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版)
待虞琇家人团聚后,明郎便与他们辞行,开始了继续前往海外的拓商之路。
数月后,经过一番准备,明郎率领船队行进在这碧波大洋之上,船队的规模已然清晰,前前后后总共有三艘大船,体积形制却是不尽相同。
放眼而去,便可知之,乃是一艘巨船在前,两艘规格相等的大船紧随其后。这三艘船都是由天道同盟下辖泉州造船堂生产。
这巨船身长约18丈、宽4.5丈、高3丈,算上露天观望台总共为上下五层(不算桅杆高度,算上桅杆约六丈以上)(现在看来这船似乎并不是很大,可在当时世界,也只有中华文明才能设计打造出这等体量的庞然之物);紧随其后的两艘大船,规格相当,吃水相同,都是长约10丈,宽约3丈,高约2丈,上下三层(算上桅杆约高5丈)。而巨船的载重在20000石以上(1000吨),大船的载重在10000石以上(600吨)。
三艘巨船都采用马尾松、水杉等硬木材质精工细作而成。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船舷两侧还整齐排列着形制标准统一的火器,这火器乃是由有天道同盟下属创器堂生产,至于它们的威力则实在恐怖。
此次西行开拓,原本计划组建一支由十艘巨船的船队。后来经过决策,明郎决定还是先进行实验性开拓,毕竟西行前途未卜,还是一切从谨为好,所以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的也就只有这三艘艨艟。
三船之上的商品都以瓷器为主,每船之上大约都有20000多件瓷器,而且瓷器的窑口、种类,形制也是各不相同。船上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钧窑、汝窑、定窑和哥窑(龙泉窑)等各大窑口的精品瓷器,哪一件放到现世都是罕见的宝物。而且其中大量的瓷器还是根据商路各国人民的需求文化定制而成,使之具备了极为浓郁的异域风情。
船队继续向前,海风鼓舞,船帆膨胀,三艘大船踏着碧浪所行无忌。离开了起航地泉州港已然一天一夜,船队一路南下,终于慢慢来到了广州港。
明郎此时仍然一如既往的站在船头之上,自从西行开始以来,这已经不知是他第多少次站在船头了,也许只有站在这儿,他才能获得难以言说的感悟与喜悦。不过在这船头之上,明郎最喜欢的就是张开双臂,拥抱整片海洋,拥抱整个世界。每次张开怀抱,明郎都会感觉到心情舒畅,片刻的平静。
只要望着眼前那无边无际的海水,人总是能够产生一种莫名的神奇而复杂感觉,时不时的便会领悟到自身的渺小,以及未知世界的神奇浩大。
往事种种,荣辱悲欢,虽然可以漫上心头,但很快就会被风吹散,这也正是浩茫奇景能带给人的另一种博大力量。
正在这时,突然明郎身后走来了一个人,此人外貌爽朗,腰悬大唐仪刀,头戴紫檀冠,身披一件蓝袍,穿着打扮的虽然极为简朴,却很大方,颇有一派英雄气象,定睛一看原来是陈汤(字行俭)。
陈汤来到明郎的耳边,附耳轻声说道:“盟主,我们马上就要到广州港了。”
听到了陈汤的声音,明郎微笑着点点头,然后说道:“好啊,终于到了。”
陈汤道:“盟主,您已经在这儿站了一个时辰了,外面风大,还是回船舱先休息一会儿吧!”
明郎回过头道:“行俭兄,你既然来了,就和我一起感受一下这浩瀚大洋的波澜壮阔之美。再说,一路而来,你一直在忙,我们兄弟二人,都好久没有好好聊聊了!”
陈汤道:“既然盟主雅兴不减。那我就只能叨扰了。”
明郎道:“这才对嘛?不要老忙着,还是要适当休息一下嘛?”
陈汤又道:“是,盟主。盟主您还记得五年前的清明节吗?”
明郎道:“那一天,正是我们兄弟二人相识之日,我岂有遗忘之理!”
此时的陈汤已然是八方财神之一。那陈汤是如何成为八方财神之一的呢?
事情是这样的,三年多前的某一天,还在同福客栈的陈汤,突然收到了一封信镖,而送镖之人正是出自河朔镖局。信中说:速请陈汤来襄阳府一趟,并附上了一张50两的银票。
接到信的陈汤,虽然倍感讶异,还是如约来到了襄阳。并按照信上的地址来到了目的地。一到目的地,他就看到了一家装潢气派的酒楼。酒楼匾额上书“丰润楼”三个大字。
此时明郎听到下人传信已知陈汤的到来,从酒楼里面走了出来,来到陈汤面前,说道:“陈汤兄,你还记得我吗?”
陈汤看着明郎的脸,绞尽脑汁的审慎思索,仍然一脸迷惑,随后便道:“在下笨拙的紧,实在是记不得了!烦劳这位公子示下指引。”
明郎道:“你不记得我,没关系。只要我记得你就行了。”随后明郎便把多(三)年多前,清明雨夜投宿衡水同福客栈之事一一说出。
听完明郎的叙述,陈汤也随即明了。
然后明郎微笑着说道:“陈汤兄,你看这座酒楼如何?”
陈汤满眼赞赏的说道:“确是极好。”
明郎又道:“从今往后,这座酒楼就归你打理了,酒楼盈利的大部分将由你支配。”
陈汤立刻受宠若惊的答道:“这怎么能行,我何德何能,怎配……我不能平白无故接受如此大的恩惠。”激动的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明郎只是微笑着,然后说道:“请汤兄收下我的这份礼物,也让我完成那份承诺。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把这座酒楼经营的蒸蒸日上,对此我从来没有过一丝的怀疑。”
陈汤道:“可是……”
明郎道:“汤兄,你不要有任何的顾虑,酒楼在发展中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们兄弟一起面对、一起解决也就是了。若是你实在不喜欢这个酒楼,我也不能勉强与你,不论你做出什么选择,我都会尊重之。不论你做出怎样的决定,至此以后,我们都是一生一世的好朋友……”
陈汤思谋片刻,随即跪倒道:“我愿意为公子打理好这座酒楼,以报答公子信任大恩。从今往后,对公子生死听命。”
明郎道:“快快请起,汤兄。我们兄弟不必如此客套。”
陈汤继而满怀歉意道:“公子,我还有老父老母尚在家乡,无人照看,所以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公子让我将老父老母接到身边,好尽人子之责。”
明郎微笑道:“我知道汤兄乃是一个至亲至孝之人,实在值得敬佩。不过,还请汤兄见谅,未经汤兄应允,我就已然将二老平安接到了酒楼后宅之中。请汤兄不要怪我自作主张才好。”
随即明郎便对手下道:“快请二老出来吧!”
听到明郎如此说,陈汤这样一个大男人,却不知不觉的留下泪来,随即声泪俱下道:“公子实在体贴入微,您的大恩大德,没齿不忘。今后公子但有所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明郎道:“汤兄,言重了。从今往后,我们就是兄弟,携起手来,造福于世(明郎时刻铭记家训:济世安民)。”
之后,陈汤就成为了丰润楼的大掌柜,并一步步将丰润楼发展成为全国连锁(现用词,在全国召开分店)的最大酒楼。在发展的过程中,明郎便把利润的六成以上都留给了陈汤,让他自己去进行新的业务的发展及扩张。这也是明郎用人的一贯原则,定好底线,然后就是全凭自主,充分激发各行业从业者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发展的潜能与雄心。
当然,丰润楼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明郎情报网重要的信息搜集整理联系沟通的节点,由此,明郎才能慢慢架构出天下第一的信息及情报组织。
书归正传,回到当下。此时明郎与陈汤还在船头,忆谈过往。
突然,陈汤问道:“盟主,我有一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明郎继续露出那一如既往地微笑道:“你我兄弟,有何不可讲,但说无妨!”
陈汤道:“敢问盟主,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我这样一个陌生人来打理丰润楼,并且会如此无条件的信任委托,让这样一个没有丝毫江湖地位的人来全权负责。”
明郎道:“归根到底,我看重的是你这个人:一则因为你是一个心怀善意的人,并且永远愿意以最大的善意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世界,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这种善意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也是所有酒楼生意最需要的,因为你具备这种品质。所以我相信你一定能胜任酒楼的领导工作。
一则,我后来知道你是一个特别孝顺的人。虽然人不能愚孝,但是敬老爱幼,乃是维系世间伦理正道的命脉。而且我一直相信,一个心中时刻怀有仁慈之心,对待别人的父母也同样敬爱的人,一定是一个值得去信任的,去托付,去共事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令人不齿的事儿,更不会出卖自己的朋友与灵魂。而且这样的人,一定也是一个充满了向上的信念的人。
至于什么江湖地位,从来就不是我看重的因素,毕竟,有名无实之徒,实在是比比皆是。而且我一直坚信,只要是良善之人,如能给他机会,他定能为世人谱写一个传奇。甚至成为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可以让自己都佩服的自己人。
在这个世界上的很多时候,我们只不过是缺少一个向上的机会而已,只要有了这个机会,我相信任何良善之人,都可以成就一段惊世骇俗的伟业。再说,能给别人这样一个机会,其实给予别人机会的人比拿到机会的人更幸福,因为那进一步的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证明了机会的价值。能给别人这样一个机会本身就是一件无比令人兴奋的事,况且还可以与这些了不起的良善之人一起共同去奋斗,那就更是人生之中一段无比美好经历。不是吗?行俭兄。”
陈汤听明郎说完这些,内心不知怎的又泛起了一阵涟漪,眼眶微微湿润,随后略带玩笑的说道:“以公子之胸襟气度,经商小矣,当王天下!”此话说的虽然有戏谑之意,但是却有一种别样的真诚流露其中。
明郎听完哈哈大笑,陈汤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明朗说道:“只要能济世安民,能为老百姓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就已然很好了。毕竟皇帝也罢,公侯也好,最终都是要压迫别人,来实现自己的欲望,这绝非我之所愿。到头来,有无明君雄主,最终苦的都是百姓而已,无非就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想,只有在遥远将来的某一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了什么皇帝、统治者,人人生而平等之时,那才是一个值得真正歌颂的世界。而只有在这样的世界,人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肯定与激发。”
陈汤听完明郎说完这些,内心之中无处不是既感且佩,沉思片刻后便说道:“在黑暗之中,总会有人为我们点燃那盏灯,照亮我们的人生路,对于那些照亮我们人生道路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怀有深深地感激。同样我们也应尽力让自己成为能积极影响他人一生的那个人。”
明郎听陈汤说完这些,内心油然深处赞赏之意,随即说道:“你说的真好,说的真好啊。”
陈汤却说道:“对于我而言,那个照亮我人生,影响我人生的那个人,就是您啊!”言语之中,不乏竭诚之感。
明郎微微一笑,自我戏谑道:“我还有这种本事?”
紧接着明郎平和的说道:“这都是你个人奋斗、努力的结果。个人的选择与行动才是根本动力,外力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也许没有我,你会发展的更好,也说不定啊?)”
说完这些,明郎便又突然不知所以的笑了起来,而陈汤立刻会心,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船队在二人的笑声中,缓缓驶进了广州港。
其实陈汤也罢,还是八方财神也好,他们的的经历性格,纵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和明郎身上却有一个共同点,(一个他们相处一段时间,就能不自觉感受到,甚至被熏染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极为中正坚忍的良善之人。这才是他们能够走到一起,戮力同心,携手同行的根本源泉力量。
船队已然慢慢的驶入了广州港,到了港口之后,明郎与陈汤等人,十分有节奏与秩序的缓缓下船,便来到了丰润楼在广州港的连锁分楼先驻扎下来。(此时在广州港内,不但有丰润楼分楼,而且还有恒通柜坊的分号、河朔镖局的分局、漕运转运的码头等等诸多隶属于天道同盟的产业。)
然后明郎与随行人等就是分成两队人马,一队将部分瓷器商品,就地在广州港销售;一队则负责采购其它必要的商品及补充前行所必需的给养物资。
大家分头行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自的工作。突然,陈汤来到明郎身边略带焦急的说道:“盟主,不好了。”
明郎道:“怎么了?行俭兄,你慢慢讲,不要着急。”
陈汤道:“因为前两日这广南东路(即广东省)一直暴雨连绵,所以我们提前预定的必要给养、及商品都没有到齐。也不知何时才能凑足?如此这般耽搁下去,只恐难以按计划赶到天竺。”
明郎十分平静的说道:“既然没有凑齐,那还差多少?”
陈汤道:“还差巨船和其中一艘大船共计两船的物资未足。”
明郎道:“既是如此,那就将前往天竺所需的商品,全部装好。而后我先行一步赶往天竺,你们凑足之后,赶上也就是了。”
陈汤道:“眼下之计,也只能如此。”
二人妥善安排之后,当天傍晚明郎便率领一艘大船起航,径直前往了天竺。
大船一路向南,行了三个时辰,便来到了南海。此时已经步入子时,突然海绵之上波涛大作起来,一股股汹涌而不可估测的力量从四周向船舶奔腾袭来,似乎一个浪头没一下都有排山之力。
眼见风浪越来越大,明郎只得竭力施展内功,尽力维持船只的稳定。其它船员眼见明郎如此不顾个人安危,也都出来相助。这些船员都是或多或少的学习过武功,所以自然也就或多或少的有些内力。
众人眼见危机骤至,赶忙合力将内力往明郎身上输送,助他一臂之力。明郎纵然内功已然愈发深厚,可是又真能敌得过这自然无穷之神力呢?
刹那之间,风浪就越来越大,吹打的整艘大船也都遥遥欲翻。明郎与众人的功力却是在一点一点的流失之中。
骤然,一个大浪头袭来,便把数个船员拍打裹挟着掉进了茫茫大海之中。眼见船员落难,明郎只得一边抵抗海浪之威,一面去救船员,终于将这几名船员,救回了船上。可是突然之间又是一个大浪,差一点便将整条大船拍翻。突然之间,又有几名船员被裹挟着掉入了大海之中。明郎只得再次相救,如此反复,突然之间,整个船翻了。随即海水便汹涌的灌入船内,众人只得弃船。
明郎赶快从身旁抓来一块硕大的船板,然后便又一个个的去救人。只见他站在木板之上,运使内力,使得木板在海水之中飞速向前。再向前的过程中,明郎手运乾坤功,将落水之人快速的吸抓到船板之上。此景虽然危殆,但是明郎的身形却是那般的潇洒挺拔,给人一种铮铮男儿的乘风破浪之感。
如此这般费尽心力,明郎终于将落水的七人全部都救到了船板之上,然后以明郎为主,八人合力抵抗风暴。又过了一个多时辰海浪已然没有那么大了,而明郎他自己却因为精疲力竭,而重重的栽了下去,掉入了海中。
此时此刻,船板上幸存的七人也已然精疲力竭。眼见明郎突然落水,便赶忙去救,可是因为水流实在是太急了,终究没能拉住明郎的手。众人本想跳入海中,继续搜救,明郎却用最后的气力叫道:“我没事儿,千万不要因我而再涉险境。诸位,先保重自身要紧!”
船板上的七人,只得看着海水将明郎裹挟着漂向了远方,消失在尽头,那片未知的世界。无不黯然伤感。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