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7700000019

第19章 梁启超讲国学——读书指导(11)

两记之名,盖自东汉后始立。《汉书·艺文志·礼家》依《七略》著录,但云:“《记》百三十一篇。”班固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至《隋书·经籍志》则云:“汉初河间献王得仲尼弟子所记一百三十一篇。至刘向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因第而叙之。又得《明堂阴阳记》……等五种,共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繁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案:此说本诸晋司空长史陈邵。《经典释文序录》引邵《周礼论序》云:“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圣删《大戴礼》为四十九篇,是为《小戴礼》。”《隋志》与邵异者,古礼二百四篇作二百十四篇,《小戴记》四十九篇作四十六篇。)两记之传授分合,问题颇复杂。今先列其目,再加考证。

(一)今本《礼记》目录

孔颖达《礼记正义》于每篇之下皆有“案郑目录云……”一段,盖郑康成所撰各篇之解题也。郑录每篇皆有“此于《别录》属某某”一语,是刘向本有分类而郑引之也。今节录彼文如下:

曲礼上下第一第二郑目录云:“名曰曲礼者,以其篇记五礼之事……此于《别录》属制度。”

檀弓上下第三第四郑目录云:“名曰檀弓者,以其记人善于礼,故著姓名以显之……此于《别录》属通论。”

王制第五郑目录云:“名曰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度。此于《别录》属制度。”

月令第六郑目录云:“名曰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以礼家好事钞合之……此于《别录》属明堂。”

曾子问第七郑目录云:“名为曾子问者,以其记所问多明于礼,故著姓名以显之……此于《别录》属丧服。”

文王世子第八郑目录云:“记文王为世子时之法。此于《别录》属世子法。”

礼运第九郑目录云:“名为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此于《别录》属通论。”

礼器第十郑目录云:“名为礼器者,以其记礼使人成器之义也。此于《别录》属制度。”

郊特牲第十一郑目录云:“……此于《别录》属祭礼。”

内则第十二郑目录云:“名曰内则者,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于《别录》属子法。”

玉藻第十三郑目录云:“名曰玉藻者,以其记天子服冕之事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明堂位第十四郑目录云:“名曰明堂位者,以其记诸侯朝周公于明堂之时所陈列之位也……此于《别录》属明堂阴阳。”

丧服小记第十五郑目录云:“名曰丧服小记者,以其记丧服之小义也。此于《别录》属丧服。”

大传第十六郑目录云:“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此于《别录》属通论。”

少仪第十七郑目录云:“名曰少仪者,以其记相见及荐羞之少威仪也。少,犹小也。此于《别录》属制度。”

学记第十八郑目录云:“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此于《别录》属通论。”

乐记第十九郑目录云:“名日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

杂记上下第二十第二十一郑目录云:“名曰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以下至士之丧事。此于《别录》属丧服。”

丧大记第二十二郑目录云:“名曰丧大记者,以其记人君以下始死小敛大敛殡葬之事。此于《别录》属丧服。”

丧服大记第二十三原阙。

祭义第二十四郑目录云:“名曰祭义者,以其记祭礼、斋戒、荐羞之义也。此于《别录》属祭祀。”

祭统第二十五郑目录云:“名曰祭统者,以其记祭祀之本也;统,犹本也。此于《别录》属祭祀。”

经解第二十六郑目录云:“名曰经解者,以其记六义政教之得失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哀公问第二十七郑目录云:“名曰哀公问者,善其问礼,著谥显之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郑目录云:“名曰仲尼燕居者,善其不倦燕居,犹使三子侍之,言及礼。著其字,言事可法;退朝而处曰燕居。此于《别录》属通论。”

孔子闲居第二十九郑目录云:“名曰孔子闲居者,善其无倦而不亵,犹使一弟子侍,为之说诗。著其氏,言可法也;退燕避人曰闲居。此于《别录》属通论。”

坊记第三十郑目录云:“名曰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者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中庸第三十一郑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表记第三十二郑目录云:“名曰表记者,以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此于《别录》属通论。”

缁衣第三十三郑目录云:“名曰缁衣者,善其好贤者厚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奔丧第三十四郑目录云:“名曰奔丧者,以其居他国闻丧奔归之礼。此于《别录》属丧服之礼矣。”

问丧第三十五郑目录云:“名曰问丧者,以其善问居丧之礼所由也。此于《别录》属丧服也。”

服问第三十六郑目录云:“名曰服问者,以其善问以知有服而遭丧所变易之节。此于《别录》属丧服也。”

间传第三十七郑目录云:“名曰间传者,以其记丧服之间轻重所宜。此于《别录》属丧服……”

三年问第三十八郑目录云:“名曰三年问者,善其问以知丧服年月所由。此于《别录》属丧服。”

深衣第三十九郑目录云:“名曰深衣者,以其记深衣之制也……此于《别录》属制度。”

投壶第四十郑目录云:“名曰投壶者,以其记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此于《别录》属吉礼。”

儒行第四十一郑目录云:“名曰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者所行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大学第四十二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冠义第四十三郑目录云:“名曰冠义者,以其记冠礼成人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

昬义第四十四郑目录云:“名曰昬义者,以其记娶妻之义内教之所由成也。此于《别录》属吉事也。”

乡饮酒义第四十五郑目录云:“名曰乡饮酒义者,以其记乡大夫饮宾于庠序之礼,尊贤养老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

射义第四十六郑目录云:“名曰射义者,以其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于士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

燕义第四十七郑目录云:“名曰燕义者,以其记君臣燕饮之礼,上下相尊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

聘义第四十八郑目录云:“名曰聘义者,以其记诸侯之国交相聘问之礼,重礼轻财之义也。此于《别录》属吉事。”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郑目录云:“名曰丧服四制者,以其记丧服之制取于仁义礼知也。此于《别录》旧说属丧服。”

案:据此知刘向所编定之《礼记》实分类为次。其类之可考见者,一通论,二制度,三丧服,四吉礼或吉事,五祭祀,六子法或世子法,七乐记,八明堂或明堂阴阳。

(二)今本《大戴礼记》目录

据《隋志》,《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本自第三十八篇以上全佚,其下间佚,所存篇目如下:

王言第三十九(以上三十八篇佚)

哀公问五仪第四十

哀公问于孔子第四十一

礼三本第四十二(以上今本卷一,此下佚三篇。)

礼察第四十六

夏小正第四十七(以上今本卷二)

保傅第四十八(今本卷三)

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曾子本孝第五十

曾子立孝第五十一

曾子大孝第五十二

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以上今本卷四)

曾子制言上中下第五十四至五十六

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曾子天圆第五十八(以上今本卷五)

武王践阼第五十九

卫将军文子第六十(以上今本卷六。此下佚一篇。)

五帝德第六十二

帝系第六十三

劝学第六十四(以上今本卷七)

子张问入官第六十五

盛德第六十六(以上今本卷八)

千乘第六十七

四代第六十八

虞戴德第六十九

诰志第七十(以上今本卷九)

文王官人第七十一

诸侯迁庙第七十二

诸侯衅庙第七十三(以上今本卷十)

小辨第七十四

用兵第七十五

少间第七十六(以上今本卷十一)

朝事第七十七

投壶第七十八(以上今本卷十二)

公冠第七十九

本命第八十

易本命第八十一(以上今本卷十三。此下佚四篇。)

《隋志》言《大戴》八十五篇,佚其四十七篇,存三十八篇。然今本实有三十九篇。《四库提要》云:“盖《夏小正》一篇多别行。隋、唐间录大戴者或阙其篇……存者宜为三十九篇。”《中兴书目》谓存四十篇者,《夏小正》外又加《明堂》第六十七之一篇,实则此篇在《盛德篇》内,后人补写重出耳。其佚篇篇名可考者,则有《谥法篇》、《王度记》、《三正记》、《别名记》、《亲属记》、《五帝记》(俱《白虎通》引),有《褅于太庙礼》(《少牢馈食礼》注引),有《王霸记》(《周礼注》引),有《佋穆篇》(《明堂月令论》引),有《号谥篇》(《风俗通》引),有《瑞命篇》(《论衡》引)。其与《小戴》重出者,除《投壶》、《哀公问》两篇现存外,尚有《曲礼》(《汉书·王式传》引)、《礼器》(《五经异义》引)、《文王世子》(《毛诗豳谱正义》引)、《祭义》(《汉书·韦元成传》及《白虎通·耕桑篇》引)、《曾子问》(《白虎通·耕桑篇》引)、《闲传》(《白虎通·性情篇》引)、《檀弓》(《白虎通·崩薨篇》及《明堂月令论》引)、《王制》(《白虎通·崩薨篇》引),凡此或明引《大戴》,或仅引篇名,而所引文为今《小戴》本所无,宜推定为出《大戴》者。据此则所佚篇名,亦可得三之一矣。

《礼记》内容之分析

《礼记》为儒家者流一大丛书,内容所函颇复杂。今略析其重要之类别如下:

(甲)记述某项礼节条文之专篇。如《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投壶》、《奔丧》、《公冠》等篇,《四库提要》谓“皆《礼古经》遗文”。虽无他证,要之当为春秋以前礼制书之断片。其性质略如《开元礼》、《大清通礼》等之一篇。又如《内则》、《少仪》、《曲礼》等篇之一部分,亦记礼节条文,其性质略如《文公家礼》之一节。

(乙)记述某项政令之专篇。如《夏小正》、《月令》等,其性质略如《大清会典》之一部分。

(丙)解释礼经之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实《仪礼》十七篇之传注。

(丁)专记孔子言论。如《表记》、《缁衣》、《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等,其性质略如《论语》。又如《哀公问》及《孔子三朝记》之七篇——《千乘》、《四代》、《虞戴德》、《诰志》、《小辨》、《用兵》、《少间》——皆先秦儒家所传孔子传记之一部。其专记七十子言论如《曾子问》、《子张问入官》、《卫将军文子》等篇,亦此类之附属。

(戊)记孔门及时人杂事。如《檀弓》及《杂事》之一部分,其性质略如《韩非子》之《内外储说》。

(己)制度之杂记载。如《王制》、《玉藻》、《明堂位》等。

(庚)制度礼节之专门的考证及杂考证。如《礼器》、《郊特牲》、《祭法》、《祭统》、《大传》、《丧服记》、《奔丧》、《问丧》、《间传》等。

(辛)通论礼意或学术。如《礼运》、《礼祭》、《经解》、《礼三本》、《祭义》、《三年问》、《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劝学》、《本命》、《易本命》等。

(壬)杂记格言。如《曲礼》、《少仪》、《劝学》、《儒行》等。

(癸)某项掌故之专记。如《五帝德》、《帝系》、《文王世子》、《武王践阼》等。

《礼记》之原料及其时代

此一大丛书,当然非成于一人之手。《汉志》谓:“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七十子以后之学者,其范围可直至戴德、戴圣、刘向也。其中有录自官书者,如《诸侯迁庙》、《衅庙》等篇,虽未必《礼古经》遗文,要之当为某官守之掌籍也。如《文王官人》篇,与《逸周书》文略同,盖采自彼或与彼同采自某官书也。如《月令》与《吕览》、《淮南》文同,必三书同采一古籍也。有从诸子书中录出者,例如《大戴》中《立事》至《天圆》十篇皆冠以“曾子”,或即《汉志》“《曾子》十八篇”中之一部也。《中庸》、《坊记》、《表记》、《缁衣》,据沈约谓皆取《子思子》,或即《汉志》“《子思》二十三篇”中之一部也。《史记正义》谓《乐记》为公孙尼子次撰,刘谓《缁衣》公孙尼子作,即或《汉志》“《公孙尼子》二十八篇”之一部也。如《三年问》、《礼三本》、《乐记》、《乡饮酒义》、《劝学》等篇,或一部或全部文同《荀子》,盖录自《荀子》也。如《保傅》及《礼察》之一部,文同贾谊《新书》,盖录自《新书》也。(今本《新书》实赝品。但彼两篇文见贾生《陈政事疏》,可决为贾生作耳。)此外采自各专书者当尚多,惜古籍散佚,不能尽得其来历耳。

同类推荐
  •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淡淡地向人们诉说着老北京的古迹和风俗以及那些逐渐远去的故事。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演变轨迹、《龙图公案》成书内容简介、《龙图公案》展现的市井乡村风貌、《龙图公案》中的破案技巧、《龙图公案》的艺术特色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热门推荐
  • 最后一个捉鬼先生

    最后一个捉鬼先生

    都说人鬼殊途,人犯不得鬼,人若犯鬼,必遭鬼欺,但鬼若是犯人……(不定时更新,望各位见谅!)
  • 野秀狼芳

    野秀狼芳

    硬派武侠小说。没有感人、没有鸡汤、没有热血、没有屌丝奇遇、没有孤独、没有血统,没有传统江湖门派,没有痴恋、三角恋、让情,没有掉崖,没有狗腿子耍横,没有从小背负血海深仇,没有宏大的世界观,没有寻宝,没有百年不遇的练武奇才,没有后宫,没有江湖排名、没有在高手面前吹牛、没有杀人前啰嗦、没有杀人前把犯罪设计和盘托出、没有以一当千,救下众门派,没有师命难违、没有天下第几、没有遇险、寻医、误伤、误会、夺宝、盗宝、打擂、打怪升级(坏蛋帮主不出现尽让手下送经验)、没有队友秀惊讶、庸友拖后腿。
  • 下一站,云层

    下一站,云层

    有些东西肉眼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有些地方你去不了,不代表它就在外星。我在讲一个不苏不甜的,没有霸道总裁和小娇妻的故事,我在记录一段没法晒朋友圈的奇幻旅程。学经济的写作爱好者,来此圆梦,起点中文,此致敬礼。
  • 银河猎金者:边缘星

    银河猎金者:边缘星

    宇宙,无尽的空间与时间交织而成的球体,没有人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也没有人知道它会怎么消失,无畏的求知,带领着每个人走着自己的路。
  • 幻风圣月

    幻风圣月

    闵小筱,一个普通的少女,在温暖的家中过着幸福的日子。然而,在她岁生日的早上,一个悲剧的梦境,一份惊人的消息,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那神秘的城中城圣月,当大门重新打开的时候,命运的浪涛翻涌而至。宿命轮回前世今生,是重生还是破灭?是真实还是虚幻?历史是否真的有着惊人的相似,还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真相即将展开。
  • 象母怨

    象母怨

    沈石溪,通过写动物而写出了人间万象。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讲述了充满仇恨的两个象群能否冰释前嫌,握手言欢?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象母举起了和平的大旗。为了象群的发展,它殚精竭虑;为了顾全大局,它痛杀爱子。可是,隐患依在,仇恨未消,长大了的公象们已经剑拔弩张。一场血腥大战,又将爆发!
  • 从农村走出的强者

    从农村走出的强者

    强者如何,我会一步步追上去,我有不屈的意志,
  • 中药储存与养护

    中药储存与养护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药制药技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以中药储存与养护为工作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中药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知识、药品验收、日常养护及出库,常见中药保管养护技术及质量检验等。本书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保管等工作所必需的药品养护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讲授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础知识,学会药品验收、养护及出库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中药制药、中药专业教材,也适用于中职中药、中药制药专业学习用书,还可作为相关人员学习中药储存与养护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参考用书。
  • 轻武时代:萌萌西洋剑

    轻武时代:萌萌西洋剑

    “因果。如同一张透明的网,将我束缚,无法挣脱。我心中那无尽的悲凉,和饥饿时刻提醒我还活着。”燕凌风看着眼前残破荒芜的寺庙。如果自己就这样死去,会不会有人来把自己埋葬。然后给自己立下一块墓碑,在上面写道,死亡时间:穿越后,第十五天深夜。死亡地点:古代地球上。墓志铭: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叛王弃女:生生世世宠

    叛王弃女:生生世世宠

    慕容倾城,一世盛宠宣武“为帝十五载,不如为君一日夫”宝夤“匹马闯关中,求君一回眸”高欢“踏平洛阳,只为挽君眼里一滴泪”宇文泰“宁负天下不负你”慕容玉儿“岁月如刀,我独仗剑,阅尽人间千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