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600000039

第39章 阴谋与奸者(10)

这个考成法的实施对久已衰弱的朝政来说,考成法的颁布实施恰如一股春风,催发了那些枯枝朽叶,文武百官,九卿科道,均为之一新,不敢有丝毫大意,均小心翼翼,唯恐有半分差池。各部、院均认真仔细地执行考成法,对未按立限完成的违限事件,稽查的处罚极为严格。如万历三年(1575年)正月,查出各省抚按官名下未完成事件共计二百三十七件,抚按诸臣五十四人。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都以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被停俸三月。万历四年(1576年),朝廷规定,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同年十二月,据户科给事中奏报,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处分的官员,山东有十七名,河南两名;受革职处分的,山东两名,河南九名。运用考成法来整顿赋役,迅速改变了拖欠税粮的境况,做到了民不加赋而上用足。

由于考成法严明赏罚,随事考成,因而使官员们办事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整个明朝政府自上而下,如同一台流水线作业的机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张居正的改革,是先由军事、政治着手,逐渐向经济方面推广。

明中叶以来,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和吏治的腐败,豪强地主与衙门吏胥相交通,大量隐瞒土地,逃避赋税,无名征求,多如牛毛,导致民力殚竭,不得安生。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到了非革弊整治的时候了。

大学士张四维和吕调阳纷纷向张居正提出建议,要求立即改革赋役,兴利除弊,并推荐了“一条鞭法”。

所谓“一条鞭法”,早在嘉靖年间就由部分有识之士在福建、江西等地开始实行了。最早由福建巡抚庞尚鹏提出。他主张把国赋、徭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杂征、杂差统统合为一体,依据各家各户的具体境况重新核实编定,将有丁无粮的编为下户,有丁有粮的编为中户,粮多丁少和丁粮俱多的编为上户。在总数确定后,按照丁、粮比例,将所有赋役推派到丁、粮里面,随同完纳。此即“一条鞭法”。但是,自那时起到现在五十年来,朝中对此论争不已,各陈利弊,以致政令屡行屡止,从来未成统一之策。

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这个一条鞭法正如张学颜所说的,有许多好处,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赋役合并、化繁为简。其办法是通计各省、府、州、县田赋和徭役的总量以及土贡、方物等项征派,归之一总,统一征收。

第二,差役合并、役归于地。明代的差役征派有两种:按户征派的叫做里甲,按人征派的叫做均徭,临时征派的叫做杂泛。从征派形式来说,又有役差(即直接服役)和银差(即输银代役)的区分。一条鞭法规定,所有的徭役(包括里甲、均摇、杂泛)全部折纳成银两缴纳,取消了扰民极大的差役征派;一条鞭法还规定,将银差摊入地亩,按亩征收。如有的“丁六粮四”(即将银差的十分之四推入地亩征收),有的“丁四粮六”,有的“丁粮各半”等。

第三,田赋征银、官收官解。田赋征派,除漕粮交纳实物外,其余部分一概征银。规定必须缴纳实物的漕粮,亦由民收民解(即押送),改为官收官解。明初实行粮长制,出纳万石田赋为一粮区,推其纳粮最多者为粮长,主管田赋的催征、经收和解运,称为民收民解。其后弊端杂生,遂改为官收官解。

一条鞭法的推行是与张居正创行考成法,整顿吏治、打击豪强、清丈田亩相辅相成的,没有这些条件,一条鞭法就难以推行。可以说一条鞭法的推行是张居正改革最终的归宿。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整顿赋役、克服财政危机、稳定明朝的统治,但它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重大影响,却远远超过了张居正的初衷。

张居正自任内阁首辅后,一心为国家社稷着想,尽职尽责地辅佐教导幼主明神宗万历皇帝,力劝他亲贤臣,远小人,慎起居,戒游佚。又劝他罢节浮贵,量入为出,裁汰冗员,严核财赋。他积极进行改革,殚精竭智,一心为国,且舍生取义,不为毁誉所左右;兴利除弊,严明法纪,敢当重任。由于他的勤勉努力,使万历以来,主圣时清,吏治清正。纪纲振肃,风俗淳朴,烟火万里,露积相望,漠北骄虏,俯首称臣。

正因为做得很好,他也会难免得罪了不少人。他们对张居正的改革触及了自己的利益十分敌视,千方百计要与之作对。也有的人与张居正政见相左,甚至嫉妒其才能和权力。他们认为张居正以宰相自居,挟天子以令天下,事无大小,均须听命于他,也太专横霸道了。种种不满和矛盾,不断地困扰着张居正,给他的改革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

万历初年,礼部尚书陆树声就因看不惯张居正的一系列做法而辞职。

淡泊功名的陆树声在朝中算是个清流首领,向来恃才傲物,天生一副侠肠。张居正对他很崇敬,曾以后进之礼前往参谒。可他却不冷不热,弄得张居正非常尴尬。他对张居正的所作所为颇有些不以为然,不免时时耿耿于怀,怀恨于心。

经受了几次门生发难的沉重打击和为父奔丧的长途跋涉,张居正忽然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经过多方医治不见好转。

张居正自知将要不起,遂连上两疏,恳求万历恩准致仕归去,以求生还江陵故土,万历始终不准。

这天,万历帝亲自派遣的一大群太监,文渊阁中的大学士张四维、申时行以及在京的各部尚书们齐集在张居正病榻前。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终于遗下他呕心沥血建树的改革业绩以及年近八旬的老母、三十余年的伴侣、六个儿子、六个孙子,安静地离开了人间,终年五十八岁。

张居正危病期间,明神宗万历皇帝曾十分痛心,送给他许多珍贵药品和补品,并对他说:“先生功大,朕无可为酬,只是看顾先生的子孙便了。”这样,张居正在九泉之下也用不着为自己的子孙担心了。张居正病逝后,神宗下诏罢朝数日,并赠他为上柱国,赐谥文忠,据谥法解。“文”是曾任翰林者常有的谥法,“忠”是特赐,“危身奉上曰忠”。明显在赐谥时,神宗对于张居正功勋业绩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然而,张居正尸骨未寒,时局却急下逆转。没过几个月,明神宗就变了脸,加上那些在改革中被张居正得罪的人添盐加醋地告状,张居正立刻遭到自上而下的痛斥。

张居正过去的改革得以成功,得以顺利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宗与他保持了一致的态度。这种局面由两种因素决定,一是自嘉靖以来与日俱增的政治危机的猛烈打击下,统治阶级再也不能按照原来的样子继续统治下去了,所以反对改革的势力未能占据上风;二是由于神宗即位后,年仅十岁,他对身兼严师和首辅的张居正敬畏有加,处处听从其指点,因此对进行的改革并无疑议。在这种形势下,张居正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行使的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权利,所以才使其改革取得了迅速成功。

后来有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改革初见成效,危机已经缓解,官僚和贵族们在贪婪的本性役使下,强烈要求冲破改革时期所受的节制,并进而废弃改革;另一方面,神宗皇帝逐渐长大,对于“威柄震主”的张居正日益不满起来,嫌张居正把自己管得太牢,使自己不能自由地行使权力。张居正活着的时候,他不敢怎么样,现在张居正死了,他就谁也不怕了。

在张居正死后,司礼太监张诚、张鲸在神宗面前死命攻击张居正的主要支持者大太监冯保,随即冯保被逮捕,家产被查抄。冯保的失势,必然导致对张居正的不利,于是一场反冯运动同时也拉开了弹劾张居正的序幕。

正如曾被张居正逐出朝门的原兵部侍部汪道昆所归纳的:“张公之祸是在所难免的。这个中缘由,乃因为张公欲有所作为,必揽大权在手。而这大权非是别人,乃当今天子之权!张公当权便是天子的失位,效忠国家意味着蔑视皇上!功高震主,权重遭忌,此即张公无法逃脱的必由之路。”

明神宗态度的变化,在反对改革的官僚和贵族中引起强烈反应。那些受过张居正斥责的人,乘机告状,原来巴结张居正的人也都反咬一口。明神宗听了朝中这些人的话,下令把被张居正改革过的旧东西都恢复起来。张居正创行的考成法被取消,官员不得任意使用驿站的驿递新规被废弛,张居正重用的官员被罢黜,好多被裁处的官员,一个个又官复原职,重新被起用。

明神宗在张居中死后说过,要照顾好他的子孙的,可是在张居正死后不久,其家里人便死的死,判刑的判刑。一个为国家的富强建立了功勋的人,反倒成了罪人!这个结局,张居正生前万万不会料到的。就连张居正生前所重用之人,如张学颜、方逢时、梁梦龙等辈,也均遭遣还籍。

张居正实施的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他所建立的业绩并没有因为改革的废止全部付诸流水。例如,封贡通市,改善蒙汉关系,并没有因为张居正改革的废止而消失。恰恰相反,在张居正死后,蒙汉两族的友好好往来依然如初,并不断向前发展。清代魏源在追述蒙汉关系的改善时说:“高拱、张居正、王崇古,张弛驾驭,因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又如,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在张居正死后,仍一直向前发展。这种情况证明,明神宗虽然可以凭借至高无上的皇权废止张居正改革,查抄封掉张居正的家产,但却改变不了“天下不得不条鞭之势”的历史流传于世。

无情的历史,对于张居正死后,他的改革被废止了,明神宗如小鸟出笼,无拘无束,他嗜酒、贪色、恋财,满足私欲,大肆发作。他横征暴敛,挥金如土。朝廷上下荒淫天度,糜烂不堪,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激化起来,一发而不可收拾。再也无能力挽狂澜了。

从此政治的腐败,使明王朝开始走上覆灭的道路,致使张居正的改革设想没能继续坚持下去。但是从天启、崇祯皇帝对张居正及其改革的肯定,可以说明张居正忠心耿耿辅助小皇帝,为革除积弊,创建新政,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的功绩是永不磨灭的。“恩怨尽时方论定,封疆危日见才雄”,后人在江陵张居正故宅题诗抒怀,堪称对张居正身后功过是非的真实写照。张居正也真的不愧是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也是历史上的一位不小人物。

同类推荐
  • 方与圆全集

    方与圆全集

    方是为人之本,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成功之道,是处世的锦囊。为人没有方,则会软弱可欺。做事不懂圆,则地处处受敌。为人做事太方正太圆滑则寸步难行。只有方圆相间,方圆并用,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营造良好的人脉和生存环境,享受快乐惬意的人生,成就功名和大业。
  • 谁都不敢欺负你

    谁都不敢欺负你

    作为一个“资深”的受欺负的人,力克·胡哲遇到过各种形式的侮辱、打击、挫折,当他走进学校的大门,脑门上就仿佛贴上了一张邀请函,上面写着:快来欺负我啊!坏孩子们的讥讽、取笑、孤立,一度让他沮丧、恐惧,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些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伤害、挫折、退缩、痛苦,无论身在学校还是职场的人,都需要面对,却又似乎很难对其他人说起。为了给所有成长中的年轻人以鼓励和帮助,力克建立起了一套独有的“防御系统”。这个超级强大的“系统”不但让力克自己从容应对各种形式的欺辱,还怀有一颗同情之心,帮助其他遭遇挫折的人。
  • 犹太人成功兵法(三)

    犹太人成功兵法(三)

    本书围绕犹太商人的推销细节,以犹太人的经典论述和事例为依据,解答了犹太商人之所以能在商界称雄的原因。
  • 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从古到今,正是这些伟大的人物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的进步。阅读他们的成长故事,有益于我们熟悉历史,认识社会,懂得道理,明白人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汲取激励人心,催人上进的力量。他们成功的人生之路,能够激发我们更高的人生追求。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教训,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
  • 成功之路:当代女性求职择业

    成功之路:当代女性求职择业

    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女性来说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严峻的现实,当代女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就业?本书为你说明。
热门推荐
  • 绯色恋人

    绯色恋人

    他说:“今生,你是我的女人,嫁我,就是你的命。”他说“让我用一生来保护你,丫头,不要拒绝。”两个无比优秀的男人,两份近在咫尺的爱,可是,她竟然要不起……“今生,嫁我是你唯一的选择,你逃不掉的,知道嘛,以后,也不要再想逃。”流浪的男人遇到了温柔的她,一颗心终于有了归宿,可是就在他将她占有为自己的女人的时候,她却消失得不见了踪影。再见时,两双复杂的眸子互相凝神,可她说出的一句话,却让他的心痛到了极致:“对不起,我的心太小,小得除了他,再也装不进别人。”才不到两年的时间,两个曾经心灵相通的人,却形同陌路。这两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将她的心,拴得如此牢固。
  • 神谕战甲

    神谕战甲

    “相信你的战友,单兵作战,你可能成就英雄的美名,但齐心合力,你们将谱写新的传奇。”泛美联邦折叠空间技术的失败使得一种自称为神选者的宇宙生物大规模入侵地球,为了抵抗神选者的入侵,人类发明了战甲,虽然最终将外星生物赶出了自己的家园,但整个地球已经被破坏得满目疮痍,科技力量大幅退步,曾经人类最为骄傲的宇宙战舰,如今只能做为幻想之中的存在。但在人类创造的时空之门的位置,一团混沌风暴却还依附在那里,不曾消散也不曾离去。
  • 大卫·科波菲尔(下)

    大卫·科波菲尔(下)

    作者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主人公大卫的一生,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
  • 我的非人类伙伴

    我的非人类伙伴

    你有没有幻想过,当你生活失去希望,穷困潦倒,没有对象,苦苦挣扎时,身边却突然出现一个哆啦av,不,多啦a梦……毕业于一所野鸡大学的李清根本没有这样的幻想,但但他确实出现了,一个头脑聪慧,身怀各种神奇能力,拥有无数法宝的……布偶有趣的故事千篇一律,精彩的结局万里挑一
  • 落叶乔木的秋天

    落叶乔木的秋天

    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己。
  • 锁忆之光影恋人

    锁忆之光影恋人

    她是令黑道闻风丧胆的女杀手;他是叱咤于音乐界的音乐天才;谁说杀手和天才不懂爱?且看《锁忆之光影恋人》中,他们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南薰礁上空的不死鸟

    南薰礁上空的不死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南海曾经发生一起暗杀事件,由于事件发生于有国家之间争议的岛礁,所以消息一直被封杀。随着中国大刀阔斧开发建设南海,以及美国、日本伙同菲律宾、越南等南海周边国家搅局南海,一系列的历史纠葛开始浮出水面。中国南海守礁牺牲士兵,化作阴兵开始复仇。。。
  • 誓不为妃

    誓不为妃

    女主历经三生三世的磨难和遭遇,终于抛弃了追求她的帝王找到了真爱和心上人成为神仙眷侣的故事。
  • 王俊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王俊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以为名叫王俊凯的明星来到了一间在广州的高中“省前五的高中“!他和她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请拭目以待!
  • 三无性论

    三无性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