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客栈胡吃海喝一通,冉苓沫领着继潼开始大购物,换了套淡灰色袍子,七七八八的生活用品也购物了一连串,冉苓沫询问起继潼的生世。
旭光74年,幼小的继潼已经出生已有3岁有余,庞大的家族因为有了这个男婴,全家大大小小高兴不已,最年长的老人也是曰曰笑的合不拢嘴,就是有那么一天,噩梦侵袭了继潼这一家,就是因为继潼的出生,家族里有些人已经躁动不安。母亲带着幼小的继潼和祖母到处流浪,没多久,母亲因为疾病而亡,只剩年长的祖母抚养长大,小继潼很懂事,祖母年老,没有几年也跟着去了西方极乐,小继潼无依无靠,靠着乞讨为生。
冉苓沫看看天,这孩子只怕也就靠着自己生活了,银两总有花光的一天,得考虑维持才好。记得那曰在客栈醒来,床头上出了一张银票和几锭银子什么字条都没有,不过也亏的这些银子,冉苓沫也没有沦落到乞讨的地步。
想着又牵紧了拉着继潼的手。冉苓沫看到一处街正中间的一家铺子正要卖出,便走向铺子旁的告示上看“有意购铺者请直接进店出价,价高者得”
冉苓沫也不进门,低声在继潼耳旁说了几句话。“主人放心吧,继潼会做好的!”听完冉苓沫的话,继潼便进了铺子里。
不一会儿,继潼拿着一张纸走了出来,笑吟吟的对着冉苓沫挥了挥手里的纸张:“主人看,我这就搞定了。”
继潼告诉冉苓沫,铺子里的确还有一些人,也都在压钱,继潼话不多说就上前放了两张千元银票,众人看是一名小童,也有些惊讶。却在这时,铺子老板问了大家一个问题“1、3、5、7、9、11、13和15中的三个数合在一块,怎么能够得到30”
众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继潼自然也不在话下,不过他想起冉苓沫之前在他的耳边说过“如果是硬着坐地叫价,压他两张银票,资格不够就选择放弃;如果老板是个古怪之人,有出题,就尽量往偏门的地方想”他想到这个,顿时觉得主人好神,自己也豁然开朗了,思考了一会儿,踏出步子,对着出题人说道:“是1加上5再加上13这样便是30了。”
出题人面色一惊,紧紧的盯着继潼看:“小公子何以见得啊?”
继潼学着冉苓沫一般神秘一笑,昂起下巴:“这还不简单,这1便是一天了,一天12个时辰加上5个时辰再加13个时辰便是30个时辰啦~”继潼的一番话让众人恍然大悟,原来答案竟然可以是这样来解答。
出题人欣然点点头,招手叫继潼进里屋去,出题人告诉继潼,这店家是个性情古怪之人,说了这题要是有人能答上,只收答对者一半的钱。继潼听完也是超级开心,一串手续办完这才慌慌张张的跑出来跟冉苓沫炫耀。
冉苓沫心里庆幸啊,这小子尼玛还算聪明,以后要办事什么的,效率至少会事半功倍。
隔天冉苓沫就和继潼搬进了那铺子,铺子后面还有个四合院,冉苓沫打算前面拿来做生意,后面拿来居住用。她召唤了继潼来,叫继潼上街去找几个打扫的人来,再去招几个伙计下人,至于怎么样的人,就按之前她告诉继潼的那样“三不留”。
另一边,自己去了工匠铺,叫工匠铺的人制作一些桌椅还有匾额。冉苓沫的画工不错,以前在现代她画的素描也是得过学校里的大奖的。她照着现代的桌椅和装修风格一一的给工匠画出草图,然后跟工匠老板修订的匾额上面的题字「知更楼」。
工匠们哪里见过这样的设计,冉苓沫在现代进修的也是设计专业,草图画的也算是清晰,适当的讲解一番,工匠老板边懂了,付完定金工匠们便起身向冉苓沫的铺子走去,冉苓沫也没有闲着,听说这地方有个征集司,是朝廷为了集结各路有才人事所置办的,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资料放在那里让人招聘,也可以把自己的需要放那边让那些有才人自己上门去应聘。
冉苓沫觉得这个非常的像现代的那些招聘网站,感觉有些亲切,她找了管事的人,按照管事人的要求,付出预约金便可以登上征集簿,冉苓沫把要求填好,付完定金便走人了。
另一头。
“公子,小的的人查到,冉姑娘不是她,咱们给她的那些钱她也没有到处乱挥霍,听说她现在要开个铺子,叫「知更楼」。”房间里一人弓着身子对着另一个人说到。
“知更楼?呵呵,有意思,再探。”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