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讲道:明郎已然手刃众贼,为天下除去了这群祸害。
明郎骑着小黑马,驱赶着三十六匹马,向中都的方向奔去。一路走来,群马争相驰奔,奔腾嘶鸣,携风震地,绝尘而返。
还未行到半路,明郎便觉察到如若将这些马儿带回中都城,只恐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便将马儿们向着东部一片荒无人烟的森林草场赶去,如此驱赶了三十多里,觉得此地足够安全了,便将马儿们身上的缰绳马鞍辔头的诸物卸下,然后冲着马儿们的说,你们自由了,享受属于你们自己的广阔空间吧。
说完,便骑上小黑马走了。这群马儿所到之地,乃是一片水草丰美的所在,附近还有一条小河流淌,想来这群马儿们,可以高高兴兴的享受自由的生命了。
待明郎折返回中都城外,此时已然接近晌午时分。明郎回来如同出去时一样,仍旧是一人一剑一骑,素衣长服。不同的是,这个世界从此少了三十六个恶贯满盈之徒。待明郎进了城,便径直向雍王府而去。
待明郎赶至雍王府前,左手持剑,刚一纵身下马,就听门口护卫道,快去禀报雍王殿下,说:“公子回来了!”
说着另一个守卫,便迎了上来,接过了明郎手中小黑马的缰绳,准备将小黑马带到院后喂食草料。
随即明郎便不急而速的走上了台阶,向王府内走去。
而这边完颜雍则正在正堂之中内心焦急,外表平和的等待着明郎归来的讯息。完颜雍料想,不论成功与否,明郎此时都应该归来了才是。而完颜雍一生一爱的妻子乌林答玉淑则陪在丈夫身侧一齐等待。因为诛杀煞星之事,当世只有明郎、完颜雍、乌林答玉淑三人知道。
这乌林答玉淑,乃是完颜雍的原配妻子。史书记载:“乌林答氏“聪敏孝慈,容仪整肃,于父母家时,家族上下便皆敬重之。”完颜雍与乌林答玉淑本是同岁,双方在五岁时便订婚。完颜雍十二岁时其父完颜宗辅病逝,其母原出身于辽阳渤海大族,聪明能干。幼年的金世宗,主要受母亲的教养。依照女真人的的习俗,丈夫死后,妻子应当嫁与宗族之人。完颜雍的母亲却不愿接受这种落后的习俗,就只身前往辽阳禅寺,削发为尼。
自此完颜雍全家便只剩下了他孤身一人。幸运的是,上天垂怜见幸,还有乌林答玉淑陪伴在其左右。完颜雍与乌林答玉淑,在他们十八岁的时候才结婚。不久,他们的儿子完颜允恭便出世,更为生活增添了新的光彩。而乌林答玉淑更是位知书达礼,文采超群,侍夫教子,贤良无比的奇女子。《金史》上说她“事亲孝谨,待下宽厚,治家有叙,甚得妇道。“
乌林答玉淑不但给予完颜雍生活的温暖,感情的慰藉,而且她还伴随着丈夫渡过了一道道政治上的难关。
当年完颜雍其父完颜宗辅南下伐宋时,曾得到一条稀世罕见白玉带,完颜宗辅便将这条玉带作为传家之宝,传到了完颜雍手中。而当时的金朝皇帝金熙宗贪婪嗜杀,多伤无辜,并妄图搜罗天下之宝,进入自己手中。在得知玉带之事后,便想得到这件宝物。当此危急时刻,如若完颜雍不献上玉带,则有杀身之祸。
因为玉带毕竟是父亲的唯一遗留之物,所以完颜雍便有些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献给金熙宗。当此之时,乌林答玉淑说:“人若不在,宝传谁家?“完颜雍心有所悟,遂将玉带献出,于是金熙宗大喜,便认为完颜雍乃是极为诚信忠厚之人,于是才没有加害于他。这不仅使完颜雍保住了兵部尚书之职,而且在熙宗一朝大杀开国勋贵和近臣时,也没有对完颜雍产生任何猜忌加害之心。
过了几年完颜亮杀金熙宗而篡位,一上位便又开始大开杀戒,排除异己。对于完颜雍这样文武双全、口碑极好的宗室子弟,自然是极不放心,所以不但将他的兵部尚书官职解除,而且频繁调动官职,唯恐他在一地待久了,形成气候,扎下根来而生异志,并且经常派人暗中监视,以便找到借口,将他除掉。对此,完颜雍自然也时常心存戒惧,一筹莫展。乌林答玉淑看透了金熙宗与完颜亮的共同本性,便复用前策,劝完颜雍“多献珍异,以悦其心。“于是完颜雍便看准时机,相继将“辽骨睹犀佩刀“和“回鹘良玉茶盏“等异宝,进献给了完颜亮。当阴险妒忌的完颜亮见到这些稀世之宝后,自然十分惊喜。由是,猜忌之心颇解。遂认为完颜雍胆小懦弱,敬他怕他,不足为患。
乌林答玉淑始终都与完颜雍相濡以沫的在一起,关心完颜雍的一切,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完颜雍也无比感念妻子对自己的好,更是倍加珍惜,每当乌林答玉淑生病之时,完颜雍就似失了魂一般,亲自抓药、煎药、喂药,甚至寸步不离,直到她病好了才放心。
至此,完颜雍与乌林答玉淑,已然成为一对谁也离不开谁的患难夫妻了。就这样,乌林答玉淑伴随着完颜雍,一起走过了那缺少外界温暖和充满恐怖的日子,直到今天。
书归正传,待完颜雍与乌林答玉淑二人,听到守卫禀报明郎已经归来的讯息。完颜雍立时向外走去,乌林答氏也随即跟了出去,完颜雍一边走一边吩咐道:“赶快上茶,准备午宴,我要为兄弟接风洗尘。”
明郎刚一走进王府,便听见了完颜雍在叫自己的声音,从声音之中可以感觉到,完颜雍对于明郎的平安归来,甚为惊喜。
当完颜雍看到明郎进府而来的身影后,便道:“兄弟,你终于回来了,回来了就好。可叫为兄的好是担心啊!”完颜雍也知此事绝密,所以绝口不问与煞星相关之事,生怕走漏了风声。
明朗想来,现在人多眼杂,自是不便诉说诛杀煞星的结果,便微笑着回答道:“殿下!”
二人在院中相逢,完颜雍赶忙上前拉着明郎的手腕道,向身后的乌林答玉淑走去。因为乌林答玉淑是女子,行走的较慢,所以落在了完颜雍身后数米。
完颜雍拉着明郎来到乌林答玉淑的身前,便道:“兄弟,我来为你介绍,这便是我的发妻乌林答玉淑。”
至见乌林答玉淑身穿淡色女真族汉化素锦衣,满脸微笑的面向完颜雍与明郎,双手洁白而纤细,脸色晶莹,容仪整洁,面容端俪,清雅明秀,容貌甚美,天生就给人一种亲切之感.仔细看来又有一种别样的坚韧与从容隐匿在容貌之下。
明郎一见到完颜雍介绍乌林答玉淑,便施礼道:“见过王妃,在下有礼了。”
乌林答玉淑见明郎身高八尺,仪容整肃,形神俊朗,气质卓然,虽然年轻,但是甚为老成持重,且眉宇之间充满了英侠之气,颇有一种一见如故之感,便道:“兄弟,快请进吧!”此时的乌林答玉淑不知不觉得想到了自己早逝的弟弟,心想:“若是小弟没有早逝,也该是差不多大了吧。”
明郎道:“殿下、王妃先请。”
完颜雍道:“大家一块进吧!”说完三人都是一笑,便一起走进了正堂。路上明郎对完颜雍使了个暗示颜色,暗示计划然已然成功。
完颜雍立时会意,便对乌林答玉淑也使了眼色,这颜色之中除了计划成功的讯息之外,还有一份挚爱的情意。乌林答玉淑冰雪聪明自然会意。看到完颜雍与乌林答玉淑的眼神交流,明郎顿时明白,此事,乌林答玉淑也已知道,看来对她也不必隐瞒什么了。
此时后堂已经准备好了午餐,完颜雍因为等着明郎所以一直没有开席。
待三人一进入大堂,刚要坐下,管家便缓缓进来,轻声来到乌林答身边道:“王妃,午饭已经准备好了。”
于是乌林答便道:“咱们还是先吃饭吧!边吃边聊也不迟啊!”
完颜雍道:“兄弟,饿了吧,那我们就先吃饭吧!”
明郎道:“好啊。”
三人来到了后堂之中,王妃便道:“你们都下去休息吧!记住,十丈之内,不得有人。”说完,所有的婢女、仆役便都退出了后堂。
见众人出去后,乌林答便将房门关上了。
完颜雍道:“兄弟,你一路风尘,辛苦了。因我从不饮酒,所以只能以茶代酒,先敬兄弟一杯了。”说着便将茶杯拿起。
明郎道:“在下自小,也不饮酒,有茶水自是甚好。”说完二人,便相视一笑,一起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此时乌林答已经回到了桌前,说道:“除了我们三人,不会再有外人前来打扰的。”此言一出,便是暗示可以谈论绝密之事。
完颜雍道:“玉淑与我,如同一人。兄弟但有何言,都可以对她明讲。”
明郎道:“在下明白。”
说完这句话后,明郎便将出城之后、回城之前发生的一切,一一道出,而完颜雍与乌林答玉淑则在一旁聚精会神的静静聆听。期间完颜雍还不乏发出称赞明郎睿智、武功高强的言语。
待明郎讲完事件的前后经过。完颜雍满脸释然的道:“终于将这些贼人全都翦除了。总算是为贤王兄及所有无辜死难的人报了仇。兄弟,你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请受我一拜!”
明郎赶忙上去扶住完颜雍的双臂,不让他的身体下坠。并道:“是我要谢谢殿下才对,若是没有你的帮助。我还不知要找多少时日,才能将这些贼人铲除掉。”
乌林答道:“大家快吃菜啊!”
完颜雍补充道:“对,光说话了!兄弟,你快吃吧!”
乌林答玉淑突然略带不好意思的说道:“在下有一言,不知成公子以为如何?”
明郎道:“王妃请讲吧!”
完颜雍则在一旁静静聆听。
乌林答道:“我有一个胞弟,年少早夭。若是能够活到现在,也该和兄弟的年龄在相仿之间。知道成公子,现在也是孤身一人,若是成公子不弃,那我就认你做我的兄弟如何啊!”
完颜雍道:“这实在是太好了,不知贤弟以下如何!”
明郎初时并不愿如此,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和乌林答却有一种无来由的信任与亲切之感,毕竟自己一人漂泊,能有一个亲人总是好的。思忖片刻后,便道:“荣幸之至。”
随即离开桌凳,来到了乌林答玉淑面前道:“姐姐在上,请受小弟成明一拜。”
乌林答赶忙起身,扶起明郎道:“贤弟快快请起,从今往后,我就多了一个英雄豪杰做弟弟,实在太高兴了。”说罢从身上取下一块玛瑙玉佩,交到明郎手中,道“此物乃是我的自小随身之物,今日就当是见面礼,送给明贤弟,请贤弟千万收下。”
明郎道:“那我就收下了。”
完颜雍道:“今日真是双双喜临门。实在太好了。大家快坐吧。”……
说完,三人便在席上其乐融融的交谈起来。交谈了一个多时辰,才算散席。
之后,乌林答玉淑对明郎确是如对亲弟弟一般,时常嘘寒问暖。
明郎对此自然也很是感动。
期间明郎还向完颜雍询问道:“三十六煞星死后他们的妻儿老人怎么办?”
才知道是被三十六煞星给骗了,原来他们的父母早就都被他们的师父给杀了,而后他们又把他们的师父给杀了。他们这群家伙虽然奸诈淫邪,却是没有妻儿。
看来,他们是为了活命,故意向明郎扯谎,实在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啊。
在王府中住了将近十日,明郎便打算离开。因为自从铲除完三十六煞星后,“重振成家”,这一想法,就已经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下一步人生历程的主要所在。
这十日之间明郎也没有闲着,他全面思索了振兴成家的具体计划,决定投身商业。只是这第一步就是要南下一趟,去拜访顺通镖局,借机考察商业的切入点,再做下面的部署。
明郎将计划告知了完颜雍、乌林答玉淑,便打算离开,一开始夫妻二人自然是极不愿意明郎走的,奈何明郎去意已绝,也没有办法阻拦,所以只得应允。便打算给明郎一部分钱作为川资路费,启动资金。但是明郎坚决不要,没有办法。夫妻二人只得命人连夜命赶做了一件蓝袍斗篷,以为明郎此次南行遮风挡雨之用。
临行前,夫妻二人一起出城相送。
完颜雍道:“贤弟,但有所需,就通知为兄即可。我一定尽力为之。我雍王府的大门随时为贤弟敞开。”
乌林答玉淑道:“明弟,南去路途漫漫,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有时间就回来看看我们。”
明郎道:“殿下、姐姐,快都请回吧,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你们要保重身体。”
说完便骑上小黑马。向前而行。
走出数十米,明郎回过头,但见完颜雍与乌林答还在原地,未曾挪移半步,心中很是感动,道:“快回去吧。一定要保重啊!”
随即策马扬鞭,向南奔去。此时的明郎内心所受的感动自然是极大。因为完颜雍夫妇二人真的待明郎很好,虽然只是短短相处了十个日夜,但就是这短短的十日就让明郎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所以在他内心之中是真的很感激他们夫妻二人的。
明郎此次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商业的手段重振成家。他已然想好要完成父亲生前想做而没有做完的事业,那就是打通南北玉路,并以此赚取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因为明郎的父亲成弼生前就曾说过:“当今天下总共有五大玉石产地(不算海外),分别是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辽宁岫岩的岫玉,外加湖北出产的绿松石。
而今金朝、宋朝、西夏、大理、吐蕃、西辽的诸过兵戈已然基本平息,虽然仍会有小的摩擦,但是已然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尤其是南迁的世家大族,已然在长江以南,安定下来,对于各种物质的需求也都在进一步的加强,尤其是玉器的需求极大。可是长江以南却只有一块玉石产地,便是荆襄之地出产的绿松石。而中华之人更喜欢温**玉,北方游牧民族则多爱绿松石。这便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商机啊。只要打通南北东西的玉路,将北方草原民族的所需的绿松石,南方汉人所需的美玉,送到各自的手中,定然可以获利无数。
尤其是新疆的和田玉,因其玉质独特,所以所需最大,而且其获利也将做大,只是道路最远,阻隔最多,风险也是最大。然此路虽然凶险,但是确不失为一条经商的上佳切入点。只要能够打通玉脉,则必能赚取超高的利润。”
成弼生前便打算前往南宋进一步考察一下玉石市场,没想到还未动身,便惨遭不幸。既然打通玉路是其父生前的遗愿,又是一条经商起步的佳径,所以明郎便决定打通这条玉路。只是现在他的手中缺少人手,于是他便决定前往顺通镖局寻求他们的帮助。
明郎一路南下很快便又来到了冀州境内,衡水湖边。
在此来到衡水湖边,明郎的心境已然大不相同,初来时,毕竟大仇未报,难以自由恬适的身心,充分享受湖光水色的美好,但是在此前来,心中挂碍,已然放下大半,所以体会起美景来,自然更加舒畅随性。
看到眼前的大美景致,明郎实在是有些挪不动脚步了,于是明郎当即决定在湖边待上三日,想来三日后再动身南下也不迟。
于是这三日内,明郎便把整个衡水湖,好好的游览了一遍,他还在湖边打了个小木屋,饿了就在湖边摘下些野果或从湖中打一些新鲜的肥鱼,渴了就喝湖水。
他还在湖边百姓手中租了条小船,时而驾船游湖,时而垂钓平湖,困了就睡,醒了就继续游玩,这三天当真是好不潇洒自在。
因为三年华山的独自生活,所以明郎早就学会慢慢适应了孤独,孤独让他学会思考很多原来不曾考虑的事儿,孤独也让他学会了独立生存与生活,孤独更让他明白自己的人生该何去何从,如何活下去才不致虚度人生。
三天转眼即逝,明郎还是决定依计划而行。
这日清晨早早起身,便打算继续他的南下之旅。
忽然朝霞映照而出,顿时霞光万丈,映衬的湖面也晶莹闪烁起来。
见此情景,明郎随即赋诗道:“此处清凉人亦好,远游行客终复归。再见金波散湖面,草虫声畔露沾衣。
说完便纵马飞奔,向临安府而去。
明郎一路南下,晓行夜宿。一路兼程,终于到达了淮安府境内。
这一日,接近正午,明郎看到了路边有一个茶棚,便打算到茶棚之中,休息一下,喝点水,歇歇脚。下午再继续前进,反正也距离临安不远了。
此时但看茶棚之中,一共四张桌子,四张桌子四四方方的整齐排列,其中第一排的南北两张的桌子上都已坐上了客人,且每桌上都有两人,像是结伴而行的江湖人物。
明郎来到了茶棚,便只得在第二排随便挑了张桌子坐下。
茶棚的主人,一见又有客人到来,赶忙招呼过来,道:“客官,咱们这儿,有茶水、烧饼、包子、小菜,你要点什么?”
明郎道:“店家,就请给我上一壶茶,里面加点盐,随便上几个简单的小菜,再来一盘包子即可。顺便烦劳将我的水袋也打满水。谢谢啦,店家。”
店家道:“客官,客气了,请客官稍等片刻,这就上来了。”
明朗道:“有劳店家了。我不是很急。”
过了一会儿,店家便将茶水、一碟花生米和一碟小菜、一盘包子送了上来。然后明郎便吃了起来。
明郎一边吃,一边忽然听到北边桌子上两个江湖人物阔声谈道:“听说威震河朔的第一大恶人组织三十六煞星一夜之间便突然消失了。官府还贴出告示了,说谁能提供查找他们线索,就赏银五百两。”
另一人道:“怎么没听说,不过好像是来来回回也没有找到,只在中都城外几十里找到了他们的所骑乘过的马匹。可是人却如凭空消失一般,就是找不到了,连尸首也没有找到。”
另一人道:“谁说没找到,找到了,不过是在一片荒无人烟,罕有人至的树林之中,找到的,找到他们时都已经被烧成了灰烬,地上只留下他们生前所使用的兵器。”
一人道:“我还听说,这三十六煞星,早就做了金人的鹰犬,这几年来,他们更是仗着金人撑腰,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也不知有多少无辜之人死在了他们的屠刀之下。”
另一人道:“谁说不是呢,想来一定是这些贼人做的坏事太多,老天都看不过去,遭报应了吧。”
一人道:“我听说这群贼人的武功不低,尤其是他们的那个什么杀破狼大阵,更是诡谲凶狠,听说就没有人在他们的阵下活着出来过。你说到底是何方的英雄高人有这样的本事,能将他们一下子都除掉啊,竟然还没留下一个活口,一点痕迹,这也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另一人道:“谁说不是呢?江湖之中,但凡有点正气的听说这些败类被铲掉掉,无不是欢欣鼓舞啊!”
一人道:“江湖之上,高人倍出啊。”
听到这些江湖之人如此说,明郎内心之中,自然略感欣慰。
忽然南边桌子上的一个人对北边桌子上的两人说道:“我们二人从临安而来,最近在临安府内,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儿。你们想不想听?”
北边桌子上的一人赶忙问道:“到底发生什么事儿啊,你就别买关子了,快说啊您唉!”
南边桌子上的一人道:“这件大事就是临安府内最大的镖局顺通镖局,一夜之间便家破人亡了。”
明郎乍一听到顺通镖局的名号,内心立时便不由得为之一震,赶忙侧耳倾听。
北桌的一人赶忙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啊?”
北桌另一人连忙补充道:“我听说过顺通镖局,他们镖局的掌门不就是赵总镖头吗!听说顺通镖局不仅是临安府最大的镖局,而且是江浙四路最大的镖局。”
南桌上的一人说道:“正是。我们二人也只是偶然间听说的。说什么赵总镖头押送的江南首富王崇的五箱宝物被莫名其妙的劫掠。赵总镖头本人也受了重伤,手下弟子也多有死伤,就连赵总镖头唯一的儿子也被劫掠之人杀害了。”
南着另一人补充道:“我还听说,待赵总镖头勉强回到临安府后,那个什么江南首富王崇便要赵总镖头做出赔偿,说他的五箱宝物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既然丢了镖就要按照约定进行原价赔偿,否则就要去告赵总镖头。”
北桌上一人道:“是什么歹人这么可恶,劫夺人家的镖物。我听说赵总镖头为人行侠仗义,乐善好施,行走江湖之时经常扶危济困,救助孤儿穷困之人啊!”
南桌道:“谁说不是呢?可怜这赵总镖头(顺通镖局)哪有那么多钱,根本就赔不起。再说亲生儿子因为护镖也没了,真可谓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些都是何其悲痛之事,之后还要被那个所谓的江南首富狠狠地敲上一竹杠,实在令人不愤。”
南桌另一人哀叹道:“老天爷你就开开眼吧,别总是让这些无辜的好人受罪了,行吗?我求求你了,老天爷。”
之后两桌人,便你一言我一语的哀叹起来。
明郎听完这两桌人,如此说,心中不断的重复一句话:“这不可能啊!这不可能啊,怎么会!怎么会……”(在此推荐听一下成龙大哥的歌曲《怎么会》)
此时明郎只想赶快印证他们所说的是否属实,于是连忙站起来,说道:“店家,结账。”
店家道:“客官,一共150文。”(一钱银子大约相当于100文)
明郎随手从腰间取出两钱银子,交给了店家,便道:“店家,不用找了,我着急走。”
随即拿起青曜宝剑,便迅速上马继续向南疾驰而去。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