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痴迷网络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是很大的。首先,它使孩子的道德认知紊乱。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争为主题,长期玩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其火暴刺激的内容容易使孩子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以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以致误入歧途。其次,它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长时间上网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同时,迷恋网络使孩子产生精神上瘾症状,易产生精神障碍等心理问题。最后,它影响孩子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痴迷网络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神情恍惚,举止失常,性格怪异,难以与其他同学交往。因此,父母要善于疏导,防止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
昨天上网玩游戏了,睡得太晚,今天早晨被闹铃吵醒,赶紧简单洗漱了一下,都没顾得上吃早饭就往学校跑,可还是迟到了。倒霉的是第一节竟然是班主任的课。敲开门,老师让我站在教室门口,等下课再发落我。
第一节下课,老师问我为什么迟到,我怕老师处罚我,于是我向老师撒了谎,说妈妈病了,我才蒙过老师。但老师依然不容我回座位,而是让我第二节课站在教室后面听。我站在教室后面根本没听老师在讲什么,脑子里想的全都是昨晚精彩的游戏画面,想的是怎样才能打败对手,然后成功晋级。就这样,第二节课也浑浑噩噩地度过了。
第三节是我最喜欢的数学课,翻开书包才发现自己忘带书了,向别班同学去借已经来不及了,我只好向同桌求助,让我和他一起看。同桌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让我看了。见此,我心里有点儿不舒服,可能怪谁呢?这都是自己犯的错。
从早晨被罚站开始,直到下午放学,我的心情一直郁闷着,总想发泄,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只好垂头丧气往家走,一路上看见同学也不打招呼,就这样一句话也不说地回到家,看见妈妈也跟没看见一样,耷拉着脑袋就往自己的房间走。妈妈觉得纳闷:每天回家都像敞开的话匣子,今天怎么一声不吭?妈妈不放心地跟我进了房间,关心地问:“怎么了,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说给妈妈听听,也许妈妈可以帮到你呢!”
我不情愿地回答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今天早晨迟到被老师罚站了一节课,上数学课时,我又忘记带书了,同桌还不愿意给我看,等以后他求我时,我再好好整他一顿。”
“你又忘带书了,能不能长点儿记性啊?”
“我也不想啊,昨晚装书包时以为在里面呢!”
“早就跟你说过了,不要总以为,一定要看到了才行。”
“我不是马虎了嘛!”
“如果战士上战场忘记带枪,也是马虎,那不是死了吗?不要小看马虎,后果严重啊!我知道你急着玩电脑,才对学习马虎的。上学迟到,忘带书都是电脑惹的祸。”
“我上网是为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根本没玩。”
“你还狡辩!”
就在我和妈妈展开激烈的争辩时,电话突然响起,妈妈赶紧去接电话,我也好奇地跟了过去。其实,我是想听听是谁来的电话,并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要是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如果是那一定是来告状的,那我可就惨了。伸耳一听,果然怕什么来什么,班主任当妈妈说了我的一大堆坏话,并要妈妈对我严加管教,改掉现在的毛病,好好学习。
妈妈放下电话,对我狂风暴雨般地骂了起来。把我房间的电脑搬到了客厅里,要我到客厅来查资料完成作业,除了学习,不能上网。我跟妈妈耍赖,可妈妈这次立场坚定,毫不动摇,我无计可施,只好听凭妈妈发落。
今天晚上我没了电脑,游戏也玩不成,写完作业只好乖乖睡觉。这是妈妈第一次对我铁面无私,毫无回旋的余地。
可没过几天,我实在忍不住了,央求妈妈把电脑还给我,可妈妈死活就是不答应。无奈之下,我只好偷偷逃课去网吧。可好景不长,一天,班主任又给妈妈打来电话,问我为什么几天都不来上学。妈妈很吃惊,连忙审问我。我见事情败露,只好吞吞吐吐地说:“学习没意思,您又不让我在家玩电脑,我就去网吧玩了。”
听了我的回答,妈妈什么也没说,我还暗自高兴呢,以为妈妈正在反思呢!会把电脑还给我呢!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妈妈开始陪我上学,看到我进了校门,她才放心地离开,但她哪里知道,她刚一走,我就溜出学校,进了网吧……
其实,现实生活中,大同小异的例子举不胜举。那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如何才能让有网瘾的孩子戒掉这个瘾,及早摆脱“网虫”身份呢!这时候有些家长站出来大声疾呼:“让孩子远离网络!”但是,让孩子远离网络真的是好办法吗?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痴迷网络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面对这些孩子,父母不是放任自流,就是一味靠“堵”,其实这都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疏导。疏导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潜移默化,等等。父母一定要明白,“堵”是权宜之计,“疏”才是治本之策。
客观来讲,虽然网络上存在着诸多不良因素,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但网络也给孩子们带来了诸多好处。通过上网,孩子们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更可以开阔视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沟通能力。同时通过各种网络教育,孩子们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发展自己的个性化特长。当然网络上的不良内容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父母不应该完全限制孩子上网,而应该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鼓励孩子通过网络寻求更多有利于自己成长学习的信息和知识。
所以,父母不要闻“网”色变,盲目地让孩子远离电脑,而是引导孩子不依赖电脑,并且指导孩子正确地使用电脑,让电脑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上的“服务者”。要达到这个效果,父母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网络,熟悉网络。
作为父母,应当及时学习、充电,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常识,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并和孩子一起感受网络所带来的便利和快捷,找到与孩子在网络方面的共同语言。父母如果对网络比较了解、熟悉,就可以带着孩子上网,查阅资料,下载有关数据和图片,制作PowerPoint,Flash动画,制作网站等。在孩子形成了良好的上网习惯后,父母就可以轻松地站在孩子的背后了。
第二,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父母一定要多注意培养和发现孩子的兴趣,通过让他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分散他的注意力,那样他就不会总是把时间放在网络上了。
第三,父母要努力做个好榜样。
很多孩子喜欢看有暴力倾向的电视剧和电影等,喜欢那些大型的网络游戏,但他并不是天生就喜欢这些的,而是与家庭环境、与父母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教会孩子意外伤害的防范与处理
生活是美好的,但是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危险。现实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各种意外伤害事故,如乘车、坐船出事故,房屋倒塌,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也常常将孩子定位为他们重点欺骗和伤害的对象。
很显然,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如果孩子学会了自我保护,就可以减少或避免许多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妈妈正在厨房炒菜,可是酱油没了,妈妈只好关掉燃气,匆忙去楼下的小店买酱油,由于爸爸还没有下班,只好留下6岁的小光一个人在家。临出门前,妈妈还嘱咐小光好好待着,自己下楼买瓶酱油,马上就回来。小光很痛快地答应了。可妈妈前脚刚踏出房门,小光就趁机跑到厨房,拿起妈妈以前从来不让他玩耍的打火机躲到卧室来玩。突然,打火机燃着了,小光很害怕,随手就把打火机一扔,可没想到的是,正好扔到了床单上,引起了火灾,他吓得不敢动弹……等妈妈买好酱油回来,刚走到自家的楼门口就闻到一股焦糊味,心里一惊,赶紧打开房门,屋子里满是浓烟,妈妈呼喊小光的名字,可小光就是不答应,当妈妈冲进卧室时,小光已经被严重烧伤了。
这类不幸事件时有发生,往往是因为孩子遇到危险状况不知道如何应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因此,父母除了要树立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外,还必须清楚明白地告诉他,碰到危险情况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所以,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对男孩进行安全教育:
第一,告诉男孩珍惜生命,保护自我。
保护自我,防患于未然,实质上就是珍惜生命的一种表现,父母应该把这种行为的意义在日常谈话中告诉孩子。父母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不是束缚孩子的手脚,而是教育他们客观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科学地对待人和事,凡事三思而行。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逞能”“不蛮干”的习惯,对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强做,对于不熟悉的事物虚心求教。父母还应注意,不仅仅要强调孩子重视自我保护,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人,要避免由于自己的大意或过失而危及他人的安全,造成他人的不幸,要教育孩子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珍惜,要保护好每一个人。
第二,提醒男孩危险就在学校和家的周围。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白天待在学校,晚上待在家里,一般遇不上什么危险,其实,根据调查,90%以上的事故就发生在学校和家里。孩子在学校相互打闹致伤,孩子从学校的体育器材、娱乐设施上摔下,孩子在上体育课时运动受伤等,早已屡见不鲜。而孩子在家里玩火引起火灾、孩子从住宅楼上跌下之类的事也频频发生。
第三,教给孩子一些常识。
让孩子牢记自己及父母和班主任的姓名、家庭和学校的地址及电话、邮政编码;懂得匪警、火警、急救等重要电话的号码;知道辖区内或学校附近的派出所的位置,等等。学校还应给孩子挂上标有基本情况的胸卡,发现遗失及时补上;父母亦可在家中显眼处贴上写有基本情况和事项的大纸片,以便独处的孩子在遇上危险时及时获得帮助。
第四,告诉孩子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识。
如在交通安全方面,上街要走人行道,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线,不在马路上玩耍等。在体育安全方面,体育锻炼时要穿胶底鞋和运动衣,口袋里不要装尖锐的物品,不要在空腹或身体极度疲劳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等。在家用电器使用的安全方面,在使用电器前,要先看使用说明,搞清楚操作顺序,不轻举妄动,不能用湿布擦电线或接触电源等。在游泳安全方面,教育孩子不要到水流湍急处游泳,也不要在饥饿、疲劳状态下游泳,游泳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有人陪伴,不要让孩子单独一人在不明水情的高处跳水等。另外,还有防止被狗等动物咬伤、防止中暑、冻伤等。
第五,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训练孩子。
在面对危险情况时冷静、镇定,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比如,家里发生火灾怎么办?被汽车撞伤怎么办?在游泳时腿抽筋怎么办?在野外迷路怎么办?等等。孩子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要经常进行模拟练习。
第六,告诉孩子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要单独和陌生人待在一起,如不可跟随别人走开,单独在家时不可给除父母及亲人以外的人开门等。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的事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两种普遍手法。如,有的罪犯装作认识你,叫出你的名字(其实他可能是看到了绣在孩子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踪孩子时听到有人这么称呼过);有的罪犯自称是消防人员,编造你家房子着火的紧急情况,等等。父母应告诉孩子,任何人甚至是警察或消防员,在未得到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都不能将他带走。
第七,遇到麻烦找警察。
遇到麻烦找警察是最基本的常识,但仅此还不够。假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就不会求助于任何人。还应让孩子知道,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求助,多一个机遇就多了一分生存的希望。
第八,要加强孩子的心理防御和防范措施。
父母要通过交流、探讨的方式来加强孩子的心理防御和防范的演练,使孩子在突发事件到来时能够处惊不慌、临危不乱。即使遇到危险时也镇定自如、机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