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200000029

第29章 通简(1)

“世本无事,庸人自扰。惟通则简,冰消日皎。”

把他做一下译文:“世上本来没什么烦恼的事情,只是一些庸人自己扰乱自己。只要通晓了人情事理,处事就变得十分简捷顺当,就像太阳出来冰消雪化一样。”

人,活简单点是挺好的。

(第一节)通简之术

一个人如果总是把事情想得太复杂,那就只能自己受罪。冯梦龙说得多好,世本无事,庸人自扰。只有通简不足以通晓人情世事,只有通简方能举世阔达,只有通简才显人生之大智慧。

朱博是西汉成帝时的一名官吏,他原本是武官,不懂得做文官的规则条文。在他做了翼州刺史后,到所属各郡去看望部属,在通往郡县的路上,有好几百个官吏、民众拦着道路,叫喊着要告状,官府里同时也都挤满了前来告状的人。

从事官是个狡诈的小人,于是就把情况向他汇报,请求他暂时留在那里召见那些告状者,等事情结束了再出发。其实他是想以此来观察、试探一下这位新任上司的办事能力,也是故意给朱博难堪。

朱博虽然是一名武官,可是他心中却非常明白该怎么处理这样的事,他告诉侍从赶紧准备车马,然后走出去上了车去接见告状的人。另外他派那位从事,在门外贴出告示,告诉全县官民:凡想告县丞、县尉的,由于不属于本刺史直接管辖的事,请他们到各自所辖的郡守那里去反映;凡想告二千石俸禄的郡守、长史的人,待本刺史巡视回去后,请他们到我府中反映;老百姓被上级官吏祸害和告发盗贼、对簿公堂的,都请他们到所辖郡县的有关部门主管那里去反映。朱博做出这一果断的安排后,那些拦路的三四百人好像神仙指教般马上散去,这件事让在场官民大吃一惊,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朱博的应变能力是如此的强。

后来,朱博慢慢了解到,果然是那个老从事教唆百姓聚众闹事,朱博就将那个人杀了。可见,朱博不只是在领军上有一套,而且在管治上也很有办法。

朱博的能力还不止这些。朱博在当左冯翊时,长陵大姓中有个叫尚方禁的,年少时曾和别人的妻子通奸,被人用刀砍伤了面颊。官府的功曹接收了他的贿赂,不但没有革除尚方禁的官职,反而还调他作了守尉。朱博听到此事后,就找了一个借口召见尚方禁,看见他面颊果然有伤痕。朱博于是退下左右的人,悄声问尚方禁,说:“你脸上是什么伤啊,为何如此严重?”尚方禁自知朱博已知晓了他的事,只好将被砍的情况说出,并叩头谢罪。朱博笑着说:“男子汉大丈夫年轻时犯这种过失也是难免的,我打算给你刷洗耻辱,你能够自愿为我效力吗?”尚方禁听了又喜又怕,答道:“小人自当尽死力报效。”朱博又命令他不得泄露今天的谈话,以后如果发生了什么事,都要统统记下来并报告于他。此后朱博就把尚方禁视为亲信,把他当做自己的耳目。尚方禁也不分昼夜地不断揭发郡中的盗贼及其隐藏的坏人,很有功效。朱博于是提升他任了县令。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有一天朱博召见功曹,把门关上,将收尚方禁贿赂等事说开,几次痛斥他的过错,给他纸笔,让他自己写检查,“只要贪污受贿一分钱,都要记上,不得有隐瞒,若有半点欺诈之言,杀头无赦。”功曹非常害怕,就把自己一桩桩贪赃、奸情、贿赂等事宜,一一写出。朱博知道了他的犯罪实情,叫他仍然就座,教育他要改过自新后,拔出刀来,把所记下的罪状削成碎片,并打发他仍任原职。功曹听后,吓得浑身直打哆嗦,从此再也不敢有贪赃收贿的念头。

朱博不愧是一名做官的高手,做事果断,处事坚决,究其原因是他通晓做官的通简之术,不懂为管的规矩成了他最大的优点,把事情做简单了,想简单了,一切都会顺其自然,马到成功的。

汾阳王郭子仪是唐德宗时的一员大将,他的王府宅邸坐落在亲仁里,通常情况下都是府门敞开,任人出出进进,从不加过问。有一次,他的一个部下将领要离开京师去镇守边疆,前来郭府告别。他看见郭公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打扮,让郭公又拿毛巾、又端洗脸水,就像使唤仆役一样。过后,郭公子弟们实在是想不通,老师是朝廷的大将,怎么能让人看到他的这副模样呢?于是就都前来劝他。可是郭公却根本听不进去,认为这一切并没有什么。

他的弟子们便笑着说:“大人功业显赫,但自己不尊重自己。不论地位高低,谁都能进入你的卧室。我们都认为,即便是伊尹那样的大圣人、霍光那样的权臣也不会像您这样。”

对于他们的一番高论,郭公笑着对他们说了一段话,使人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你们看看现在我的状况,我的马匹吃国家草料的有500多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皇粮的也有1000多人。往前走,再没我的位置;往后退,也没有可仗恃的途径。如果现在我修筑高墙,紧闭门户,与朝内、朝外人不相往来。一旦与他们结下怨仇,就会有人诬陷我怀有二心。再加上那些贪功邀赏、陷害贤能之徒空编事实,旁听附会,把假的硬说成真的,那我们家族人将化为齑粉,到那时将后悔莫及啊。现在家中坦坦荡荡,毫无遮拦,无懈可击,四门大开,任凭进入,即便有人想用谗言加以毁谤,他也找不出借口啊!”

郭公的一番话,听得子弟们都拜倒在地,心中对郭公的远见很是钦佩。

可见,郭子仪是懂得为官之道,更懂得处事之道,懂得把原本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让别人找不到把柄。

唐德宗时,一到祭祀皇陵的日子,就下令禁止官民屠杀牲畜。有一次,郭子仪的家仆违反了禁令,犯了杀生的过失,被人上报到了皇上那里。

上报这件事的人是金吾将军裴婿。有人对裴婿说:“你只图一时痛快,就一点也不为郭公留有余地?”裴婿却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他留有余地!因为郭公一向德高望重,受人尊重,可是皇上才刚刚即位,他必定认为朝中官员都结成朋党,依附于郭公,而郭公根本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我对他的小过错进行为难。以表明他并不让人害怕,这难道不是为了郭公好吗?”

像裴婿这样的人,应该是一个真正的益友,也是郭公的通简之术的成品和回报。为人臣者,郭子仪堪称极品。他做事往往能看得开,不管是别人的恩也好,怨也好,他都把事情往简单的方面想,不去报复那些伤害他的人,可见郭子仪为官为人的磊落胸怀。

唐朝时有一个著名的奸臣鱼朝恩,他派人偷偷挖了郭子仪祖宗的坟墓,想看看墓中有何宝物,结果一无所获。郭子仪知道这件事后,从泾阳镇回到朝廷后,重新安葬了祖先。皇上去参加了吊唁,郭子仪痛心地哭道:“长期以来,臣带兵打仗时,不能禁止部下兵毁他人坟墓,现在别人掘了我家祖坟,这是上天对我的谴责,并非人为的祸患。”皇上听到这些话后,对郭子仪非常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很感动郭子仪的大度。

经历了挖坟事件后,鱼朝恩又想害郭子仪。有一次,他备下酒席宴请郭公,大家都知道鱼朝恩的这顿饭是居心叵测的,是想害郭公。于是有人就对郭公说这十分不利,部下们愿意穿戴铠甲陪郭公前往,以防万一。郭子仪没有答应,只带了几个随身的家僮到鱼朝恩家去了。

看到郭子仪到来后,鱼朝恩很是吃惊。惊愕地问道:“为何随从的车马这么少呀?”郭子仪便很坦率地告诉了他所听到的人言人语。鱼朝恩惶恐地说道:“若不是像郭公那样贤明的人,能不怀疑我吗!”郭子仪精通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像鱼朝恩那样的人也会被他的盛德所感化。可见,只要是真正的君子,其威慑力是小人也不能躲避掉的。如若不幸遇见小人,发挥通简之术,不必和他一般见识是最好的方式。

明朝穆宗隆庆年间,贵州土司安国亨、安智因为结下冤仇,就相互领兵厮杀,贵州巡抚以叛逆的罪名把他们都上奏给了朝廷。于是官府派兵前来征剿,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就要激成更大的暴乱。

朝廷另换了一任巡抚阮文中前去平定叛乱,阮文中在赴任以前,先去谒见内客首辅高拱。高拱对他说:“安国亨本来是被坏人挑起仇恨,杀了安信,致使安信的母亲疏穷、兄长安智怀恨报复。他们彼此结怨,互相攻击,都是出于双方仇恨的心理,仅凭一面之词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原来的抚台偏信安智,故安国亨心存疑惧,而不服从官军捉拿,于是抚台就上奏朝廷说安国亨要反叛。要论叛逆,应当是指反对朝廷。如今却是夷族人之间的自相仇杀,和朝廷有什么关系呢?纵使拘拿他,他不出面,也仅仅是违拗了巡抚而矣,而巡抚就马上奏向朝廷,轻易发兵捕杀,夷兵能束手就死吗?虽说官军、夷兵各有伤残,但还没有听说安国亨有领兵拒抗的迹象,如果一定以叛逆论处,实在太过分了。这是官员中有人变着法子欺瞒朝廷。地方上有事,隐瞒不报,这是一帮无事生非、邀功取宠的人干的;还有的人将小事变成大事,甚至无中生有,一开始就虚张声势,作为请功的资本;后来小纠纷激成大乱子,用以证明自己以前的说法,这哪里是忠心为国呢?你这次去调查到真实情况后,应平心静气地处理这事,把叛乱的罪名给他们去掉,只判他仇杀和违拗抚台的罪名,那样他们必定会出庭,听候审理。这样,才能体现出国法的严正、天理的公道啊。如今那些当官的,只喜欢在前任官员遗留的事务上多增加些名堂,以此来出出风头,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干。这是没出息的男子干的事情,不是君子的风度。你不要学他们,而是要努力奋进啊!”高拱的一番劝导,让阮文正有种播开乌云见天日的感觉,心中已经知道该怎样处理这件事了。

阮文中到贵州后,经过明察暗访,事情果然和高丞相说的一模一样。于是他公布了五项命令:

一、责令安国亨交出挑拨离间的犯人;

二、照夷人的风俗,责令安国亨赔偿安信等人的人命损失;

三、责令分开两个地方安置疏穷、安智母子;

四、罢免安国亨贵州宣慰使的职衔,而由他儿子安权接替;

五、从重处罚安国亨,用来惩罚他的罪恶。

决定公布后,安国亨看到安智住在省城中,疑虑不但没有解除,反而更深了,他害怕巡抚将他引诱出来后把他杀了。于是他还像以前那样领着军队,始终不肯出来接受审讯,却向朝廷上书,申辩自己的冤情。阮文中拘泥于外界的舆论,就再次上书,请求剿灭安国亨。高拱考虑到征剿不是良策,可不征剿又有损国威,就向兵部授意,批准阮文中的奏请,同时派吏科给事贾三近前往勘察。高拱这一举动可以说是把事情做得很灵活,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而且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吏部官员奉命前来勘察的消息传来后,安国亨高兴地说:“我是愿意听候勘察的,巡抚必然不敢随便杀我,我可以明辨自己的是非了。于是安国亨交出了挑拨离间的小人,自己到省城受审。阮文中的五项命令全部答应,并愿交出白银三万五千两,赎取自己的罪行。但是安智还不答应,直到阮巡抚惩罚了挑拨离间的人,他才服从了。安智的管事职务也被罢免了,随他母亲被安插在一起。在科官到达贵州之前,事情就已经妥善地处理好了。

当时的朝廷对于土司,都用夷人的法令来牵制他们,其根本制度和内地不同的是,土司们世代享用富贵,没有无故叛逆的道理。但是当地的办事官员经常性地剥削、残害,或做事情处理不当,激起了事端才反叛的。

有时候,土司的造反是情有可原,他们大多数不是真的造反,只不过他们想要回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力。像安国亨这一件事,如果不是高拱全力主持,势必会兵戎相见,即使侥幸获胜,也必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用这样高昂的代价去战胜一伙自相仇杀的夷人,会被历史当做一场笑料的,高拱作为一代名臣,的确有其高明的地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明孝宗的时候,云南的思叠对朝廷有反叛之心,不服从朝廷的教化。当地的官员都打算发兵讨伐,当时的兵部尚书马文升上书说:“如今朝廷内外的财力物力都处于疲劳困乏的局面,灾情变异更是连续不断,凭什么要出兵讨伐?应该从京都选派一名朝臣前去宣谕、安抚他们。”

倪文毅却说:“用兵之法,即使是实力不足时也要显示出实力雄厚。按先生说的那样,那不是向天下人显示出朝廷软弱无力吗?思叠听到后不是更加轻视我们吗?派遣朝中大臣抚谕,成功了当然很好,假如抚谕他们不听,那我们岂不是处于被动地位,束手无策了。不如暂且派一名藩臣中有声誉、有威望的人前去,思叠可能就会服从;如若他还不服,再商量派兵讨伐也为时不迟。”他的这一思想得到了众人的赞同,皇帝也不希望兵戎相见,因为战争只会破坏国家的稳定,带来社会的动荡。

参议郭绪和按察副使曹玉二人被选中前去抚谕。十多天后,他们到达金齿地界,卢参将率领军队,在距离他所据守的地点还有二程多路的地方安营扎寨,他派人到思叠那里去通告朝廷的意思。可派去的人都被对方拘禁起来了。卢参将带领军队退到千崖,遇见郭绪,把情况都告诉他,并告诫郭绪不要急于去见思叠。稍等一下,看看以后的情况怎么发展再说。

郭绪说:“我蒙受国家恩惠,称言报答国家,如果像您说的那样去办,我哪里还有身为大臣的气节?当年苏武到匈奴十九年,尚能生还,何况思叠是远远不能与匈奴相比的。万一不能生还,那也是我这个做臣子的分内的事。”

旁边还有人劝谏郭公说:“苏武当年去匈奴时是满头黑发的青年,到了满头白发时才返还,您现在已是白发如霜了,难道还要等到头发变黑了才回来吗?”郭绪却正气凛然,坚定了要去的决心。

这天,曹玉生病了,郭绪就一人骑着马,带了几个随从到思叠那儿去。走了十多天才到南甸,道路很难走,无法骑马,于是便踏着荆棘,徒步攀登向前。又过了十多天,来到一处大泽地,戛都的土司官员给郭绪牵来一头大象,郭绪便坐在象背上继续前进。沿途中头上烟雾弥漫,地下流沙漫漫,天气昏暗,路途很是艰险。

然而,郭绪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完成这次的使命,于是更加不顾条件的艰苦。又过了十天,来到了孟濑,离金沙江只有一个驿站的路程,郭公就派人拿着檄文过江,告谕他们朝廷对他们有招安的意图。而且朝廷派来的官员已经到了。

夷人看到了檄文,顿时面面相觑,觉得不可思议,说:“朝廷的官员也能来到这里,这在历代是不可能的,也许是一个骗局,我们要去看看虚实。”

于是他们就派出夷兵,率领几万匹的象马,乘着黑夜,渡过金沙江来到了郭绪驻扎的地方。他们拿着长矛、弓箭,把郭绪的住所围得像铁桶一般。

有一个官员是跟着郭绪作翻译的,看到这样的场面,顿时哭了起来,“贼兵这么多,不过一天半日就会把我们烧死的!”

听了这个官员的话,郭绪大怒,斥责道:“你这不是在提醒他们怎么对付我们吗?”于是拔剑指着他说:“明日过江,有谁再敢说这样的话,我一定按军法处置。”

同类推荐
  •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在生活中,一些人看到别人的成功,他们往往把其中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有限,认为自己本就是不如别人。看到有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都活得比自己好,他们原因就归结为命运。其实,他人的成功并不是他天生就比你能力强,人生的暗淡更不是自己命该如此。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他拿出了自己好的一面面对生活,因而他才超越了所有人,活得比其他人要好。不难看出,人潜在的能力是无可限量的,只是没有激发出而已。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拿出自己好的一面去生活就是人生的成功。那么,我们如何去激发内心的潜能呢?《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将告诉你答案。
  • 心态左右你的一切

    心态左右你的一切

    微笑是征服困境的利器,也是改变心态的良种;满足心灵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心欲!容貌可以直接影响你的收入,切勿闷闷不乐;吃不到葡萄把它想成是酸的,有利于调节你的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世界,你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 心态左右你的一切,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莫让沮丧取代担心。生命可以价值极高,也可以一无是处,关键是你的心态如何。
  • 社交礼仪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社交礼仪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本书是一本易懂、实用的教材,编者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点评,系统地介绍了从社会到家庭、从学校到职场、从国内到国外等社交礼仪方面的基本知识。
  • 中外名家修养教育格言与故事

    中外名家修养教育格言与故事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将教育与格言、故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包括美德、修养、爱国、性格、心理、处世、理想、习惯、言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格言与故事。
  • 中外名家言行教育格言与故事

    中外名家言行教育格言与故事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将教育与格言、故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包括美德、修养、爱国、性格、心理、处世、理想、习惯、言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格言与故事。
热门推荐
  • 灵玥传

    灵玥传

    幽黛:沧暝,我为你再跳一曲可好。幽黛翩翩起舞,红色罗裙飘过之处溅起一朵朵由血化作的曼珠沙华。”沧暝,你看,他们都死了,我也要死了...沧暝你记不得了吗,沙华..你记不得了...“沧暝:玥儿取下面纱吧,玥儿再也不需掩藏自己,再也不需担惊受怕,你有我!这洪荒大陆谁都不能动你分毫。”灵平:我不是你哥哥!从来都不是!灵玥你也不是幽黛,你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明月,上天入地你逃不出我的掌心。灵玥:沧暝你记得了是不是...可我不是幽黛不是曼珠,幽黛她死了...千百年前就死了...而我不过一缕残魂。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 曳烛光

    曳烛光

    她,性情冷漠,毫不在乎,所有一切都是她利用的工具,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被诬陷,被退婚,被毁容,她发誓要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活得风生水起,谁知遇上了他,同样的冷漠,同样的孤僻,却不知何时他的心已经为她敞开....她淡然:再来烦我,小心我的毒针。他同样的淡然:我知道你舍不得。她笑了,如同妖冶的莆靥花。
  • EXO之十二位家用男仆

    EXO之十二位家用男仆

    MO!十二位未婚夫!还马上订婚!你直接杀了我算了555┭┮
  • 无限之龙珠争霸

    无限之龙珠争霸

    虾米?超级赛亚人是赛亚人的专利,NONONO,我是以地球人变为超级赛亚人的,除了这十二个宇宙,含有其他位面,悟吉塔随我出征
  • 权谋游戏:顾少的擒妻术

    权谋游戏:顾少的擒妻术

    这是史上最盛大的权谋游戏!五年前,她仓逃出国。如今,她悄然归来。利用与反利用,谁才是幕后最大的操纵者?她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目标,而男人却早已知道她图谋不轨。“苏舒,接近我的理由?”她巧笑倩兮,“因为我喜欢顾总您啊!”男人邪魅一笑,一手紧搂苏舒纤腰,贴近她耳边尽情厮磨,情/欲呼之欲出。“那么,先让我看看你的诚意。”苏舒一惊,却发现早已没了后路!
  • 莎斋笔记

    莎斋笔记

    本书主要为吴小如先生读诗词札记、书法和碑帖题跋之作、谈京剧的短篇随笔、治学手记、燕京谈片等杂文。
  • 农家花月照初人

    农家花月照初人

    孙菲穿成了农家蛮横女花月儿,嫁给了丑男秦越为妻。秦老三是个极稳重与聪明的男子,又贴心又暖男,哄的初来异世的她心甘情愿留在他的身边。一场意外两人阴阳相隔,可是没想到,秦越重生成了京城一霸也是害死秦越的言劲风言小侯爷。于是,言小侯爷想追回小妻子,小妻子将他当仇人,这两个人的命运,又会有怎么样的变化与纠结缠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财女是这样炼成的

    财女是这样炼成的

    专为女性朋友量身打造出的 “财智秘籍”。 本书从改变女性的金钱观念入手,从赚钱、消费、理财、投资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女人学会正确看待金钱,快速赚到金钱,游刃有余地管理金钱,成为风光无限的“财女”,成为一个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生活的新女性。
  • 客从妖来

    客从妖来

    你叫什么名字——这是他对她的第一句话对不起,你没事吧——这是她对他的第一句话我爱你——这是他对她的最后是句话我叫云韵兮——这是她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 访鬼笔录1:别出声莫回头

    访鬼笔录1:别出声莫回头

    即将毕业的高中少女小艾在情人节当天遭遇意外事故成为了死神助理。在成为助理之后,小艾作为地府的公务员开始接触到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来到地府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人生,小艾开始把她每天的精彩见闻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本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