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我是立志好好学习的。在我心里一直是有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的。我总是高看自己,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强,这个国家,这个世界需要我。那么实现理想的途径就是学习。上学期课程上的很轻松,并且成绩也都很不错,我就天真的以为下学期的学习节奏估计也差不多,起初几天还是按照上学期的学习方法,就是上课听听,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看看书。可是过了几天我才感觉我想错了。下学期不论知识的难度,深度都陡然上升数倍,都是上学期不能比的。几节课后我已经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坐在那儿听老师讲,根本不知所云。尤其是微观经济学和线性代数,就是在听天书。看不懂,听不会,慢慢的我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大的学渣。
开学仅短短的一个星期,我就茫然了。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了。不知道价值何在。是我是个有欲望,有野心的人,我不知满足,让我有很大的好胜心,在各方面都想做得比别人好,不然觉得体现不出自己的优越性来。正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往往我总会把他放大一千倍,对别人根本不叫个事儿,却能让我伤心痛苦一整天。现在我上课听不懂,学习面临巨大的危机,这放在别人身上顶多就是抱怨两句,以后努力学就是了。可我却想一大堆事儿,觉得这个人生都不好了。
我经常会这样,我称作间歇性抑郁。就是经常待着待着就整个人都不好了,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不好,感觉舍友都比自己强(在我心底,我是看不上我身边的同龄人的,我就觉得自己在思想学识未来成就上应该比他们强太多),我就是给自己定位太高。但现实的骨感总会让我产生强大的心理落差。那种失落感比万箭穿心还要痛苦一千倍。
但是我在别人眼里却总是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似乎永远没有烦恼。我是心机boy嘛,总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外人,自己的难堪只能深深埋在心底。再说了,周围也没有一个能够让我敞开心扉的人,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特别的孤独。这就是我为什么特别想谈一段恋爱,我希望有个女孩儿能够走进我的内心,能和我一起哭,一起笑,能够让我把憋在心底里的话都统统告诉她,因为总是这么憋着会憋坏的。
我特别喜欢历史,所以一直都在看《晓松奇谈》。以前我都是跳过开头直接看内容。这次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快进。在听见开头曲尤其是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适合远方”。我突然觉得心里一怔,然后我哭了。我觉得这句写的太棒了,短短的几个字就如一剂强心针让我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我之前之所以总是心有焦虑,就是太在意眼前的苟且了,把每一件事都看得太重,当下课程听不懂,多看书,请教老师不就行了嘛,干嘛胡思乱想啊。既然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注定会不被人理解,注定会面临孤独,这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真心努力,真正付出,总会有远方在等我。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生需要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