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请门下食客冯欢,代他去薛城收债。冯欢临行,问孟尝君要不要顺便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随随便便地回答他说:
“就买些家里所没有的东西吧!”
冯欢到了薛地,召集所有向孟尝君借钱的人,一一核对借据。核对完后,冯欢当场把所有的借据烧掉,并说孟尝君因为爱护薛地的百姓,希望让他们更好过活,愿将众人所积欠的借款赐给他们,一笔勾销。薛地百姓听了,感激涕零,跪拜再三,谢谢这位好债主。
事情一结束,冯欢马上返回齐国,第二天就去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奇怪他怎么回来得这么快,便问他债收得如何,买了什么东西回来。冯欢说:
“债都收完了,但我看您家中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恩义,所以便为您买了恩义回来。”
孟尝君大惑不解,问他恩义如何能买到。冯欢回答说:
“薛城地小民贫,百姓根本无力偿还向您借的金钱。等到利息越滚越多,百姓无可奈何,唯有逃亡一途。如此一来,您最后不但一样收不到钱,恐怕还要落一个‘贪财无厌,不怜恤百姓’的恶名。我觉得与其强收那根本就讨不回来的金钱,还不如就送给他们,让他们对您感佩万千,彰扬您的名声。于是我干脆当着众人的面,把所有的借据都烧了,说这是您的意思,我就是用这笔钱为您买回恩义。”
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认为冯欢强词夺理,刻意狡辩,从此便不再信任他。
一年后,孟尝君被贬至薛城。赴任时,没想到离薛城尚在百里之外,老百姓就已扶老携幼,远来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回头向冯欢叹说:
“先生当年为我买的恩义,我今天总算见到了。”
方圆规则:
对于一个无力还钱的人,既然收不到钱,而且可能到最后连人也跑了,而且还被人批评,那么不如干脆不收,把有形的“金钱债”转变成无形的“恩义债”——让他欠你一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