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感冒,增强呼吸道抵抗力孩子感冒,分清症型再用药感冒护理三要点应对孩子的感冒发热,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这门课也许你已经上了几年,可当宝宝又一次发热时,你仍可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抱着孩子往医院跑。实际上,有时候感冒发热有利于儿童的正常成长发育,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只有在一次次的生病中,孩子的身体才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抗病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孩子为什么会生病
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占普通儿科门诊的80%左右。感冒,专业的说法叫上呼吸道感染,绝大多数孩子发热和咳嗽都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致。
提起上呼吸道感染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到底是哪里感染了,甚至包括相当多的医生也不能正确分辨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有一次,我的一个医学院的同学跟我抱怨,说给他孩子看病的那个医生很不认真,他的孩子3岁多,高烧不退、打呼噜,化验证实是细菌感染,医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我的同学是内科医生,他发现孩子的嗓子没有红肿,就很纳闷:为什么孩子嗓子不红,扁桃体也不大,就判断是上呼吸道感染呢?会不会是医生判断错了?
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窦、鼻道、嗓子以及扁桃体等,我的同学忽略了鼻腔和鼻道也属于上呼吸道。其实,除了咽扁桃体外,人体还有一组扁桃体在后鼻道,我们称之为腺样体。发热、打呼噜就是典型的急性腺样体炎,当肿大的腺样体堵塞孩子后鼻腔的时候,孩子睡觉就会打呼噜。症状较重者可选用抗菌素控制感染并防止并发症发生,同时局部用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腔。
如果腺样体反复发炎,就会导致腺样体慢性肿大,肿大的腺样体就不能再恢复其原有的体积。如果不积极治疗,久而久之,就需要手术切除。如果炎症波及咽鼓管咽口,还可能引起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耳内闷胀、耳痛、听力下降等。
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种,通称为病原微生物感染。一个孩子要是患了感冒,病原微生物必须在孩子的嗓子、鼻腔或者鼻窦里面生长繁殖,才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咳嗽、发热、嗓子疼等。
可见,感冒必须具备几个条件:1.病菌的毒力要足够强;2.病菌要足够多;
3.整个上呼吸道需要有大量的分泌物,好让细菌和病毒来附着和繁殖。其实,人体有很多保护系统,不是说你想感冒就能感冒。病菌也不是想在这儿长就能在这儿长,人体还有大量的白细胞和抗体能杀死病菌。但是,当病菌的毒力太强、数量太多的时候,人体的白细胞和抗体,不足以对抗它,就会发病。
举个例子,每年流感大流行时,空气里的流感病毒特别多,孩子产生的白细胞和抗体都不足以对抗它,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得病。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家的时候很少生病,一上幼儿园就老生病呢?这是因为幼儿园里孩子多,生病的孩子往外排病毒或细菌,这时空气里的病毒浓度比较高,如果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太高以致孩子身体里的白细胞和抗体不能与之对抗,孩子就会生病。
假如说现在有1000个细菌进入孩子的鼻腔了,而孩子的白细胞只能杀死500个细菌,孩子自身的抗体只能杀死100个细菌,总共也只能杀死600个细菌,还有400个细菌在生长繁殖,孩子照样要感冒发热。所以说细菌的数量和毒性,决定了孩子是不是会感冒以及感冒的严重程度。除了足够多的病菌外,还要看孩子的鼻腔和嗓子里是不是有足够多的分泌物,来让病菌生长繁殖。其实病菌要繁殖很不容易,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在实验室里都不容易培养出病菌来。但是鼻腔和嗓子分泌的黏液是培养病菌最好的环境。如果孩子有鼻子堵的症状,或者鼻腔里有大量的鼻涕,鼻腔的环境就很适合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那么,孩子感冒了,初期会有哪些症状呢?首先鼻腔里的鼻涕会很多,孩子晚上睡觉会出现不老实、乱滚、咬牙、说梦话等症状。孩子还可能出现揉眼睛、抠鼻子等症状。还有一些孩子,在感冒之前,会肚子疼,大便后或者呕吐后,肚子疼就好了。还有的孩子,频繁地清嗓子。以上这些症状都可能是感冒的初期症状。接着,可能会出现鼻子痒、流鼻涕、鼻子堵的症状,当鼻涕沿着后鼻道流到嗓子的时候,孩子会感到嗓子发黏或者嗓子疼。
很多家长认为一般感冒不需要吃药,多喝水就可以自然痊愈,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科学实验显示:当人体患病毒性感冒的时候,病毒会破坏鼻腔上皮的纤毛系统,造成纤毛数量的减少、纤毛摆动方向的异常和纤毛清除率的下降。受损的纤毛系统大约需要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这些纤毛是人体赖以对抗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有力武器,如果这些纤毛不能正常工作,鼻腔就更容易反复感染,导致慢性鼻炎或者鼻窦炎,甚至中耳炎。
感冒看似小病,危害却不小。尤其是儿童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等严重问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脏病患者还会诱发、加重原有疾病。因此,得了感冒最好去医院看病,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
温馨提示
孩子鼻腔里鼻涕多,晚上睡觉会不老实,出现乱滚、咬牙、说梦话等症状。孩子还可能出现揉眼睛、抠鼻子等症状。还有一些孩子,在感冒之前,会肚子疼,特点就是大便后或者呕吐后,肚子疼就好了。还有的孩子,频繁地清嗓子。
以上这些症状都可能是感冒的初期症状,家长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感冒就可能会加重,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等严重问题,慢性疾病患者还会诱发、加重原有疾病。
预防感冒,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有些孩子,很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什么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呢?
如果一个孩子,一年感冒超过5次,或者得肺炎、气管炎超过3次,我们就说这个孩子是一个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反复呼吸道感染呢?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第一种,孩子可能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但这是遗传病,非常少见,这样的孩子很多在童年就夭折了,很少能活到成年。
第二种,孩子有先天的畸形,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唇腭裂等。第三种,过敏体质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过敏体质的孩子,可能从出生开始就会有症状,症状非常典型。最先出现的症状是我们说的奶癣,也就是湿疹,这个可能和孩子吃奶有关系。还有就是孩子爱用拳头揉眼睛,经常眼泪汪汪的,出门遇到刮风就会流眼泪。孩子再大一点会出现青眼圈,就是两只眼睛的下眼睑发青,我们叫熊猫眼。还有的孩子,会频繁地眨眼睛,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刺激眼睛,这是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还有个别孩子,翻开他眼皮的时候,会发现他的眼睑上有白色的或者黄色的结石。另外一个表现是经常揉鼻子,实际上这是鼻炎引起的,像这样的孩子经常会打喷嚏、流鼻涕、鼻子堵。还有一个症状,就是荨麻疹。
上一节我们提到孩子感冒必须要具备3个条件,即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强、数量多、鼻涕多。在这3个条件中,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是我们人为控制不了的。但是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它们的培养基鼻涕,我们是可以想办法控制的。
流感流行的时候,给孩子戴个口罩,可以大大减少进入孩子鼻腔和嗓子里的病原微生物数量,从而减少感冒发病的概率。我特别建议,冬天的时候,出门给孩子戴口罩,如果做不到,至少带孩子去医院看病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
嗓子、鼻腔、鼻窦、扁桃体是细菌和病毒最容易繁殖的地方。家长可能不知道细菌和病毒在哪里生长,其实它们都在鼻腔、鼻窦、扁桃腺或者嗓子里面生长。我们怎么预防呢?当细菌和病毒在孩子嗓子里,孩子鼻子痒、鼻子堵、嗓子不舒服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多喝水,孩子一喝水就能把细菌和病毒冲下去,让它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在鼻腔里生长繁殖,所以说喝水能够有效地防止感冒和发热。
当细菌和病毒在鼻腔内生长繁殖时,用洗鼻器装上淡盐水给孩子冲洗一下鼻腔,就能把细菌和病毒从鼻腔黏膜上冲出来。细菌和病毒都需要4个小时的繁殖时间,才可以引起感冒发热。如果家长早晚帮孩子清洗一下鼻腔,让细菌和病毒没有足够的时间繁殖,也可以预防孩子感冒发热。
所以,在感冒预防和护理方面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让孩子大量喝水,这可以冲掉嗓子、扁桃腺存留的病菌;第二,给孩子冲洗鼻子,以减少存留在鼻腔和鼻道里面的一些病菌。
当孩子还在感冒初期的时候,如果孩子晚上睡觉乱滚,说明孩子的鼻子堵,有鼻涕。这时候我建议让孩子吃一点抗过敏的药物,吃了药孩子很可能就不发热了。
还有些家长来问我,说孩子经常一运动,一出汗,就容易感冒。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孩子大量运动以后容易出汗,出汗容易让孩子受凉,从而刺激孩子的鼻子,孩子的鼻子受到刺激后会分泌大量的鼻涕,鼻涕多了,病毒细菌自然就生长繁殖得危害到健康了。
另外,有些孩子有运动血管性鼻炎,孩子只要一运动,一兴奋,鼻子就会堵。鼻子怎么会堵呢?一是鼻黏膜水肿,二是黏膜分泌大量的鼻涕。我们知道,鼻涕是细菌和病毒最好的繁殖基地。当孩子运动的时候,他的鼻腔充血水肿,吸入冷空气后就会流鼻涕,细菌和病毒很容易在那儿繁殖,于是孩子就容易感冒。
温馨提示
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孩子才会感冒,即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强、数量多、鼻涕多。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我们可以从控制病原微生物数量、鼻涕量入手预防感冒。特别是鼻涕少了,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危害性也会大大降低。
这就要求家长平时照顾孩子时要做到:1.让孩子养成大量喝水的习惯,喝水能冲掉嗓子、扁桃腺存留的病菌;2.早晚给孩子清洗鼻腔,让细菌和病毒没有足够的时间繁殖;3.流感流行的季节和冬天,出门的时候要给孩子戴口罩,如果做不到,至少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时一定要戴口罩。
孩子感冒,分清症型再用药
感冒根据症状,可以分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肠胃型感冒等。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咽炎,鼻咽部症状较重,表现为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咽痛等,全身症状轻或无;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有一半以上的呼吸道感染与鼻病毒、冠状病毒有关系,并具有自愈性。手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其次为飞沫传播。病毒经鼻、口、眼进入体内,主要在鼻咽部复制。初秋和晚春为发病季节。我们常说的感冒不用治疗就可以自愈,指的就是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之一,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痰多。
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每年冬季流行。病毒感染局限于呼吸道,不产生病毒血症,所以患者发热不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不能防止再感染。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抗体也不能防止婴儿感染,至今还没有安全有效的预防疫苗。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起病急、有传染性,症状易变,以全身中毒病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较轻。有畏寒、高热、全身不适、腰酸背痛、四肢乏力、头痛、头晕、鼻塞、流涕、咽痛、干咳、少痰等症状。流感病毒感染一般数日内可自愈,但幼儿或年老体弱者易继发细菌感染,如合并肺炎等。病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可维持12年。
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很强,因此往往在流感流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这也是流感易爆发的原因。正因为流感病毒变异性强,甚至一年一变,原来接种的流感疫苗也就不起作用了,所以最好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
肠胃型感冒就是伴有肠胃反应的上呼吸道感染,孩子感冒的症状从呕吐或者从腹泻开始。这种感冒有个特点,一般都是三部曲:呕吐--发热--咳嗽。从呕吐到发热一般不超过12小时,如果24小时内不发热,很可能直接开始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