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俞摇了摇头道:“若是十年前,我便是答应你也无妨,只是如今我已是无能为力,更何况天绝之地暗合天道,又怎是那般容易便可以炼化的?恕我无法帮你。”少年道:“无妨,天绝之地无需你来,我亲自炼化,你只需要你帮我将那天绝之地炼入拔岳之中便可。”徐俞苦笑:“便是你来炼化,可天绝之地又该如何去寻?”少年道:“你只要负责重铸便可,其它我会一应办妥。你有三日时间可以收拾,三日后你便动身前去剑山,我随后便到。”徐俞双目紧紧盯着眼前的青衫少年,终于道:“也罢,我数十年未曾铸器,便以这拔岳作为最后的收官之作罢。”少年起身,抱拳道:“有劳了,我知你时日无多,这五年寿修算是我提前支与你的酬劳罢。”只见少年额顶骤然睁开一枚宛若星空一般的竖瞳,丝丝缕缕黑气便自徐俞印堂之中飘出,没入少年额顶竖瞳之中。
徐俞愕然,看着少年额顶那枚竖瞳,半晌不知该作何回答。穆年淡然道:“天道在我身上种下罪瞳,我习得山河录之时将这枚罪瞳炼化,这罪瞳可以将他人身上罪业摄于我身,能凭空增人寿修,算是一大造化罢。三日后,带上你的工具,去剑山上寻我师尊赵胤尘,说明来意,他会安排的。”说罢不待徐俞作何回答,少年便转身离去了。穆年此次下山目的有三,寻徐俞乃是其一,其二则是要到益州去,其三便是要完善山河剑。近些时日他四处清剿匪盗,已然得出消磨罪业的一个方法,那便是替天行善,那些落草之人大多无恶不作,伤其性命并不会增长自身罪业,相反还会一定程度上消磨业力,只是此举效率颇差,便是将世间罪人尽皆伏诛也难消他一身罪业万一,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蜀州蜀王府,蜀王薛云正于书案前提笔练字,一位黑衣人自阴影中走出,半跪于地道:“将军,方才白雀传来书信,一位名为穆年的年轻人,于三日前拜访了徐俞徐大师,就在三个时辰前,徐大师带家丁数人,护卫三十出府,还带了他所有铸器的工具。”薛云抬头,看着面前的黑衣人,问道:“徐先生目的地在哪?”黑衣人道:“据说是剑山。”薛云又问:“穆年的身份呢?”黑衣人道:“暂且不知,只知晓他所负之剑名曰拔岳。”薛云手中笔一顿,继而道:“知道了,下去吧,密切关注穆年与徐先生行踪,务必确保徐先生周全。”黑衣人领命退下。待到黑衣人退下,薛云才放下手中笔,转头看向那悬有玄甲的墙,轻道:“断川,拔岳,镇海。断川去向无人知,拔岳于二十余年前被墨邪得去,墨邪销声匿迹后拔岳也一同失去踪迹,如今却出现在一个年轻人手中,真是奇哉怪也。我曾以为此生再无镇海出鞘之日,谁料不到五年时日,便听闻拔岳再度出世,这江湖果真要乱了。”
自遂州至益州,纵马而行也需要近旬月时日才能抵达,故而少年并未一味赶路,而是走走停停,借罪瞳之便感天地之道。山河剑气势恢宏,一招一式皆是一往无前,以力破巧。少年清楚自己正处于悟剑的瓶颈,故而并未刻意去练剑悟剑,而是转而感怀山河,观山岚,望川泽,以巩固自身修为,加深对于山河剑的理解与感悟。与徐俞辞行之时,徐俞拿出了徐道子所创的三式剑式,分别为【断川】【拔岳】【镇海】。徐道子创这三式乃是为了与断川拔岳交相呼应,以发挥断川拔岳的威势。
这三式中,【断川】一式气势凌厉,一剑斩去可斩断江河,使江河断流数息之久。【拔岳】一式势大力沉,凡与之相碰之物必将遭其碾压,化作齑粉。【镇海】一式尤重意境,不见剑锋,唯有剑意,其剑意之大,可镇海,故而作其名。一路上少年将自己所创九剑与这三式对比,越是深入理解,越觉其间韵味无穷,不由感慨徐道子真乃奇才。在将山河九剑与这三式散招两相结合比较之后,少年心中隐约有了一份构想,这份构想将有助于他将山河九剑演化得愈加完美,愈加简练。只是他得到三式的时日终究尚短,故而对于如何完善这山河九剑依旧是一头雾水。只是他也并不急躁,仅凭他如今四境的修为,即便将山河九剑完善了也不一定能够施展出来。
益州对于穆年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因为他的上一世墨邪便是在这益州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份势力,同样也是在益州,他遭到天榜与地榜的高手围攻,最终不得已只能兵解以求一线生机。益州遥遥在望,看着益州那熟悉的城门,饶是以少年的心性,依旧是唏嘘不已。曾几何时,他是何等风光,如今却只能一切从头,与那天命相争,以争那一线生机。
释藏一路快马加鞭,只是当他赶到遂州之时,依旧是慢了一步,此处早已没了少年踪迹。四下打听之下,终于得到少年曾拜访过徐府之事。来到徐府,站岗之人依旧是上次拦下少年的那人,见到有一位布衣僧人来访,他依旧上前一步,问道:“敢问阁下来徐府有何贵干?”释藏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小僧释藏,想求见徐俞徐先生。”门卫愣了愣,回道:“不瞒你说,我家老爷前几日才刚出门,具体何时回来我们做下人的也不知道。”释藏又问:“那请问你们可有见过一位少年,着青衫,负一柄重剑,牵一匹漆黑骏马,身侧还有一条生有四翼的怪蛇?”门卫道:“见过,正是他与我家老爷见过之后,我家老爷才出的门。那位小哥先走了一步,看方向可能是去益州去了。”释藏谢过门卫,转身欲走,忽而想起什么,转头对那门卫道:“近几日你家人有喜,你可归家探望。”门卫一愣,回神时已不见僧人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