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王侯争霸。其中郑国的郑武公生有两子,大儿子寤生,二儿子段。说也奇怪,大儿子寤生从娘胎里出生时,先出两足,最后出头,与正常的婴儿出生时先出头后双足相反,故取名“寤生”,意即“倒着出生”。寤生的母亲生他时很受了一番折磨,又嫌他出生时与常人相异,总是心里不喜欢他。
母亲姜氏更喜欢小儿子段。但是按照世袭原则,只能立长子为太子,将来以继承王位。姜氏因为讨厌大儿子寤生,便在郑武公活着时候,建议废掉寤生,武公回绝了她。
武公死后,寤生继承皇位,掌握了国家大权。姜氏便与小儿子段暗中商议对策。最后订下阴毒的计谋,欲夺取庄公寤生的皇位。
其实,庄公寤生对此早就有所觉察,对其弟子段早有戒心。其弟子段在封地内招兵屯粮,扩张疆土,吞并邻近邦邑之事,庄公都佯作不知,但暗中却都早有防范。公叔段阴谋篡位,举兵谋反还未实施,便彻底暴露,公叔段见大势已去,便引颈自杀。
庄公却又从子段那里搜出了姜氏写给小儿子段的谋反密信,庄公大怒,将其母姜氏逐出京都,并发誓:“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但事后,庄公又有了悔意,无奈话已出口无法收回。送走母亲后,痛哭不止,惆怅异常。
庄公手下有一管理疆界土地的官吏,名叫颍考叔。此人为人正直,非常孝敬老人,在其附近人群中很受赞誉。
那天,颍考叔出门打猎,猎获几只猫头鹰,正自高兴,忽见前面两个人跑来,告诉他:“你知道吗,庄公的母亲已经坐着车马来到咱们颖地了。”
颍考叔听后惊诧,问:“庄公母亲不在都城荣阳,为何无缘无故来我们颖地?”
那两个人便将其中原委说与颍考叔。颍考叔听罢,什么也没说,转身回家,辞别母亲,提着那几只猫头鹰进京向庄公进献野味去了。
庄公一见颍考叔便笑问:“你进献何等珍奇的野味呀?”
颍考叔赶紧回答:“主公,小人进献的乃是一种叫‘鹃’的鸟,这种鸟最令人憎恨之处就是极为不孝。小的时候,这种鸟的母亲辛辛苦苦将它喂养大,它非但不懂回报,还要啄食母亲的肉。所以人们都纷纷捕它蒸煮解恨。”
庄公听出话中有话,便淡淡地说:“难得你有如此忠心,不远百里为孤送来此鸟,本王赐你御膳一顿。”
御膳房为颍考叔准备了一桌羊肉羹,颍考叔谢恩后开始吃羹,但他只吃了几口汤,便向庄公讨旨,希望能将羹带回家中,说:“主人,小人已然尝过您赐的御用肉羹,小人的老母却未曾尝过,敢请主公赐小人一饭盒,带些回去孝敬老母,小人替老母谢恩。”
庄公听此,想到自己的母亲被自己远逐,心中凄然,不觉长长叹了一口气。颍考叔佯作不明,问道:“主公,可有什么忧虑之事,不知小人能否为主公您分忧解愁?”
庄公口答唉声,便说了自己的悔意。颍考叔等庄公讲完,微微一笑,说:“主公,这又何难,小人有一办法,可使主公母子早日团聚。”
庄公大喜,忙问:“什么方法,快快讲来。”
颍考叔说:“主公发誓说:‘不到黄泉,不湘见,主公请想,所谓‘黄泉’者,不过是指地下之水,蚯蚓便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主公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则派人在地下挖一条隧道,挖出黄泉不就可以母子相见了吗?”
庄公听完拍案大喜,连声称好,遂命人重赏颍考叔,又派人去挖地道。
后来,庄公与母姜氏果然在隧道中相见,母子摒弃前嫌,和好如初。
方圆规则:
这则故事中,颍考叔便善于权变,因势利导,巧妙地变换了考虑角度,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黄泉”的含义,从而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