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局势可谓瞬息万变,作为一个真正有本事的将领尤其要注意观察,才能把握战机,决胜千里。清代大将军年羹尧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将领。
有一年,西南地区发生叛乱,威胁到朝廷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全。年羹尧以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和精明干练在文武百官中享有盛名,皇上也极为信任他。于是,朝廷安排年黄尧率军前去征讨。
年羹尧率领士兵向西南行军,到了一个叫落笼宗的地方,只见西南方的远处是苍苍莽莽的密林。年羹尧传令,敌军离这里有千里之遥,今日在此安营扎寨,好好休息,明日还要继续赶路。士兵们都很累了,不一会儿,都睡着了,四周静悄悄的。
半夜时分,忽然有一股疾风从西吹来,转瞬间消失了,就像传说中的妖风一样。年羹尧闻风而动,从帐营中猛然惊起,他凭直觉相信要发生一些意外情况。他略微思索一番,立即叫来参将,说:“刚才刮起一股西风,这风有些怪,我恐怕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说不定附近有敌军埋伏。你现在火速率领三百名轻骑兵,到西南方的那片密林中仔细搜査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情况。”
参将忙说:“将军是不是一路劳累,精神过于紧张,我并没有见到什么怪风啊!”接着又劝说:“更何况敌军还在千里之外,就算是趁夜间偷袭,也没有这么快。将军,您还是早些休息吧!’’
年羹尧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军令如山,参将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遵命率领几百名轻骑兵前往西南树林搜査。果然发现数百名敌兵屯聚在那里,企图出其不意地劫营。参将指挥士兵突然袭击,把这股敌兵杀得一个也不留。
参将凯旋归来,向年羹尧汇报情况,对将军的判断心悦诚服又好奇不已,觉得年羹尧简直是神通广大。
参将虚心请教年羹尧:“不知将军是如何知道有埋伏的?”
年羹尧解释说:“我所说的怪风,怪就怪在它来得急,去得快,而且这个时候很少会刮西风。因此,我判断那绝不是风。在这附近有那片密林,因而我推断这风来自于密林,应该是群鸟飞翔时扇动翅膀引起的。而在如此静谧的夜晚,成群的鸟儿没有安然栖居在树林中,反而突然飞出树林,只有一种情况——受到了惊吓。由此,我推断西南方的密林中可能藏着为数不少的敌兵。”
听完这番话,参将一行人对年羹尧这种见微知着的判断才能佩服得五体投地。
方圆规则:
李靖兵法中有一句话:“见水痕则可以测敌济之早晚,观树动则可以辨来寇之驱驰也。”因此观察事物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细微处观察,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