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天雷落下,谭勃沐浴雷电疗伤,他龟裂的身体被雷霆锤炼而得到滋润。血肉中的符纹比之前更加的显现清晰了,他修出来的那道雷霆源气也壮大了不少。
谭勃在雷电中感悟对那一战的体会,他抓住了心中一丝一闪而过的灵光。我的道难道就是要在战斗中,磨砺出来吗!在这次战斗中我真身受损,一旦摄取已经修出来的源气用以疗伤,体内的本源气就会壮大不少,而且肉身也会跟着壮大。他心中的困惑在这次战斗后已经渐渐的明朗起来,以战悟道在战斗中修成真身。
两个时辰后天罚之雷退去,谭勃伤势恢复他感觉强大了不少,谭勃引雷现在可以做到收放自如的地步。此刻他的目光明亮而睿智,清秀的脸庞透出一股刚毅,他的道就是要以战种道于身!
天雷消散谭勃走向容成氏,他微笑着向容成氏点头致意!有些话可以不用多说。
容成氏接触到谭勃的目光时就已经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已经解开困惑他道的迷芒。谭勃向大儒问道之时目光充满困惑,看他眼中的迷芒好像一道天堑堵住了他。现在眼前的少年目光明朗,过去的困惑已经解开。
恭喜道友!悟得大道真身!容成氏抱拳对谭勃说道。
前辈客气了!晚辈也是在机缘巧合下才略有所悟。
贫道愿为道友引荐一位弟子,请问道友意下如何!此人资质奇高但毫无灵根,无法感应到灵气修身,贫道不愿看他化着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他以仁义治天下,乃大夏当世之明君。恳请道友惜才将他收于宗门,授予传承!
禹王你且上前拜见道友!容成氏招呼娰禹拜师。
弟子拜见师------!
禹王无需如此!谭勃快速上前扶住正要下跪叩头的娰禹。
道友这------?容成氏不解正要开口之时。
前辈无需如此让禹王拜师,晚辈并不是出自于宗门传承。
禹王跟我年纪相仿,我也正有意要点化禹王修行。晚辈能得此机缘跟禹王有一定的因果相连,日后禹王与我以同代师兄弟相称即可,你可愿意叫我一声师兄!谭勃看着禹王开口说道。
娰禹拜见师兄!禹王抱拳一拜。
呵呵!原来道友本来就有意要点化禹王,这样正好不过!看来这是道友的机缘更是禹王的机缘,容成氏豪迈的说道。
师弟三天后就是大夏儒生应举之期!择日不如撞****真好有幸能参加这期的儒生应试,谭勃饶有兴致说道。
以师兄只能,对凡尘世间的儒生应举还如此上心,娰禹困惑!
天下道途殊途而同归,天外有天道亦有道,万道相通本来就不分彼此。是世人把万道加以区分困惑了自己,使寻道者迷惑了双眼看不清楚本质。谭勃把修士与凡人之间一视同等没有分开高低色彩!
年幼之时孤被检查出,没有灵根无法感应灵气,所以不能修行。这样的成见已经深深的烙印在孤心中,孤舍弃了修行转而修心,是孤没有看清楚本质区分了道,所以困住己身。多谢师兄为禹解开疑惑!
呵呵!孺子可教也!容成氏露出赞赏之意。
小子邀请仙长与师兄一同去大夏王宫论道,不知仙长可否愿意驾临!
哈哈!好!贫道云游四海了无牵挂,能有此机缘结识谭道友,乃人生之大辛也,何乐而不为之!
前辈请!谭勃邀请容成氏同去。
好!三人迈开步伐向大夏京都城子涯走去。
城子涯王宫古朴而简洁,没有富丽煌煌的奢侈,有的只是历经岁月的简朴与沧桑。大夏王朝历史悠久,每一代君王都是择贤而立,不以家族势力传君主之位,故而能历经万世沧桑而不朽。
大夏王朝历代君主择贤而立,每一代君主都深德治国治民之道,此为道也。道盛则国强,道衰则国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容成氏颇为感慨大夏治国之道!
大夏每三年都会有一次儒生应举之期,在儒生挑选治国之栋梁,储君之位亦出自于儒生。集天下万民之力治天下,这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天下黎民犹如载舟之水,水可载舟亦可覆之,大夏乃先贤开创之基业,小子岂敢辜负先贤愧对苍生!娰禹开口
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王宫内三人盘地而席论道!从治国知道论起,乃至论天下万道。道之一途悠悠,就是千年品茶细论亦不能尽。
论道中两天转眼即逝,离儒生科举越来越近,还有一天时间。
有不少儒生都聚集在京都城子涯,他们来自大夏各地。儒生都将功名看的很轻,来此只为一展心中宏图大志,建立丰功绩业。
贫道邀请谭道友去这凡尘间,一览忙碌在凡尘俗事中的苍生。凡最为真,没有为利益角斗而厮杀,凡尘避去了杀戮与血腥。这才是最为真的境界!
我也正想去看看师弟治下的太平凡尘世间!随后三人起身走出了王宫。
古韵盎然的城子涯街道,车水马龙一片繁景之象。在喧嚣的京都,平民都在井然有序的忙碌手中的俗务。
拜见禹王!京都臣民见到娰禹出宫,走在繁华的街道上。他受大夏天下万民景仰,故天下万民执君臣之力而拜!
都起身吧!见孤需如此跪拜,苍生膝下之拜天亲父母,天地唯尊父母惟亲敬师,君可不跪!娰禹走在京都的街道,看着跪拜在那里的平民说道。
这就是大夏朝的君主娰禹么?一座茶楼之上,有修行宗门外出历练的弟子,看着娰禹教化他的子民。
呵呵!大夏君主还有点意思,天地唯尊父母惟亲。这天地君亲师在尘世间被凡人所遵从,娰禹让其子民可以见君不跪拜。有一个容貌二十四五的年轻女修看着楼下的娰禹说道!
师妹你就别花痴了,你修道五百载红尘俗心还是这么重。按你这个年龄是这少年君主的几代之祖了!女修的师兄在那里数落她。
在来的路上我听上京的儒生谈论他们景仰的禹王,禹王出生在一个平民家中。在他的幼年时期,有修真宗门来凡尘招收弟子。禹王被检查出来没有灵根而不能修行,故禹王舍弃了修行转而修心。在他十三岁那一年他上京科举,被大夏年迈的贤明圣君舜选中立他为储君。这禹王更是以仁义治天下,而收万民景仰!容貌年轻的女修说道。
师兄你看禹王身边的那两个人是谁,那个中年道人有一点熟悉,好像是散修智慧道人容成氏。另一个背负铁剑的少年是个凡人,他又是谁?
小二!上最好的酒水,你们这最有名的菜。
我们都有好几百年没有来到尘世间,来吃凡人的饭菜了,又几个相貌年轻的修士走上茶楼招呼茶楼伙计。其中有人感慨说道很久没有来过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