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厢那少女犹还在一片迷惘之中,那边厢林毓已经迅速从绿帘大马车内退了出来,此刻这马车就好比是人家大姑娘的闺房,外面还有一大帮人守着,自己作为有操守的郎中,不好多待呐。
众人站在马车外,闻听到绿裳的声音,知道小姐没事了,顿时都松了一口气。统领朱骐骥赶忙过来真诚地道谢,他原本还有些担心,此刻见小姐醒来,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不由得暗暗庆幸——若非这位萍水相逢又古道热肠的林公子出手援救,小姐此时情况如何还真很难说。
那马婆婆也不再蛮横了,轻拍着胸脯不断道:“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幸好小姐没事。”
巴童很为少爷感到骄傲,觉得这下子可以扬眉吐气了:“我不是早说了吗,不要小看人,我家少爷是得过简斋先生指点夸赞的,定能妙手回春!”马婆婆正好在边上,巴童这明显是说给她听的。
林毓立在马车外,转头呵斥道巴童:“你不能少说两句吗?”
巴童见少爷呵责,吐舌不语。
巴童说的没错,三年前林毓的那场大病,正是让简斋先生给看好的。简斋先生早年弃绝举业,认为科道一途,不过是帝王家的英雄入彀之术,而且科举艰难,徒耗人心力,因此绝意由儒入医,终成一代名医。后来简斋先生正游医四方,机缘巧合之下治好了林毓的病,见这个少年敏而好学,沉稳懂事,不禁动了收徒之心,只要林毓愿意随他回乡,他愿将毕生所学都倾囊相授。
不过那时林毓已有生员功名,科场三年一比,不去拼搏一次,怎能甘心?简斋先生的好意他只有婉言谢绝了。简斋先生不好劝阻,便多留了几个月,教他一些岐黄之术,又教他金针针灸之法。林毓前世曾熟读《伤寒论》,对仲景经方本就颇有心得,再得简斋先生亲口教授与演示,常常举一而反三,简斋先生对他的超高悟性赞叹不已,也为他不愿跟随自己从医而深感惋惜。
这些已是三年前的事儿了。
……
“请小姐就在车内静卧休息,在下随身携带了一些常用草药,待会儿再服上一帖药就好。”林毓立在窗帷外,低声嘱咐车内人:“这四枚金针呢暂时不要动,过一盏茶功夫我再取它下来。”
隔着车帘,只听得里面一阵喁喁私语,婢女绿裳似乎在向那少女轻声解释着什么,然后车内就传出少女那轻柔的声音:“如此,就有劳林公子了。”
音色柔和,宛如微风拂过一片花田,让人浮想联翩。
……
林毓回到寺院,又从药囊中取出桑叶、菊花、薄荷、甘草、苦竹叶等数味草药,一一验过无误后,问马婆婆:“车上有否烧水的炉子?”
“有有有!”马婆婆连连点头,此时她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只怪自己方才眼昏发懵,无识人之明。
“若有的话,那婆婆就快烧些水来,将这几味草药煎了,泡一碗桑菊饮,让你家小姐喝下去,能疏风清热,发汗解表……”
马婆婆唯唯,忙不迭地跑去另外一辆马车上,这后面两辆马车装载了行李衣物和日常用具,从洗漱用具到瓯盏、碗筷、食盒等一应俱全,烧水的用具自然少不了。
马婆婆手脚甚为麻利,从车内取来一个红泥炉子,一个老铁壶,外加一个水瓶,不一会儿就烧起水来,开始煎药。
趁她煎药的功夫,林毓上车去替少女取金针。那少女仍旧裸露着小腿,见到林毓上车来,感到很难为情,脸若朝霞,垂首闭目,不敢去看这个少年郎。
林毓正襟危坐,一只手扶住她的足踝,另一只手则轻轻揉捻着拔出金针,只感觉那少女气息急促,吐气如兰,心中不禁一荡。
绿裳道:“小姐你别乱动啊,脚不要缩回去!”
那少女似乎在强忍着什么,听到绿裳说话,忍不住咯咯笑出声来,又怕外面的人听到,不敢放声笑出来,压抑住笑声道:“痒……快点,快……我怕痒啊……”
车外众人隐隐约约听到车内的小姐似乎在呻吟,又似乎在发笑,无不愕然,却无一人敢上去询问。
林毓有些尴尬,这个官家小姐怎么如此敏感呢?待到四枚金针全部取出后,他握着柔腻的双足,突然想起张无忌和赵敏在绿柳山庄密室里的那一幕,心想,我要不要帮她穿上罗袜和绣鞋呢?
那少女脸色羞红,缩回脚来,绿裳道:“林公子先下车吧,小婢要帮小姐穿上鞋袜。”
林毓忙道:“绿裳姑娘可以在刚才几处穴位上多揉摩几下,等会儿喝了药,发了汗以后,再让小姐出来透透气。”
绿裳答应道:“林公子真个细心的人。”
林毓若无其事地退出马车车厢,觉得别人看他的目光有些异样。
……
炉中炭火渐旺,煎药冒泡沸腾,药香四下飘散,些许功夫,马婆婆便端了一碗药汤,送入马车给那少女服用。
林毓坐在寺院内的青石凳上发呆,眼前尽是那少女美丽的身影,想着此刻她那娇嫩的双唇,应该在轻轻啜着桑菊饮吧,好在这桑菊饮不是苦药,恩,应该还挺好喝的,林毓始终认为良药不应苦口,而应是可口的,起码不能太难喝……
这时,婢女绿裳从马车里出来了,手里还捧着一个漆盒,笑吟吟地走向林毓:“林公子饿不饿?这些点心是我家姑娘亲手制作,特地命婢子送来给林公子尝尝。”
林毓也不客气,打开盖子,一股乳香顿时扑鼻而来,只见漆盒里面盛了四个螺形的点心,甘洁异常,心中想:“惭愧,今日真是有口福了,这不是传说中的醍醐凝酥抱螺吗?”
抱螺又称泡螺,林毓前世在明人笔记中看到过这种美食——将西域乳酪与蔗糖霜和在一起,经过熬、滤、漉、掇等工序,再少加羊脂,边烘边滴蜜,做成螺状,称为抱螺,据说苏州有人家能做顶级的带骨抱螺,制法甚为神秘,绝不轻易外传。
《金瓶梅》中的西门大官人,最爱的茶食就是李瓶儿亲手做的酥油抱螺,后来李瓶儿香消玉殒,西门庆郁郁寡欢,那郑月儿为了专宠,花尽心思去学了这门手艺,做酥油抱螺来讨好大官人。
……
今日也来当一回西门庆,尝一尝这酥油抱螺点心!
林毓道谢之后,当即拣了一块品尝,这抱螺入口即化,丝般润滑,不禁连声赞叹:“都说这凝酥抱螺是天下至味,今日得尝,果然是名不虚传!”
天下至味?巴童在一边往食盒里暗暗瞟了一眼,咽了咽口水,但他只有眼福,没有口福。
绿裳不由得又看了林毓一眼,这个少年真的只是一个普通士子吗?懂得还真不少!她浅浅笑道:“林公子真是见识广博啊,随口就能叫出这味糕点的名字,让你尝了也不算可惜。”
林毓笑了笑,心中却想,孔子云:君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连圣人亦喜爱美食啊!不过平常百姓只求平时温饱,哪还有那么多讲究呢,也只有豪门巨族才会不遗余力,不吝成本地制作这种天下美食——这美少女到底是什么身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