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真泼了美女一身水便赢得了比赛,看的台下的人是目瞪口呆,尤其是一些男修士,纷纷向莫真竖起大拇指,都对他露着一副“汝之秀,吾等皆不如也”的猥琐表情。
莫真一脸谦逊的笑容,不住的向下面那些热情高涨的观众拱手稽礼,嘴里笑呵呵的道:“不敢当,不敢当,承让了,承让了。”看的输了比赛的那名年轻女子和站在一旁的玉心公主真恨不得一巴掌抽在他那张令人生厌的脸上,将他打成个猪头。
那年轻女子浑身被淋湿后,前前凸后翘的身子顿时若隐若现,让台下的那些血气方刚的男修士们过了好一把眼福,就站在她对面的莫真顿时有些尴尬,一时看也不好,不看也不好。女子急忙用真元将自己身上的雨水蒸干,狠狠的瞪了一眼莫真,这才飞身下了擂台。
一旁,玉心公主冰冷的宣布了比赛结果:比赛结束,莫真胜。”说完,她用她那双透着寒气的极美双眸,示意莫真可以滚下擂台了,不然她就要暴起杀人了。
莫真很厚脸皮的对着玉心公主微微一礼,这才不慌不忙的转身跳下擂台。
下了擂台后,莫真左挤右挤,向人说了不下十句“不好意思,借过”之类的话语,好半天才挤回自己的座位,经过一些男修士身边的时候,都对他露出一种只有在男人之间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呵呵笑容。经过一些女子身边的时候,那些冰清玉洁的仙子似的女子修士们脸上都露出十足的厌恶表情,看到莫真走过来,都会早早的避开,就像避一只丑陋的癞蛤蟆一样为他让出一条道来,生怕被这个看着挺俊俏的斯文败类给占去了便宜。有个别性子挺倔的修仙女子,做事直来直去,不像是小家碧玉,倒像是那种经常闯荡江湖的江湖女侠,看不惯莫真的所作所为,便有意拦住路让莫真过不去,莫真只得厚着脸皮笑一笑,而后绕道而行。
莫真坐回自己的位置,他旁边坐着一个一头光溜溜,肥头大耳的和尚,见到莫真坐下后,连忙自来熟的靠过来,一张肥大的胖脸笑起来连眼睛都看不见了:“嘿嘿,莫施主,你下手可真狠啊,一点怜香惜玉之心都没有,哈哈,不过我喜欢。”
看着凑到自己眼前的这一张笑得跟菊花似的胖脸,莫真丝毫看不出他身上有出家人的那种独有的一脸慈悲、六根清净、满心佛性、四大皆空的空灵出尘的佛门气质。只看到了一身肥油,满脸猥琐的气质,如果不是因为他身上穿着袈裟和脖子上的那一大串佛珠,莫真都不敢相信他是一个已经遁入空门的和尚,还以为他是一个生活优越,整天大鱼大肉,毫无节制的某个爆发户家中的纨绔公子呢。
看着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年轻发福的胖和尚,莫真不禁想到了那个脑子里整天想着挖别人家祖坟的愚痴大和尚,这两个一大一小的和尚身上都有着同样的一种气质—厚颜无耻!这两个人刷新了莫真对佛门中人那种固有的印象,他突然心里一动:“他们之间不会真的有什么关系吧?”
莫真轻轻咳了咳,稍稍组织了下语言,压低声音问道:“不知小师父法号为何?在哪家寺庙中修行?”
胖和尚依旧一脸笑眯眯,毫不避讳的答道:“小僧法号悟净,是般若寺的僧人,今年刚好有幸来参加这一届的皇榜比赛。今天能与莫施主在此相识,也算是我们之间有缘了。”
“般若寺?既然你也来自般若寺,那你可认识愚痴和尚?”
“愚痴师伯?莫施主还认识我的愚痴师伯?师伯出门游历,好久未归,我已经好久没有见过他了,他现在在长安城吗?”
莫真心想果然没有猜错,嘴上支吾道:“之前见过两面,现在也不知道他去了何处,可能还在长安城吧。怎么?皇榜比赛你们般若寺就来了你一个人吗?”
“莫施主应该知道,东胜神州有四大修仙大派,分别是仙鹤山、吴家剑冢、义兰山庄和我们般若寺,这四大修仙门派每一庙皇榜比赛都有五个参赛名额,但这四个门派都自视甚高,不愿以人多欺负人,更不愿滥竽充数,所以每一届比赛都只来一个人,这个人是在宗门内经过重重比赛选出来的,一般代表了该门派年轻一代的最高战力。这个人在皇榜比赛中的排名,也就基本代表了这四大修仙门派在东胜神州修仙界中的排名,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代代传下来,到现在基本上是一个定制了。”
“哦,那你在你们宗门中算是比较厉害的了。”莫真没想到这个一直笑眯眯,满身流油的胖子和尚还是个厉害角色,第一次开始正视起他来。一个一流修仙门派中年轻一代的战力最强,这代表了什么,莫真心里非常清楚,基本是站在了一州年轻一代的最顶端,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那种真正的妖孽,而且是寥寥的那几个人。
悟净和尚露出少有的一丝赧颜,摆了摆手道:“都是运气,你不知道,我的那些师兄弟比我可厉害多了,只不过他们一心问佛,懒得搭理这些事不想来罢了,最后这个苦力活也就一层层的落到我的身上了。”
莫真眨了眨眼,心想道:“还有这样的操作?五年才有一次的大比,还有人不想来的?!看来这些佛门中人真的不能以常理度之呀。”
看了看在自己眼前不动晃荡的那颗光亮亮的大光头,莫真好奇的问道:“我见愚痴和尚的头上烙有九颗香疤,你头上怎么没有?你们佛门弟子头上不是都应该烙戒疤的吗?”
闻言,悟净和尚瞪大眼睛,一脸诧异的看着莫真,摸了摸自己那颗大秃头顶,好像问白痴一样凑到莫真跟前:“阿弥陀佛,你听谁说的?”
“难道不是吗?”,看着胖和尚打量自己的那种眼神,莫真心里有些发虚。
“当然不是啦!”胖和尚一拍大腿,开始一脸认真的为莫莫讲解起来。此时的悟净和尚正襟危坐,手捏佛珠,满脸的肃然之色,哪还有一丝之前的猥琐,他口吐真言,就好像是一个正在讲授无上佛法的得道高僧:“《法华经》中有云:‘有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身、烧臂、燃指供养诸佛。’又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说:‘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象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这里面的意呢就是佛门中人燃香顶一是用以表示自己对我佛如来至高无上的供养;二是为了消除自身的业障。还有戒疤燃烧的位置,也不仅仅局限于头顶,身、臂、指都是可以的。”
看了一脸无知的莫真一眼,悟净和尚继续说道:“而且佛门戒律中也没有规定佛众教徒必须燃顶和烧戒疤,而一些佛门弟子之所以烧了戒疤,都是他们个人的自愿,为了表示自己对我佛如来的虔诚,所以佛门弟子不一定都要燃香疤的。据我知道的,我们般若寺头顶有戒疤的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主持一灯大师,头顶燃有十二个香疤的“菩萨戒”;一个就是我的师伯愚痴法师。嘿嘿,我的师父因为怕疼,所以就没有烙戒疤,从他往后,寺中弟子就再没有在头顶燃顶的了。一是主持没有硬性要求,而我师父自然就更没有脸说了,至于愚痴师伯,他是从来不过问寺中事的。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师兄师弟在身上燃了戒疤的,反正我是没有烧那玩意,太疼了!”
“我曾经听我师父说过,在一个名叫佛光州的七星大州,那里佛教极其鼎盛,基本上整个大州的人都信佛,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庙无数,香火延绵不绝。他们的佛教祖庭是叫一个叫宝华山的地方,传言那里佛光万丈,梵音不绝,信众最多,前来参拜的信徒能排半个州,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夸张的说法。但确实有人见过,宝华山的信徒从山顶一直排到山脚,前来参拜的每个人都很虔诚,一步一叩首,从山脚一直叩到山顶,传言上一次山要叩九万多个头,花上三天三夜呢!宝华山作为佛光州的一州领袖,门中弟子没有选择的余地,从主持到沙弥都要燃顶,受比丘戒者一律燃十二个戒疤,不多不少;受优婆塞戒者,燃九个;小沙弥,也要燃三个。”
莫真听得若有所思,不说那些高深的佛法,仅仅一个戒疤就有如此多的讲究,佛教能够广泛传播,吸引那么多的教众信徒,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