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里还是热得很,我一上午都躲在屋子里,静静绣着手帕,手帕上绣的是百合,良妃最喜欢的。百合百合,百年好合,当年良妃这样告诉我,可是终究谁也没有实现这百年好合的誓言。不知道良妃现在的身子怎么样,已经是康熙五十年了,良妃……似乎也快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了吧?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还能见她一面,若说在宫里有什么放不下的,那就是她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中午,十四安排的人送来了不少吃的,一直候在一边等我和婉儿都吃完了才收拾东西要走。只是走到门口,他却又回过头来复杂地看了我一眼,才皱了皱眉又向外走去。
我心里一惊,忙叫住了他,问道:“怎么了?你是有什么事儿要和我说吗?”
他蹙着眉站了一会儿,还是转过身来对我行了一个礼,正色道:“奴才有几句话想和您说,但是……奴才又怕因此而做错什么,所以……”
我看他低下头,满是犹豫的样子,想了想道:“你……你说吧,不管是什么事儿,我先听了再说。”
他咬咬唇,忽然在我面前跪下,诚心地低着头道:“奴才希望您能离开十四爷。”
我一下愣住了,好一会儿才有些缓过神来,木木地问道:“为什么?”
他道:“这一个多月以来,十四爷变得太多了,也许您看不见,可是奴才却看得清清楚楚。原本十四爷这几年很关心朝堂之事,但是这一个月……十四爷把什么都放下了不去过问,成天躲在书房里。奴才本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可是今天看见您,奴才就什么都明白了。奴才不知道您是什么来历,也不知道十四爷为什么要藏着您,这些奴才管不了也不想管,可是奴才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十四爷从此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成大事者不可为儿女私情止步不前,奴才希望您能离开,让从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十四爷回来,那样的话,奴才甘愿一死以谢罪。”
“要我离开?”我怔了怔,没来得及说什么,婉儿抢先道:“可是小姐做错了什么,这一切并不是小姐希望看见的啊,凭什么要小姐离开?”
他道:“奴才没有说这是小姐的错,只是……很多事情的结局不是开始时我们希望看见的,却还是难免要往那个方向走去。奴才知道自己今天这样说是以下犯上了,也知道可能会小命不保,这都不是奴才希望看见的结局,但奴才还是要这样做,这就是人世间的无奈。”
婉儿皱了皱眉,看向我不再说话。我对她笑了笑,示意她放心,才叹口气对十四那手下道:“你说的,我都明白了。你放心,你不会小命不保,我不会怪你说了这些,我只会替十四爷高兴,他有你这样忠心耿耿的手下。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绝不会……绝不会害了十四爷的。”
那人对我郑重地行了一个礼,才起身离开。我闭了闭眼,看向婉儿无力地道:“收拾东西吧,又到……又到该走的时候了。”
婉儿的眼泪涌出眼眶,抽泣着道:“为什么要走?为什么每次都要这样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奴婢以为,小姐这次一定可以幸福了,可是为什么,您的幸福就那么难呢?”
我木木摇了摇头,扯了扯嘴角道:“没有心不甘情不愿,我是甘愿离开的。其实本来就应该走了不是吗?当时我只是答应到十四的府上小住一段时间,养好身子就离开,那么现在……走吧,我们离开这里,永远离开京城八。”
婉儿哭着道:“那我们可以去哪里呢?盘缠,马车,我们什么都没有。”
我拉过她的手拍了拍道:“别担心,我还有好些收拾,都是值钱的东西,我们把它们卖了,就有足够的盘缠了。至于马车,有了钱,你还怕买不到马车雇不到车夫?”
婉儿道:“那么,我们要去哪里呢?江南吗?”
我摇摇头道:“不能下江南,我曾经对十四提起过下江南的事儿,如果去那儿,很容易就会被他找到。我们……我们去蒙古吧,去大草原,好不好?我们去大草原和那些游牧民族的人住在一起,放放羊骑骑马,过些与世无争的日子,好吗?”
“草原?”婉儿有些发怔,好一会儿才道:“在那里,小姐真的会过得比较快乐吗?如果会,奴婢马上就去打点一切。”
我心里有些无奈,快乐?还会快乐吗?不想让婉儿担忧,我笑笑道:“会的,远离了这一切,我会慢慢变得快乐,相信我。”看婉儿点点头,我道:“不过先不急着雇马车,在京城里雇车容易泄露我们的行踪,等出了城再说吧。你先去换些盘缠,明天我们就出发,好吗?”
“不等十四爷回来了吗?”婉儿问完就自己苦笑了一下道:“奴婢问得真傻,自然是不能等。好吧,小姐您放心,奴婢会把一切都办得妥妥当当的。”
我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对不起,十四,到最后我还是要离开你,但是你放心,我现在身体好好的,我也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并永远为你祈福。
天色微亮的时候,我就整理好了一切,准备和婉儿离开。婉儿看了眼桌子道:“小姐,那些风车……”
“留给十四吧,”我凝视着那些风车,心里苦涩而又不舍,“那十只风车,也代表了我和十四之间十年的回忆,我已经……我已经不需要了,把它们留给十四吧。”
婉儿没说什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欠着身子让我先出门。我忍了又忍,才终于没有回头看,是该斩断一切重新开始了,痛苦是必经的过程,我不能再有任何的不舍。我的不舍,是伤害十四的利刃。
离开十四的府邸已经有五天,我们在BJ郊外的一个小镇雇了马车和车夫,请他将我和婉儿送去蒙古草原。那车夫开始时有些不愿意,说现在蒙古和清廷连年争战,去那地方不安全,我给他多加了不少银子,他才答应冒险走一趟。不是没想过蒙古现在的形势,只是想来想去,觉得那里是十四决计想不到的地方,也是胤禛和胤禩想不到的地方。
因为我晕马车的缘故,马车行得并不快,虽然五天过去了,但还是离京城不远。不过没关系,反正他们找人也不会往这个方向找,我一路上慢慢地行并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