“理气性命终究不能谈吗?”我说:“以上讲的这些就是理气性命表现最明显的地方,除去了零散的数就没有总数。”

二七

阳为客,阴为主;动为客,静为主;有为客,无为主;万为客,一为主。

【译文】

阳是次要方面,阴是主要方面;运动是次要方面,静止是主要方面;存在是次要方面,虚无是主要方面;万物是次要方面,事理是主要方面。

二八

理路直截,欲路多歧;理路光明,欲路微暖;理路爽畅,欲路懊烦;理路逸乐,欲路忧劳。

【译文】

天理的路直截,人欲的路多崎岖;天理引导人趋向光明,人欲引导人堕入黑暗。天下让人开朗舒畅,人欲使人懊恼烦躁;天理让人安逸快乐,人欲使人忧虑劳神。

二九

无万则一何处着落,无一则万谁为张主,此二字,一时离不得一。只在万中走,故有正一无邪万;有治一,无乱万;有中一,无偏万;有活一,无死万。

【译文】

没有万,一到何处着落?没有一,谁为万作主张?这两个字一会儿也离不开。一只在万中走,因此有正一无邪万,有治一无乱万,有中一无偏万,有活一无死万。

三○

天下之大防五,不可一毫溃也。一溃则决裂不可收拾。宇内之大防,上下名分是已;境外之大防,夷夏出入是已;一家之大防,男女嫌微是已;一身之大防,理欲消长是已;万世之大防,道脉纯杂是已。

【译文】

天下有五个大堤防,一毫也不能毁坏,一溃则决裂不可收拾。国家的大防,是确定上下的名分;边境的大防,是防止夷人入侵;一家之大防,是防止男女之间的嫌疑;一身之大防,是培植理念熄灭欲念;万世之大防,是保持道脉的纯粹,防止杂乱。

三一

儒者之末流与异端之末流何异?似不可以相诮也。故明于医可以攻病人之标本,精于儒,可以中邪说之膏肓。辟邪不得其情,则邪愈肆;攻疾不对其症,则病愈剧,何者?授之以话柄,而借之以反攻自救之策也。

【译文】

儒家的末流与异端的末流有什么不同呢?看来不可互相讥笑。医术高明可以医治病人的病根,儒学精通可以击中邪说的要害。如果攻击邪说不合情理,邪说就会愈加流行;医治疾病不对症候,疾病就会更加严重。为什么呢?这等于授人以话柄,使其有可乘之机进行反攻,反而成了他们自救的策略。

三二

人皆知异端之害道,而不知儒者之言亦害道也。见理不明,似是而非,或骋浮词以乱真,或执偏见以夺正,或狃目前而昧万世之常经,或徇小道而溃天下之大防,而其闻望,又足以行其学术,为天下后世人心,害良亦不细。是故有异端之异端,有吾儒之异端。异端之异端,真非也,其害小,吾儒之异端似是也,其害大。有卫道之心者,如之何而不辨哉!

【译文】

人们都知道异端能够害道,却不知儒者的言论也可以害道。对真理的认识不明确,似是而非,或运用浮词以乱真,或执偏见以夺正,或拘于目前而使万世的常经混乱,或屈从于小的道理而使天下的大堤防溃毁,而其声望又足以使其学术流行,对天下后世人心造成的祸患也会不小,所以说有异端的异端,有儒家的异端。异端的异端,是真正错误的,它的害处小;儒家的异端,好像是正确的,它的害处大。有卫道之心的人,怎么能不辨别清楚呢!

三三

天下事皆实理所为,未有无实理而有事物者也。幻家者流,无实用而以形惑人。呜呼!不窥其实,而眩于形以求理,愚矣!

【译文】

天下事都是有其道理的,没有无道理而有其事的。幻术家之流,根本不考虑实用价值,而仅以外表来迷惑他人。唉!不了解实质而盲目地迷信其外表,还想找到真理。真是愚昧啊!

三四

同类推荐
  • 点燃头脑火把(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点燃头脑火把(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创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语里,创新(innov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语里的“innovare”,意思是更新、制造新的东西或改变。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1796年的告别演讲中,告诫美国人民要“保持创新精神”。《汉语·叙传下》中也有“礼仪是创”;颜师古注为“创,始造之也。”
  •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刻剖析了职场中不为人知的成功秘密,告诉你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万万不能做的。同时,通过大量的事例教你认识并熟谙职场中的潜规则和规则,掌握同领导、同事、下属相处的艺术,把握好表现与低头的分寸与尺度,规避风险的技巧和招数,让你在恰当的时刻能够醒目地亮出自己,在危急时刻能够占得先机,能够看清表象后面的真实,听出谎言背后的真相,让你看透职场的本质,在工作中不踩地雷,不做“炮灰”,进退自如,平步青云。
  •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自己活得幸福,幸福的人生是一次成功的旅行。拥有快乐的心情你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也只有理解了快乐的真谛,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人生。会享受人生的人,不会在意拥有多少财富,不会在意住房大小、薪水多少、职位高低,也不会在意成功或失败。
  • 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本书内容以员工核心品质——人品为主线,秉持深厚的人文关怀,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与平实的语言,生动系统地诠释了人品的价值,剖析了好人品才是每一个人的黄金招牌。本书对于企业和组织全面提升凝聚力与竞争力,提升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帮助员工锤炼人品、提升工作原动力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本书适合所有在职人员阅读,尤其适合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政府公职人员培训。
  • 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智慧背囊)

    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有一盏指路明灯,就是智慧之灯。古老的传说中,利用智慧,会让一块石头会说话,现代生活中,拥有智慧,会让人处处柳暗花明,获得成功。
热门推荐
  • 七界剑皇

    七界剑皇

    这是一个武道至上力量为尊的世界。这是一个高手辈出英雄无数的年代。修为在身,可无视朝法。实力在手,可破碎山河。罢黜百家,独尊剑道!少年方阳从上一世走来,手持三尺青锋,在这一世留下,只为了那一句话:剑道若小成,仙人亦可杀!
  • 命中注定之缘来是你

    命中注定之缘来是你

    不知道等待多少夜晚,任思念无边无际蔓延。流星是天亮时出发的讯号,我翻山越岭来到你身边。这是怎样的前世今生?落花像泪水滴在心间,前世的梦缠绵悱恻,今生的歌空灵如烟。传说中明天爱情重演,想你不过是最后的孤单,我把写完的情书装订成册,会永远爱你是最好的诗篇。这是怎样的前世今生?只有真爱会日夜相传,当初是瞬间约定,千年后成古老誓言。这是怎样的前世今生?轮回中忘不掉的容颜,这样爱你身不由己,长相厮守海枯石烂。这是我们前世的约定,命中注定,今生相爱,永不改变……
  • 悠悠我心:换你一世安好

    悠悠我心:换你一世安好

    据推断:在这个世界上,两个人相遇的可能性是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是两亿分之一,而成为终生伴侣的可能性只有五十亿分之一。
  • 不朽战神

    不朽战神

    不可一世的一代战神被人陷害,掉落凡尘,为了报仇,为了心爱的女人,从凡尘一个普通武者,一步一步重回神域,这次他不再是战神,变成一位杀尽天神的弑神者,誓要将自己失去的一切加倍拿回来。
  • 寂寞流年遇到他:不曾放纵的青春

    寂寞流年遇到他:不曾放纵的青春

    这个故事跟青春有点关系——但并不是一个时下流行的青春疼痛小说因为疼痛不是这个故事的主旨,自然也不是这故事的结局——它其实是一个披着现实外衣的童话说一个很倒霉很倒霉的灰姑娘,和一个比她更倒霉的王子,两个人在不倒霉之后找到幸福的故事…………
  • 山水佳迹对联(下)

    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 守陵人秘录

    守陵人秘录

    我叫王靖一,我是一名守陵人,专门守卫那些还没有被发现的暗墓……一对青铜面具引出了一个朝代的惊天秘密,山海经里记载的鬼怪竟然真的存在过!那一个个暗墓里放着的物件、故事让我至今难忘……
  • 美女同学惹不起续

    美女同学惹不起续

    本书为美女同学惹不起续集,自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大凌云

    大凌云

    那一年,初入江湖,遇到了他,从此一个剑仙扶摇而起。那一年,域外虚空,结心了她,从此仙道不在孤独,这一天,一个少年,为了寻找父母,走下了青云山.......
  • 暗月神

    暗月神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前世被人追杀转生来到这个世界!昏天暗地,天崩地裂,众人只能看到一个挺拔的身影站在虚空上,成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