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智力发展过获
东西搬来搬去,或拿出来又放进去,常常弄得周围乱七八糟。
出生后的第37周左右,已经开始有了成人的思维模式,理解了事物的同一性,能够找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点进行分类。
在第46周,做事会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意识到事情有一定的顺序。开始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反复做某件事情来加深对顺序这一概念的认识与印象。
在第55周,会发现事情的先后顺序是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改变的,于是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愿来制定计划,明确表示自己的要求。
如果父母能掌握时机,理解和满足孩子的要求,并釆取相应措施激发他的智力发展,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母爱让宝宝更聪明
婴儿和妈妈接触最多。研究者发现,母亲对宝宝吃和睡的照料也是发展他智力的重要环节。
触觉交流
母婴间的触觉交流,最常见的是母亲为婴儿授乳。授乳已不单是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而且是在为婴儿最初的触觉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婴儿以其最为敏感的口角、唇边和脸蛋,依偎着温暖的乳房后,能在大脑中产生安全的信息刺激,这对其智力发育起催化作用。母亲经常抚摸、拥抱婴儿所产生的肌肤接触,也会获得同样的效果。一生下来就失去上述交流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表情冷淡、发育迟缓、性格孤僻,难与同龄儿和睦相处。
视觉交流
婴儿出生一个月左右,视网膜已经形成,但中心凹尚未发育成熟,几乎只能见到眼睛正前方的物体。不过他们对于人脸,特别是人眼已有识别能力。母亲在喂奶时,总会发现婴儿边吃边用眼睛直视着自己的眼睛,这是婴儿情感发育过程中的视觉需要。失去这种交流,婴儿吃乳时会频繁转身摇头,甚至烦躁不安。除授乳以外,平时多与婴儿作对视交流,也有益于其心理健康发育。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母亲在使用奶瓶授乳时,更应有这种视觉交流。
嗅觉交流
婴儿的嗅觉相当灵敏。刚出生几天的婴儿,便能闻出气味。如果把浸过母乳的布片靠近婴儿鼻端,婴儿会顿时止哭而做出寻乳的姿态。婴儿期由母亲陪睡可产生良性刺激,有利于其智力发育。不停更换陪睡者的婴儿,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睡眠时间和质量均大幅度下降。这对其身心发育不利,严重者可导致发育迟缓和心理障碍。
听觉交流
婴儿出生一周后,即能分辨出人声或物声。婴儿自出生起,便有声响需要,并能通过声音辨别是不是母亲。细心的母亲会发现,在对婴儿说话时,他会动手动足,一副满足的模样。更重要的是,多与婴儿“对话”,可促使婴儿呀呀学语,为日后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缺乏母婴语言交流的婴儿,发语均迟于有母婴语言交流的同龄儿,且发语不清,表情不活泼。
吮手指是智力发育信号
婴儿时期吮吸手指是婴儿智力发展的一个信号,是婴儿进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协调准备阶段的标志之一。家长不要轻易打搅孩子的快乐。
通常新生儿只会双手握拳,胡乱挥舞,其大脑尚不能指挥自己的手放入嘴中。到2个月至3个月时,随着大脑的发育,婴儿逐步学会两个动作:一个是用眼睛盯着自己的手看,另一个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对于他们来说,吮指是一种学习和玩耍。起初他们只是将整个手放到嘴里,接着是吮吸两三个手指,最后发展到只吮吸1个手指。从笨拙地吮吸整只手,发展到灵巧地吮吸某一个手指,这说明婴儿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大有提高。吮吸手指动作,促使婴儿手、眼协调行动,为5个月左右学会准确抓握玩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这一时期的婴儿主要是通过嘴来了解外界,婴儿认为手也是外界的东西,所以总爱将它塞进嘴里吮吸感知。
随着婴儿动作的迅速发展,他们逐步学会自由地坐、爬、站等,手指的动作也愈加精细。当长到能单独玩玩具的时候,孩子吮吸手指的现象自然会大大减少。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在吮吸手指的时候,通常是非常安静的,不哭也不闹。这说明婴儿吮吸手指对他们的心理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婴儿吮吸手指时父母不必焦虑烦恼,更不用强行制止。如果孩子的行为实在过于频繁,父母可以经常对其小手进行抚摩、摆动,以转移其吮吸手指的注意力。也可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摇动、摆弄玩具,把婴儿的双手占住,使他无暇去吮吸手指。
家长需要做的是保持婴儿小手干净,保持婴儿口唇周围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感染或湿疹。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岁仍然经常吮吸手指,就可视为一种不良行为,需细心了解形成原因并耐心纠正。
音乐是智慧的源泉
在早期教育中音乐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欢快、柔和、优美的乐曲,能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感受性,丰富其想像力,进而美化其心境、陶冶其情操。研究表明,音乐教育和儿童的智力开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在音乐中成长的孩子,能深切感受、理解音乐所蕴含的情感特征,会随着节拍和旋律的变化让思绪自由地“飞翔”。
音乐教育有助于增强儿童的记忆力。儿童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无法长久集中,加之对事物的理解肤浅,所以,他们的记忆往往是机械的,也容易忘记。但伴随着音乐学习,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音乐教育有助于启迪、开发儿童的创造力。音乐是智慧的源泉,是开发灵感的一把钥匙。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和艺术才能,进而成长为创造型的人才。
在音乐教育中,对音乐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不适当的音乐,不仅陶冶不出美的情操,甚至会引起儿童浮躁、困惑。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适合的音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好处。
绘画幵发智力潜能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为:绘画有利于发展宝宝的智力,能使宝宝变得聪明起来。这是因为在画画的过程中,宝宝要观察、记忆、思维,更重要的是想像。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宝宝可以借助画画充分施展自己的想像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涂鸦期
一般两三岁的宝宝都喜欢拿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工具,例如木棍、树枝、钢笔、铅笔、粉笔、蜡笔等等,在能留下痕迹的平面材料上(纸、书、墙、地面、沙滩)涂涂画画,并发自内心地感到非常高兴和满意,这就是涂鸦期。
这是感知觉和动作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在比较丰富的文化教育环境下,
有的宝宝一岁半就可能出现涂鸦现象。
象征期
3岁左右的宝宝开始有了表现意图,能用自己掌握的简单形状和线条表现事物的特征。绘画造型具有一形多义的特点,一个圆形可能表示太阳,也可能是饼干、灯、
碗、盘子等等。大人常常难以确定画的是什么,但他能明确地告诉你作品的含义。常常边画边自言自语,并对成人的评价产生依赖。绘画的兴趣和信心需要成人的鼓励。
写实期
4岁左右的宝宝能有意识地运用造型、构图和色彩等技巧表达他的认识经验和想法愿望。造型和构图需要经历一个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运用色彩的发展上需经历一个从主观情绪到客观写实的变化过程。例如起初未必会把太阳涂成红色,涂成什么颜色要依据他的兴趣和情绪而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才习惯客观着色。
绘画是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发展历程。绘画的作用远远超过成人所理解的技能和技巧的意义,是促进孩子多方面发展的载体。绘画能促进手眼协调、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发展,促进好奇心和自信心的萌芽。绘画反映宝宝的情绪和心理,是成人了解孩子心灵的途径。绘画同时也是宝宝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智力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完整和协调的过程。婴儿的一言一行都是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都是影响成长的重要因素,而其中家庭因素尤为重要。在众多所谓的育儿方案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与孩子自幼相伴的玩具的作用。如果每个父母能用心挑选适合自己孩子的理想玩具,那么早期智力开发无疑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下介绍一些适合婴幼儿各个年龄组的启智玩具,供参考选用。
响环
3个月大的婴儿能用手握着响环玩。他们开始尝试触觉、感觉、视觉或味觉的作用。用手摸摸,体会手上感觉如何;用眼睛看看玩具的各种色彩;用口尝尝玩具的味道。摇动响环时的声音可训练婴儿的听觉。这类最简单的玩具就是开发智力的第一步。
彩色球万
6个月大的婴儿对能动的物体都很感兴趣。能滚的彩色球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用手一推球就会向前滚,婴儿还会爬着追逐小球。如匕果妈妈能陪着他们一起玩那就更妙了。
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