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9500000054

第54章 照片

有一天,我和女儿去了一个叫黄村的地方。有人告诉我,说黄村以前考取过好几个进士,还出过一个尚书,村里有很多老房子。我和女儿都对老房子有兴趣,于是带了相机来了。但在村里走了一圈,我和女儿便有些失望了。村里倒有很多老房子,有尚书第,大夫第,儒林第,但几乎所有的房子都破破烂烂。有些房子倒了,只留下一些门楼。还有些,只剩下一堵墙。可以说,村里到处是倒篱烂屋,到处是断壁颓垣,到处衰草离离。我和女儿在村里转了好久,几乎就没看见新房子。偶尔有一两幢,也做得很粗糙。村里有人跟着我们,有大有小,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一个人个都衣着破烂。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出,这个叫黄村的村子还相当的穷。

当然,这个黄村也不是一无是处。村里有很多巷子,一条又一条,巷子里铺的都是青石板,而且铺得很整齐。这一条又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巷子,让我们想象出黄村当年的繁华。女儿对这些巷子很有兴趣,拿着相机不停地拍。后来,就有一个孩子,十二、三岁的样子,他蹿进镜头,还说:“跟我照一张吧。”

女儿就拍下了这个孩子。

随后,村里很多人都让女儿帮他们照相,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当然孩子居多。我们是数码相机,不在乎他们人多,女儿一一为他们拍了。

一个老人,在照过相后看着我说:“我这一辈子都没照过几次相。”一个孩子,这时歪着头走过来,他看着我说:“我们真被拍进了照相机吗?”你们真拍了吗?”

我说:“真拍进了照相机。”

孩子说:“在照片上能看到我们?”

我说:“能看到。”

孩子笑了。

在孩子笑着时,又一个女孩走来了。女孩大概有十三、四岁的样子,个子也不矮了。她大概是从地里回来的,一身是汗,还灰头土脸。见了这个女孩,一个女人便说:“大家都照了相,你也来照一张吧。”

女孩怯怯地笑了一下,然后看着我们。

女儿就让女孩站好,要帮她照,但随即女儿又停下了,女儿跟女孩说:“你蛮漂亮的,你去洗一把脸,再照吧。”

女孩点点头,去了。她就住在边上,我和女儿跟了过去。在女孩洗好脸后,女儿竟然跟女孩梳妆打扮起来。女儿帮女孩梳了头,还把自己头上的发卡夹在了女孩头上。最后,女儿又脱下了自己身上一件漂亮衣服,穿在女孩身上。这样一打扮,女孩更好看了。随后,女儿让女孩站好,一按相机,把女孩照下了。

我们走时,村里人把我们送到了村口,他们都说:“你们会把照片送来吗?”

我和女儿说:“你们放心,过几天我们就送来。”

十几天后,我又去了黄村。这天我女儿没去,我一个人去,去给他们送照片。一进村,我就被村里人认了出来,很多人围了过来。我便把照片给了他们,有一大叠。他们抢着,看着,还不停地喊:“禾崽,这张是你的。”,“小芹,这张是我们的合影。”过了一阵,一叠照片差不多就分光了,只剩下了一张。这张照片随后在他们手里传来传去,都说:“这是谁呀,她不是我们村的吧?”

后来,他们把这张照片还给了我。我一看,是最后那个女孩的照片。女儿为她梳妆打扮了一阵,还给她换了衣服,才帮她照的相。看明白这点后,我仍把照片递给他们,我说:“她是你们村的,你们仔细看看,看是谁,把照片给她。”

但村民仍把照片还给我,村民说:“这女孩不可能是我们村的人,我们村哪有这么漂亮的女孩呀?”

我不会记错,女孩就是这个村里的。我随后在村里找起女孩来,我相信只要见着女孩,我还认得出她。很快,我见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了,很漂亮的一个女孩。我一眼就认了出来,她就是那天女儿为她梳妆打扮的那个女孩。我赶紧走发过去,然后把照片递给她,我说:“这是你的照片。”

女孩看了半响,摇摇头,然后把相片还给了我,女孩说:“这不是我,我哪有这么漂亮。”

说着,女孩转身走了,扔下我一个 人傻傻地站在那里。

同类推荐
  • 浦东故事(一)

    浦东故事(一)

    浦东,我的故里,不是一首诗,不是一支歌,只是近代百多年来芸芸众生的生活截面:围堤煮盐,垦荒渔牧,作坊手工,酒肆茶楼。 我太爷曾经将浦东喻为中国的肚脐,并预言,在上海浦东,人们不仅有传统的坚守,更可以有选择,在滔滔长江牵着的大上海、全中国和浩瀚大海那边的整个世界之间。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本随笔集。本书记录的随感均来自作者平时念头闪现时而随手写在便笺上的文字。恰如幸运之手接住风中的纸屑,自然随意。作者用浅白的文字道出自己对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孤独、信仰和宗教、带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的点滴感悟。这些一闪念的随感记录更忠实地反映了作者未加修饰、最原生态的哲学思想,给人以深刻启迪!
  •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王汶石文集(第四卷)

    王汶石文集(第四卷)

    本书收有中篇小说《阿爸的愤怒》、《黑凤》;剧本《边境上》、《复仇》和诗词《毕业歌》、《太阳一出满山红》、《黄河恋》、《有我后来人》等。
热门推荐
  • 十世怨今生缘

    十世怨今生缘

    十世怨换今生缘时光匆匆如云烟生生世世情不变只求与你共婵娟慕容世家少主慕容傲从懂事以来天天做着不同悲剧的梦。甚至于都怀疑成现实啦?直到遇见她两人有着共同的胎记。后遇见道士为两人开启十世记忆。纠结的痛苦该怎样承受怎样化解……
  • 武逆因果

    武逆因果

    一条安排好的道路,通往的却是消亡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一世辉煌的人生.........................................................但是确是这样"风消你要脸吗?""脸是啥?"
  • 神语之时

    神语之时

    她是林家镇的孤女,却被迫隐藏于妖之中,她的秘密就是浑身缠绕的血红色咒符,她的以后的路子如何走,她将一步步发现自己神秘身世。千年之前中原大陆那场人人闻之骇然的腥风血雨究竟同她有何关联。而今溺魂河封死,万物生灵轮回不再,中原瘴气弥漫,魔物丛生,她将以何种姿态站在天下苍生的顶端终结这一切。
  • 脸红心跳爱上你:美男计

    脸红心跳爱上你:美男计

    坏蛋,她没想到自己会爱上这个表里不一的家伙,要是早知道,她才不会喜欢他呢!可是却不小心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心意,想要逃,这个恶魔却抓住她,不让其走。丫头,我爱上你了,除非我放手,不然你绝不能够离开我身边!
  • 一花一草一木

    一花一草一木

    一杯煮酒,一杯花茶,静心打开音乐给你讲述一个曾经的故事主题并不是笔者所想,只是一个朋友的故事,中间有很多事情都没有记清,更新慢会跳票随时准备跑路太监看不看不在乎
  • 猎仙族

    猎仙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是圣贤亦有过错!有错当如何?那就是“还!”重要事情说三遍:“还!还!还!”
  • 卢则天后宫:男宠三千

    卢则天后宫:男宠三千

    “给本宫站住!”夜垄觞嗲嗲的说道。“朕知道错了”卢隐菲噘噘嘴回复着。还记得相遇时,真的不是她爱嫌东嫌西,这个纨绔子弟真的太过分了,动不动就摆出皇恩浩荡的高姿态,硬当她是青楼女子般的要她陪酒,气得她牙痒痒的,好想偷整他一番,可从他嘴里吐出的浑话,却让她不得不谨慎行事——他说:她不像是伺候人的,也不是没人伺候就什么都不行的人,咦?这该不会是表示……他其实已识破她的身分?!嗯~~那她就得低调点,免得被他找出破绽。可当她试图逃出他的魔掌,却屡试屡败,而他,不但丝毫不肯检讨他的为人处事,还敢大言不惭的说:他绝不是个不拘小节、不记旧恶的好人;而是个很小心眼、脾气暴躁、个性恶劣、态度差劲的坏人。两人笑笑。
  • 妖孽美男,腹黑公主你别跑

    妖孽美男,腹黑公主你别跑

    某天,她走在路上,一辆豪华的轿车经过溅了她一身的水,于是她跑上去拦住那辆豪车,恶狠狠地说:“车上那位,马上给我滚下来。”管他是谁,既然惹了她就要付出代价!他听到比他还要嚣张的话时,怒极反笑,好!很好!结果嚣张的声音继续传来,“现在,立刻,马上给我道歉!”他走下车,用冷漠的语气开口,“不......”可是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你没有说不的权利!”他额头的青筋突起,双眼喷火,谁来告诉他,这死女人是谁?
  • EXO之二货千金
  • 暖妻缠身:公爵大人,请自重!

    暖妻缠身:公爵大人,请自重!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这个男人眼里,这不是真理,他奉行的是,救命之恩,唯有以身相许!“靳瀚浩,你变态、无赖,你不喜欢我!”床上,被折腾散架的女人张牙舞爪。男人嘴角邪魅一笑,俯下,手轻轻地抚摸着女人因为怒气而更加漂亮的猫眼,缠绵温柔道:“我怎么会不喜欢你呢?喜欢都想要把你当做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