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小姐一行人回到了猫耳村何家庄园。此时天色近晚,何晴也顾不上休息片刻,径直便往何家老爷子的书房去了。何老爷子的书房在庄园靠里的位置,与前厅隔着一小片假山园林。何晴缓缓地走在园林小道上,却不知怎么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心悸之感。她走着走着,却是觉得有了一阵恍惚,却又似乎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阵说不出来的怪异之感来了又去。何晴下意识地看向自己本握着草枝的右手,突然一声惊呼:“呀!”她险些跌坐在了地上。那草枝竟然不翼而飞了!
这何晴也不愧为郡府书院公认的才女,片刻之后,她便缓了缓心神,依旧不急不缓地向着书房走了去,可她的步伐却是比平日里凌乱了不少。
进了书房,拜见了自己的爹爹,何晴便大致说了说自己在走马村里与刘半天见面的经过。言毕,却听何家老爷问道:“晴儿,你觉得这婴儿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何晴微微一笑,道:“爹爹,晴儿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那就好。我也倦了,你就自己回房歇息去吧,记得叫膳房备一点吃的。明天郡府的消息就要到咋们家里了,如果这婴儿没有问题,咋们就无需再管这件事情了。这也算是帮你的夫家结下了一段善缘吧!”何老爷子缓缓说着,却是一直在看着手上的书,似乎对此事并没怎么在意。
何晴应了一声后出了书房门,又深呼了一口气,心想道:“那就这样了吧。看来这婴儿的来历可不是我辈能去揣测的。来人已经给了我一个警告,我可不能连累到自己的家人!”她一边思量着,一边向着前厅去了。
不远处,假山上的两只小燕噗哧一声飞了起来。它们似乎是被什么东西惊起,带着两点小小的黑影渐渐远去了……
两天后的走马村,刘半天正乐呵呵地看着自己石屋里站着的一干村民。村东面的张婶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碗羊奶,此时正用小勺小心地喂食着小流天。陈老九笑眯眯地说道:“刘半天,村里添了丁,你也算是给咋们村捡来了一件喜事。以后呢,这小流天的奶水就由咋们村里的几个大婶来供给了,也无需你给银两,咋们村里产奶的牛羊也不少呢。”
“你瞧,这小家伙胃口好着呢,可真是个乖巧的小孩儿啊!”村里小店的李婶本来不怎么喜欢平时经常赊欠酒钱的刘半天,但为了看看这漂亮的小婴儿,她也不禁加入了帮忙带孩子的村民队伍里来了。
“这孩子生得壮实,将来肯定有出息。”李三憨憨地说道。
“说啥呢,人家小流天以后可是要到郡府里考取功名的!长得壮实?你还想要人家像你一样去种田啊!”李婶不禁对着自家男人嗔怪道。
“就是就是,考取了功名更有出息!说不定还可以到州府去拜入仙门呢,到时候你刘半天可就能跟着享福了!”
刘半天的眼睛都笑成了一线,忙说道:“怎样都好,有出息就好!”
他的心里却是一阵感慨:“想我刘半天一个人稀里糊涂地活了三十多年,到了现在居然捡到了一个如此乖巧的儿子,老天爷对我真是太好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地待这孩子。”
日升日落,半个月过去了。每天总有不少的村民在刘半天的家里忙东忙西,而陈老九的二儿子也迎娶了何家的二小姐,村子里洋溢着一片喜气。住在离刘半天家石屋不远的陈二似乎也感受到了村子里的喜气,不再到郡府里员外府里做长工,而是回到了自己的破旧石屋里来了。陈二还带回了一个略显木讷的汉子,听说是一个远房的本家兄弟,还是个会做木活的木匠,名叫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