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94600000054

第54章 正始年:兵变高平陵

魏国正始十年正月初六,即公元249年2月5日拂晓时分,曹芳带着大批朝臣浩浩荡荡地出了洛阳城南门,前往高平陵祭拜,曹爽、曹羲、曹训兄弟悉数跟从。

高平陵位于洛阳城外南边的大石山,魏明帝曹叡长眠于此。

上午时分,司马孚、高柔、王观悄悄来到司马懿的府邸。

“时机已到!十年的隐忍终于到头了!”司马懿犹如蜷缩的飞龙,即将直冲上云霄。

随着司马师一声号令,蛰伏在洛阳城市井中的三千死士仅仅一个上午便集结于司马懿的府邸中。

“大哥,这……”司马昭惊愕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在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离开洛阳后,中护军司马师率领本部千余亲信禁军,再加上他暗养的三千死士,迅速形成洛阳城中一股庞大势力,这支军队以司马懿为首,声势浩大地往皇宫方向而去。很快,他们将要路过蒋济府邸。

“前头不远就是太尉府了。”司马师向司马懿附耳说道。

“好!全军列阵在太尉府门外。”司马懿坐在车里发出了号令。

数千人齐刷刷站住,府内的蒋济早已听到门外震耳欲聋的步伐声。兵变?他明白了。

是针对我吗?

应该不是……

这位官阶仅次于太傅和大将军的魏朝元老重臣此时浑身颤抖,他几次伸手欲开门,却又不由自主地缩了回来。

他知道,无论来者何意,自己必须要面对。终于,蒋济缓缓打开府门,只见大批军队摆开随时准备进攻的架势,在大军前头的,正是自己多年的同僚司马懿。有那么一瞬间,蒋济仿佛忘记了司马懿的容貌,他看到那张略带笑意的脸充满杀气,竟变得完全像陌生人一般。

蒋济竭力让自己显得平静,可实际上,他的心脏都快要跳到嗓子眼了。

“原来是太傅大人,怎么闹出这么大动静?”

司马懿表情冷漠。“子通(蒋济字子通),你我历经四朝,半生相互提携,今天我要奉诏讨伐朝中逆臣,特来邀请你随我进宫面见太后。”说罢,他从车里站了起来向蒋济伸出右手,示意请蒋济上车,然后又转过头瞟了一眼身后的军队。这眼神分明是提醒蒋济已无退路。

蒋济一动不动。

“敢问谁是朝中逆臣?”

“曹爽!篡逆意图败露无遗!”司马懿仍然伸着右手,双眼直勾勾地盯着蒋济,静得宛如一尊雕像。

蒋济愣住了。昔日,曹爽排挤自己的往事,以及曹爽的爸爸曹真跟自己大半辈子的深厚情谊全部浮现在脑海中。

他缓缓开口。

“请问太傅,事后打算如何处置曹爽。”

司马懿想了片刻,答道:“罢免他的官职,驱逐出朝廷,让他回家养老,保他后半生衣食无忧!”

蒋济缓缓吁了口气,心中暗思:子丹(曹真字子丹),倘若你在天有灵,可知我绝没有害你后代之意,我今天身不由己,但我发誓保你儿子平安,不会让你家绝了后。

“太傅一言九鼎。”他咬了咬牙,向司马懿伸出了手。

司马懿一把握住,把蒋济拉到自己车上,一直走出很远,他还牢牢地攥着蒋济,手心不知不觉早被汗水浸湿,不知是忘记了还是不敢松开。

这一行人,官位最高的是太傅司马懿,和他同乘一辆车的是三公之首——太尉蒋济,后面还有一辆车,同样是位列三公的司徒高柔,再后面,是尚书令司马孚和太仆王观并马齐行,队伍的两旁,是中护军司马师和议郎司马昭二兄弟。大队人马引得道路两旁的平民百姓掀起一阵骚动,有极少数人认得这几位重臣面孔,更是震惊得不知所措。

“走在最前的不是太傅和太尉二位大人吗?后面还有司徒大人。”

“尚书令、太仆和太傅的二位公子也在啊?他们打算干什么?”

天下要大变了!

司马懿等人并没有去皇宫正南门,那里守卫最森严。他们从皇宫外一路向东北方而去。他们的目标,即是位于洛阳城东北角,存放武器装备的军事要地——武库。

去武库的路上不可避免要途经曹爽府邸。

这时候,曹爽的夫人留在府中,她已获悉洛阳兵变的消息,急得坐立不安地问帐下督道:“司马懿趁大将军不在发动兵变,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夫人勿忧!”帐下督说罢奔出厅房,径自登上府邸的门楼,他抄起弩,搭上箭矢,瞄准了正从府门外经过的司马懿。

在一旁的偏将孙谦见状赶忙拽住帐下督的胳膊。“你可别莽撞啊!”

“有何不可?”帐下督怒斥道,重新瞄向司马懿。

“天下大势,你还看不透吗?”孙谦一再拉扯,几次三番阻止帐下督射出箭矢。

帐下督动摇了。“天下大势……要变了……”他沉吟着,缓缓放下紧握的弩。

司马懿抬眼看着曹爽府中高高的门楼,他向孙谦和帐下督点了下头,一挥手,大军继续向武库而去。

不多时,武库被司马懿控制了,三千死士换上皇宫禁军的军服和武器。

司马懿率军从洛阳城东北角的武库就近来到皇宫北部的司马门。

“三弟、子元。”司马懿把司马孚和司马师叫到跟前。“你们率一千五百人守卫司马门,除了我们的人,谁都不准通过,否则立斩不赦!”

接着,司马懿与其他人继续往郭太后居住的永宁宫行进,其威势无人敢当。

皇宫宦官惊慌失措地跪在大军前,试图拦下司马懿。“敢问太傅要去哪里?”

“觐见太后,奉诏讨伐朝中逆臣!”司马懿随口应道,却未因此停住步伐,军队眼看要从太监身上碾压过去。太监见阻拦不住,只得闪身避开,然后慌不择路地奔向永宁宫禀报。

俄顷,司马懿等人来到永宁宫外。

“子上,你率五百人守卫永宁宫,任何人不得出入,包括太后在内。”司马昭领命,率五百人将永宁宫围得水泄不通。

司马懿拉着蒋济、旁边跟着高柔、王观,这四人在几十名死士的簇拥下直接闯入永宁宫内面见郭太后。

“太傅,你……你要干什么?”郭太后的声音忍不住发颤。

“臣弹劾大将军曹爽,败坏国事,僭越礼法,心怀篡逆……”

郭太后几乎没听到司马懿说了些什么,她只是隐约听到“曹爽”这个名字。看来不是要害我。郭太后只有这一个念头,她的心绪稍稍平复了下来。继而,她又看到了司马懿身后的太尉蒋济,有这位老臣在场,让她有了些许安全感。

“太傅要弹劾曹爽?”郭太后小心翼翼地问道。

“正是!”

在曹叡临死前才刚刚得宠的郭太后并不算个成熟的政治家,更何况,不久前她刚刚被曹爽强迁到永宁宫,失去了垂帘听政的权力。虽然此刻她的身份俨然是被武力胁迫的人质,但她的立场却不知不觉向司马懿靠拢,脑海中浮现出和司马懿站在同一阵营痛击曹爽的局面。这似乎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反应——被胁迫者常会对胁迫者产生不合情理的依赖,进而萌生和胁迫者共同加害他人的想法。

“准奏,只是陛下跟曹爽在一起,太傅要对付曹爽可以,但须注意别伤了陛下。”

“臣领旨!还有一事。请太后任命司徒高柔代理大将军职务(指行使、取代曹爽的职权);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务(指行使、取代曹羲的职权)。”

“一切听凭太傅定夺。本宫这就传中书省下诏。”

“不必了。事态急迫,恕臣无礼,诏书已经拟好,只须太后恩准即可。”言讫,司马懿拿出事先写好的诏书呈献在郭太后面前。

郭太后点点头,也没太仔细看,顺从地在诏书上盖了印玺。这份诏书便是司马氏将曹氏踩在脚下的许可证。

司马懿昂首阔步地走出永宁宫外,随即,他根据诏书所写,让高柔代理大将军,王观代理中领军,分别稳住京都各营士兵。

二人领命而去。半个时辰内,驻守在皇宫内的禁军全部改旗易帜,成了王观的部下,而留在京都的曹爽亲兵也纳入高柔之手。

这年,高柔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他的堂叔名叫高幹,乃是袁绍的外甥,在官渡之战后被曹操剿灭。高幹死后高柔归顺曹操。起初曹操对高柔很不信任,甚至多次想找借口把他杀了,可因为高柔忠勤职守而作罢。史书中的高柔,在归顺曹操后的四十年来一向以魏国忠直正臣的形象出现,可在正始年间却摇身一变成了司马懿的亲密党羽,且亲身参与高平陵政变,不能不令人侧目,想来似乎与他体内流淌的士族之血不无关系吧。在高柔心中,名门袁氏和高氏被曹操剿灭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或许这四十年里,他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至此,司马孚和司马师率一千五百人守卫皇宫司马门;司马昭率五百人包围郭太后的永宁宫;王观控制了整个皇宫内禁军;高柔接管了曹爽的兵营。这几位高平陵政变的主谋者均已占据京都最关键的要地,在拿下曹爽之前,就算天塌下来他们也不会擅离半步。

司马懿则紧紧攥着蒋济的手,率军从皇宫正南门鱼贯而出,同时下令将洛阳十二座城门全部戒严。他靠着太后诏书、武力镇压以及太尉蒋济的影响力,将这场政变朝着合法化顺利过渡。

同类推荐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本书依据《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纪录片脚本而来,共分12章,分别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洛可可画风、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东西方文化的演进,其中穿插各领域中法两国专家学者的最新评析。依据行文,书稿中配插了大量第一手的精美插图。该书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
  • 寒火

    寒火

    一个21世纪信息时代的人穿越来到三国时代,成为吕布的弟弟,他将怎样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胆识,创造出一个煌天盛世呢?敬请期待《三国之煌天盛世》
  • 风临盛世

    风临盛世

    穿越而来,孟凡本打算默默地欣赏这个盛世王朝,做一名过客。怎想刚下山就被狐狸精姐姐要挟,假扮成柳家四少爷混入柳府。从此,不一样人的人生开始了。没事和总督千金谈谈心,再就是和大才女聊聊人生。嗯,调戏一下狐狸精姐姐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什么,你说你是公主,那我岂不是成了驸马爷?看孟凡在这个内忧外患的大夏王朝,如何一步步扭转困局,风临太平盛世。
  •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本书首次从原版《泰晤士报》翻译了莫理循作为该报驻华首席记者,在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时间发出了一系列的报道,旨在为研究辛亥革命提供新的史料。这些报道反映了莫理循对辛亥革命以及当时中国的认识,既客观地介绍了莫理循对中国改革和革命的如实报道,也显示了他支持袁世凯的一贯作风,还可以看出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国问题的干涉,比较集中地展现了莫理循外理中国与英国关系的过程和内容。为了帮助读者更理解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书中收录了窦坤的研究论文“莫理循与辛亥革命”,还摘录了部分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期间的通信。
  • 河西史探

    河西史探

    《河西史探》作者闫廷亮潜心研究河西历史十余年,对书中涉及的主要问题都能在充分占有基本史料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并通过认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研究中,作者把着力点放在北朝隋唐河西历史方面,对相关史学界已有关注但仍存在争议的问题作了令人信服的辨析,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前人在此问题上的歧异。同时,《河西史探》还对学术界在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很少涉猎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开拓性。
热门推荐
  • 俞敏洪的坎

    俞敏洪的坎

    本书不是告诉读者俞洪敏有多成功,而是聚集他在成长和创业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坎坷,剖析他这只“土鳖”如何带着一群“海龟”成就了今天的新东方。
  • 学霸笔记之人心难测

    学霸笔记之人心难测

    2124年,H市发生了一起离奇死亡事件,目击者称,当时行驶在马路上的两辆出租车非常奇怪,好像是预谋好的相向而撞。导致一死两伤,经媒体和警方多方面查证,死者名叫蓝羽墨,冬尼高中特优毕业生,三年来一直保持全校第一的傲人成绩,年仅17岁。正当警方全力调查死者死因时,死者的母亲在死者的房间里找到了一本日记,痛哭流涕。而对于警方来言,幕后凶手浮出水面......
  • 撩倒冰山神相大人

    撩倒冰山神相大人

    本公主出生就是为了吃你-‘‘‘‘‘宁小溪看着父皇都尊崇的神相大人的真容后,人生目标就是嫁给他,然后?????
  • 自然玄录

    自然玄录

    古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道祖鸿钧的第三代弟子阳子居,此人并不被师傅老子看好,偏重显学,与老子结伴而行,进而著书《自然玄录》,截止现代并未发现他任何作品,素有杨朱(阳子居)无书之称,直至21世纪,江苏沛县汉王刘邦子墓出土,仿佛是一个巧合此地也是阳子居的故里,在陵墓之处发现一枚铜铸令牌刻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落款《自然玄录》。
  • 妆舞霓裳之第一千金

    妆舞霓裳之第一千金

    她是沐雪沐家唯一的大小姐,豪门第一千金,惊才绝艳,眉目肆意,却被自己唯一的弟弟所害崖,似乎再也看不到了尽头,下坠的那一刻,记忆浮现的是他温润而清冷的侧脸和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笑意,想到过往她涩然的笑了,阿夜,你再等等好不好,很快,阿雪,就会来陪你了,阿夜,阿雪好累,真的好累……夜熙,夜氏家族唯一的大小姐,身份尊贵却自幼痴傻天真,当她变成了她,又会在异世掀起怎样的狂澜?当她遇上腹黑清冷却却在她面前装萌拌可怜的他,一直以师父身份陪在她身边的他和前世深爱的他,以及冷酷霸道却为她一人倾尽所有的他,还有从小到大一直宠着她的大哥,还有他,他,他,异世之中,她又会如何抉择?携谁之手,白头到老?
  • The Story of Mankind

    The Story of Manki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帝回归

    武帝回归

    一位武帝在破虚空的时候被仇家联合杀死,但他的一丝残魂带着他武帝的境界来到了地球。且看地球的吊丝如何在异界混得风生水起吧……
  • 都市之透视人生

    都市之透视人生

    本是庸庸无用的姜文昊,却是神奇般得到一双透视之眼,从此他开启不平凡人生。可爱,萝莉,刁蛮,文静,所有女神都来吧。
  • 大漠魔女传

    大漠魔女传

    踏莎行剑啸山河,魔影纵横,草莽龙蛇聚大漠。是魔非魔非是魔,菩提非树非是树。大漠戈壁,黄沙莽莽,千里无垠听羌笛。远望天山月如钩,近看江湖魔女事。
  • 老婆不认账

    老婆不认账

    “咚”,她的身子从二楼的阳台直直的向一楼飘下再,狠狠的滚落到地面,那一身洁白的晚礼服,顷刻间被腿间汩汩而下的鲜血染红在父亲逝世的当天,她亦失去了腹中的孩子虚幻的婚礼,她是演女一号的演员,却不是他的心底明月一次次善良的退让,一次次的忍辱成全,换来不是真情的对待,而是欺骗,背叛,侮辱四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路雪一枚七元钱的螺丝帽,套住的究竟是谁的一生?林浩泽说:如果,真有生生世世的轮回,前世,我们有着怎样的传说,来生,我们又该继续怎样的故事?这是一个三生三生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一生一世一夫妻的爱情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