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97800000006

第6章 话精怪志异、两二货论道。

谢仁:“还有这事儿?快说说,详细说说。”

半仙:“在我们县城的西南面,过了河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谢仁:“我真抽你啊……”

半仙:“你看我像开玩笑的样子吗?离我两米就坐,老实听着就是了。

庙名月山寺,虽然十年****时候遭到过破坏,但保存得还算完整,庙里也还真有个老和尚。新政开放以后,在庙宇基础上改建了一所小学,给那老和尚留了一间,其他的都改成了教室,我妈就在那个小学教语文,我也是在那上的一年级,小时候经常见着老和尚。老和尚为了躲避批斗,被迫还俗姓了吴,都叫他“吴公公”。他一直都没妻室儿女,应该是个真心向佛持戒之人,权且住在庙里充当个“物管”,后来放开了每日也给佛像上香念经。

庙子改成了学校,他就是学校的第一任“保卫”,负责看护学校的固定资产,发给他一些工资,以此糊口。每年六一节、教师节,他都会给师生们做些素斋饭,手艺相当好,能把干豆腐做出扣肉的味道来。那年暑假,学校里就他一老头子,我记得那天特别闷热,下午四点左右黑压压的乌云就飘了过来,不光压得人喘不过气,连河边的垂柳也似乎被压得抬不起头来。紧接着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闪电和炸雷,寺庙周围那一片两人合抱的大树都被齐根劈断了三四根。

雨也下了起来,噼里啪啦的,打在瓦上就跟倒豆子一样。老头子正准备煮饭呢,刚淘好米,就听到学校北墙外面一阵接一阵“滋滋”的声音。因为北墙外面有个变压器,当时正好又停了电,他就以为是变压器遭雷劈了,赶紧撑上伞、打着手电就去查看。”

谢仁:“天都没黑,打手电干嘛?”

半仙:“当时乌云低垂、黑压压的。你是没见过黔州夏天的雷阵雨,天黑得跟锅底一样。别打岔!”

谢仁:“好,我不打岔,你继续。”

半仙:“老头子顶着风雨出了校门,沿着围墙走到变压器下,才发现变压器并没有烧焦。这时右边的土坎子下头又传来一阵滋滋声,他转过身子探头一看。妈呀,一条大蟒蛇!有大腿那么粗。”

半仙双手圈起比了下大概的粗细,接着道:

“那蛇浑身黑得发亮,头顶长着两寸高的红冠!全身盘成一盘,仰着头对着黑压压的天空滋滋的吐着信子。老头子吓坏了,正好又是一声炸雷,全身一哆嗦,手里拽着的手电、雨伞通通都握不住了,连滚带爬回了屋,紧闭门窗战战兢兢跪在佛像前不停磕头,连学校的铁门都忘了锁。

我家一个亲戚住在河这边,与月山寺隔河相望,他亲口告诉我:当天下午,借着一道闪电的功夫,他看到一条黑线从月山寺旁的林子里钻出来,顺山势游到河边轰然入水。河对岸的村民也证实,稻田里有长虫游过的痕迹,水稻蜿蜿蜒蜒倒了一线。

第二天,老和尚便一病不起,撑了一个多月闭了眼。死前他把这段经历告诉了校长,而且一直絮絮叨叨的念叨:佛祖保佑……菩萨保佑……龙王爷赎罪……阿弥陀佛……”

说完这个故事,半仙长出一口气,目光深邃、沉默不语,仿佛还沉浸在回忆中。看得出来,这故事八成是真的。谢仁也没有打断他,沉默片刻后,半仙继续幽幽的说道:

“那时我才上初中,听了这事除了好奇,更多的还是害怕。上军校以后,有一年寒假去我一个堂伯家,看到有本《平越县志》,就拿起来翻了翻,偏巧就翻到了县志中记载了六十年前,那一截河道发生过一次“龙走水”事件。我一下子来了精神,继续翻阅,发现在之前也有过类似事件,历次走水时间间隔不等,但大致都是六七十年一次,有记载的已经五次了……”

谢仁:“啊?这么多啊……这就是你之前说的“一代妖怪影响一代”么?”

半仙:“浩荡宇宙、万千世界、天道循坏、自有损补。关上一扇门、总会打开一扇窗。这就是所谓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吧……”

谢仁:“等等,《诛仙》里开篇就是这句话,但是我读完全书,感觉还是没有解透。似懂非懂的……”

半仙:“把你今天刚买的《道德经》拿来。”

谢仁:“《道德经》?”

半仙:“就是《老子》,笨蛋。”

谢仁:“你早说嘛,我都还没看呢。谁知道《老子》还有个别名……”

谢仁抽出书柜里的《老子》,递给了半仙,半仙翻到其中一页,又递了回来,道:“自己读读。”

谢仁:“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读完了。”

半仙:“知道你读完了……别看注解,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谢仁:“好像说的是天地和圣人都是是冷血的、不仁慈的,万千生灵都如在火中炙烤、锅中煎炸,唯有虚怀若谷、谨守中庸,方可超然?”

半仙:“一叶障目、大错特错!”

眼一瞪继续说道:“你这理解就跟那些注解如出一辙,只看字意、不解真味。老子是什么人?那是古时候的大思想家、哲学家,也有人说他还是大军事家。他看世间的眼光,他的思想高度,会有那么肤浅?佛家常说“有生皆苦”,基督也说“世人罪恶深重”,在世间奔波劳碌,谁不知道世间很苦?还需要他老人家专门用一章来强调?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不仁”二字。字面上看,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貌似说的是天地、圣人都不怀仁慈之心,都很冷血、淡漠,可你动脑筋想想,若真如此,何以为天地、圣人?这里说的“不仁”,是不独仁的意思,通俗的讲就是不单独照顾谁,一碗水端平!绝对的端平!

百姓也好、生灵也罢,在天地与圣人的眼里都是一样的,与刍狗无异。生灵的所作所为不会对天地造成任何影响,天地自然会循着它的规律运行下去:今天你破坏水土,将来就会洪涝成灾;今天你污染空气,后代就只能看到雾霾;今天你无节制的排污,后世将再无净水可饮……天地、圣人只是冷眼旁观,不支持、不参与、不围观,看似不仁,实为大仁。说白了,就算有一天人类把这颗星球祸害得无法生存了,这个宇宙仍然会循着它的规律运转下去,恒星仍然会不断的生灭,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之星诞生和灭亡,只不过人类已不再是人类。

世事的发展自有其规律,一切恶果皆是世人自取。天地、圣人不会因为你的礼敬,而对你特殊照顾,让你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也不会因你不礼敬,就处处给你添堵,让你一事无成,每个生灵都是自己在造就自己,往大了说,每个民族、国度,乃至整个人类都是一样。世间种种犹如无尽苦海,生灵在其间挣扎求存,今日遭遇的“果”皆是过往种下的“因”。老子是在告诫人们:求神拜佛没用,一切还要靠自己。要加强自身行止的修养方能超然世间,想要多种善因、少食恶果,虚怀若谷、谨守本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谢仁蒙了,主要有三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短短四十五字,竟能解出这么多来,看半仙的样子,似乎还意犹未尽;二是想不到人人嗤之以鼻的“无为”之道,其实竟是如此积极与阳光,满满的正能量;三是想不到半仙竟有如此学识,看来今天的卤鸡没白吃。

脑中思绪闪念而过,谢仁提醒半仙道:“看你意犹未尽的样子,还有些什么都说来听听。我洗耳恭听。”

半仙:“后面说的只能出我口、入你耳,权当闲聊,别往心里去。”

谢仁:“没问题。”

半仙:“我们就从这书上的古文注释说起吧,你看这注释是不是与我刚才所解背道而驰?我也不敢说我解的就是真意,但我认为应该比较接近。”

谢仁认同的点点头,半仙继续道:“那为什么这些公开出版的书籍,只解字面意思呢?”

谢仁:“愿闻其详。”

半仙:“因为世间有魔,人魔!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受利益驱动,一些人会把先贤的文章断章取义的曲解——尤其是在社会整体教育文化水平偏低的年代——极尽批判之能事,达成小我之目的,顶着文化人的帽子,干着绝文化后的事,原因无他,利益使然。

谁能保证现在世界各地发行的《圣经》、《新约》就和原稿一字不差?历经一次改朝换代的战乱增减一些、失落一些、焚毁一些,历经一次变革修改几段,在翻译、转译中又做做手脚,等到几个“经办人”闭眼,这些都会成为难解之谜,假的也就成了真的,再也无人知道真相。玄奘为什么要去天竺求取大唐已有的经书?不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寻找真相么?知识的垄断,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遭殃的是后世子孙,祸害的是千秋万代,为什么说“祸害千年在”呢。秦始皇就是个大祸害!

这就像做错了一件事,但从中获得了不菲的利益,之后就不愿再承认错误,而是用更多的错误来掩盖这个错误,错上加错、恶性循坏。一个人犯了错误很容易纠正,可如果犯错的是一群人,是一个利益集团呢?纠正错误所需要的勇气和付出的代价,是无法想象的。那么,干脆就将错就错吧,用更多的错误来掩盖这个错误,其影响深远可想而知。

正如当初推行的新文化运动,极力贬低文言文、宣扬白话文,还不是那几个所谓的文人无事生非弄出来博人眼球的噱头?弄得今人读先贤文章如云山雾罩、晕头转向,难悟精髓真意,很多先贤的思想就此失去了传播的土壤,让神洲五千年来如繁星璀璨般的文化传承明珠蒙尘,再不复昔日之辉煌。甚至更有六亲不认者,恶意贬低古人,干着欺师灭祖的荒唐事而不自知、自醒。或许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知道这样干的后果,但为了“利益”,却不得不知错不改、一意孤行。试想,如果现在还是以文言文作为官方用语,神洲一年得节约多少纸张,少伐多少树?

又如宋时朱熹迎合赵家弃武崇文的统治方针——既想顶着“仁德”的帽子,又怕没有武力保障无法统治——于是便将儒家学说断章取义、肆意曲解,更是创新了各种礼教枷锁,实行精神统治,导致泱泱神洲尚武之风渐弱,奴颜媚相渐生。根本原因在于他赵家的天下不是马背上打来的,而是玩政变、搞兵变篡过来的,所以他们一家人祖祖辈辈都害怕手下玩政变、搞兵变!于是扯着“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虎皮唱大戏,宋朝虽富却无力自保,与肥猪何异?可笑老赵家还做着借精神统治千秋万代的白日梦。

说到底,这些人就是魔,人间之魔,被利益蒙了心、欲望壮了胆的魔。他们干的事与魔行无异,贻害千年!现在这种人是越来越多了……”

别看半仙平时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这番话说得是义正言辞,嬉笑怒骂、旁征博引,从一个侧面举例解答了何为“魔”。虽然其中颇多偏激之处,但谢仁仍然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下意识觉得这些东西对他很重要,对他的修行很重要,可就是不知道重要在哪里,只能留待将来慢慢消化了。

谢仁正色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这么一说我都觉得这十几年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而且感觉自己被人坑了十多年。”

半仙又恢复了吊儿郎当的样子:

“一家之言,作不得数,你就当个笑话,听了就过。神洲大地人才辈出,比我有见解的大有人在,我这种小角色,也就自己私下里发发牢骚,感叹感叹世人不争罢了。解一句“天地不仁”就说了那么长时间,老子文章果然微言大义啊……夜已子时,睡觉睡觉,明早还要出操呢。”

谢仁心想:这家伙又在假谦虚了,不装会死?

一边腹诽,一边回到宿舍躺下,消化着半仙的话。

这俩二货的论道,从问精怪志异之事起,而后解“天地不仁”之微言大义,再到论人间魔行,让谢仁深受触动。触及了灵魂、引发了思考。他对修行的理解和感悟,渐渐明了。

谢仁觉得,今晚谈话的关键在于:求神拜佛没用,一切还要靠自己。以此为出发点,如何对待修行,应分两个层次理解:

一方面,修行是自身的事,必须自己身体力行、亲力亲为,无捷径可走、无外力可借,只能脚踏实地一步步的来。另一方面,修与行是对立与统一的两面,修是行的主观基础,行是修的客观实践。修的是心,所求是内在的不断洗练升华;行的是身,所求在于让外在不断发展。一味的离世隐修,将个体割裂于社会之外,不以自身行止教化、影响世人,不以世间事为己任,是伪修;依仗修得的神通法力为所欲为,肆意破坏世间规则法度,甚至与天地至理背道而驰,哪怕出发点是将世间导向更好的状态,那也是魔!修行要做到修的是身心、行的是正道。

再提升一个高度,心可升华为意识,身可升华为物资。修行就是在意识与物质之间寻求二者共同发展的途径,不存在何为世界主导的争论,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都非大道。

修行不是要求证二者之间谁占主导,而是要寻求二者之间的融合,构建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道”,构建它的过程就是修证的过程,修行的目的不是长生不老、超脱轮回,而是为了证,去印证道的存在,印证修行是否合道,印证物质与意识这两大对立面最终将走向何方,印证世界的本源到底是什么。这样看来,修行还是个哲学问题。

悟明白了这些,谢仁就觉得,老子的哲学思想实在是太深邃了:早在数千年前,老祖宗就已经解答了世界本源的问题,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而是二者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世界。而今人还在固执的抱着唯物与唯心两种观点争论不休,甚至引发战争冲突,致使生灵涂炭,他老人家在天上看见,不知是嗤之以鼻,还是感慨“一代不如一代”,亦或冷眼旁观后世上演的这一出出闹剧?

如此看来,这纷乱世间还真是群魔乱舞了,怪不得一些宗教极端分子,会成天想着毁灭人类、毁灭世界,甚至不怕牺牲、不计成本的发动各种恐怖袭击,这大概也是一种面对世间之苦却无力改变的无奈选择吧……不过,他们所行仍是魔行:把毁灭一切作为终极目标,怕是够得上天魔了吧?

谢仁想通悟透,便摒弃杂念静下心来,毕竟今天的功课还没完成。

同类推荐
  • 梦幻神

    梦幻神

    张洪是一名QJ区人民中学的学生。一天,因被同学的欺负,所以下晚自习后,他独自一人去后山透透心,不料踩滑被滚入一阴森森的洞里,遇见当年梦幻神修仙时救过的一人,教张洪修仙。从此走上修仙之路。
  • 美女带我去修仙

    美女带我去修仙

    一个懵懂少年意外穿越到一个满是修真者的平行世界里这个世界里人、神、妖、魔、巫共生共存机缘巧合中少年收服了渡劫失败的修真界第一美女为鬼仆美人在怀兄弟并肩中二少年从此踏上了修仙成圣的光明坦途
  • 雪域之殇

    雪域之殇

    他,是雪域的神话,也是世间最美的风景。他为她写了好多被后人赞美的情诗。也许是想见不能见的无奈,他才把这份情藏在诗中……她,是魔界最年轻的君主。有人说,人和魔相恋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可是她偏要逆天而行,最后却落下一身的伤疤。可她,还是不甘心……
  • 修真之义薄云天

    修真之义薄云天

    兄与我度佳年华,共修仙法傲天下,谁知如今含笑去,留我一人了残涯!
  • 赤脚真仙

    赤脚真仙

    他是一个玩魔兽的,却穿越到一个修真的世界;他想修一个风流倜傥的剑仙,却悲摧的成了最坑的体修;他没有师傅,没有传承,且看他如何运用魔兽的知识,纵横修真的世界。
热门推荐
  • 狐王云裳

    狐王云裳

    小小狐女出生时因被族内巫师断定会给狐族带来大劫而被驱赶,一狐走上了勇闯人间天下的道路,在命格诡异的安排下遇到了自己命中情劫,恩怨纠缠的痴恋故事。。。
  • 豪门重生:千金小姐不好惹

    豪门重生:千金小姐不好惹

    她是凌家大小姐,有着人人羡慕的生活,但却被亲情蒙蔽了双眼,直到临死之前,才知道继妹,继母的阴谋,一朝重生,她发誓,一定会毁了她们,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只是,为什么,这个男的甩都甩不掉,还赖着不走……
  • 都市武侠路

    都市武侠路

    都市中的江湖,排云掌对降龙十八掌,风神腿、不灭金身、傲寒六决、九阴真经、九阳神功、独孤九剑?
  • 青春花笺

    青春花笺

    在阮染指十四岁那年,张狂的不像话,好像全世界都是她的一样;在阮染指十六岁那年,安静的不像话,好像全世界都与她无关一样;在阮染指二十七岁那年,她没有等到她想要等的人,和众多乖乖女一样,接受了父母介绍的婚姻;在阮染指四十五岁那年,她相濡以沫的人去世了,在阮染指六十岁,她成为了所有女生都梦想过的样子,可她的人生最终也没等到他,,,,,,,,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新序

    新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叔本华的智慧

    叔本华的智慧

    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叔本华的思想也是一种令人迷惑的哲学。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叔本华个人的偏见,文中不少地方感情用事,用语欠妥。在此,敬请读者在阅读时予以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怎样,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的“意志”、“本能”、“直觉”、“痛苦”、“死亡”有广泛的价值,叔本华的哲学实际上开创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学的先河。
  • 方志与宁夏

    方志与宁夏

    本书追溯了宁夏30余种方志的发展脉络及功能,对一些重要志书进行了介绍,特别从方志中着重总结了宁夏的历史特点、地名文化、历史文化、古代科技等。
  • 亦卿慕

    亦卿慕

    承昭六年,苏皇后薨于坤宁宫,承昭帝念起功德,特追加其为懿德皇后。言简意赅,这就是一个集万千宠爱,虽是郡主,却位同嫡长公主的小白花,一言便注定皇位归属。只是,高若云端的她从此却低若尘埃,甚至丢掉性命。时光倒流,郡主重生,何去何从。
  • 恶魔奶爸:我家有女初长成

    恶魔奶爸:我家有女初长成

    一个天生腹黑萌娃子,意外成为冷酷吸血鬼亲王的养女,从此混进了血族圈子,遇上各种或蠢萌、或搞怪、或神经质的吸血鬼。一个冷酷血族亲王,脑残收养了人类小鬼,从此生活大反转,买奶粉、换尿布、教说话,还要忙着给娃子找妈妈,从此征婚条件只一条:闺女喜欢。这是一个萌娃养成记,也是一个满分奶爸养成记,轻松搞笑,无虐养成,亲情为重,爱情为辅,偶尔吐槽偶尔无厘头,不喜者勿喷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