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文丑军马与刘备军相遇,展开厮杀。刘备军中,关羽、张飞分别同颜、文二将进行交锋。颜良战住关羽,文丑敌住张飞,四员猛将捉对儿厮杀。战有数十余合,颜、文两人见战局不利,无心再战,引军退去,也不与曹操会合,直接收兵返回冀州。
曹操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曹操心灰意冷,与诸将叹息道:“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曹操!操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上无片瓦盖顶,下无置锥之地,诚恐有误诸公。公等何不弃操而投明主,共取功名富贵乎?”
荀彧在旁劝道:“主公所言差矣。某昔闻高祖共项羽同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成功,而开四百年基业。某等与主公自破黄巾以来,今近十年,或胜或负,其志愈坚,何故今日忽生变异?主公勿堕己志,惹天下笑焉。眼下西凉军即好比当时项羽,虽说其势力强大,但内部关系不和,纵然强盛一时,不久必将四分五裂。依在下之见,主公当先往河北投奔袁绍,之后再见机行事不迟。董卓如今已年近六旬,更兼先前身负重伤,待其身亡以后,西凉军诸将之间必将展开内斗,到时主公即可趁机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疑惑道:“我先前就曾打算投奔袁绍,仲德对此持否定看法,文若你何故表示赞同?”
荀彧分析道:“眼下袁绍主要对手乃幽州公孙瓒是也,一旦其吞并公孙瓒,必将南下与西凉军争锋。西凉军拿下兖州,其势力大有提升,袁绍欲全据河北,断然不会容忍如此猛虎存在于自己身侧。主公与袁绍见面之时,应主动表示,愿为其攻取幽州,袁绍欲保存兵力与西凉军开战,必将遣主公北上幽州,与公孙瓒火拼。到时主公当速战速决,一举拿下幽州之地,并以此为根基,名义上从属袁绍,暗中发展自身力量。常言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待西凉军与袁绍开战之时,主公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待二者斗得两败俱伤之际,即发兵南下,坐收渔翁之利,一举收复中原,此为上策。”
曹操大喜,点头道:“文若所言甚善,正合我意。传我的军令下去,全军即刻北上,往冀州投奔袁绍袁本初。”
河南那边,呼厨泉与金元武交战数日,不能取胜,闻曹、袁两军失利,乃引众退去。
吕布为庆祝此战胜利,特邀刘备一干人来自己府上饮酒。他原本计划摆一场鸿门宴,于此次酒席之上,将刘备等人尽数斩杀,以绝后患,但转念一想,眼下刘备与自己并无矛盾冲突,方才又协助自己击退曹操,可谓有恩于己,自己若在此将其斩杀,必定会落下一个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之名,自己在历史上,即因为丁原、董卓之事,时常遭人非议,如今绝不可以重蹈此类覆辙。况且自己所面临的敌人,绝非仅有刘备,一旦刘备之死传扬出去,天下各路诸侯必将无人再敢与自己联手,从而使自己陷入更加孤立之局面。因此他现在必须冷静下来,克制住心中的复仇怒火,万不可因逞一时之快,而坏了整个大局。
吕布经过虎牢关一战,自然认得刘备及其二位结义兄弟,但他此时此刻,却故意装作一副不认识他们的样子。
吕布问刘备道:“刘将军,本将观你身后二人,皆一表非俗,不知乃何许人也?”
刘备介绍道:“吕将军有所不知,此二人皆乃在下之结义兄弟也。红面长须者,姓关,名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乃在下之二弟是也。黑面短须者,姓张,名飞,字翼德,幽州涿郡人,乃在下之三弟是也。在下先前平定黄巾,救援孔融、陶谦,皆此二人之功也。除此以外,当年虎牢关前,我兄弟三人就曾与将军有过交手,将军难道这么快就忘记了么?”
吕布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刘、关、张二人,心道此三人皆乃当世英雄,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对其加以轻视。
吕布心下清楚,眼前这两个人,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招揽不了的,因为他二人不论于公于私,都绝无可能投靠自己,要想招降他们,除非是刘备能够事先死于除自己以外的其他诸侯手中。
吕布又发现,除关、张二人以外,刘备此次前来,身边还带有两位将领。左边那位,生得身长八尺,膀阔腰圆,浓眉大眼,阔面重颜。右边那位生得中等身材,精壮结实。此二人吕布凭借个人直觉,认为自己有必要对其打探一下。
吕布与刘备打探道:“不知此二位又是何人?”
刘备介绍道:“忘了介绍一下。这位姓赵,名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原为公孙瓒部将,后跟随在下来徐州救援陶谦,武艺不亚于关、张二人。这位姓陈,名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也,其人亦颇有勇力,于去年方才投奔在下。”
吕布听得赵云二字,不由心下大喜。他素知赵云此人,非但武艺高强,且为人忠心耿耿,一身是胆,小心谨慎,目光长远,堪称一代完美型武将,自己不论如何,都必须将其笼络过来。
至于陈到此人,史书上虽说记载较少,但根据同时代人评价,陈到于蜀汉将领当中,地位名望仅在赵云之下,并且以忠勇著称,同样是一名值得自己笼络之人。
吕布心道:“此二人跟随刘备时间尚且不长,本将或许能将其拉拢过来。”
吕布心动念处,便道:“刘将军,待宴会之后,可否留赵、陈二位将军在此,与本将再喝两杯?”
刘备虽看出吕布有些不怀好意,意欲挖走自己身边心腹将领,但眼下自己处于人家地盘之上,不敢直接拒绝。
刘备吩咐赵、陈二人道:“子龙、叔至,你二人到时就留下来,陪吕将军多喝两杯。”
赵、陈二将答应道:“末将领命。”
半个时辰过后,宴会散去,刘、关、张三人起身返回住所,留下赵、陈二人与吕布继续对饮。
吕布趁机对二人展开试探,问道:“二位将军,不知在你二人眼中,刘将军乃何等之人也?”
赵云回答道:“刘将军为人宽厚仁义,礼贤下士,爱民如子,乃英雄也。”
吕布听得此言,不由得哈哈大笑。
吕布反问道:“赵将军此言差矣。本将素知刘备为人,其人面善心伪,毫无信义,先前奉公孙瓒之命救援徐州,随即背叛公孙瓒转投陶谦,同时还将赵将军及公孙瓒所部兵马一并带走。刘备来徐州之前,陶谦身体并无大碍,十分硬朗,可他到来后不久,陶谦即因病告终。以赵将军之精明,难道还看不出这其中的蹊跷么?”
陈到听得此言,不由心下大惊。
陈到问吕布道:“吕将军,事情当真如此么?”
吕布笑道:“本将向来料事如神,二位若不相信,来日与本将麾下诸将打探一下便知。”
赵云虽对吕布所言之事有所怀疑,但想到刘备先前对自己十分赏识,且并无亏欠自己之处,便未曾往下多想。
赵云反驳道:“刘将军如今并未同公孙将军翻脸,何来背叛一说?况且陶谦之死,乃先前与曹军交战多日,积劳成疾所致,又岂能算在刘将军头上?”
吕布分析道:“此事到时定会真相大白,二位如若不信,拭目以待即可。眼下刘备虽占据徐州之地,却兵微将寡,四周强敌环绕,以他这等拙于用兵之人,又怎能守得住徐州这块宝地?本将观二位皆当世虎将,与其为刘备那厮殉葬,不如早些弃暗投明,归顺于本将麾下,将来随本将扫平天下,建功立业,封侯拜将,岂不甚好?”
赵云拒绝道:“刘将军眼下虽势力弱小,但其先前待末将不薄,对末将恩重如山,末将岂能在此背叛于他?请吕将军恕末将难以从命,末将纵然粉身碎骨,也绝不会选择背叛刘将军。”
陈到刚加入刘备军不久,对刘备先前所作所为并非十分了解,忠诚度方面也与赵云相差甚远,他听完吕布方才所言,早已有所心动,同时亦对刘备有所怀疑。
陈到思考片刻,便与吕布下拜道:“末将陈到,愿弃暗投明,归顺将军,请将军接纳。”
赵云听得此言,顿时勃然大怒,当即站起身来,将陈到一把扯住。
赵云喝道:“陈叔至,刘将军先前未曾亏待于你,你却负义忘恩,叛投他人,是何道理?”
吕布起身将赵云拉开,挡在陈到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