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江自从向国灭亡之后先是不愿意为杨浩效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沦之后觉得自己还应该为向国的臣民做一些事情,所以在杨浩让他筹建向成书院并寻找孤儿加以教导时他觉得自己是在为向国的国人效力而不是杨浩就答应了。
期初的向成书院规模是很小的,而孤儿又太多,正在他感觉力不从心是杨浩又让军校挑选了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少年进行训练和培养,这下他的担子轻了不少。
可是期初的先生只有自己一个人,于是在请示过杨浩之后他又寻找了一些以前认识的一些士大夫们前来帮忙,这下总算解决了大问题。其实那些士大夫日子也不好过,在奴隶释放后他们就剩下自己和家人了,而且还要进行体力劳动,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命。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当然很珍惜,慢慢打他们都沉醉于教书育人的快感中。
可是随着汉国地盘的不断扩大,孤儿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现在一些汉国国人也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前去书院读书,原因就是杨浩这几年在书院抽调了一部分品学比较好的学子前去为官,这下书院的影响力更大了。
现在由于书籍贫乏,给教授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虽然后来有了纸张,但是没有书籍也就只能教授一些比较容易寻到的书籍,就这样还是大部分时间只能教授学生认识一些字,现在的书籍太少了,这谁也没办法。
今年想要读书的国人子弟又增加了不少,他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思考还是决定前去见见杨浩,看能不能动用汉国的力量在天下搜集书籍。
六月初的时候他刚请到杨浩巡视回来的消息就赶紧跑到汉宫前去觐见。
而此时杨浩才刚回来一天。他回来第一时间就跑去看儿子,小家伙现在已经过了百天了,一个来月不见直接大变样呀,现在比以前看起来长大了不少,可是就在杨浩兴致勃勃的抱起小家伙准备逗弄的时候小家伙还是像以前一样直接接不给他面子,他刚抱起来是可能是小家伙没反应过来,呆呆的瞅了她一会,就在他暗自高兴是顿时长大嘴就大哭起来,杨浩这下就感觉脸上挂不住了,可是姜黛他们几个到时看的大笑不止。
任他千般逗弄小家伙就是不给他面子,最后没办法了只能交到姜黛手中。晚上的时候和姜黛那是小别胜新婚!第二天刚起来正在逗弄小杨睿的时候侍卫禀报汉国书院院长伯江请见。
他其实这几年见过伯江的次数也很少,关键是人家伯江不怎么愿意见他,可是伯江这几年为汉国培养出了很多的官员,这一点自己可是很感激的,本来他还有让伯江做官的想法,但是伯江死活不愿意,慢慢的他也就渐渐的放弃了,只要伯江能管好书院他就觉得很知足了,现在伯江一大早请见那肯定有大事,他赶紧让姜黛看着孩子,就传令请伯江前来。
伯江也是心急的很,一大早听说杨浩回来了,就急匆匆的前来请见。当他接到杨浩召见的传令后就赶紧跟着侍卫往杨浩寝宫走,当他走到寝宫大门口时就看到杨浩也在大门口等他,这令他很感激,最起码杨浩这几年一直都是很尊重自己的,他赶紧上前行礼。
杨浩搀扶起伯江就往寝宫的外殿走去,到了外殿坐下后杨浩就急不可内的问道“先生大清早前来见寡人可有什么急事?”说着就吩咐人把早餐带来,同时也给伯江上一份。
“主君,臣前来是为书院的事情”伯江谢过后答道。
“书院怎么了,不是挺好的吗,可是除了什么先生解决不了的事情?若有事先生大可道来。”
“主君,现在书院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可是书籍太少了,再一个就是教授的先生也不够了,臣前来是请主君能征召一些先生,还有就是能在其他诸侯国找一些书籍,我们现在的书籍太少了呀。好多学生只能识些字就再没法教了。”伯江说到这一脸期待的看着杨浩。
“哈哈,先生原来是为这事,还真是和寡人想带一块去了,其实寡人这次巡视的时候也觉得官员不够,可是以前的官员寡人又不能大量使用,毕竟现在的国策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本来寡人就准备这几天找先生商议此事的,没想到先生先来了,既然这样那先生先吃饭,饭后寡人再和先生细细说说。”杨浩没想到是这事。
其实他还真的在考虑这件事情,这次巡视的时候很多郡县的属官都是空缺的,原因是没有可靠的人,这就导致了几乎所有的政务都由主官一人处理,这样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可是各国以前的官员他又不放心大量使用。毕竟汉国现在大量的土地都是刚刚得到不就,万一出了乱子那可就不好了。
所以他就想了几个办法,本想着这几天就找珂倪和向成他们商量,在自己的想法中还是自己培养的官员可靠,可这样一来时间太长了。所以就需要增加书院的教授效率,这方面就要解决书籍和先生少的问题。
带吃过饭他发现伯江早已吃完,正一脸期待的看着他。他让人收拾完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其实他的想法也不难,一个就是吩咐向里在各国搜集书籍,另一个就是需要伯江组织人力把得到的书籍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以后再做成纸质版的。
重要的是伯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编纂处一些书籍,他准备用活字印刷术大量制作书籍,同时最好能够在个郡再设立书院,这样经过几年就能大大缓解汉国官员缺少的问题。
伯江听了他的这些想法很激动,可是人手不够呀,于是就向杨浩提出来了。
“这个号解决,现在汉国的读书人还是不少的,以前的一些官员不是正在改造嘛,你就前去征召,只要愿意为书院处理的就可以和家人得到自由并且还有俸禄,这样你就可以组织人力先编纂书籍,接下来寡人会明匠作监配合你们大量制作书籍,如果你能征召到足够的人才,寡人看我们可以在各郡先办一个书院教授基础的东西,然后选择其中优秀的再到汉国书院学习,这样从书院学成后经过考核就可以做官,你看这样行吗?”
“主君英明,臣这就前去征召人,同时请主君拨付一些钱财,”伯江听了顿时赶紧十足,这件事要是做好了拿自己就能名留史书了,顿时生出股使命感。
等伯江走后,他有召见了向里和枚务他们,把事情吩咐下去,这其中就属枚务的任务多,他告诉枚务可以挑选一些国人子弟加以培养以扩大匠作监工匠的数量和质量。
等所有的事情忙完已经中午了,看来处理政务真累呀!心中感慨着就去找姜黛她们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