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回昨天一章)
当晚,刘虞设宴款待辽东王刘辩。
大厅内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虽然刘虞崇尚俭朴,但今晚还是有肉食上桌。
刘辩今晚只带廉波和赵云过来,袁天罡和李淳风有事要忙另做安排了。
刘辩作为前任天子,又是两世为人,读书时对幽州一地风土人情偏偏还有些研究,所以和刘虞一干人聊得甚为欢畅。
大家见刘辩随和亲切,谈笑风生间顾盼自若,隐隐间一股风流高贵之意洋溢而出,偏偏这个贵公子貌似又学识渊博,无话不谈无典不识。一时间心里折服不已。
酒过半酣,刘虞对刘辩说:“辽东王一路风尘仆仆,何不在蓟县多住几天,洗洗征尘,赏一赏我们幽燕风光?”
刘辩笑道:“承蒙太尉盛情,家母何氏不堪路途颠簸,正打算在蓟县休息一天。只是对太尉多有打扰了。”
刘虞举杯道:“辽东王何出此言?明天我应该亲自去为令慈请安。”
刘辩忙感谢道:“太尉如此有心,小王待母亲感谢。”
刘虞又道:“此去辽东,道路最是难走,又快入冬,天寒地冻。不若先留家眷在蓟县,待明年春开时在接过去?”
刘辩想,刘虞大叔你真是实诚人,但是万一跟公孙瓒起了争执,被他拿了家眷做要挟,那就不好了。于是拱手谢过道:“多谢太尉!此事不难,我等准备充分,且离辽东不远。只是此去辽东,如有危难非常,还请太尉援手相助。”
刘虞道:“你我都是大汉皇室子弟,自当互相照应,况且同在幽燕边夷之地,周边蛮夷环伺。”
刘辩笑道:“太尉有心,小王在此谢过。如今天子聪慧睿敏,大兴在望,我等为天子镇守四夷,自当尽心尽力,为圣上分忧。”
刘虞听了,暗中松了一口气。他还担心刘辩到了辽东就举旗自立呢,那样的话,他这个幽州牧就不好作了。
其实刘辩怎么打算,刘虞又哪里知道!
刘虞看向站在刘辩身后的廉波和赵云,问:“身后这两位英雄看起来非同凡人,不知是何方人士?”
刘虞笑道:“这两位是随我去辽东的亲卫。年长者叫廉波,为前羽林中郎将。”
“啊?”刘虞意外道,“可是因上书弹劾十常侍去职的廉波?”
刘辩笑道:“正是!”
“这是朝廷忠臣!赐坐!”刘虞忙叫人摆座,然后又问,“这位年轻者是谁?”
刘辩又笑道:“此乃赵云赵子龙!”
刘虞又是一惊:“可是十四从军,独挡黄巾的常山赵子龙?”
刘辩也想不到赵云名气这么大,道:“正是!小王知辽东艰险,日前路过常山,特地邀子龙前往辽东。”
刘虞叹道:“子龙真乃世间英雄也。闻说常山一地在黄巾祸乱中出一少年英雄,率军保家卫民,功莫大焉。想不到子龙如此英姿伟容,好!赐座!”
廉波和赵云两人向刘虞致谢,坐在刘辩身后。
刘虞停了一会,道:“辽东王可知辽东现在形势?”
刘辩知道历史上董卓手下大将会荐举同乡公孙度为辽东太守,现在董卓刚刚掌权,估计公孙度也没有那么快当上辽东太守。没有太守的辽东,估计现在是势力林立,一团乱粥。
刘辩想了想,道:“小王从没到过辽东,不知辽东情况。”
刘虞简单介绍了一下辽东形势,然后说:“辽东孤悬于外,辽东王务必小心,有什么紧急情况,请及时通报。”
刘辩谢过刘虞,道:“辽东虽无太守,但毕竟是大汉领土。百姓多为汉民,即便有豪强世家为非作歹,但是官府根基还在,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太尉在幽州,身居要位,幽燕支柱,亦要保重。”
刘虞呵呵笑道:“谢过辽东王感怀之恩。不过幽燕虽不平静,但是尚在掌握之中。”
刘辩心想,刘虞是个老好人,还是点一点为好,不然心里过意不去,于是说:“南方兵凶,太尉切勿妄动干戈。”
刘虞知道刘辩指的是公孙瓒。公孙瓒与刘虞不和已久。虽然两人现在还没有到撕破脸的地步,但是一个想要打仗抢地盘,一个想要休养生息,矛盾迟早会爆发。更何况,两人在幽州都是名望很大的人,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只是火拼时候未到。
刘虞是老好人,但他也是聪明人。所以听了刘辩的话,陷入了沉思。公孙瓒长于打战,刘虞长于为政事。如果两人翻脸打战,刘虞就得面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这是毫无胜算的。
刘辩见刘虞已经注意到与公孙瓒的事情上,知道自己得话起了作用,于是提出了告辞。
两天后,早晨,蓟县城外。
霜风渐紧,旌旗猎猎。
刘虞率领属官为辽东王刘辩践行。
刘辩举杯向刘虞道:“我自出京以来,一路上看到流民不断,田野荒芜,心中实为沉重。幽州有太尉在,百姓乐居,这是大汉之福啊。可惜奸贼当道,朝纲不振,唉!”
刘虞也举杯道:“辽东王所虑甚远,这是社稷之福。”
刘辩又道:“此去辽东,前途难料。太尉是德高望重之人,请问我该如何处置?”
刘虞见刘辩对他如此交心,道:“辽东世家豪强得意日久,辽东王可以先查明不法,然后雷霆一击。只要顶级的世家豪门被处理了,其余各家翻不起什么大浪了。只是辽东法纪松弛,官府力弱,这次我派遣五百骑随大王入辽东,大王大可施展拳脚,诛不法,明王律,兴我大汉边疆。”
刘辩望着刘虞一脸的诚挚,不由感动道:“太尉厚爱,辨永感于心。太尉亦请保重。”
两人喝完酒,依依惜别。
刘辩带着刘虞遣送的五百骑兵,引马东去。
行出了五六里地,刘辩问袁天罡:“先生所为之事可办妥了?”
袁天罡恭敬地回答:“虽然在蓟县费了一天功夫,但是事情办好了,图纸也画好了。”
刘辩黯然道:“只是有点对不住刘太尉了。”
袁天罡肃然道:“主公前途远大,自不可为小事羁绊。刘太尉为政宽仁,是个关爱百姓的好官。但他不懂兵法,坐拥幽州,而公孙瓒雷厉风行,悍勇无谋,两人必会骤起兵戈。事情既然没有两全之策,主公请勿怀妇人之仁。”
刘辩道:“这两人,都是对朝廷有大功之人,损失一方都不应该。时间还长,待将来想个办法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