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回到魏都洛阳的皇宫中,看看发生了些什么,就从几天前,曹叡病重说起。
在洛阳皇宫的嘉福殿内,传来阵阵咳喘声。适逢寒冬,寝宫内的炉火烧得很旺,但曹叡还是冻得浑身哆嗦,随着一阵猛烈的咳嗽,一大口血喷到御床上。他知道自己再也好不起来了。
“芳儿,过来。”曹叡虚弱地伸手召唤,一个幼童忙走到他触手可及的地方。曹叡抚摸着幼童的脸。“可记得,你是谁的儿子?”
“是父皇的儿子!”这幼童以坚定的语气答道。他名叫曹芳,但其实,他并不是曹叡的儿子。
多年来,曹叡总共育有五个孩子,但其中四个都夭折,只有一个女孩活了下来。为了不至后继无人,他被迫从某个藩王家秘密挑选了两个孩子作为自己的养子,一个叫曹芳,另一个叫曹询。这件事内宫办得非常隐秘,没有任何人知道两个孩子究竟是哪个藩王所生。
考证曹芳的年龄,应该是公元231年至232年出生,但是这两年完全找不到任何曹氏藩王生子的记录。在《魏氏春秋》中记载了一个传闻,说曹芳是任城王曹楷之子。如果此传言属实,那么曹楷一定会受到格外的恩宠,但在三年前,曹楷还因犯法受到削减食邑二千户的处罚。再者,曹楷乃是被曹丕逼死(或毒杀)的曹彰之子,曹叡又怎么可能从一个对自己亡父怀有刻骨仇恨的宗室成员中挑选继承人?由此,这种说法应该只是为凸显戏剧效果的演绎罢了。
曹叡望着曹芳,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从今天起,你就是皇太子了。”曹芳,无论你的亲生父亲是谁,你要记住,你的身份是我曹叡之子,也是我大魏国的皇储。
不过,曹芳年仅八岁,尚不能亲自执政。曹叡遂把曹芳托付给了郭夫人。那么,先前造成夏侯玄失势的毛皇后如今又在哪儿呢?很显然,毛皇后因失宠被郭夫人取而代之了。
公元239年1月16日,曹叡下诏册封郭夫人为皇后,这意味着曹叡死后,郭皇后将晋升为皇太后,垂帘听政辅佐曹芳。
郭皇后哭得泪眼婆娑,心里怦怦直跳,她一边为自己成功晋级欣喜若狂,一边又对将来要面临的状况而忧心。此时,她只是一个年方二十的女子,后来,她垂帘听政二十余年,牵涉多起政治黑幕,而她与司马家族的关系,更是令人侧目。
同日,曹叡传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屯骑校尉曹肇、武卫将军曹爽、骁骑将军秦朗入宫。夏侯献身份今天已不可考,相传是夏侯渊的孙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口碑不错,曹爽是曹真的儿子,秦朗是曹氏三代宠臣,乳名阿稣,总被曹叡“阿稣”“阿稣”地呼来唤去。
五人听到宣召即刻觐见。
“曹宇,朕拜你为大将军,朕死后,你就和夏侯献、曹肇、曹爽、阿稣一起辅政吧!”燕王曹宇一跃成为权位最高的重臣。于是,四位皇室亲族(包括夏侯献),加上一位外姓宠臣,构成了曹叡的托孤班子。这五人当中,曹宇总揽军政大权,其余四人则执掌皇宫禁军,成为曹宇的助力。
夏侯献和曹肇向曹叡献策:“司马懿位高权重,手握重兵,切不能让他进京,陛下可以让他回雍州去。”
曹叡采纳,马上给司马懿下了一封诏令:“西部边境战事频仍,司马公不必返回洛阳,直接回关中即可。”这也就是前面所讲司马懿获知曹叡禁止他进京的缘由始末。
曹宇等人放心地离开了。可他们没注意到,这时候有两个人正贼头贼脑地守在嘉福殿外。这两位,正是中书省首席大员——中书监刘放与中书令孙资。中书省作为皇帝的秘书部门坐落于皇宫内,中书监和中书令更能自由出入皇宫,这是中书省与其他政府机构最显著的区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