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卿父亲名阅远,生性豪爽。当年行走江湖时是一枚霸气外露的“独行者”。而他碰见怜卿母亲时已是三十而立的年纪。他对怜卿母亲一见倾心,没有犹豫,没有迟疑,直接上门提亲。那时怜卿母亲是远近闻名的名门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叶阅远几乎是一“文盲”。所谓技高人胆大,就是形容当年的叶阅远。怜卿的母亲听闻过叶阅远的传奇英雄事迹,没想到叶阅远老先生也让怜卿母亲成为了他一生中最传奇故事的女主人公。叶阅远提亲被拒后直接捋走了怜卿的母亲。那时候,怜卿母亲望着这个身高八尺,健步如飞的男人竟然没有一丝害怕,她闭着眼睛享受起风吹动长发的感觉。两个人之后的日子相敬如宾,琴瑟和鸣。叶阅远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人。然而爱女心切,当然不希望女儿被人直接抢走。判断一个年轻人的品性,他知道不是观察年轻人一时的英雄气概。被怜卿母亲熏陶多年,他也略懂文墨了。甚至晓得有古语断人曰:试玉需烧三日满,辨材需待七年期。他看着严卓浅虽然布衣素俭,可是从语气中也能觉察出他不是普通百姓的孩子。且需试一试严卓浅是否只是一个虚有其表,巧言令色的公子哥。叶阅远认为女儿看中的人,做为父亲除了前期考察通过外,后来的事情要顺其自然。女儿只需要明白她做的选择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即可。两个人无论是相亲相爱还是黯然分手,都是人生的过程。
在人生经历中都要有一笔,关于爱情。一如他和他。
叶闻远和严卓浅开始并肩而行,稍后卓浅略微退后一些,以示尊敬。叶老先生不问家境,不问出处,和卓浅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卓浅恭恭敬敬,有问必答,详细介绍自己所学。开始叶老先生走路颇慢,卓浅不敢造次,始终落后于叶老先生。之后叶老先生加快速度,卓浅知道要考验自己的武术功底,也不敢分心,暗暗运气,准备提速。怜卿身手已在自己之上,何况怜卿父亲。卓浅想,正常发挥就可以了,又不是比武招亲。叶老先生也没有难为卓浅,大约急行二十里地就恢复原来的速度了,他望着卓浅说:“严公子有一身不错的本事啊!”卓浅抱拳说:“谢谢先生认可,但远不及先生万一。”叶老先生哈哈大笑。两个人已经遥遥可望叶家的袅袅炊烟了。渐行渐近,叶老先生叮嘱卓浅:“回家时候内人若问起你,我就说是我们萍水相逢,你寻亲戚不到,特来我家暂住。”“好的,谢谢先生。”卓浅之前为了住进叶家辗转反侧,考虑各种理由都觉得不妥,叶老先生一句话尘埃落定,卓浅心里畅快太多了。这就是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