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看到他们的样子,笑呵呵地说道:“今年你们已经开始上山了,来年,你们可以在春天的时候,亲自去感受一下布伦山的美。
要说起山中的野果子,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春天最早成熟的是五、六月的野樱桃和托盘;还有从每年五月到十月一直不间断,在七月达到成熟最高峰的都柿;夏天吃的有六、七月熟的灯笼果、山杏,七到十月的山里红,八、九月的野刺玫果、天天儿;秋天可就更多了,九、十月的山丁子、圆枣子、五味子、松籽和榛子,十月到十一月的山葡萄和山梨等等。野果成熟时,漫山遍野都飘散着水果诱人的清香。
早春时的野樱桃,不单山上的野樱桃树上有很多,在咱们村子里也几乎家家都有樱桃树。你们每年不也常摘了吃吗?它的果肉较薄,味道酸甜。野樱桃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又有‘含桃’的别称。
野樱桃性味甘;微凉。归肺;肾经。功效:清肺利咽,止咳。用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用法是内服:以六钱樱桃煎汤,或捣汁。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入脾、肝经。功效:补中益气,祛风胜湿,主水谷痢,止****。主治病后体虚气弱,气短心悸,倦怠食少,咽干口渴,及风湿腰腿疼痛,四肢不仁,关节屈伸不利,冻疮等病症。常吃可令人‘好颜色,美态,滋润肌肤’。
樱桃性温热,热性病及虚热咳嗽者忌食;有糜(溃疡)症状者、上火者慎食;消渴症(糖尿病)者忌食。有肾病者如食用过多的樱桃,即可导致患者的心脏在瞬间内停止跳动。”江平说得很严谨,也很慎重。
“托盘,学名树莓,又名马林果,覆盆子。果香浓郁、甘美,树高1.8米上下,丛生,浆果圆球形,深红色,甜香味浓。它的花期在3-4月,果期在5-6月。《本经》记载:覆盆子主安五脏,脏者阴也。凡子皆坚实,多能补中,况有酸收之力,自能补五脏之阴而益精气。凡子皆重,多能益肾,而此又专入肾阴,能坚肾气,强志倍力有子,皆补益肾阴之效也。
红姑娘,别称灯笼果,果实可以生食,宿存花萼可药用,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治咳嗽咽喉肿痛最佳。红姑娘花期春夏季,果实秋季成熟、宿萼呈红色或橙红色时采收,干燥。宿萼略呈灯笼状,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性寒,味苦。《本草纲目》明确记载:燕京野果名红姑娘,外垂降囊,中含赤子如珠,酸甘可食盈盈绕砌,与翠草同芳,亦自可爱。捣计服治黄病(即黄胆性肝炎)多效,治上气咳嗽风热,明目,付小儿内辟等多种疾病。
灯笼果树属多年生灌木,株高30至60厘米,地下具爬行根茎。花白色,果实成熟时宿存花萼增达5厘米,与球形果同为橙红色。果实圆球形,成熟后呈黄绿色,完全成熟后呈紫红色。灯笼果树体抽生生枝的能力强,产量高,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5月中、下旬开花,果实北方6月下旬至7月开始采收,较其他果类早上市,而且耐贮运。灯笼果的外观非常好看,样子就像门上挂的红灯笼,绿色的果子味道实在无法忍受,酸极啦!
野杏鲜果可生食,树大,树冠开展,叶阔心形,深绿色,直立著生於小枝上。花盛开时白色,短枝每节上生一个或两个果实,果圆形或长圆形,稍扁,形状似桃,但少毛或无毛。果肉艳黄或橙黄色。果核表面平滑,略似李核,但较宽而扁平,多有翅边。有的品种核仁甜,有的则有毒。野杏初夏六七月成熟。杏果肉黄软,香气扑鼻,酸甜多汁。可润肺定喘,生津止渴。可治疗口干唇燥,肺虚内燥,大便干燥。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就把杏列为五果(杏、枣、李、栗、桃)之一。
山里人说‘桃养人,杏害人,李子树下埋死人’,为何说‘杏伤人’呢?《食经》说:‘味酸,大热’,‘不可多食,生痈疖,伤筋骨’。《日华子本草》说:‘热,有毒’。《本草衍义》说:‘小儿尤不可食,多食致疮痈及上膈热’。生活中的实践证明,杏的酸味使人‘牙倒’,对牙齿不利;对小儿骨骼发育也有可能造成影响。一次食杏过多,还能引起邪火上炎,使人流鼻血、生眼眵、烂口舌,还可能引起生疮长疖、拉肚子。
‘杏伤人’是实,不可多吃。但是正如‘养人的桃’过食则生热,对人也有害处一样,‘伤人的杏’并非对人没有好处。民谚说的道理是对的。就其每一种来说,应该看到它们各有利弊,这也是凡事不可一概而论的道理了。”
几个孩子一副受教了的乖巧样子,微微点着头思考。讲了这些,江平暂时告了一段落,他缓了一口气,接着感慨道:“布伦山脉处处都是宝,光野果就有数不清的种类和功效,以后我慢慢地一一讲给你们听。你们要学的可还有很多很多啊!”
文才调皮地接话道:“我知道,我知道。这就是‘生而有涯,学而无涯’,先人诚不欺我。师傅您放心,以后徒儿定当努力用功。”
这就是文才哄人的本事了,只要他想,管保从老至幼,从男到女,个个哄得心花怒放。
此时的他,可顾不上别人在想什么。对于今日在山中发现的那几种还没熟的果子,他正在心中暗自计较,默默计划着。只等果实到了成熟的时候,就掐好时间前去采摘,免得被其他人发现后抢了先。
几人悠闲地消着食,说着话,特别地惬意,溜达了好一会儿,才散了各自回去睡觉。
日子每天都这么既充实,又安心惬意地过着。九月十八这天,是菊花的大堂哥李善才成亲的日子。李孝义和白氏打算早些领着家中的几个儿女去帮忙。白氏这几天有些恹恹的,胃口不大好,脸色也有些苍白,往年每到三伏天白氏都有些苦夏,是以她并不太在意。
本来李孝义是想让她在家中休息的。可她却说:“善才是老李家这一辈中的老大,是长子长孙,今天成亲定是要来不少的亲戚乡里,我若是不去,大家到时不定要怎么猜想呢?再说我也没什么大碍,不过是苦夏罢了,你别担心。”李孝义想想,可也是,也就没再坚持。
这几年风调雨顺,加上粮食增产,连续的几个丰收年下来,李忠义家的日子如今也过得相当不错。家里现在只剩李善才这么一个儿子了,何氏全部的指望都放在了他身上,到了他成亲这日,何氏卯足了劲里里外外地张罗,忙活。连带闺女梅花也被支使得团团转。
李孝义和白氏几人一到,顾不上寒暄,马上也加入到了一团忙碌之中。杀猪,灌血肠,杀鸡,收拾鱼,摘菜、洗菜、切菜、切肉等等,人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吉时一到,迎亲的队伍就敲锣打鼓地出发了。成婚讲究“晨迎昏行”,就是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嫁娘,黄昏举行成婚仪式。“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也算顾名思义了。这回家中众人更得加紧预备了,用不了多久娘家客(东北方言念qiě)就要到了。
白氏帮着收拾鱼时,就发现了不对。强烈的鱼腥味刺激得她一阵干呕,这是她从前收拾鱼时从未发生过的事,再结合她最近一系列的反应,她才惊觉小日子已经迟了好几日了。已经生了三个孩子的她,此时已经猜测出自己怕是有了。她并没有声张,只是缓步过去叫过了李孝义,趁人不注意,悄声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然后就让他去接着收拾鱼了。李孝义乐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娶亲的是他儿子呢!
李孝义听了媳妇的话,强压下想跳起来欢呼的欲望,咧着嘴满脸喜色屁颠屁颠地收拾鱼去了。他能不乐么?媳妇自生了杏花后,再没了动静,现在杏花都七岁了,媳妇可下又有了喜讯,他是真的十分开心的。前来贺喜的宾客见到了他喜上眉梢的开心样儿,个个都赞他是实心人儿,瞧瞧大侄子成亲把他乐得,干起活来都浑身带劲儿的!李孝义也不多解释,只乐颠颠地埋头干活,反正大侄儿成亲他本来就欢喜,媳妇儿再次有喜了他不过就是更欢喜了而已,用不着解释。
人多干活快,村里从来都是谁家有个婚丧嫁娶的,一村的人几乎都来帮忙。桌椅板凳、饭盆、盘子、碗筷、大锅的,家家都拿过来借着使。李忠义家的屋里、屋外,炕上、地下的,摆了好几大桌子。村里人办事儿都是一悠悠儿的吃,这桌儿吃完了马上撤下来上第二悠儿,再吃完了接着新坐人重新上菜吃第三悠儿。村里办喜事儿一般都是一家老小全去喝喜酒,热热闹闹的,没办法,家中锅碗瓢盆的全借走了,不去那儿吃也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