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僖公四年春,齐桓公凭借着鲁、宋、陈、卫、郑、许、曹等诸国的支持,侵占蔡国,然后攻打楚国。
楚王派使节前去与军队交涉:“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不料你们来到我们的地方,这是什么原因呢?”
齐国管仲说:“昔日召康公命我先君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西至黄河,南达穆陵,北至无棣。而且你们不向周王进贡礼物,由于周昭王南征不归,我们要以此事问。”
看来齐国攻打楚国满含仁义之理效忠之情,他们仍是高高地打出旗帜,举出周王来掠夺土地,谁不敬周王就是无礼,在当时这可以说真是很有威力的一句黑话,谁若失礼,那只有等待被人灭亡的危险。而且管仲得意扬扬地又在最后补充了一条罪责:周昭王南征不归,是楚国之错,这让楚国使者抓住了他的小辫子,因为昭王晚年荒于国政,人民对他很是厌恶,当他巡狩南方渡过汉水时,当地人民给他一只用胶粘成的坏船,行至中流时,船身解体,昭王和他的随从都被淹死了,没能回国。管仲厚着脸皮把此事提出来,要拿此事问,真是无耻之极。
因此,楚国使者巧妙地答道:“不向周王进纳贡品,是我们的过错。可是要提到昭王南征不归此事,你还是到水边去问吧!”
对于齐国摆出的幌子,楚国使者也进行了巧妙的讽刺,使他们终于在以后露出浄狞的真面貌,齐桓公指着大批人马对楚使扬言:“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这样,他们就一下子陷入非正义战争的被动局势,再想攻楚,就不那么容易了。
面对泱泱大国的军队,再加上鲁宋陈郑等国的助威,一个楚国怎能抵挡得住?况且齐国来势汹汹,一连设下众多罪状。然而,他们撒谎与找理由终究有些失理的,楚国使者极为明智地抓住了这一点,使得众路大军难以前进。
方圆规则:
这在历史上是极罕见的道义之战,而且楚使善于抓住对方的破绽,在谈话时巧妙利用对方留下的机锋给对方一击,成了后人效仿的榜样。
敲诈勒索,大都有个堂而皇之地旗号。你需要找出他们屁股后面掩藏的尾巴,然后捉住它,让他们脱身不得,才算是有兵来将挡的王者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