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鼻血时,首先要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哭闹。最好让孩子取坐位,头稍向前倾,尽量将血吐出,这样既可以知道出血量的多少,也可以避免将鼻血咽进胃里,刺激胃肠,引起呕吐或者腹痛、腹泻。还要采取以下措施:
1.捏住孩子的鼻孔,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孩子的额头和鼻梁上;
2.把经过消毒的棉花球塞进孩子出血的鼻孔;
3.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孩子双侧耳翼;
4.用食指压迫孩子出血鼻翼510分钟止血。
三招远离慢性鼻窦炎
我和慢性鼻窦炎打交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十几年前从事哮喘治疗开始,慢性鼻窦炎就是拦在我面前的一只拦路虎。因为慢性鼻窦炎不能有效控制,哮喘就很难控制,慢性咳嗽也很难控制。为了治疗哮喘和慢性咳嗽,我必须要迈过慢性鼻窦炎这道坎。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我终于找到了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方法。虽然慢性鼻窦炎容易复发,但如果能够按照治疗感染部位、控制感染源、日常预防的思路来治疗,还是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第一招:彻底治疗感染部位
一旦确诊孩子有慢性鼻窦炎,就要从根除病因、保证鼻窦开口引流通畅、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入手,根据病变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鼻腔局部用药
******生理盐水滴鼻液是一种价格低廉、应用广泛的滴鼻剂。它能够减轻鼻窦黏膜肿胀,让鼻窦开口扩张,以利于药物进入鼻窦,也有利于鼻窦内的分泌物流出来。
一般每日使用2次,每次每侧鼻孔滴12滴。滴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体位,一般多采用仰卧垂头位,鼻孔朝上。孩子滴药后应停留58分钟再起身,然后将药液及鼻涕轻轻擤出。不要紧捏双侧鼻孔用力擤,这样容易把鼻涕经咽骨管压向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
******属于鼻腔减充血剂,用久了可能会导致药物性鼻炎,所以用药时间一般不要超过7天。其他中药鼻炎水的效果也不错,也能减轻鼻窦黏膜肿胀,而且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2.口服药物
口服抗菌素应以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为依据,用药时间一般为24周。常用药物有复合青霉素、阿奇霉素、二代头孢和三代头孢。如果孩子伴有过敏症状,也可以加服一些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顺尔宁、酮替芬等。
另外,一些中成药的治疗效果也不错。对于伴有中耳炎或者治疗5天以后还有不少黄鼻涕的患者,最好采用静脉用药。
3.使用治疗仪
有专门的鼻窦炎治疗仪,如德国百瑞的鼻窦炎治疗仪,效果不错,但价格昂贵。
另外,还可以使用雾化加湿器,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对于有黄鼻涕的慢性鼻窦炎患儿,使用前15分钟要先用******生理盐水滴鼻液,然后再雾化,效果更好。
4.负压置换法
这是一种比较专业的治疗方法,适合于慢性全组鼻窦炎,而且简单有效。治疗时,让患儿平卧于治疗床上,肩下垫一个小枕头,头后仰下垂。先将******生理盐水滴入鼻腔以充分收缩鼻腔,开放鼻窦口。然后将吸引管外接一个橄榄头插入一侧鼻孔,捏紧对侧鼻孔,开动吸引器,鼻窦内的脓液就会被吸出,鼻窦内变负压。再将抗菌素药液滴入鼻腔,药液就会进入鼻窦。如此反复多次,就会把鼻窦内的浓鼻涕排出,置换进去药液,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方法很有效,很适合那些不宜口服抗菌素的患儿,但需要去医院治疗。
第二招:控制感染源,治好大人才能治好孩子
有些孩子鼻窦炎反复发作,一两个月就会发作一次,这一定和某个因素相关。我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后终于发现:80%以上慢性鼻窦炎儿童患者的家里都有患慢性鼻窦炎的大人,包括经常在一起生活或者经常来往的三代亲属和保姆;10%以上慢性鼻窦炎患儿的家里有慢支或者支气管扩张的大人。大人的抵抗力强,感染时间长,所以大人体内细菌的耐药性也强,对大部分的药物也都耐药,孩子很容易被大人携带的细菌感染。
这些细菌感染孩子以后,孩子发病也很有规律,主要是慢性发病,先流清鼻涕,接着流浓鼻涕,再流黄鼻涕或黄绿鼻涕,最后出现中耳炎。如果孩子发热,也是逐渐高烧,很少会突然高烧。
急性鼻窦炎患儿才会突然高烧,他们感染的病菌一般都来自同学或者他人。治疗起来相对容易,选择头孢复合青霉素或者阿奇霉素。如果流黄鼻涕5天后还不见好转,或者高烧伴有黄鼻涕,鼻子堵得厉害,耳朵疼,就要选择静脉用药。
要想孩子的鼻窦炎不反复发作,我们就要彻底治好大人,也就是控制感染源。但很多家长借口大人不好治,或者说自己没有问题,不去治疗。这就像治理黄河,如果不治源头,只治下游,当然会事倍功半。如果大人有口臭、频繁地清嗓子、嗓子疼、鼻子堵,就要及时治疗,比较容易做到的就是吃点抗菌素。
第三招:日常预防
慢性鼻窦炎一般是细菌感染,细菌在人体的生长分为缓慢生长期和快速生长期两个阶段。前者大约需要4个小时,细菌必须黏附在鼻黏膜上才能生长繁殖。所以家长每天用清水给孩子洗鼻子,就可以减缓细菌在鼻腔的生长繁殖,预防鼻窦炎。
保持孩子大便通畅。如果孩子大便不通畅,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就会减少(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主要由肠道的类淋巴样组织产生),从而导致孩子的免疫功能降低,病毒和细菌趁机感染鼻窦和呼吸道的其他部位。
加强体育锻炼,经常用冷水给孩子洗脸,也可以提高孩子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从而减少鼻涕,让细菌不容易黏附在鼻腔黏膜上。
温馨提示
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有三招:
第一招:彻底治疗感染部位。方法有用******生理盐水滴鼻液滴鼻腔、口服抗菌素、使用专门的鼻窦炎治疗仪,以及去医院进行负压置换法治疗。
第二招:控制感染源。如果家人有口臭、频繁地清嗓子、嗓子疼、鼻子堵,要彻底治疗,以免反复感染孩子。
第三招:日常预防。每天用清水给孩子洗鼻腔,让孩子保持大便通畅,提高孩子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防治儿童鼻炎先控制感染源
慢性鼻炎是指在过敏性鼻炎的基础上合并感染,包括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急慢性鼻复合体炎(指腺样体炎和鼻道的炎症)。急性鼻窦炎的孩子会流黄鼻涕、鼻子堵。急慢性鼻复合体炎的孩子会鼻堵明显,甚至打呼噜。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家庭随访,我发现很多孩子的慢性鼻炎跟家人的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患儿家人一般表现为慢性咽炎和慢性咳嗽,其实慢性咽炎和慢性咳嗽都与鼻子密切相关。很多家庭通过治疗家人,孩子的慢性鼻窦炎得到控制,基本上不用再吃药。还有一个笨办法就是一旦家人嗓子疼、流浓鼻涕,就及时吃抗菌药物,这样可以避免病菌感染孩子。虽然这样做有滥用抗生素的嫌疑,但从孩子健康的角度来看,家长吃药总比孩子吃药好。
对于单纯的过敏性鼻炎,常用的药物有开瑞坦、仙特明和顺尔宁。开瑞坦和仙特明对频繁打喷嚏、鼻子痒、流清鼻涕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有些孩子使用以后,鼻子发干,鼻涕黏,诱发进一步感染,所以我在临床上使用得不多。如果要用,一般会配合鼻渊通窍颗粒或其他药物。顺尔宁主要针对的是鼻子堵或者伴有咳嗽的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心肌损伤,因为过敏会损伤心脏。如果孩子合并细菌感染,特别是链球菌感染,也会对心脏造成损伤。心肌损伤后,孩子会出现这些症状:睡觉时出汗,脸色不好,老要人抱。出汗治疗好了以后,鼻炎也会明显见好。慢性鼻炎的孩子脾胃比较虚弱,在治疗鼻炎的同时,可以给孩子吃一些调理脾胃的药物。
鼻腔是很好的细菌繁殖基地,因为面积大,营养丰富,细菌很容易繁殖。
孩子受到细菌感染以后就会流黄鼻涕。黄鼻涕是白细胞、抗体跟细菌作战的产物,黄鼻涕越多,说明孩子受到细菌感染的程度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