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凡青凌惊叫起来。李白,一位剑仙、酒仙、诗仙!在属于他的那个大唐王朝,他虽不受朝廷重用却有着自己的品性!在大唐,他的诗更是一代文学作品的代表。
性嗜酒,他的腰间总有一个装酒的葫芦。后来,一次意外,因此失足坠河。李白的死是有玩弄性的,他有一腔热血与满腹才情,似得上天妒忌,没有给他施展宏图的机会,更给他安排了一个可笑的结局。
“这位是?”李白指着凡青凌向纳兰明珠问到。
“噢,这位是犬子纳兰容若,哈哈!他可是对你这种闲人雅士很感兴趣的!”
“哦,太白只是喜欢借酒赋些诗抒发些情感罢了。”说着李白从腰间拿起酒葫芦往嘴里灌了几口,露出十分惬意的样子。
凡青凌听着李白与纳兰明珠的谈论,明白似乎自己的父亲并不知道他面前的这个人,就是被称为诗仙的李太白。只把他当作一个处在清朝却喜欢吟诗的饮酒者,毕竟谁会相信唐朝李白会出现在大清。
“阿玛,我去换套衣服,你设晏招待一下李——兄,我去去就回”在现代时,凡青凌也曾一度迷衷李白,身为一代诗仙的他有着自己的情感。如今真实见到本人,亦大为感慨,便要换掉朝服以表示对太白的尊敬。
李太白见客人邀请也不好推辞,便应允了下来。
时至正午,前台大厅内,三人端坐于一餐桌前,而李白却又显的有些郁郁寡欢了。
“太白怎么了,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吧?”看见他忽变得有些紧锁的眉头,凡青凌开了口。
李白摇摇自己的酒葫芦做出很无奈的样子,尽管桌上已放置了几壶酒。
凡青凌会意,叫来下人,撤掉了那些酒,同时又对下人耳语一番。
这两位的举动倒有些让纳兰明珠摸不着头脑了。
很快,刚撤下去的那位下人双手托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盘子上来了。只见盘子上有一轮廓高瘦之物,被一红纱紧紧盖着。
只见,李白腾坐而起,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彩。“纳兰兄,这是?”
揭开红纱,得见一透明细瘦瓷瓶,瓶中有清**体,有些许花瓣,一些沉入瓶底,一些浮在上面。
“玉啖花!”不知李兄是否喜欢?
玉啖花,在唐朝时极度受文人雅客的喜爱。它并不是如名字般是一种花儿,而是一种酒,一种以花命名的酒。
自唐朝以来,由一位爱酒之人偶然发现,将一种名为“玉啖花”的花瓣一定量加入淡酒之中,这酒就会立刻变得芳香四益。
玉啖花酒虽好,可其酿造过程并不简单。所谓在淡酒中加入一定量花瓣,是必需要掌控好量度的。玉啖花因具有一定的反蚀性,一旦加入不当,会使其自身带有浓浓恶臭,酿出的酒自然也可想而知了。
而,自明后期,因为酒酿造难度太大,能酿此酒的人越来越少。那时,唯有一位名叫九旋的年轻酿酒人,能够酿出最好的玉啖酒。可,不知因何原因,忽地被人杀死在自己家中,在其临死前,拖着残破之身,把其最后的仅有的三瓶玉啖酒藏在书阁密道。几日之后,大明朝听有会酿此酒者全部殆毙且所酿玉啖酒也全部被砸碎,酿酒者死状极惨。至此,再也无人能够再酿玉啖酒!
凡青凌也有些惊讶,这玉啖花他也略知一二。他虽明白像李白这种诗仙一定不会屈于平凡之酒,便叫下人拿出好酒上来,可万万没想到,这纳兰府中竟有如此珍品!
想当初,那九旋藏匿的最后的三瓶酒,到后来竟被无名小贼得知偷偷窃了去,又无故流落至突厥人手中。在大清强盛时刻,突厥使者来访时又献出此酒,至此,三瓶王啖酒又回归到中原。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上位,得此三瓶珍酒。康熙十五年,其甚不舍饮,却把其中一瓶赐于了纳兰容若,又一瓶给了皇太后,自己独留一瓶却仍总不舍得饮尝。
康熙皇帝还把此酒放在自己居住的寝殿里面,于是,夜夜留香。他甚至不愿去翻那些嫔妃的牌妃,夜夜留宿于自己的寝殿之中。
如今,玉啖酒再度出现于世间,只为款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位客人——正是李白,李太白。
“容若,这不会是那曾经的……”纳兰明珠止住了言语,他的内心早已万分惊讶。
“没错,阿玛,这正是玉啖花之酒!”
玉啖花酒作为一时饮酒界的佳话,所以玉啖酒的行踪也备受人们观注。
“好好好,犬子甘愿拿出如此珍品,可见容若他对你的尊重啊!”纳兰明珠顺便加了一句。
“纳兰兄,这可是上好的玉啖花啊,我已经近两个月未曾喝到此酒了。”李白流露出对昔日饮玉啖的向往。
“两个月,靠,你这还嫌长,他妈这恐怕是人世间最后一次喝此酒了。想在你大唐,达官贵人必定常常饮用吧。早知道我就不换酒了,呜呜呜,我的玉啖花啊!”凡青凌在心中暗想,此刻,他确有一股想哭的冲动,但转念一想,用此酒招待诗仙也没有什么,毕竟交到一位诗词已达到登峰造极程度的朋友,已实属不易。
玉啖花既已拿出,三人各自畅饮。不一会儿,瓶子就空了,可三人已经醉意醺醺了。
“北冥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山水。”李太白举起酒杯,对酒当歌。
“看来这李太白心中仍不免对做官达贵的向往呢!”凡青凌心想。他想把李白留在纳兰府,否则他就这般出去,再言谈举止一番,恐怕立刻会得到国宝级的观注度。而想要留住他,就要知道他想要什么。
红楼叠梦,悠看后窗。一湾青草伴青池,池中水草,草上青鱼,鱼鱼草草共为一嬉。
三更梦,还望一人小门来,相与畅饮陪月色,管它几更天来几度明!
此刻,李白的诗与纳兰共饮,一人饮词一人饮诗。
声声催人心弦,声声映入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