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两情相悦,二人没过多久就结为伉俪了,而孟姚也随即就成为了赵国的君夫人,说是王后也行。
孟姚于赵,人气堪比偶像,昔日如此,乃今尤甚。与武灵王结婚令她在民众中的人气不断飙升,以至于粉丝们竟给她取了昵称,不是用夫人,而是用“吴娃”在称呼孟姚。仔细想想,吴家的女孩,这种邻家小妹般的称呼还真得是很适合孟姚,因为就算已经成为了赵国的君夫人,她也依旧有那么可爱,不曾令任何人觉得她是高高在上的。
一日,孟姚于园子里打点盆栽,王从旁路过,远远得,王见她换过来换过去总是一身胡服,故驻足问道:“夫人何爱胡服之甚?”
孟姚以闻,遂转过头来捋了捋头发并笑谓武灵王道:“窄袖便事而已,并无他故。”
窄袖便事,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武灵王听了竟是一愣。为什么之前就没有想到呢?这不正是令赵国变得强大的方法吗?王这样想到。
赵与胡地接壤,二者之间少不了摩擦,彼此也足够了解了。戎夏之际,最令中原各国头痛的恐怕就是北方的胡人了。与中国不同,胡人作战,不会给你摆个什么阵形,也不会用到笨重的战车,甚至你都不会看到步兵,清一色的骑兵就是胡人的制胜法宝。毫无疑问,这种作战理念是相当先进的,它突出了高机动性,不会受制于敌,且能够完全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什么时候开战,什么时候结束,这些完全都是胡人在决定的,因为他们掌握着绝对的速度上的优势。凭借着骑兵来无影去无踪的特点,当然也包括作为游牧民族那特有的生活方式,胡人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影子,你找不到他,但他却可以找到你,碰上这样的对手,就算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除了修长城进行防守而外,你又能奈他何?
事实上,通过以往与胡人的接触,武灵王已经注意到了,中国的作战方式是有缺陷的,如果硬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太过画地为牢了。当然这也与中国的国情有关,毕竟有那么多繁荣的城市需要保护,不可能不在正面战场上一决雌雄。然而就算是这样,骑兵的优势即使在正面战场上也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对战车那么执迷不悟呢?千乘万乘比较好听吗?这是武灵王所没有想通的。
武灵王是个一心图变的人,他想让赵国变得强大,不能让赵继续沉沦下去,但之前,虽然他想到过很多种方法,却从未想过赵国的军民或许也能够皮革裹身,像胡人那样将骑兵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此刻,在孟姚的身上,赵武灵王看到了赵国的未来,那里没有风雅的宽袍博带,只有无坚不摧的胡服铁骑。
王才和她说了一句话,就愣在了那里,孟姚觉得有些不对劲,便放下盆栽并走过来摸了摸王的额头,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王握住孟姚的手,本想装作生病撒一撒娇的,但由于实在是没能克制住内心的激动,随后他竟突然抱起孟姚转了两圈。完了,王谓孟姚道:“说到变法,使秦孝公知道我有夫人,看到商鞅恐怕也就会不再那么满意了吧。”
说完这话,王转身就去找肥义去了,毕竟肥义举足轻重,不管做什么,最好还是先争取到他的支持,这样比较妥当。
虽然被武灵王搞得一头雾水,但只要他高兴就好了。看着王离去时那快活的身影,孟姚也捂住胸口快乐得笑了,就算她并不知道王为什么会拿她和商鞅作比较。
既武灵王见召,肥义遂趋步入北阙,将至堂上,肥义见王一改向日着装,全身胡服,顿时便意识到了,王可能会宣布一些惊世骇俗的举措。但不管怎么说,肥义是赵肃侯的托孤重臣,性格稳重,所以王不先说点什么,肥义也就不打算指明房间里有头大象。
胡服加身,武灵王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他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因而即使如往常一样,就算他只是坐着接受肥义的膜拜,你也能看到他浑身上下充满了自信。
礼毕,王问肥义道:“何如哉斯服,加诸吾身得与相称乎?”
肥义闻言,因对曰:“精悍既见,固知相称也。虽然,主君所以易服色者何?愿赐闻之。”
肥义是胡人,但却穿着中国之服,武灵王是赵人,但却穿着胡服,二人别扭地看着彼此,突然之间感觉都有些不太认识对方了。
或许氛围有些奇怪,但既然肥义都在问他了,王就要说出个所以然来,故而王一转身,站了起来,背对着肥义,却又态度坚决得回过头来从眼角盯着他道:“吾欲于境内厉行胡服,举以骑射,惟公之毋我拒焉。”
肥义就知道王穿胡服不可能就只是为了玩。虽然这有些唐突,但既然王想要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那么身为托孤重臣,其意图究竟何在,就这方面的问题,肥义也想要弄明白。“胡服骑射……虽臣驽钝,顾主君是何的图,愿悉以闻之。”他说。
武灵王点点头,然后说道:“胡服革胄裹身,风尚精悍,较之缯纩,便于骑射,长于袭远,吾故欲于国中广泛推行。说白了就是,胡服其表,骑射其衷,通过胡服,孤寻求的是一改往日陈腐的模式,在赵国建立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部队,以与列强争雄。轻其任,极其所之,真正的强国无一例外都在追求着距离上的突破。在这方面,较之车与步卒,就目前看来,骑兵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令赵向之不达,今朝发而夕至焉。且您也曾听说过吧,舟行弥远,获利弥丰,是谓也,与吾之令易胡服,咎之一也。图的也就是距离上的突破,让赵国的利益,甚者吾版图最大化。”
武灵王想要通过胡服骑射,给赵国打造出空前绝后,庞大的版图,这是身为一名君王应有的抱负,肥义能够理解,但同时这也就意味着武灵王或许很快就会发动起大规模的兼并战,对此肥义却有些担忧,他提醒王道:“骑兵的优势,就算主君不加以解释,臣也是略知一二的。或许不便于防守,但在进攻作战时,没有任何武冲武卒能与武骑一较高下,这是事实。但就像主君说的,骑兵是突破距离的镞矢,建成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部队,赵就势必会将触角伸向别的国家,否则就失去了设立骑兵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主君打算怎么做?向中国扩张,凭陵昔日周秩下的列强吗?恕臣直言,目前看来还不太是时候。因为就算掌握了骑兵,这些国家也有那么强,仅凭其坚固的防守就完全可以把赵国拖垮。富裕,先进的技术以及欣欣向荣的文化,正因为列国在这方面的优势足够大,所以他们才会固执于理想化的战争,忽略一经长途跋涉就会肮脏不堪的骑兵,沉湎在战车那精致恢弘的世界里。换句话说就是他们错的起,虽然这有些傲慢,但却也是实情。这不是仅凭骑兵就能够弥补的差距,所以虽然我不反对胡服骑射,但在进行征伐作战时,希望主君能够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