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又有人在背后说我的心灵扭曲……。怎么回复呢?算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扭曲心理的一章……
这已是很多天之后,安史大军攻破洛阳城,举国上下沸腾一片。普通百姓全都以为大唐朝廷就要被灭亡了。
李太白辗转来到宣州。
李太白原本是到徽州游历散散心,可当他得知洛阳城为难,原本打算赶往洛阳。可当他来到宣州时,便收到了顾僚李云的书信。李太白为官两年多,虽然受尽了排挤,但他性情豪爽慷慨,知心的好友还是有的。
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洛阳动乱之后,因为唐明皇帝下令撤往长安并不是同时撤走,而是以大家的方便而独自出行,所以,李云便想趁此机会到宣州与李太白见上一面,顺便再将安禄山举兵叛乱之事告诉于他。
李云乃是翰林院校书郎,专门负责掌管翰林院内的古典典籍,因此,他与李太白走得较近,还成为了朋友。他知道李太白心系朝廷,心系天下,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自己应该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因为时间匆忙,听说好友要来并且马上便会离开,所以,李太白便事先的约定在宣州城设宴等待着李云及其家小的到来。
李太白在酒楼顶好酒宴之后,便站在门外等候。
片刻之后,人群中忽然有辆马车,车上的男子正将手伸出来与李太白打招呼:“李大人,李大人……”
“李云兄。”李太白笑着迎了上去。
待马车停定之后,李云掀开车帘从马车上下来,拱手道:“让李大人人久等了。”
这时,李云的妻子也牵着女儿从车上缓缓下来。
“李某也是刚到。来,李云兄快请!夫人请!”
“嗯,李大人请!”
四人一同进入酒楼。李云一面朝酒楼里面走一面说道:“才十几日不见,李大人看似又消瘦了许多,不知身上的伤势可好些了?”
“多谢李云兄挂怀。前些天,李某回了躺清莲塘,来去奔波,这才瘦了下来。好在李某自幼习武,这点小伤,也并不碍事。”
李太白话是这样说,可是他为什么他会消瘦,当时是因为志向不称心的缘故。至于他的伤势,那就更不用说了,剑过肺腑,又未能急时治疗,已然落下病根。
李太白带领李云一家来到二楼一间厢阁门外,侧身站于门旁,引手道:“李云兄请,夫人请!”
李云夫妇进入厢阁内,此时桌上已经摆满了一桌好菜。
“快坐快坐!”李太白上下摇了摇手掌。
“李大人如此盛情款待,可着实让下官有些过意不去!”李云一面说一面坐下。
此时,李太白已经走到李云身侧,报起酒坛来给他倒酒。他一面给李云倒酒一面笑道:“如今李某官职被贬,李云兄还是将李某以兄弟相称好了!入宫为官一场,在整个朝堂之上,恐怕也只有李云兄还记得我李某了。李云兄这大老远还能特意前来看望,我李太白又岂能不一尽地主之谊,好好款待款待李云兄和令夫人啊?”
“娘,我要这个……”李云的女儿指着桌上的甜饼说道。
“小侄女也太可爱了!”李太白笑着将装着甜饼的碟子移到了小女孩的面前,“夫人赶快动筷,孩子都饿了!别客气,我们两个大男人先喝两杯。”
“嗯,好,谢过李大人!”
这时,李云的女儿早已从盘子里拿了一块甜饼双手抱在嘴上,有滋有味地啃了起来。
李夫人对自己的孩子说道:“赶快谢谢李太白叔叔。”
“谢谢太白叔叔。”
“好好好,快吃吧!”李太白对小女孩笑了笑。
“对了太白兄,洛阳发生的事你听说了吗?”
“哦,听到了一些传言,正打算赶过去看看。”
李云夫妇听了李太白的话,意味深长的相视了一眼。
他们夫妻俩心里都在盘算着,到底应该如何开口,才能把这个坏消息清楚的告诉李太白。
李云愣了愣这才慌忙断起救碗来对着李太白说道:“来,李大人盛情,下官先干为尽!”李云说着一口饮尽碗里的酒。
“李云兄这……”李太白断起酒碗来,还没来得急回敬,李云便已经将自己碗里的酒一饮而尽。
李云放下酒碗,道:“在我李云心目中,太白兄永远是下官的李大人。是那一个永远也不会阿谀奉承,永远忧国忧民的李大人!”
李太白此时正在给李云的碗里倒酒,他倒满李云酒碗之后放下手中的酒坛,举碗道:“承李云兄美言,来,我敬你!”
两人对饮之后,李云又瞟了一眼自己的妻子,思索片刻,道:“洛阳城已经失守了!”李云说出句话,仿佛冒着极大的风险般难以出口。
正在倒酒的李太白听了这句话,身子似乎抖动了一下,“什么?”李太白不敢相信的缓缓放下酒坛。
“对,”李云的夫人接过话来,“我们一家三口,也是刚从洛阳城里逃出来。”
“没想到竟会如此之快,真没想到……”李太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不由泪流着转过身去背对着桌子。
“李大人,李大人……”李云伸手去扶着李太白,“李大人不必如此。下官知道,其实李大人已经尽了全力了。”
“都是我没用!我应该再努力一点的。要是我可以再努力一点劝说陛下,或许……便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好在陛下已经下旨,所有文武百官已经全都撤了出来。”
李太白听了李云这话,泪水忽然停了下来,道:“那就好,那就好。只要陛下还在,文武百官还在,朝廷也就还在。”
“只可惜……”
“可惜什么?”
“陛下旨意匆忙,百官出城之时太过慌张,以致混乱不堪,再有安史大军围追堵劫,只恐怕,能够活着到达长安城的也仅仅只是少数了。”
李太白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道:“倘若真是如此的话,经此一事,再次重建朝廷,我大唐必定是会元气大伤。战乱如若不止,便是黎民难安。”
“我们在来宣州的路上已经听说了,安禄山正带着大军已经向陛下追赶上去!看来御林军和骠骑军终究还是挡不住安禄山的六十万大军啊!”
此次李太白与李云夫妇相聚,名说是吃饭,可是三人聚到了一起却全都没有了胃口。
片刻之后,李太白举碗向李云敬救道:“看来是我李太白从军上阵杀敌的时候了。”
李云举碗道:“李大人文武双全,要是上了战场,定然会是一员大将。只是李大人入宫这两年,可没少受那些贼心之人的迫害,难道李大人就真一点不怨恨他们,还倒还要去救他们吗?”
李太白一面倒着酒一面轻笑道:“往事如烟,过往之事,不管孰是孰非并不重要,过去的事就让它们全都过去吧!来李云兄,喝酒!”
二人又对饮一碗,李太白放下酒碗,道:“李某心中忽然起了诗兴,不知李云兄和夫人是否愿意欣赏一下?”李太白说着便想抱坛倒酒。
“哦,李大人所作诗文天下第一,我和夫人能够就近欣赏,当然不胜荣幸。”李云说着站了起来去接住李太白手里的酒坛,“我来吧!”
“李云兄过奖过奖。那李某就作此诗来送给李云兄作为道别礼物了。”
“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太白起身走至窗前,一口气作完此诗。
李云听完李太白作所作诗文,他并没有着急评价,而是端着两碗酒,走到李太白身边,递过一碗酒去,说道:“给,我敬李大人。”
两人对饮之后,李云道:“怪不得世人会将李大人比喻成诗仙。”
“噢,李云兄知道这是为何?”
李云道:“李大人所赋诗文字句,字字带有灵气,如同活物!李大人善于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以诗文之形式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才是李大人不被世人超越的根本缘由所在啊!就拿李大人刚作此诗来说,李大人文中既不说离别又不言饯行,句句尽抒胸意,或许,这才是作诗的最高之境界。”
“李云兄美赞。来,请坐,请坐。”
“好,”李云一面走回座位一面说道,“尤其是李大人诗文中这最后一句,更能体现李大人忧国忧民之心,下官实在是佩服。”
“难得李云兄能够如此了解李某的心境。来,我敬李云兄。”
“此时安史大军势气正高,要想镇压叛乱,恐怕不易。李大人若还能为朝廷出力,自然是再好不过了。那李大人打算何时北上参军?”
“哦,我必须先去见一位朋友,见了这位朋友以后,才能决定从军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