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又卫门来到伊贺不久,便被百地三太夫正式收为弟子。百地三太夫先指派五右卫门、服部正成和阿泷跟随伊贺的中忍笔头楯冈之道顺修习伊贺忍者的一些基本技艺。
楯冈之道顺送给五右卫门一只小猫,说道:“在我们伊贺,每天清晨当猫的瞳孔变成枣核大小的时候,大家就要起床锻炼身体,切勿因懒惰而荒废了身体!”这是五又卫门在伊贺学会的第一个忍术“猫时针之术”,用猫瞳孔的变化来推测时间。
每天清晨当猫的瞳孔变成枣核大时,五又卫门、正成和阿泷便会从床上一跃而起,先是诵读兵书。在伊贺四十九院有一间房间里摆满了许多伊贺忍者花了大力气从各处搜集来的大明国兵书如《孙子》、《六韬》、《尉缭子》、《司马穰苴兵法》、《李卫公问对》、《鬼谷子》等等。由于伊贺忍者的“非常规战术”中的核心思想‘用间’,‘虚实’等都来源于中国的古代兵法书《孙子兵法》和《六韬》。伊贺的忍者必须要熟读兵书,才能理解忍者的战术,分辨虚实,提高洞察能力。
然后,进行胸前贴斗笠,脸蒙纸的跑步训练。还有通过控制眼睛注视物品的焦点来锻炼眼部肌肉以提高眼力,使其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远处的目标。
有一天,刚完成修习的五又卫门跑到楯冈之道顺面前,问道:“中忍笔头大人,请问您打算什么时候教授我们用于战斗的技巧。”
“五又卫门,你一定要记住!”楯冈之道顺看着五又卫门,严肃地说道:“战斗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一个忍者,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运用‘这个’去达成目的,而不是先考虑如何用忍术去杀人!”楯冈之道顺说边用手指了指五又卫门的脑袋,接着说道:“等你学会了用这个,我再教你用这个。”楯冈之道顺指完五又卫门的脑袋,接着撩开自己的上衣,指了指自己腰上挂着的一把胁差。
过了段时间后,楯冈之道顺觉得是时候开始进阶训练了。除了每天严格的身体素质训练外,五又卫门等三人开始接触一些忍者的基本技艺。
一天,五又卫门早早醒来,穿了一件便于行动的粗布短衫,便去叫上正成和阿泷一同去伊贺四十九院修炼。正成和阿泷也马上起床飞快的穿上了衣服。今天他们要去伊贺四十九院学习第一个忍者格斗技艺“骨法”。
伊贺四十九院外的一片空地上,一大群孩子围成了一个大圈。他们瞪大眼睛注视着位于圈子中心相互扭抱在一起的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面对面,互相紧紧抓牢对方的腰部系着的一根粗麻绳僵持在了一起,持续将力量通过双手灌输到对方身体里面。这是一项相当吃力的活动,双方的力量会相互抵消,耗尽力量的一方立刻就会被对方摔倒。汗水击打在柔软的沙土上,发出“吧嗒”的响声。突然个子偏小的孩子有些体力不支,回撤了一下力。大个子的孩子敏锐的抓住了这一时机,拿住对方腰间麻绳的双手用力往左一提,同时向前伸出右脚一绊,将对方往左摔出一间远。
“与三郎,你用力大而不持久,才会被勘助趁机绊倒!勘助,你用力太僵硬不够灵活!”伊贺的中忍野村孙太夫板着长长的脸,探出身体在一旁观观看,并不时指出双方所犯的错误。在他看来,犯了错误即使是胜利了也不值得夸奖。
野村孙太夫是“十一位伊贺流的忍术名家”之一,负责在伊贺四十九院教授“骨法”。“骨法”是由一种被称作“手乞”的徒手格斗技艺演化而来的,而相传“手乞”则是由中国唐朝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时,连同佛法被一同传到日本的。后来“手乞”演化为了两个分支---“相扑”和“骨法”。相对来说,相扑更注重表演;而骨法,更倾向于实战。
“下一个,万千代对五又卫门。”野村孙太夫大声对着人群喊道。
两人应声从人群中跳了出来,相对站立。五又卫门的对手万千代是一个子很高大的孩子,他用手抹了一下额头,在地上抓起一把沙土,双手搓了一下。听到野村孙太夫宣布开始的指令,两个孩子迅速抓住对方腰间的绳子,扭打在一起。
万千大的身体比五又卫门强壮许多,力气也要比五又卫门大,他尽全力顶住五又卫门的身体,使他无法稳住自己的重心。五又卫门身体开始微微晃动,他深知自己力量不足,突然心生一计。他突然松开抓主万千代腰绳的双手,用力往下一沉用压住对方的双手。万千代吃不住痛也松开了双手,这样五又卫门的身体就可以移动了。他拉住万千代的双手往自己头左侧使劲一拉,同时身体顺势往右边一让,万千代面朝下跌倒在五右卫门的左边。正成和阿泷立刻传来欢呼声。
“万千代力量太僵硬!”野村孙太夫点评到。他虽未对五又卫门做出任何评价,内心却对这个孩子的机敏反应感到异常吃惊。
伊贺的年轻忍者除了要修习‘骨法’外,还要修习控制和阻碍对手行动的“不动金缚术”、以及剑术、枪术、手里剑和苦无的使用、火药的使用。另外还要修习‘教门’,也就是一些杂技,音乐和舞蹈等以便于伪装身份。以上这些技艺统称“忍者八门”,是每个忍者都必须掌握的。五又卫门由于从小跟随知识渊博,擅长‘幻术’的果心居士学习,所以对许多忍者技艺上手很快。正成和阿泷也因为家族传授和天赋的原因,也学习得很得心应手,他们三个在伊贺同辈的年轻忍者中立刻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