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质的转变规律,我们可以总结出星体引力斥力变化的两大重点:
一、每一星体引力到达高峰之后,就会变小,而斥力就会变大。相反,每一星体斥力到达高峰之后,就会变小,而引力就会变大。
二、一个星体斥力变大,则引力变小;若引力变小,则斥力变大。相反,一个星体斥力变小,则引力变大;若引力变大,则斥力变小。这主要是由于星体引力物质斥力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变而造成的。
利用上面的推论我们可以得出:
在太阳还没有成为太阳前的某一时段,太阳是一个以引力为主的星球,就类似今日的地球。在月球还没有成为月球前的某一时段,是一个以斥力为主的星球,就类似今日的太阳。而地球将来也会成为一个类似太阳的“斥力星体”。
证实我上面推理的证据是:地球在不断膨胀,地球在不断升温,月球上存在着大量耐高温、耐腐蚀性金属,以及月球年龄比地球年龄大得多和其它月球上种种符合上面推理的谜团。
我上面讲过,地球有朝一日会变成“太阳”,太阳有朝一日会变成类似“月球”的星体,那么月球日后又会变成怎么样的一个星体呢?
为了说明这一个问题,我下面先对星体的引力斥力情况,作一些十分重要的推理和分析。
任何一个星体的引力斥力,相差程度可以很大,但星体引力相差于斥力的程度不能脱离物质的强度,否则在斥力的作用下,星体物质就会脱离星体的控制。以太阳为例,太阳发出巨大的斥力,因此太阳斥力比引力大得多,但若太阳的斥力比引力大太多,以致太阳的引力和太阳上物质强度无法承受的话,则太阳爆发时会成为碎块,而不会是一个火球。恒星爆发时有时会有碎块裂向太空,或有些恒星会产生爆炸变为碎块,对于这种情况如上所说,这是因为恒星吸引碎块的引力无法抵受恒星爆发之时或爆炸之时的斥力。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转变,成为强度更大的物质。在太阳演变的过程中,高温或大量释放斥力等种种原因必然会令高斥力物质转变成为高引力物质。这些物质冷却后相对于太阳爆发前的相应物质要更耐热,燃点要更高,引力更大。这样在下一次的爆发中,太阳就可以承受更大的斥力。
由于月球以前是一个类似太阳的星体,我们可以利用上面对太阳演变的分析来推理月球的演变:月球也经历过太阳现在的阶段,它由引力星球转变为斥力星球,之后又会由斥力星球转变为引力星球,再由引力星球转变为斥力星球。由于月球把未爆发前的引力物质转变为爆发后的高斥力物质,又把高斥力物质转变为高引力物质,所以现在月球上物质的强度会比地球上物质的强度要大。但是现在的月球处于斥力星球向引力星球转变的阶段还是已经跨越了这个阶段呢?其实现在的月球已经走过了斥力星球演变成为引力星球的阶段,正以斥力不断变大的状态来演绎着一个星球的历程。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由下面的证据总结而得出。
一、鹦鹉螺化石的生长纹显示,在四亿多年前,月球绕地球转一周只需用九天,随时间往后推移,变为十五天、十八天,后来是二十二天、二十六天,到了今天是二十九天,这表明月球的公转轨迹在不断变大,以此推理,“月球受到一个不断变大的斥力作用”。
二、根据几千年来的天文学资料和最近对月球的不断研究,科学家发现月球以平均每年五点八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而去。这也表明“月球受到一个不断变大的斥力作用”。
三、月球的实际膨胀比科学家根据潮汐资料计算出的月球膨胀大出十七倍。这里的现象可以比较有力的说明“月球斥力在不断变大”。
上面第三点所说的是“月球斥力在不断变大”,而有别于前两点说的“月球受到一个不断变大的斥力作用”。因为“月球受到的不断变大的斥力作用”未必是“月球斥力在不断变大”,也可以是“地球的斥力在不断变大而造成”,不过,根据“月球离开地球的运动如此明显”来估计,这个可能性是较微的,有可能是二者的斥力不断变大而共同造成,而且应该会是“月球的斥力不断变大”所占的因素较多。综合三点来分析,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的认为:现在的月球已经过了引力星球的阶段,它的斥力正在不断变大。
由于月球引力物质在不断转变为斥力物质,那么随时间的不断往后推移,月球的斥力就会越来越大。当达到月球上其它物质的燃点,这些物质就会燃烧,斥力又会变大,于是温度不断升高,又再达到另一些物质的燃点。当这些情形不断的发生,到最后月球就会再次发生爆发,成为恒星或类似恒星的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