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清凄,稀云盖过繁星,将眼前这座大宅罩得一片黑暗。
园中一间屋子里,此时仍然灯火明亮,将屋中两个人的影子映在窗纸上。仔细听去,这两人似乎正在吵嚷。只听一个男人声音阴冷的说:“我就是要让你在我家耗尽终生,就像那蜡烛一样一点一点的燃尽,你能怎样?”
只见男人的影子动了动,似乎拿起什么长形容器给对面那人看,然后又小声说了几句,接着便大声狂笑着转过身去。只见另一个人影浑身颤抖,那身形映在窗纸上,就如影戏抖动,看来他(她)似乎被严重的激怒了。此时只觉烛火闪动,再看时,只见那人影已将适才的容器举起,向男人的背部打去……
“苏湖熟,天下足”,说的是浙江湖州府,因北依太湖而得名,又盛产蚕丝鱼米,于是和苏杭齐名,历来是繁华富庶之地。湖州地处江南,有东、西苕溪两条河水在城中交汇,蜿蜒穿流而过,端地是烟柳青舟,优柔水乡。
其西有天目山,此山重岗复岭,异峰突起,延绵至湖州西北,有座秀丽挺拔的山峰,叫做弁山,传说卞和在此采玉(古弁通卞),因而得名,秦末项羽曾在此屯兵。此时但见竹海万杆,绿波幽远。山边紧挨一条大溪,是西苕溪的一支分流。时下山洪水涨,将溪上一座石板桥冲断,只剩两个石桥墩杵在水中。水流又太急,渡船也没法来往。对岸有几个商贾樵夫,只得望着河兴叹,有的说:“这里的桥一遇大水,总免不了就被冲毁,县里何不一劳永逸,修个坚牢的石孔桥?”
另一个说:“你说的轻巧,银子哪里来,要造石桥,少说也要一千四、五百两银子呢。”众人都甚是无奈。
这时,一辆骡车走过,一个老汉坐在前边赶车。后面窗帘撩起,露出一个年青丽人的秀美脸庞,举止甚是优雅,装扮也很华丽。只是她脸上略有愁苦之色,又有些急躁,看着那河里的急流说:“也不知这水什么时候能退,害我们绕了数十里路才到这里。晨时出门,如今已是正午了,回去又要大半天,还不知能否见到那个人呢!”
车里又挤出一张俊俏女子的面容,看年纪打扮应是前者的女婢,却更显骄稚之美,笑嘻嘻的道:“小姐不是给老员外扯了谎,说是回娘家省亲吗?就算今天在外留宿也没关系吧。”
“老东西何等难缠,他要派人去接,或者之后问起来怎么办?总之我在未脱身前,不能有任何差错!”
婢女说:“小姐,女子当从一而终,员外家又不曾亏待了你,二公子又这么敬重你,就算留在寇家又有何妨?”
贵妇听了这话,有些羞恼,瞪着婢女说:“你到底是替哪边着想呢?我年纪轻轻的,怎能就此守寡?你以为老鬼父子是好东西吗?恐怕背地里早打我主意了!我再留在他家,必遭不测!”说着又转脸对前面车夫喊道:“快点!”
“夫人,再快也只能到这里了。前面是山路,车走不了了,还是请夫人和姑娘下车走吧!”
那婢女先跳下来,贵妇无奈,只得被婢女掺着下了车,朝山上走去。
这山主峰虽高,下面的山坡倒很平缓,竹林夹着条青石小路,走起来倒还有些松快惬意。主仆二人正走着,忽见一个樵夫背着一大捆柴自上而来,贵妇忙对婢女道:“春绫,快去问问还有多远。”
婢女春绫迎上去,问道:“这位大哥,此地半山处是否有个‘扭庵’,有位坤道人在那里修行的?”
樵夫笑了笑:“庵也有,人也有,离此不远,只是她究竟算不算修行还真难说,不过真是个‘活神仙’。”
“噢?此话怎讲?”
“我倒是常和她有往来。我带我小儿子来时,她便叫我儿子去她庵里玩,教他读书写字,我老婆也常送她些鞋袜、鸡子。她平时从不打坐念经,每日只做些采药种花,吹笙饮酒的事,端地是个逍遥自在的女神仙。她常常出门去玩,一去数日不归,据说与湖州城里卖酒的蔡七姑是好友。”
贵妇听这樵夫说话和气,自己也走上去问:“我就是蔡七姑荐来的,找她有些事情,但不知她是否在庵中。”
樵夫看了看贵妇,道:“夫人也惹上官司了?”
“噢?你为何这么说?”
“找她的,若非为了游玩,便是有官司上的事。她虽是个道姑,可据说也是个厉害的讼师,有事找她多半是请她代写诉状,求问计策。”樵夫说完便自顾下山去了。
春绫凑上来对贵妇说:“这么个‘散仙’般的人物,是干事的人么?”
“他说的与那蔡七姑差不多,看来这余英机或许真的精于诉讼。”
“余英机?”
“嗯。据蔡七姑说,她本是湖州城里一个讼师之女,恐怕是自幼耳濡目染,对讼状官司有些手段。彼时她家也是中富,却自己看上一个穷书生,叫他爹倒贴嫁妆嫁过去。那书生原本一个徒壁之家,经她操持几年,居然也渐渐兴旺起来。书生感其知遇之恩,发愤读书,后来乡试中考得亚员。”
“如此说来,这个老人家可算是有眼光的人,比那些只顾眼前要门当户对的不知强多少。”
“那书生中举时,众人也都作此想。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那书生实在命薄,临近会试时竟病死在进京的路上。那时她无夫无子,便将产业变卖了,来弁山上修道了。”
春绫有些不屑,“瞧这道修的,还顺手挣人家官司钱,这老人家想是还没看破红尘吧。”
贵妇瞪了她一眼:“不要胡说,我能否改嫁,就看她本事如何了。”
两人边说边走,又路过几处绝佳景色,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石等。春绫忽然指着远处说:“小姐快看,那里是否就是黄龙洞了?”
贵妇顺指看去,只见东北一座山峰上露出一个大洞,上题“金井洞天”四字,说:“那可是福地所在,传说有黄龙破洞而出。你看那里,那个丈许大的石球,像不像‘龙蛋’呀,据说真的是以前天上掉下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