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玫瑰疹是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以春秋两季最为多见。引起婴儿玫瑰疹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一种病毒引起的。婴儿玫瑰疹多发生在6-18个月的婴儿,6个月以内及2岁以上均少见。婴儿玫瑰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天,发病急骤,体温在数小时内升高到391-400,甚至更局。局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初会有轻微流鼻涕、咳嗽等呼吸道发炎症状。当热度高时,全身伴有轻微出血、食欲不振、轻微腹泻或便秘等。除轻度咽喉发红外,常有枕部、颈部及耳后部淋巴结轻度肿大,体温持续3-5天后骤降。在退热的同时或稍后,患儿的身体、颈部及耳后出现淡红色散在性小斑丘疹,周围有浅色晕,身上较多,面部及四肢近端稀少,这就是玫瑰疹。
玫瑰疹在24小时内发展至高峰,并在1-2天内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现象。个别婴儿可并发脑病,表现为持久性反复惊厥、颈项强直及颅内压增高。
手足口病在治疗上应着重注意休息,精心护理与对症处理。对已患手足口病的患儿,可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治疗。中成药可用板蓝根冲剂。发热时应强调休息,如果嘴巴痛而不能吃饭,可多饮水和吃流质食物。要保持手指、皮肤清洁和被服干净,避免疱疹被抓破而造成细菌感染。对于口腔溃疡较严重的患儿,可局部用西瓜霜喷雾剂或黄连素甘油涂擦。黄连素甘油具有杀菌、消炎、收敛作用,每天可涂2-3次,每次少量。对于因口腔溃疡而影响进食的患儿,可以适当补液,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起疱疹的部位要注意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避免感染。
膀胱、肾盂或肾实质的感染统称为泌尿系感染。婴儿泌尿系感染以女孩多见,这与女性尿道短、与肛门邻近、容易被污染有关。如果是男孩得病,就要注意是否存在先天畸形。这种感染可累及到膀胱、肾盂和肾实质,局限于某一部位者少,所以统称为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是婴儿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若不能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导致肾损害。
婴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面色苍白、呕吐、腹泻或黄疸等。部分患儿可有抽搐和嗜睡等症状。也可表现为突然高热、面色苍黄、食欲不振、恶心、精神萎靡和惊厥。局部尿路刺激症状轻微或完全没有症状。有的患儿排尿时哭闹,尿频,夜间出现遗尿或有顽固性尿布皮炎。
为了使患有尿路感染的婴儿能得到及时诊治,当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立即就医:①婴儿拒奶、呕吐、全身皮肤发黄、体重不增、体温不升或发热。②喂养困难,生长停滞不前,呕吐、腹泻、高热、惊厥等。③腹痛、尿频、尿急、遗尿等。原来无遗尿的婴儿突然出现遗尿时,可能是尿路感染之故。
急性尿路感染通过尿常规化验和尿细菌检查,一般不难确认。仅有少数人需要其他特殊检查来帮助诊断。诊断明确后,只要及时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通常在短期内即可玫瑰疹患儿应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高热期水分丢失较多,应注意及时补充,常给孩子喝水。注意安排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还要适当补充维生素族维生素等。高热时应持续进行物理降温,交替使用冷敷、醇浴和凉水擦浴等方法。可以给婴儿服用退热药和镇静药。另外,也可以选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用药的同时注意观察患儿,如出现惊厥,应立即住院治疗。
婴儿一旦发生泌尿系感染,首先要注意卧床休息。家长要多给患儿喝水,这样有利于冲洗尿路,减少细菌在尿道内停留的时间和减轻症状。饮食上给予富有营养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牛奶、蛋羹、肉糜粥、猪肝粥、鱼泥等,尤以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为好,并宜少量多餐。
其次要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只要及时治疗,大部分患儿2周左右就可痊愈。选择药物时要选那些抗菌谱广,在血中、尿中和肾脏中浓度较高的药,而且要求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必要时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对于复发病例应找出原因,彻底治疗。复发时可先给以足量抗菌药物,疗程2周或更长,等尿培养正常后再维持3-6个月。对于反复复发的患儿,最好进行预防性给药,通常用复方新诺明每天按每千克体重用药10毫克,或呋喃妥因每天按每千克体重用药2毫克,每晚临睡前、排尿后一次口服。应用这些药物需注意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贫血等。预防性给药不可应用广谱抗生素,因为广谱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快,会导致预防无效。
要注意孩子的外阴部清洁,及时更换尿布,以防粪便浸泡外阴。
每次大便后应清洗臀部。对女孩应特别注意,清洗时先由前至后地洗外阴然后再洗肛门。婴儿所用毛巾及面盆应与成人分开尽早穿0满裆裤。此外,让婴儿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进行空气浴、水浴和曰光1浴锻炼,增强体质,也有助于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急性骨髋炎
急性骨髓炎多见于18个月以下婴儿,常继发于头疖、皮肤擦伤感染、尿布疹、脐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1-2周后。部分病例无明显诱因。易发于下肢。迅速生长的骨细胞对感染特别敏感,干骺端血管纤细迂曲则易受损伤并使细菌较易滞留生长,是发生感染的内在因素。
重型者有高热、抽搐、脱水、皮下出血、贫血等症状。常伴多发性脓疱及肺炎等。轻型者体温不高,无其他全身症状。婴儿因剧痛而引起肢体假性瘫痪,较大儿童跋行。局部检查长骨干骺端四周有压痛,肢体弥漫性水肿。局部红肿则常在病程1-2周后出现。病变延及关节者,关节活动受限。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本病在未查明致病囷前,应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如红霉素加头孢菌素或庆大霉素等。已知致病菌者用相应抗生素。在急性症状消失后宜再继续用药2周。同时釆取支持疗法,如镇静、退热、补液及输血。局部处理可用夹板固定或皮肤牵引患肢。若骨膜下穿刺有脓液者,或经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以上仍有高热和明显局部压痛者,应立即进行切开引流及骨干钻孔术或开沟术。手术后作牵引或石膏固定。如发现败血症、转移性病灶、化脓性关节炎等,应及时积极处理。
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的先天性畸形或错构瘤,而不是通常所说的肿瘤。组织结构中血管的数量、排列、分布或形态出现异常,形成特殊的病变,临床上称为婴儿血管瘤。
血管瘤有二种:①单纯血管瘤。又称鲜红斑痣,出生后发病,呈红色或暗红色,不隆起,不消退。少数到青春期表面会增殖。②草莓状血管瘤又称毛细血管瘤。发生于出生后1-2周到3个月之间。初期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或集簇性血疹,3-6个月发育完整。形如半块草莓扣于皮肤上。
压之退色,呈半球状或扁平隆起,有自然消失的倾向。③海绵状血管瘤。是柔软的皮下肿瘤,与正常皮肤边界不清。表面为青红色,可有毛细血管扩张,或与草莓状血管瘤并存,不能自然消失。
草莓状血管瘤仅是毛细血管增加、扩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位置浅表,所以冷冻治疗效果较好。冷冻后突出部位消失,遗留扁平状疤痕。目前用的是液体氮(一196。0。治疗时,用棉签蘸液氮置于皮肤患处,施加一定压力,使患处皮肤变白即可。冷冻开始时有些疼痛,随温度下降疼痛消失,稍有烧灼样感,数小时后消失。冷冻后常发生水疱,3-4天后结痂,10-14天痂皮脱落。如没完全好,可重复治疗1-2次。之后会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色素消失或沉着。冷冻后局部出现的水泡可涂2甲紫。小水泡可自然消失,大者可用无菌注射器吸出水泡液体,再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持局部清洁,不要着水,以免感染。如附近淋巴结肿大,又无发烧,可不用服抗生素。
单纯性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不适于冷冻。因为单纯血管瘤不仅浅表毛细血管扩张,而且真皮深层也有改变,可试用激光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病变在真皮下部和皮下组织,并显示有不规则的腔隙,腔内充满血液,因此不适于冷冻,可用放射疗法。
包茎
包茎是指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部粘连,致使包皮不能上翻,尿道口或阴茎头不能露出。婴儿时期的包茎是正常现象,在3岁以后阴茎头和包皮之间的粘连可以自行消失,也就是包皮可以上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尿道口逐渐不被包皮盖没,直到青春期阴茎头部就露出来了。
包茎大多为先天性的,但也有后天性的,后天性包茎是由于包皮受到炎症或其他刺激因素,而引起包皮纤维变性而不能上翻。
有不少婴儿白天比较烦躁,小便次数特多,小便化验正常。但若仔细检查一下孩子的阴茎和包皮,有时会发现其包皮口和尿道外口有轻度充血、发红,医学上称之为尿道外口包皮炎。其主要原因是忽视局部卫生,导致感染所致。对于这种尿道外口包皮炎,只需局部清洁消毒即可。方法是将孩子发炎的阴茎远端浸泡在1:5000高锰酸钾温水中,每天1-2次,每次浸泡20-30分钟。一般治疗几天就可痊愈。若发现孩子包皮囊内有块状包皮垢,家长可用手轻轻将包皮向阴茎头后方翻转,露出阴茎头,然后用冷开水轻轻将包皮垢洗去。
孩子的阴茎头和包皮有损伤,或反复发生尿道外口包皮炎,可使包皮口缘形成瘢痕性挛缩,失去弹性和扩张能力,包皮就不能向上退缩。严重时尿道口变得狭窄,包皮口小如针孔,以致发生排尿困难,甚至产生逆行张力,造成上尿路器官的严重破坏。具体表现为患儿排尿时尿流变细、缓慢,排尿时间延长,但不中断。严重时婴儿在排尿时用劲,哭闹不安。由于尿液排出困难,暂时潴留在包皮囊内,包皮膨起呈球状。排尿停止后,潴留在包皮囊内的尿液继续不断地慢慢流出,淋湿内裤。
对于包皮口狭小引起的排尿困难要及时处理,可去医院进行包皮口扩张术,方法简单、时间短、见效快。
有的男孩的阴囊中只摸到一个睾丸,还有一个在腹腔里。这叫单侧隐睾。也有的男孩两个睾丸都在腹腔里,这叫双侧隐睾。
婴儿隐睾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新生儿的发病率是4,早产儿更高达30。有的患儿出生后睾丸还会逐渐下降,但多数不经治疗是不能降到阴囊内的。
隐睾常位于腹腔或腹股沟管内。体腔的温度比阴囊内高21左右,不适合睾丸的发育。从手术中取下的病理材料看,4岁以后的隐睾,睾丸已经有了病理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病理改变会逐渐加重。双侧隐睾可致不育。另外,成年后隐睾容易发生恶变。故不管是单侧还是双侧隐睾者都应积极进行治疗。
婴儿出生后,家长应及时检查孩子阴囊内有无睾丸,如检查不清或确实无睾丸,应及早就医。具体治疗原则:双侧隐睾者应在1岁左右进行药物治疗。可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次500-
1000单位,每周1次,每4-8周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即可。即使睾丸没有降到阴囊内,亦能促进睾丸和阴茎发育。一般可在2-3周岁时行手术治疗,单侧可稍晚些,但最迟也不应晚于4岁。
正常的男孩子阴囊内有左右两颗对称的、花生米大小的东西,这就是睾丸。然而,有些年轻的父母在察看孩子的阴囊时,发现有时阴囊内好像有睾丸,可有时阴囊内空空的,好像什么也没有,就以为孩子得了隐睾症。其实,这种阴囊内时隐时现的睾丸,医学上称为睾丸回缩,并不是人们常说的隐睾。
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提睾肌的发育尚不完善,若遇寒冷或疼痛等刺激,弓起提睾肌强烈收缩,可暂时将睾丸牵引上移,此时阴囊内就摸不到睾丸。睾丸回缩的最大特点是:①温暖的条件下,睾丸可自动地降入到阴囊内。②睾丸可以从腹股沟或阴囊上方推入阴囊内而且阴囊发育正常。睾丸回缩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待婴儿逐渐长大,睾丸渐渐增大,提睾肌收缩减弱,睾丸就会永久地降入到1阴囊内。
腹股沟斜疝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即可发生,2岁以下婴幼儿居多,以后随年龄增加发病逐渐减少。男孩明显多于女孩。由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常发生疝内容物嵌顿,因此应尽早处理。
识别婴儿是否有斜疝较为容易。典型的表现是婴儿站立或哭闹时,于腹股沟区或阴囊内出现一个很大的肿块,平卧或安静后消失。若用手将肿物推入腹腔时可听到有咕咚声。若疝发生嵌顿,除肿物不能消退外,还伴有触痛且张力较高,患儿哭闹不止并出现呕吐。嵌顿时间长者,局部皮肤红肿甚至青紫。
脐疝是指肚脐部位隆起的一个球形的软囊。腹膜等组织从脐环薄弱处向外突出而形成疝。表现为婴儿咳嗽、哭闹使腹内压增高时,脐部有突出的球形或半球形的肿块,用手轻压可使其回纳入腹腔,同时可听到响声。一般婴儿脐疝大多在1周岁内自然愈合而不再出现。但若缺损口大于1厘米,且婴儿年龄又在6个月以上,在家中可釆取一些简易的措施来加速脐疝的愈合。
一种是用硬币(皮肤面衬软布)或半个乒乓球凸面压紧疝环并固定,使疝内容物不再突出,可加速愈合。另一种是取4厘米宽的胶布两条,剪成牵拉胶布:一条在一端的两侧剪去1/3,使其穿过在另一条上剪好的孔。在粘贴胶布的皮肤局部先涂上安息香酸酊以保护皮肤,再把胶布在脐的两边放妥贴牢。然后把两条牵拉胶布拉紧贴牢,半个月换1次。此法的要领是使脐部陷下,使脐疝的缺损缘接触,以利愈合。一般在3个月左右能见效,如果无效可考虑手术。
婴儿腹股沟斜疝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不受年龄限制,以防疝嵌顿。由于婴儿疝有自愈的可能,如果不是频繁发作,可观察至6个月后手术。6个月以上婴儿疝自愈机会明显减少。
疝一旦发生嵌顿应速去医院处理。若时间在12小时内,可釆用镇静、解痉及手法按摩使其回复,数日后再安排手术。若嵌顿时间久,局部已有红肿及压痛,甚至伴有发热、腹膜炎等表现者,则须急症手术。一般说来,疝的手术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发生任何后遗症。术后要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实在哄不住时,可在医师指导下用些止痛或镇静的药物。婴儿疝气术后1周内,应尽量让患儿平卧,3个月内都应避免剧烈的活动。术后要注意冷暖,适当增减衣服。若有了咳嗽症状也要及时治疗。术后还要增加营养,可吃肉末、蛋类等食物。
弱视是一种表面看不出来的眼病。弱视的发生与孩子长期只用一只眼看东西有关。久而久之,另一只眼会废退,视力低下,
长期下去将无法矫正。出现弱视后,无论戴什么眼镜都不能将矫正视力提高到正常标准。因此,
通常将矫正后的视力在0’8以下者定为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