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也是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其威名至今仍久传不衰,恐怕比之今日的铁娘子撒切尔毫不逊色。
武则天本是唐高宗的爱姬。公元683年,唐高宗因为头眩病复发而不治身亡。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品性庸懦,毫无主见,凡事都对母亲武则天言听计从,这样执政大权便渐渐落入了武则天的手中。次年,唐中宗因事被废为庐陵王,久掌实权的武则天不禁想起在心中时刻铭记的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来:
西蜀人袁天纲,精通相术,言出必应。当时武则天的父亲也高居官位,把袁天纲请到家中,让他给全家人相面。当最后相到尚在襁褓中的武则天时,袁天纲惊叫道:“这果真是个男儿吗?如果是个女孩,那么前途不可限量!”
武父笑着说道:“就是女婴,将来又有什么结果?”袁天纲说:“龙瞳凤颈。极是富贵之相。”武父又道:“便是富贵,想来能做皇后了。”袁天纲说:“贵为皇后,尚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看还不止如此。”武父这才惊问道:“难道她要做女皇帝不成?”天纲避而不答,其实看他举止神态,武父所说定然不虚。
等到武则天渐渐长大,兄弟姐妹都以女皇帝称呼她作为戏言,她自己却也知道历朝历代并无女人做皇帝,所以对此并不太奢望。谁知福至心灵,时来运转,她先是被选入宫,后被唐太宗升为才人,又为昭仪。而后又做了对她惜爱倍至的高宗李治的皇后,高宗一死,她就又成了尊贵万分的太后。真是步步捧春风,事事尽如意。
昔日唐高宗在位时,因其患有头眩病,所以自公元660年起便把大小政事多半委托给武则天皇后处理,自己落得个清心养性,武则天也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高宗一死,继位的又是她的儿子,要想废黜只是一句话而已。这样,武则天便不觉野心萌动,想要试试袁天纲昔日的预言,尝试一下当女皇帝的滋味。
然而,在一个夫权为上的男性社会里,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要想撼动又谈何容易。中宗被废为卢陵王之后,武则天曾故意试探性地问群臣:“此后应由何人承续帝位?”宰相应声答道:就立豫王李旦为帝,李旦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所生的最小的儿子。其他人也都众口一词,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座上的女人正蠢蠢欲动,想要过一把皇帝的瘾。群臣的意见让武则天心凉了半截,但也给她打了一针清醒剂,她知道,自己现在做皇帝还不是时候。
无奈,她只好暂立豫王李旦为唐睿宗,做了挂名皇帝。然而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大臣屡屡站出来劝谏,要武则天尽早把权力下放给挂牌皇帝李旦。徐敬业甚至召集十余万兵马,发誓要杀掉这个要篡夺大唐江山的女子。大文豪胳宾王也挥毫抒愤,写出了力透素纸,千古名扬的《讨武檄文》,追随徐敬业麾下,兵败而不知所终。之后仍有绝州、表州、邢州、豫州等一大批刺史起兵讨武……
面对如此强大的传统观念的反对力量,武则天心里明白,虽然此时在朝中说句话她就能坐上皇帝的宝座,但众人不服,民心不稳,这样的女皇做也不会做长久,也可能碌碌无为,甚至在历史上留下恶名。于是,她放眼前途,决定费些时间大造声势,设法改变人们的观点,改变民众对女人尤其对她这个不一般的女人的敌视态度。
首先武则天表面上装作归政于李旦,暗地里却让李旦写表,坚决推辞,而自己则好像是迫不得已才临朝,掌握皇权。
接着,她又让侄子武承嗣派人在石头上凿文,刻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宇,涂成红色,扔进洛水,再由雍州人唐同泰取来献给朝廷。武则天亲祭南郊,告激神灵,称此石为授。圣图,改洛水为永昌水。封洛水神为显圣侯,给自己加号圣母神皇,封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拜洛受瑞仪式,使人以为她当皇帝仍是奉循上天的旨意的。
而后,她又暗使高僧法明杜撰了大云经四卷,遍送朝廷内外。大云经中在醒目的位置称武则天本是弥勒佛的尘世化生,理当代为唐朝主宰。武则天便令两京诸州官吏,使百姓大读特读,并专门建寺珍藏。
嫌此不足,又令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的百姓九百余人,来到朝廷上表,恳请武则天亲临帝位。武则天佯装不答应,却又马上把傅游艺提升为给事中。如此升官捷径,哪个不会效法?于是,百官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竞相仿效傅游艺,上表奏请武则天出山当皇帝。有一次上表人竟多达六万余人。
如此大造舆论,都觉得武则天做皇帝已是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势所必然。百官群臣也乐得顺水推舟,请求武则天应早日登位。就连空头皇帝李旦竟也认为自己这个皇帝是抢了母亲的位,亲自上表清求姓武。
时机成熟之后,武则天这才废了李旦的帝位,亲自登基为帝,反对者声息皆无,她这个皇帝也就做稳了。
方圆规则:
武则天真厉害,不愧为中国唯一女皇!那时候就把舆论驾驭得那么好,真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