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管仲和鲍叔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他们合伙做过买卖,走南闯北;一起打过仗,出生入死。后来一同在齐桓公手下为官。他俩长期合作,交情深厚,结为知心朋友。
他们一同做生意,到最后结算利润时,两个人分钱的时候,管仲总是多取一倍,鲍叔牙却从来都不认为他是贪财之辈。有人替鲍叔牙打抱不平,他总是说:“管仲并不是贪财的人,他家中还有老人需要赡养,他还要救济那些贫穷的族人,而我现在的家庭状况要比他强很多,也不急着用钱。”
有一次,鲍叔牙遇到了一点麻烦,正在束手无措的时候,管仲帮助他,替他出主意解决问题。可是结果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管仲惭愧地说:“我真是没有用,把你害苦了!”
旁观者对鲍叔牙说:“管仲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样的蠢人你还要和他交往下去吗?”
鲍叔牙淡然一笑,说:“虽然事情没有办好,但是他也是为我着想啊!再说这件事情确实很棘手,客观条件如此,换了任何人也难于处理,恐怕比他办得还不如。”
管仲在为官时,曾经有三次机会做官,可是每一次都被罢免。鲍叔牙每一次都为他出力,帮他说话,才又得到提升。这时,有人幸灾乐祸于管仲的遭遇,在鲍叔牙面前冷嘲热讽,评价说:“你的那位朋友真是没出息,好不容易做个官,总是得不到信任,每次都被免掉,真是丢人!”
鲍叔牙却为管仲辩护,严肃地说:“管仲是天下奇才,有经天纬地之才,当今之世没有几个能比得上他!他现在仕途不济,只是没有遇到好机缘罢了!”
他们出征打仗的时候,管仲每一次出击都惨遭失败。后来,到了行军打仗的时候,每次列方队,管仲就退居到队伍的后面,不敢在前面冲锋陷阵。等战争结束、凯旋而归的时候,他就抢在前面。同行的人都讥笑他胆小,鲍叔牙赶紧解释:“管仲是有名的孝子,他家中的老母亲还要他养老送终,他当然要保全性命奉养老人,他这种美德,你们几人能比得上呢?”
公子小白与管仲有“一箭之仇”,小白杀了自己的哥哥公子纠后,当上了国君。鲍叔牙竭力推荐管仲当齐国的相国,自己却心甘情愿做管仲的副手。他对小白说:“管仲有济世安民之略,一定能够帮助您建立霸主地位。我恳请您不计前嫌,能够重用他!”
管仲听说后,深有感触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如果没有他,也许我早就成了贪财奴、怕死鬼和笨蛋,说不定现在已经被定罪,成为刀下之鬼了。”
方圆规则:
天下的人也对于鲍叔牙的知人才能,给予比管仲的贤才更高的评价。
后来,唐代诗人杜甫曾如是写道:“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确实,管鲍之交或许在今天已是难得一见,但知道世上也有这样的友情存在,就好像一股暖流直沁我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