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上黑乎乎的,只有一些积雪反射出的光线,可以令人模糊地看出景物的轮廓。玄辰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校场上,双手握拳,拳心朝上,收于腰际。右腿划开积雪往前伸出,膝盖弯曲,跨部收紧,重心下降至裆部,脚趾紧紧地抓扣住了地面。一种落地生根、沉稳厚重的感觉,顿时从他身上散发出来。这是蛮牛拳最为基础的拳架,蛮牛架。
玄辰保持着这个姿势,感应着身体之中的劲力,令其在四肢百骸之中流转一番,最后,全都汇聚到腰胯所在的位置。等到劲力已经全部舒活后,玄辰缓缓提起拳头,拳心向耳,拳面朝前,状若牛角展开。同时,腰胯的劲力往上蹿升,顶住脖颈,脑袋略垂,下颌微收,双目目光上抬,紧紧地逼视前方不远处。这是蛮牛拳的第一式,顶角式。取的是蛮牛相斗时,以角相顶的形象和意蕴。
“吼”,伴随着一声低吼,玄辰步法迅猛向前,溅开积雪,同时垂于耳际的双拳,猛然暴冲开来,顶向前方,重重轰击在一根缠满粗绳索的练功柱上。
“轰”的一声,练功柱剧烈地晃动一下,表面的冰雪,簌簌地往下掉。这是蛮牛拳的第一招,蛮牛顶角。
打完这一拳,玄辰还原步法和拳头,变回最为基础的蛮牛架。同时在脑中思考着刚刚这一拳从动步、拧身、出拳、着手到发力的过程。这整个过程,跟拳谱之中所记载的和老师的示范动作,没有丝毫差异。但是在劲力上,始终差了一点东西。导致流转周身的劲力,没有在发力的刹那,全都凝聚到拳头上去。这,就是武士小成活劲,与武士大成连劲的区别。
玄辰曾听人说过,习武之道,始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满于九;其为士,其为师,为大师,为武尊,为武王,为武君,为武帝,为武圣,为武神。武道境界,因此也分九个大级别,五个小阶段,分别为入门、小成、大成、巅峰和圆满。
武士第一个阶段,入门,主要是强身健体,增长力气,外练身法步,内练骨肉皮,外加手、眼、肩、肘、腕、胯、膝的运用等。这个阶段练出来的力,都是死力,诸如举石锁,开硬弓等。虽然力可百钧,却不能打百钧之人。因为这些力,都是死力,一百钧的力量打出去,自身也要承受一百钧的力量反弹,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武士的第二个阶段,小成,便是活劲。活劲,则是把死力练活,把死力都换成活劲,也就是能够流转四肢百骸的劲力。这个阶段,力未必能举百钧,却可轻松打百钧之人。百钧之人全力来袭,其力量有直无横,大而不刚,只需将其蛮力轻轻一引,从旁以直劲击之,以直对横,轻松可破。就算正面相对,也可以刚劲击溃其一点,破其蛮力。
武士的第三个阶段,大成,被称为连劲。其核心,便是要把周身劲力,连为一体,纵横捭阖,挥洒自如。这个阶段,力不达百钧,劲却可达数百钧。面对只有百钧蛮力之人,已无须任何技巧,便可轻松碾压。
玄辰,便是卡在这一阶段,迟迟没有进阶。周身劲力,始终无法连为一体,导致蛮牛劲始终无法跨越极限,产生质变。到这一阶段,修炼的核心,已经不再是身体,而是劲力。身体的力量,始终是有限制的。再强壮的人,也不可能举起千斤之物。然而大成武士的凌厉一击,却是有可能达成千斤之劲的。
玄辰重新摆出基础拳架,心神一动,观想出虚漠之图,进入那种玄奥无比的状态。他感觉自己的神魂从身体之中抽离了,正从虚空之中凝视着自己的身体。在这种状态下,他心念一转,便察觉出,自己的蛮牛架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
蛮牛拳是形意拳中的一种,其最初的拳法,源于古代先民观察西部蛮荒中的野牛,从野牛的动作中,逐渐悟出武技功夫。蛮牛最大的特点,便是直进直退,勇往无前。它们耐力超强,无所畏惧。就算是狮子老虎这样的猛兽,面对蛮牛的正面冲击,也得退避三舍。
而玄辰所摆出的蛮牛拳基础拳架,两脚脚心与重心之间,不在一条直线上。往前踏步时,重心左右摇摆,出拳时的拳心,也没有与脚心、重心连成一条直线,因而蛮牛拳最为核心的那种直劲,尚未发挥出来。拳头所向,缺乏一种不可阻挡的锋芒。
玄辰加大了前脚膝盖弯曲的弧度,脚掌,牢牢贴在了地面,犹如落地生根一般。他活动了一下胯裆,重心降低,准确地落在了前后脚脚心的中间线上。重心调整到位的刹那,周身劲力,连成一线,自脚底上涌,直冲胯腰,通达肩臂。
仅仅是一个基础拳架,玄辰,就已经把握到了连劲的一丝精髓。所谓连劲,那就是要让劲力连成一体。要连成一体,劲力,首先就要动起来。当所有的劲力,都沿着特定的路线和方向流动时,连劲,便成为可能。
“蛮牛顶角!”玄辰双拳一举,自然而然地带动了自脚底涌出的劲力,伴随着步法往前重重一踏,头低,拳出,整个身体之中的劲力,于瞬息之间连成一线,在两个拳头的带动下,狠狠轰击在了一根练功柱上。
这一次的劲力,较第一拳提升了不少。练功柱距离地摇晃了一下,内部发出细微的咔嚓声。
“我的招式,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一拳打出后,玄辰心中雪亮。出招的刹那,他的身上,从脚跟跺地开始,浑身上下,共出现了七个发力点,分别是脚跟、脚踝、膝盖、胯部、腰间、后背、肩膀。这七个发力点虽然差不多同一时间发力,但因为各自发力的位置分散,先后的顺序不一,劲力,并未通过肌肉筋膜的运动连成一片。
而从肩膀抬起开始,到拳头着柱之间,又有几个发力点,分别是肩关节、大臂、肘关节和手腕。这几个发力点之间的连贯性比较好,但远未达到连点成线、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效果。
劲力过腕之后,在拳头上,又有拳面、拳眼、拳心、拳脊、拳峰等数个不同的着力部位。而蛮牛顶角这一招打出的是勇猛无匹的直劲,因此其着力的部位,是在两个角上面。换到拳头上,那就是五个拳峰所连成的那一条拳脊。拳头着柱的,是整个拳面,但真正发力的,只应是拳脊。只有这样,这一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像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以及筋肉皮膜等这些东西,早在入门阶段,玄辰便已经修炼的极为纯熟。但是,这些基础的功夫,只有真正连成一个整体,在一招之间,汇入所有武道基础的功夫,将自身劲力的威力,发挥至最大,这样,才是真正的武道。
就在这刹那之间,玄辰,已经捕捉到达成武士大成的那一丝奥妙,那就是锁死劲力点,连点成线,又凝线成点,最后一击而出。心念及此,玄辰步法一动,又是一招蛮牛顶角打出。这一次,他从足跟重重蹬地而起,脚踝、膝盖、胯腰、背肩等按照固定的顺序依次发力,而且每个发力的地方,其发力点都被锁死在固定的位置,让劲力始终连为一线,犹如水流不绝。
一股狂暴的劲力,自脚底升腾而起,在筋骨牵引下犹如奔涌的河水一般越来越急,直贯双臂。玄辰双臂顺势而动,所有的发力点,瞬息之间连成一条线,全部的劲力,通通贯往拳头之中。在拳面刚刚触碰到练功柱的时候,玄辰的十指筋骨,猛然一动,所有劲力,悉数汇聚到十个拳峰之上,于瞬息之间沿着同一个面奔涌而出,狂暴地轰击在了练功柱上。
“轰”的一声,脸盆粗细的练功柱,被这一拳打的剧烈晃动一下,从贴着地面的地方折断了。
打完这一拳,拳头一收,犹如波浪回涌一般,所有劲力,又沿着同样的方向返还,沉入胯裆之内,令得整个身躯一沉,步法更为沉稳厚重。在这个瞬间,玄辰又突然明白了裆若不成,拳必不稳的道理,数年来在胯裆上下的苦功显现出来,两腿往下微微一蹲,轻松掌控了劲力的回旋汇聚。
同时,蛮牛拳的第二招,“狂野践踏”,也是顺势使了出来。因为第一招的劲力回转之后,沉入胯裆之内,正好趁机发动第二招。
“蹬蹬蹬”,玄辰直步踏出,每踏一脚,都震的地面一抖,雪花四溅。校场底部结起的厚厚一层坚冰,足足有数寸之厚,全都被一脚踏穿。这几脚要是踏在人脚上,足以把人的脚掌踏成肉泥。
“狂野践踏”之后,便是“老牛奋蹄”,玄辰携踏步之威,周身劲力,悉数凝聚于膝盖之上,提膝猛撞,状若老牛奋蹄。
“轰”的一声,又是一根粗大的练功柱,被直接一膝给撞断。这一撞的劲力,起码达到了千斤之上。
玄辰练的兴起,紧接着,又把蛮牛拳中剩下的招式,诸如“铁牛耕地”、“狂牛竖尾”、“懒牛打滚”等等,悉数施展出来。这些招式,环环相扣,犹如行云流水一般,精确地引导着周身劲力或发或收,始终沿着一个统一的方向,遵循着固定的规律运动。越练到后面,便越发感觉到,周身劲力,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犹如把火焰凝聚成了火球一般,指哪打哪。
一趟蛮牛拳打下来,玄辰,已经掌握周身劲力那种犹如潮水一般自由流转的规律。在这种极有规律的修炼当中,身体之中累积的劲力,逐渐被激发出来,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江大河。整个蛮牛劲的劲力,因此而急剧增长着。
玄辰顾不得腹中隐隐作痛的饥饿感,沉浸在这种如行云流水一般的状态中,不断地施展着蛮牛拳拳法,既加深对蛮牛拳各种劲力的理解,也不断提升着蛮牛劲的基础力量。
足足三个时辰后,玄辰才从苦练之中停歇下来,这时候,校场上的练功柱,已经横七竖八倒了一片。地上到处都是一个个穿透数寸冰雪,直达校场底部的脚印。
毫无疑问,此时此刻,玄辰已经顺利跨入武士大成之境,周身劲力,已经上下纵横,连成一体,随心所欲,可发可收。每一拳出,都可用上全身之劲。
玄辰从虚漠之图中退出,一阵狂喜之意,掠上心头。仅仅数个时辰,便轻松洞穿蛮牛拳的一切诀窍,顺利从武士小成,升入武士大成。这样的资质,恐怕是已经与那无法无念级别的旷世奇才相当。而且,就算是旷世奇才,也不保证每一次修炼,都可进入无法无念的状态。而玄辰的虚漠之图,却是随时随地可以进入的。
玄辰颀长的身形肃立校场之上,衣衫上,早已沾满一层洁白的雪。主楼那边的喧嚣声,早已沉寂下去。狂欢的众人,逐渐上床休息。只有零星的烛光,依旧在夜空中浮现。“咻”的一声,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风雪交织的夜空,留下美丽的轨迹。玄辰举目一望,已经习惯了紧抿起来的嘴角,难得地浮现了一丝笑意。在这寒冷无比的长夜里,新的一年,真地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