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科学界普遍认同:一、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原子核几乎占有整个原子的质量;二、原子核十分稳定,这是由于原子核中有一种力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力是在很短距离内发生作用的力,称之为核力;三、质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中子近等于质子的质量,都为一个质量单位;四、较重的原子核能分裂成为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这称为裂变;五、较轻的原子核能结合成为质量较重的原子核,这称为聚变。
上面所提的“原子科学”似有未完善之处,依我理解,原子的结构和性质,还可以推理得出下面的结论:一、许多原子都是大致呈现中性,实际上并非真的是中性,因为原子并非是单独存在,假如一个原子与其它的原子连结在一起,则这些原子中至少有某一个呈现为引性,否则在没有或没有足够的“引性作用”的情况下原子不会连结在一起;二、一个原子与其它的原子越难以分开,则此原子对其它原子的“引性作用”越大;三、质子主要带有引力,而中子综合力表现出来的排斥作用一定不大,否则中子较大的排斥作用在无法推开质子的情况下一定会推开自己而令二者之间的距离变得较大;四、质子中子等粒子带有引力的同时也会带有斥力,而电子等粒子带有斥力的同时也会带有引力;五、根据科学资料,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而电子是斥力较大的粒子,那么负电荷应该会是代表着斥力较大,而正电荷与负电荷性质相反,那么正电荷相信代表的是引力较大,因此质子的吸引作用比中子的吸引作用要大得多;六、原子核有一种核力,核力实际上仍然是引力对比斥力之后的综合吸引作用,因为距离较近,这种力的作用就会变得较大,从而对质子中子等核子产生较大的吸引;七、电子带有较大的斥力,其一是因为电子的质量相比质子中子细小得多,这是排斥作用较大引起的,同时也说明了它的引力作用较小,其二是因为电子比质子中子更容易产生运动,这是排斥作用较大斥力较大的缘故,其三是因为电子的运动速度相对较快,这也是排斥作用较大斥力较大引起的;八、原子核引力对比斥力的作用,与每一个电子的斥力对比引力的作用,在电子的转动之处大致相等,而二者的作用性质刚好相反,一个是吸引,一个是排斥,这样就使得电子刚好得以处于其位;九、原子核的引力对比斥力的吸引作用,比电子斥力对比引力的排斥作用要大得多,因为原子核的吸引作用,会因距离的变远,而变得越小,并且这种吸引作用会在电子转动之处而与电子的排斥作用相等,因此原子核本身的吸引作用,比电子的排斥作用要大得多;十、质子中子电子的引力斥力都在不断转移转变,各分体之间的运动就是通过这种转移转变来进行的,分体的运动就类似太阳系星体的运动;十一、原子一般有多个分体,不过无论怎么样,分体的运动也是通过引力斥力的不断转移转变来进行的;十二、原子现象类似于太阳系现象,分体现象类似于星体现象,不过,一般情况下,原子核带有的是吸引作用,而太阳带有的是排斥作用,绕原子核运转的电子带有的是排斥作用,而绕太阳运转的星体带有的是吸引作用,因此,原子现象与太阳系现象,其实有点倒转的意味,当然,未必所有现象都是如此,但这样的情形会占大部分,如果我们一定要寻找更加相似于太阳系现象的原子,那么就要从一些较为光亮的原子着手,因为光亮的原子的斥力会比较大;十三、原子内部的情况很可能会如下所说,每一个分体的引力变大达到一定程度,引力物质就会转变成为斥力物质,从而斥力会变大,每一个分体的斥力变大达到一定程度,斥力物质就会转变成为引力物质,从而引力会变大,分体物质会这样反反复复的不断转变和不断循环,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分体都不可能只有收缩而不转换成膨胀,或不可能只有膨胀而不转换成收缩,亦即不可能一直吸引和靠近,而不转换成排斥和推离,或不可能一直排斥和推离,而不转换成吸引和靠近,这也是为什么电子一直发出能量,却不会导致其越来越靠近原子核并与原子核成为一体,从而使原子毁灭的原因;十四、原子并不一定保持中性或微引性或微斥性,在一定的情况下,它能引力变大吸引其它的原子而成为分子,或先放出斥力令引力作用变大再吸引其它的原子而成为分子;十五、原子不可能长久保持大致中性,因为分体的引力斥力会不断变化;十六、当原子放出光线等能量时,则代表斥力在变大,在斥力的作用下,分体应是被向外推离而不应是向原子核靠近;十七、简单的原子能在引力斥力的作用下与其它粒子不断结合而成为较复杂的不同原子;十八、原子核引力斥力的变化能引致核的裂变或聚变,较易发生裂变和聚变的都是不甚稳定的原子核;十九、当引力变小斥力变大,在斥力作用下重原子核能分裂成为较轻的原子核,这就是裂变;二十、当斥力变小引力变大,在引力作用下轻原子核能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这就是聚变。
原子中各分体都在引力斥力的变化下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一切属于各分体的物理量,例如体积、质量、运行轨道等。各分体每一个物理量改变的同时就会引起其它所有物理量的改变,因为任一个物理量的改变,就说明了分体的物质发生了变化,而物理量就是物质的表现,伴随着物质的变化,其它所有的物理量都会发生变化。
物质发光主要是因为斥力的作用,并伴随综合力表现出来的斥力作用越大,波长越长,伴随综合力表现出来的引力作用越大,波长越短。所以原子核引力不断变大并到达一定程度时,原子不会发光或发出的光会很少,这时电子也会由于引力作用,不断向原子核靠近。只要排除原子内部其它微粒子具有相违影响的情况,随着原子核引力作用变得越大,原子发出的光线会变得越少越弱,这时原子就会越暗,而电子离原子核会越近。
原子核的引力变大到达一定限度斥力就会变大,这时电子会被斥力不断向外推离,原子也会由于斥力作用不断发出光线,并且随斥力作用越大,原子发出的光线会越多越强,电子离原子核会越远。
科学家认为光子、电子等微粒既呈现粒子的性质又呈现波的性质,事实上这些微粒都是粒子,但由于这些微粒在引力斥力的作用下速度较快,科学上的分辨能力又无法与微粒的速度相匹配,在这种情形下,科学家才会误以为光子等微粒既呈现粒子的性质又呈现波的性质。
海森堡在一九二七年提出了“测不准原理”,认为由于受到测量中的各种因素影响,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不可能同时确定。同年,玻尔把玻恩、海森堡的观点以哲学的角度来解释,提出了“互补原理”,根据这个理论,经典的决定论的因果律在量子系统中不再成立,而只能了解粒子出现的几率,不能确定某个粒子在何时何地是否一定出现。爱因斯坦对这些解释提出了强烈反对。在我看来,爱因斯坦的理解有更大理由,因为任何事物的出现和状态都是决定于力量的作用,如果知道了力量的作用和变化,那么一切事物的出现和状态的而且确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事物是必须严格地遵守因果律的,知道了因,就能计算出果,如果计算不出果,那就只能是由于未曾知道足够的因,又或者是计算方法存在偏差或不妥。考虑到原子核对粒子的控制能力,在测量过程中,其它因素应该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假如是我的看法正确,科学界应重新考虑以下几点:一、粒子是以椭圆为轨道;二、原子内粒子的数目是否准确,并且粒子相互之间的作用是否影响了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三、粒子引力斥力的变化。对于这最后一点我相信未有科学家会认真考虑过,这或许是“测不准”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