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千万年前,鸿蒙之初,有位仙人,姓名已不可考,于鸿蒙之初便存在于天地之间。一日,见一地钟林毓秀,日月聚精,在一松树下盘膝。不知林中岁月几何,睁眼却见山中霞光万丈,百鸟竞林,松树之下见一婴儿。婴儿赤身裸体双耳垂地,头发斑白且能人语,仙人遂收其为弟子。
收婴儿为弟子之后,仙人悉心照料,全身法术悉数传授,在收到婴儿的第八十一年,仙人感叹道,“汝之小儿,耽误吾之飞升。”
婴儿说道,“吾之成也,汝之离也。”
仙人道,“万物皆有始终,吾由始之来,往去之去矣。”
婴儿遂长大,成垂垂老矣之人。
仙人去。
长大的婴儿欲离去,腿却被老松树缠着,婴儿道,“吾去之,汝去之。留吾为何?”
松树毫无动静。
婴儿大叹一声,“吾然。”
手执石块于松树树干之上比划八十一日,离去。
不知多少年后,落魄道人被人追杀,逃难于深山老林之中。道人虽落魄,却颇有几分见识,见此地丹岩沟谷,赤壁陡崖,水秀林幽,金壁天苍,颇有几分仙家洞府的意味。细细寻觅之下,果然在一老松树上见刻字。字迹大多已模糊不可考,细细度之,却是上古真人的道法之术。道人取仙书的开头二字“鸿蒙”为之命名为《鸿蒙真经》,亦称《鸿蒙经》。
落魄道人凭借着半部《鸿蒙经》,纵横南北,成为一代武林宗师。至天命之年,天下已无敌手,名声大噪之时突然销声匿迹三十余载。当时世人只道是仇家杀人。三十年之后,道人突然开山立派,取“齐究洽天地阴阳万物之心,云穷探乾坤无极太清之道”,自称齐云真人,得鸿蒙老祖真传,于鸿蒙山上创建“齐云派”。因而,“鸿蒙山”又被称为“齐云山”。
齐云一派,名噪一时。
据称,当年齐云仅以十载时间,过客百万,门众数千。
百年之后,齐云真人感叹,“究吾生之年,终于飞升差一步之遥,然则一步也,千万步也。”
齐云真人于鸿蒙山巅飞向云端,真真实现了“齐云”二字。
自此,后人不知其所踪。至于齐云真人去处,众说纷纭,已不可考。
数千年时光流转,战火纷飞,沧海桑田。
《鸿蒙真经》几经战火辗转,已然失传,齐云一脉逐渐式微,第四十二代弟子顾青止凭借着惊天剑,博采众家之长,在原有齐云之法“剑”“术”之下,独创“灵”的修炼之法,一统齐云派散漫的格局,将齐云派推向了巅峰。
自此,齐云一派稳坐道家之首。
顾青止飞升在即,弟子之中却无能者之辈,顾青止担心齐云一脉自此败落,将齐云山分为“术”“灵”“剑”三脉,“术”掌制,制便是制度,上古典籍;“灵”掌度,吃穿修炼一切用度;“剑”掌刑,行使执法之能。三脉之间相互监督,不能一家独大。又耗毕生之学,集天地之气,结自然道法,将齐云道观隐匿于鸿蒙山川雾岚之间,常人到此,只会感到置身于一片白茫雾岚之中,无处登顶。
文人有云:“华月冰壶照梯寒,半腰苍竹路雾岚。盼上顶峰破迷阵,无处登岩齐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