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本不善言谈,但这几年的经历使他认识了很多人,他们都对这个踏实肯吃苦的小伙子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现在我很享受和人相处的乐趣”。“我每次从老家回来,总会带些山楂、柴鸡蛋等土特产,用来感谢帮助过我的人。”他说,“这些礼物不关乎金钱,而关于人心。”正是怀着真诚与感恩的心,李海洋在陌生的城市里交到了朋友,甚至还有不少“忘年交”。
靠良好的人际沟通赢得的口碑,2011年6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李海洋的快递业务一个月就为他进账十几万元。
李海洋的业务覆盖范围内,大学生求职中介业务让众多竞争者“溃不成军”。“作为一名找兼职时曾经上当受骗的大学生,我了解大学生求职时的感受,因而能为他们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这是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独门秘籍”。
自己创业前,李海洋也曾想找份兼职工作,他按照街头小广告找到一家中介公司时,这家中介却热情地邀请他做中介代理,每月底薪150元,介绍一个,还有5元钱的提成。李海洋为这家中介公司介绍了40多个同学,但同学们交了中介费后,却没有收到中介的任何工作信息。面对纷纷找来询问情况的同学,李海洋情急之下报了警,但中介公司已是人去屋空。而今,为了打消同学们“上当受骗”的疑虑,他要求业务员时刻保持电话畅通,并对求职者“时刻保持微笑”,他们提供公关礼仪等求职技巧方面的培训,同时制定《学生外出工作制度》,对兼职大学生进行约束,保证用人单位的利益。“对给我们提供工作岗位的用人单位,我们不收任何费用”,对于求职大学生,他们只收取100元的押金,“这是要退还的”,此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这家有1000多名兼职员工的中介公司是如何盈利的呢?
原来,只有在他们公司旗下的实体店内累计消费一定数额的产品和服务的大学生,才能享受中介服务,“消费金额越多,中介的增值服务就会越贴心”。
“我们现在在几所高校附近开设了实体店,方便同学们来购物,攒积分。”
他们还依托现有的快递业务开展送货上门服务,“以后我们计划逐步减少实体店,依托网店实行送货上门,这样既方便了消费者,也减少了成本。”
如今,李海洋正忙着在石家庄多个高校聚集区复制他的商业模式,构建着属于自己的小小商业王国。
最后一美元
卡姆说,他也有过穷困潦倒只剩一块钱的时候,而恰恰是从那时开始,他的命运有了奇迹般的转变。
故事得从70年代初说起。那时卡姆是得克萨斯州麦金莱市KYAL电台的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结识了不少乡村音乐明星,并常陪电台老板坐公司的飞机到当地的音乐中心纳什维尔市去看他们演出。
一天晚上,卡姆在纳什维尔市赖曼大礼堂观赏著名的OLEOPRY乐团的终场演出——第二天他们就要离去了。演出结束后,一位熟人邀他到后台与全体OPRY明星见面。“我那时找不到纸请他们签名,只好掏出了一块钱,”卡姆告诉我,“到散场时,我获得了每一个歌手的亲笔签名。我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一块钱,总在身上带着,并决心永远珍藏。”
后来,KYAL电台因经营不善而出售,许多雇员一夜之间失了业。卡姆在沃思堡WBAP电台好不容易找了个晚上值班的临工,等待以后有机会再转为正式员工。
1976年到1977年的冬天冷得出奇,卡姆那辆破旧的汽车也失灵了。生活非常艰难,他几乎囊空如洗,靠一位在当地超级市场工作的朋友的帮助,有时搞来一点过期的盒饭,才能勉强使妻小不饿饭,零用钱则一个也没有。
一天早晨,卡姆从电台下班,在停车场看到一辆破旧的黄色道奇车,里面坐着一个年轻人。卡姆向他摇摇手,开车走了。晚上他上班时,注意到那辆车还停在原地。几天后,他恍然大悟:车中的老兄虽然每次看见他都友好地招手,但似乎没有从车里出来过。在这寒冷刺骨的下雪天,他接连三天坐在那里干什么?
答案第二天有了:当他走近黄色道奇时,那个男人摇下了窗玻璃,卡姆回忆:“他作了自我介绍,说他呆在车里已好几天了——没有一分钱,也没有吃过一餐饭;他是从外地来沃思堡应聘一个工作的,不料比约定的日子早了三天,不能马上去上班。”
“他非常窘迫地问我能否借给他一块钱吃顿便餐,以便挨过这一天——明天一早,他就可以去上班并预支一笔薪水了。我没有钱借给他——连汽油也只够勉强开到家。我解释了自己的处境,转身走开,心里满怀歉疚。”
就在这时,卡姆想起了他那有歌手签名的一块钱,内心激烈斗争一两分钟后,他掏出钱包,对那块纸币最后凝视了一会儿,返回那人面前,递了给他。“好像有人在上面写了字。”那男子说,但他没认出那些字是十几个签名,装进了口袋。
“就在同一个早晨,当我回到家,竭力忘掉所做的这件‘傻事’时,命运开始对我微笑,”卡姆告诉我,“电话铃响了,达拉斯市一家录制室约请我制作一个商业广告,报酬500美元——当时在我耳里就像100万。我急忙赶到那里,干净利落地完成了那活儿。随后几天里,更多的机会从天而降,接连不断。很快,我就摆脱困境,东山再起了。”
后来的发展已尽人皆知,卡姆不管是家庭还是事业都春风得意:妻子生了儿子;他创业成功,当了老板;在乡村地区建了别墅。而这一切,都是从停车场那天早晨他送出最后一块钱开始的。
卡姆以后再没见过那个坐破旧黄色道奇车的男子,有时不禁遐想:他到底是一个乞丐呢?还是一个天使?
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是对人性的一场考验,而卡姆通过了。
亿万富翁:用4英镑起家
当他19岁,还生活在伦敦一个毒品泛滥的社区时,他就为自己未来的航空公司起了一个独特的名字:“维珍”(Virgin,意为“处女”)。现在他是维珍集团的董事长总裁,世界最富传奇色彩的明星亿万富翁。他就是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
理查德·布兰森是英国维珍集团(Virgin Group,Virgin直译应为处女)的董事长,也是世界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维珍集团”在他的率领下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公司,也是当前英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拥有的产业多达224项,从娱乐到电信,从婚纱、化妆品延伸到航空和铁路,总资产超过70亿美元,布兰森个人资产约为26亿美元,在英国财富榜上排第6位。
理查德·布兰森被人称为“商界老顽童”。他时有惊人之举,曾经裸奔宣传公司产品,驾驶热气球环游地球,在海湾战争时驾驶自己的飞机进入巴格达解救人质,也曾驾驶一辆水陆两栖跑车横渡英吉利海峡,打破世界纪录。有几次布兰森几乎在他的疯狂举动中丧命,可是他始终乐此不疲。
在理查德·布兰森小的时候,母亲常常有意为他“制造”许多挑战,希望能培养他的独立精神。在理查德·布兰森只有4岁时,有一次母亲开车载他回家,突然在离家几公里远的地方停车,要求理查德·布兰森自己走路回家。
1968年,17岁的理查德·布兰森拿着母亲给的4英镑,与一个朋友在半间地下室里创办了一份面向年轻人的《学生》杂志,让理查德·布兰森第一次尝试了成功的喜悦。1970年,英国政府废除了保护唱片零售价格的协议,但没有一家商店愿意将唱片打折出售。布兰森由此看到巨大的商机,他通过拉邮寄广告赞助,向学生们提供价格便宜的唱片,销售情况非常好,理查德·布兰森因此赚进了第一桶金。
唱片越卖越多,到1972年理查德·布兰森在英国各地开设了多家维珍音带连锁店,并成立了一间音带录制室。其后的10年间,维珍唱片在英国娱乐界成为举足轻重的品牌。
1984年理查德·布兰森组建了“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涉足航空运输领域,为此,他不惜与英国航空业打了一场轰动一时的官司。现在,维珍航空已经成为英国第二大远程航空公司,乘坐维珍航空就等于选择了高品质服务,这一点已经深入人心。
1994年理查德·布兰森又成立“维珍可乐公司”,目前维珍可乐在欧洲的销售量超过百事可乐。1996年成立了维珍铁路公司,并雄心勃勃地要将其发展成为全欧洲服务质量最好的公司;1999年又宣布成立维珍电信公司,并致力使其成为全球性的移动电话公司。几十年来,理查德·布兰森的维珍帝国不断开疆扩土,从餐饮、旅游到金融、电信,从广播、出版到铁路运输,都能在业界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创造了多元化经营的奇迹。
理查德·布兰森最大的爱好就是冒险,当每一次维珍品牌延伸时,理查德·布兰森都会身体力行地进行一次独特的做秀。他曾经只穿三角短裤和美国肥皂剧《海滩护卫队》的女主角合拍维珍健力饮料的广告,也曾和20个几乎全裸的模特打着“所见即所得”的标语在伦敦街头为维珍手机做促销宣传。当维珍可乐进军美国市场时,他购买了《纽约时报》的整版广告,向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CEO宣战,要进行“扳手腕”比赛,谁输谁就要退出美国市场。他开着坦克碾过纽约第五大道,骑着一头白象到印度国会去演讲,也曾经沿着英吉利海峡的沙滩裸跑。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疯狂而“无厘头”的举动,理查德·布兰森大幅提升了“维珍”的知名度,并赋予了“维珍”标新立异、挑战传统的品牌个性,吸引了大批心理上追求自由、开放、叛逆的忠诚顾客。
虽然常常遭遇诸多的嘲笑、挖苦和指责,但理查德·布兰森却依然故我,穿着脏兮兮、邋里邋遢的毛衣,笑靥如花地出现在《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上。
人们往往被理查德·布兰森的各种噱头所迷惑,而忘记了潜藏在背后的商业逻辑。理查德·布兰森把维珍比喻成“跟在大企业后面抢东西吃的狗”,即维珍是一个市场补缺者。哪里有不合理的利润,哪里有不满意的顾客,维珍就出现在哪里。人们越来越喜欢理查德·布兰森和维珍品牌,在英国,维珍的品牌认知率达到了惊人的96%,在2001年BBC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理查德·布兰森竟然超过了‘稣,被评为最具启发性人物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