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0200000007

第7章 怀念(6)

过了半个月或是一个月,耳氏打手势告诉我,乐平反手做一个特别的动作,碰断了漫画像的鼻子,再也补不起来,很懊恼,偷偷把它藏起来了。

记得他那时也画三毛。我不记得什么地方、什么报纸用的。他坐在窗子边小台子旁重复地画同样的画稿。一只手拐不自然重画一张,后脑部分不准确又画一张,画到第六次,他自己也生起气来。我说:

“其实张张都好,不须重画的。”

他认真了,手指一点一点对着我,轻声地说:

“侬勿可以那能讲!做事体要做透,做到自家呒不话讲!勿要等人家讲出来才改,记住啦杭!”

一次雏音大嫂也告诉我,他画画从来如此,难得一挥而就。

这些话,我一直用到现在。

乐平兄和我比起来是个富人,他在中国茶叶公司兼差。不过他一家是四个人,所以我比他自由。

他有时上班前到东溪寺找我,在街上摊子喝豆浆吃油条糯米饭。我有一点好处,不噜苏,不抢着说话;自觉身处静听的年龄,耳朵是大学嘛!

晚上,他也时常带我去街上喝酒。

大街上有这么一间两张半边桌子的炖货店,卖些让我流口水的炖牛肚,以及各种烧卤酱肉。隔壁是酒铺。坐定之后,乐平兄照例叫来一小碟切碎的辣味炖牛肚,然后颤巍巍地端着一小满杯白酒从隔壁过来。

他说我听,呷一口酒,舒一口气,然后举起筷子夹一小块牛肚送进嘴里,我跟着也来这么一筷子。表面我按着节拍,心里我按着性子。他一边喝一边说;我不喝酒,空手道似的对着这一小碟东西默哀。第一杯酒喝完了,他起身到隔壁打第二杯酒的时候,机会来了,我两筷子就扫光了那个可怜的小碟子,并且装着这碟东西像是让扒手偷掉那么若无其事。

他小心端着盛满的酒杯,待到坐下,发现碟如满月明光,怆然而曰:

“侬要慢慢嚼,嗬!”

然后起身,走到炖锅旁再要了一碟牛肚。他边喝边谈,继之非常警惕我筷子的动向。

事后我一直反复检讨,为什么不拉他的老伙伴陆志庠而拉我陪他喝酒呢?一、他受不了陆志庠的酒量;二、他受不了陆志庠的哄闹脾气。

带我上街的好处如下:

一、我不喝酒,省下酒钱。二、虽然有时筷子节拍失调,但是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弟。三、我是个耐心聆听的陪酒人。四、酒价贵之,肚价贱多,多添一两碟,不影响经济平衡。

分析

写到了张乐平先生的细节:带他上街喝酒,吃辣味炖牛肚。行文谐趣,好玩,但张乐平先生和黄永玉先生,一动一静,对比鲜明。但我们还是不知道张乐平先生长什么样。黄永玉是画家,他一定善于描画人的样貌,但文字不长于此,因此作者扬长避短,以动感十足的细节来写人。

到了星期六,雏音大嫂要到几里外的虎岗儿童新村托儿所去接孩子。现在我已经糊涂了,到虎岗接的是老二小小,那老大咪咪是不是在城里某个托儿所或幼儿园呢?

我没来赣州时,陪雏音嫂去虎岗有过好多人,木刻家荒烟啦!木刻家余白墅啦!木刻家陈庭诗啦!到后来剩下陈庭诗去得多了,我一来,代替了陈庭诗。陈庭诗是个重听的人,几里地路上不说话是难受的,何况我喜欢陪雏音大嫂走东走西,说说话,我力气大,一路抱小小胜任愉快。

那里托儿所办得好,有条理,制度严格。有一次去晚了,剩小小一个人在小床上吮脚指头。办手续的是位中等身材、穿灰色制服的好女子,行止文雅,跟雏音大嫂是熟人,说了几句话,回来的路上雏音嫂告诉我,她名叫章亚若,是******的朋友。听了不以为意,几十年后出了这么大的新闻,令人感叹!

乐平兄胆子特别、特别、特别之小,小到难以形容。雏音嫂觉得好笑,见多不怪,任其为之。

飞机警报响了,我和陈庭诗兄恰好在乐平兄家里聊夜天,九点多十点钟,他带着我和庭诗兄拔腿就跑。他的逃警报风采是早已闻名的,难得有机会奉陪一趟。他带路下坡,过章江浮桥,上坡,下坡;再过贡江浮桥,上坡,上坡,上坡,穿过漫长的密林来到一片荒冢之中,头也不回地钻进一个没有棺材的坟洞里去。自我安顿之后,急忙从坟洞里伸出手来轻声招呼我和陈庭诗兄进去,原来是口广穴,大有回旋余地,我听听不见动静,刚迈出洞口透透气,他蹩腔骂我:

“侬阿是想死?侬想死侬自家嘅事,侬连累我格浪讲?快点进来!”

我想,日本鬼子若真照张乐平这样战略思路,早就提前投降好几年了。漠漠大地,月光如水,人影如芥,日本鬼子怎么瞄得准你张乐平?他专炸你张乐平欲求何为?

后来才听说他胆小得有道理。在桂林,他跟音乐家张曙、画家周令钊和家人在屋里吃晚饭,眼看炸死了身边的张曙,怎么不怕?

雏音嫂带着孩子在家里,稳若泰山,好不令人感动。

分析

还是细节,而且是张乐平的“糗事”。

后来我到赣州边上的一个小县民众教育馆工作去了。陆志庠在附近南康。日本人打通了湘桂线,把中国东南切为两半。麻烦来了。

不到一年,日本鬼子占领赣州,宣布“扫荡三南”(龙南、虔南、定南),追得国民党余汉谋的七战区大兵四处逃窜。真正是搞得周天火热。

逃难的比赶集的还热闹。这当口,谁都有机会见识日本兵未到、中国人自己糟蹋自己的规模景象了。说出来难以相信,在同一条道路上,混乱的人流有上下好几层,灾难是立体的。

我逃到龙南,遇见陆志庠兄,他说乐平兄和雏音嫂也在,我问:“孩子呢?”他说:“平安!平安!”

马上去看他们,原来在摆地摊,卖他们随身带着的衣物。乐平兄打着赤脚卖他那双讲究的皮鞋。

又碰见画家颜式,还有小高。

后来读到朋友写的回忆文章,说他们跟陈朗几个人开小饭店,我怎么不晓得?可能我还在信丰没赶上吧。有一天乐平兄异想天开,做了满满一缸炎夏解暑去火恩物——清甜藕粉蛋花汤。做法简单,煮一锅开水,打两个鸡蛋下去,放二两山芋粉一搅,加十几粒糖精即成。本小利厚,一碗若干钱,几十碗,你说多少钱?几十万逃难的,一人一碗是什么光景?一人两碗又是什么光景?东西做好,来了场瓢泼大雨,早上七点下到下午五点多,别说人,连鸭子也缩回窝里。天气闷热,眼看整整一聚宝盆妙物付之东流,便大方地请陆志庠、颜式和我痛喝起来。如果我是过路难民偶然来一碗喝喝,未尝不是解渴佳饮;但好端端坐着的三个人要一口气把整缸东西喝完,那就很需要有一点愚公移山的精神了。乐平兄还问我们:

“味道哪能?崭伐?”

颜式这人狡猾,连忙说:

“一齐来!一齐来嘛!叫阿嫂、孩子都来喝……”

陆志庠不知天高地厚:

“侬叫我伲光喝液体,也唔俾点硬点嘅实在物事吃吃,——残忍!”

后来听说这缸东西真倒进街边沟里去了。其实早就该倒,免得一半装在我们肚子里。

分析

仍然是张乐平先生的有趣细节。

不久乐平兄一家搭便车走了。记不得是去梅县还是长汀。总是这样居无定所,像大篷车生涯浮浪四方。我们送车,他在卡车后头操着蹩脚京片子叫着:

“黄牛黄牛!年节弗好过,你赶到××找我伲!”(我诨名叫“黄牛”。)

车子太快,偏偏××两个字没听清楚……

再见面是一九四七年的春天了。

三毛在《大公报》连载,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那时天气冷,三毛穿的还是单衣,女孩子们寄来给三毛打的小毛裤毛衣,而在画上,三毛真的就穿上这些深情的衣物。这些衣物也温暖着病中的乐平兄。

他住在几马路卖回力鞋之类铺子的二楼,在吐血。与人喝酒闹出来的。雏音嫂和孩子在嘉兴。不晓得知不知道。

有时碰碰头,陪他吃小馆子,喝酒。在那段时候,我没见到雏音嫂和孩子。听说他俩添了许许多多儿女,并且又收养了许许多多儿女,一个又一个,形成张冯兵团的伟大阵容。设想生儿养女的艰难,便明白这一对父母心胸之博大,他们情感落脚处之为凡人所不及。

一九四八年我离开上海经台湾到香港去了。再见乐平兄是在一九五三年的北京。他到北京开会,当然我们会在一起聚一聚,吃一点东西,喝喝茶。“相濡以沫”嘛!等到一搞运动,便又“不若其相忘于江湖”,这么往来回荡,轻率地把几十年时光度过了。

人死如远游,他归来在活人心上。

有不少尊敬的前辈和兄长,一生成就总有点文不对题。学问渊博、人格高尚的绀弩先生最后以新式旧诗传世,简直是笑话。沈从文表叔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是服饰史图录,让人哭笑不得;但都是绝上精品。乐平兄一生牵着三毛的小手奔波国土六十多年,遍洒爱心,广结善缘,根深蒂固,增添祖国文化历史光彩,也耗尽了移山心力。

分析

“有不少尊敬的前辈和兄长,一生成就总有点文不对题。”这算是对时代动荡的一个总结。

我是千百万人中乐平兄的受益者之一。从崇拜他到与他为友半个多世纪,感惜他还有许多聪明才智没有使用出来。他的长处,恰好是目下艺坛忽略缺少之处。古人所谓“传神写照”,他运用最是生动流畅。不拘泥于照片式的“形似”,夸张中见蕴藉,繁复间出条理。……要是有心人做一些他与同行闲谈交往和艺术创作时的记录,积少成多,可能对广大自学者如我辈是一部有用自学恩物。

乐平兄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到家的巧思和本领。

一次在北京张正宇家吃饭,席上吃螃蟹他留下了壳,饭后他在壳盖纹路上稍加三两笔,活脱一副张正宇胖面孔出现眼前,令人惊叹!

熟朋友都知道他能不打稿一口气剪出两大红白喜事队伍,剪出连人带景的九曲桥看乌龟图。他的确太忙,这一辈子没有真正地到哪里玩过。去外国也不多,随的是代表团,难得尽兴。要是他健在多好!让我陪着他和雏音嫂、绀弩、沈表叔、郑可诸位老人在我意大利家里住住,院子坐坐,开着车子四处看看、走走多好!这明明是办得到的,唉!都错过了。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

一梦醒来,我竟然也七十多了!******,谁把我的时光偷了?把我的熟人的时光偷了?让我们辜负许多没来得及做完的工作,辜负许多感情!

分析

黄永玉先生是性情中人,用字行文不拘雅俗,但用到好处,确实生动活泼有趣。末尾的感叹,也是好。

生动描述的独特之美

这篇趣味盎然又感慨万千的散文,出自黄永玉先生的散文集《比我老的老头》。这部散文集除了写张乐平先生之外,还写了沈从文、钱锺书等文化老人。其中写表叔沈从文的怀念长文更是深情恳挚,令人动容。但文章太长,我斟酌再三只好割爱。

张乐平先生是漫画大家,长篇漫画《三毛流浪记》曾经影响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也是现代中国最经典的漫画形象之一,后来上影厂张建亚导演还改编拍成同名电影。台湾著名散文家三毛是不是也受到张乐平先生的影响,而起了这个笔名呢?黄永玉先生这篇散文不专门评价“三毛”,而是纪念兄长般的张乐平先生。怀念朋友的文章,重点在写人。但黄永玉先生不专门描写他的模样,例如像很多文章那样写鼻子、眼睛、嘴巴、身材。作为卓有成就的画家,黄永玉先生可以用画笔很容易地摹画出张乐平先生的样貌,但他没有这么做,那是雕塑、画画、木刻的优势,文字的特点在于精、气、神的生动描写,在于细节的丰富叙事。文章写到张乐平先生的认真态度,写到他的一些奇思妙想,写到他喝酒吃牛肚,写到他胆小得出奇,也写到他更多来不及发挥出来的本事。这些不同的事件、细节,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张乐平先生的整体人物性格特征。虽然我们不知道他身材多高矮胖瘦,但我们想象中有一个颇为有趣的人,正在栩栩如生地成形。

摄影、绘画、雕塑、木刻的特点是凝固时间的某个片段,而文章的优势在于流动的细节,以及文章中所包含的时间性,也在于对描写对象一些有趣事情的生动表达。有些人花很多力气、用很多字词来试图表达一个人的样貌,却总是费力不讨好。因为惟妙惟肖的准确描摹不是语言文字的优势。但一种生动的描述,却也有文字独特的“朦胧”之美。如文中写章亚若“是位中等身材、穿灰色制服的好女子,行止文雅”,便是概括式的文字,看着觉得确实是一位好女子。

黄永玉的作品《永玉六记》《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比我老的老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汪曾祺,1920年出生于江苏高邮,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受教于著名作家沈从文。1940年开始小说创作,1943年大学肄业,1947年在上海发表短篇小说《鸡鸭名家》,1948年赴北平,经沈从文推荐供职于历史博物馆。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为“****”,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担任编剧,1963年参加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的改编,1979年重新开始小说创作,1997年5月病逝于北京。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汪曾祺的语言自然质朴,叙事巧妙而不动声色,类似闲话拉呱而意味隽永,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他的文学创作突破了一片苍白口号体语言的重重包围,开了一代新风,对其后的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编前三篇分别写了妻子、朋友、兄长,各有侧重,但都融入了20世纪动荡不安的时代变幻和沧桑。汪曾祺先生写自己的老师沈从文,则过滤掉了历史的尘土,更多地凸显沈从文的精神性、思想性追求。这也是写人的一种侧重方法。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道理。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同类推荐
  • 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本书基于浙江万里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从致力于教育创新到培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分为“教育创新篇”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篇”。“教育创新篇”,集成了浙江万里学院十年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之精华,是本书的核心和主体。“以能力为核心,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提出的“面向社会,一核心、双符合、三体系、四途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树立了范本。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瓷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瓷器(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版年画》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原始瓷器产生与发展;唐五代瓷器;粤菜;唐五代瓷器;元代的瓷器等内容。
  • 看这本书,能帮你掌握学习法则

    看这本书,能帮你掌握学习法则

    本书内容涉及如何学好语文、数学、英语,如何获得高分,如何准备考试,如何提高记忆,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提高学习能力,注意哪些学习细节,最重要的快乐学习法则有哪些等方面,注重案例与方法的有效结合,目的是为了让青少年读者在有趣而易懂的案例或故事中领会有效的记忆窍门、实用的学习方法。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本书是澜涛专门为中学生量身打造的青春励志读本,意图传达给读者尊重生命、直面挫折、追寻成功和爱等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宇宙漂流记》讲述的是7个孩子因为一场意外而在“宇宙呼声号”里漫游宇宙的故事。作者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神秘又充满惊奇的宇宙之旅。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项王宝藏

    项王宝藏

    古玩店主冯宝馨的宝物血玲珑丢失,而这件宝物关系着当年项王所藏的宝藏有关,而要想揭开宝藏的秘密,就必须同时集齐包括血玲珑在内的五块玉玲珑和藏宝图。于是各路豪杰纷至沓来,找寻着那早已失散在民间的线索。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在找寻过程中众人却遇到各种各样的诡异之事。那么最终他们是否找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呢?请看
  • 星辰不变的爱

    星辰不变的爱

    (我的全部小说会在八月一号之前完结)也许,在我们刚刚见面时也许,在我们青梅竹马时也许,在我们彼此白头偕老时,··········恋过,念过,想过,恨过但是最终也只是一无所有
  • 擒人劫爱吧

    擒人劫爱吧

    这是女主一段普通的爱情故事,在她眼里爱情~是需要滋养、需要专一、需要信任,而不是一味的去猜疑、不是一味的去指责……其实有时候有没有觉得:在爱情眼里,人是没有卑贱,贫富的;可是人对爱情却不是这样,有时候甚至还有人认为:爱情算个什么东西!~此文人物感情一对一,故事情节普通没有太多复杂的恩怨情仇;主要以女主的爱情为主!!
  • 雪之魂殇

    雪之魂殇

    雪,魂殇,一个平凡的少年,一个独立的魂兽。两个世界的纠葛。神界的七十三亿年前,封灵之星的两百万年之前。权与利的争夺,在人和兽的羁绊之间,再次展开………
  • 战时乱

    战时乱

    仙侠傲骨诛魔邪,今朝英雄血染袍。战时纷乱谁人定乾坤。
  • 屌丝捉鬼

    屌丝捉鬼

    屌丝青年王曦岑,大学毕业后学人家盗墓。在一个古代粪坑遗址中发现一个自称诸葛亮的老爷爷。并授予捉鬼秘术,千年古墓轻松虐杀秦王嬴政之魂,在医疗大学解剖室中结识了远古僵尸四大真祖后卿、赢勾、将臣、旱魃等四人,五人一起勇闯女生宿舍,消灭上古凶兽鬼车。千年杀神苏醒,阴间十殿阎罗的召唤,王曦岑的遭遇究竟是一个偶然还是刻意而为?详情请看《屌丝捉鬼》
  • 为你流泪

    为你流泪

    小宇的经历。。。。
  • 假如我说爱你

    假如我说爱你

    钱郎是一位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人,不过在他的生活里却经历过很多事情。本来他的生活很平静,但是因为妻子偷人被他发现,两人离婚后他却莫名其妙的拥有的可以读懂别人心思的能力,开始的时候钱郎并不是很适应,不过后来发现拥有读心术后不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很得心应手。
  • 拯救皇二代

    拯救皇二代

    皇家家门不幸,生了一窝不成器的败家子。皇后新丧,皇上左思右想,决定纳妃。他左瞧右看,这林家大小姐真真是不错,性格果敢坚毅,更是将自己五毒俱全的弟弟劝得归了正路……于是,年仅十六的林锦婷,忽然多了七个比自己还大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