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
又见到他,是在一个星期之后。
如他所讲的那个渔村里。
简陋的凉亭里,他正给孩子们上课。
.
晒得乌黑,样子精瘦。
这让当地人给他的穿戴,看上去很合身。
.
父母寻遍了亲戚好友。
准备去电台时,被她阻拦。
她说一定带他回来。
于是只身一人,飞往了南方。
.
16。
.
见她时,没多少惊讶。
就好像命里注定的那样,十分平静。
.
她跟村长说明了原委。
于是被安顿下来,跟他一起住。
.
他微笑,像个有礼貌的孩子。
没有拒绝。
.
17。
.
每天,她都跟他一起,早早起床。
他在屋外凉亭里上课的时候,她就靠在窗台边,望他。
时不时地彼此看见,然后微笑。
.
似乎忘了回去的打算。
她开始觉得有点幸福。
.
想起过去,每日朝九晚舞的那个他,竟开始变得有些陌生。
而现在,她面前的他,举手投足,都让她如此温暖。
.
18。
.
这里信号不好,也不通电。
远方正焦急的等待。
回程的机票,也即将到期。
.
那一晚,她要他带她走走。
于是,他笑着牵起她的手。
.
19。
.
月光皎洁,明亮着熟悉的海滩。
清新的风,穿过椰树林,在沙子上浮起摇曳的倒影。
.
走着,谁都没说话。
回头时,只见来时的一路脚印,都已经,被冲得一干二净。
.
“走很远了。我们回去吧。”
他点头答应,转身迈步,却被拉住。
.
看着她眼光里开始的闪烁,他似乎觉察到了什么。
眉头有些紧锁。
停在那里,没再说话。
.
20。
.
不知持续了很久。
也似乎得到了什么。
她舒了口气。
.
背身擦了擦眼角。
转回身,挽起他的臂膀,笑着说,“好吧,我们走。”
.
他笑了,让她靠着,一路折回。
表情释然,安静得不再说话。
.
潮水反复淹没着两双脚丫子。
隐没了,走来的所有痕迹。
.
21。
.
经过长久的开导,他父母才接受了,儿子没一同返回的事实。
.
她不再难过。
为筹建小渔村的校舍奔忙。
.
终于帮他处理完公司的事情。
网上的捐款也多了起来。
.
快一个多月没见了。
她很想他。
.
22。
.
分别两个月后。
急切的她,终于又踏上南飞的航班。
.
行礼中,有那幅照片,天真的笑容,还有蔚蓝的海。
有已经筹足欠款的好消息。
还有整整两个月的,满溢的思念。
.
23。
.
台风刚刚过境,村里受了灾。
凉亭塌了,连同那间一起住过的小屋。
.
村民围在村长家。
空气有些凝重。
她接过村长递上的茶,预感到一些事情。
没再想下去。
.
24。
.
就在她来的前几天,他消失在回访学生家的路上。
被救上岸时,只有同行的船夫。
.
除了,被捆扎严实的帆布挎包,没有更多的其他。
里面,装着准备带给孩子们的新课本。
.
村民们自发得出海,找了3天。
还是一无所获。
.
25。
.
坟,就建在小山上。
村里将他的名字刻在了祠堂。
.
她就静静的,一个人坐在山上。
什么话都不讲。
.
风里,飘起小雨。
月光重又皎洁的晚上,她终于,大哭一场。
.
26。
.
学校终于建造好了。
砖木结构,比之前的茅屋更结实明亮。
村里陆续来了些网上的志愿者。
.
她就在原来的地方住着。
每天,看新的老师,给孩子们上课。
.
风里响亮的朗朗读书声,让她看见他的微笑。
想起他温柔的眼神,一如既往。
.
27。
.
往南飞的飞机上。
她微笑,因为看见了海。
.
两年过去了。
她没有听从婆婆的建议,趁着年轻,去改嫁。
.
处理完了家里的事情。
她和他没有孩子。
于是离开久居的故乡时,没有太多牵挂。
.
28。
.
陆续前往支教的志愿者,一直都跟她保持着联络。
信里,他们告诉她,关于渔村的变化。
.
村里建了小学。
县里每年都发放补助。
不久前,村里还通上了电和广播。
.
村民自发集资,修了公路,造了桥。
从此,跟外面连在了一起。
.
那座桥,有跟她丈夫的一样名字。
.
29。
.
气流颠簸着,飞机开始下降。
她看着窗外。
眼前的迷雾,渐渐退去,直到蔚蓝的大海突然的出现。
.
她想起他那晚的微笑。
还有神情的眼神。
于是不再追问自己。
是否他真的曾,忘了所有的过往。
.
30。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