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再临世间沧海桑田变
第六章才女杨汐
天高云暖,到处张灯结彩,十年时光转而逝去,又到了柳八日,依旧,家家户户都在贴文对子,准备柳叶糕。
通往古柳的柳道上,熙熙攘攘,行人来往不绝,一对母女罕见地在一旁的官道上玩闹,母女笑声如铃,很是好听,二人也不忘向来往的百姓打招呼。
官道是通常在主要的、重要的道路边上或道路中央,设有的官员和仙人行走用的特殊过道,一般的百姓也可以走官道,前提是朝廷没有下令,各方官员也没有通知要走官道的时候,但即便是这样,百姓们也依旧不会去走官道,在他们心中,这些官员是朝廷里的栋梁之才,国家需要他们撑起来的,辛苦维持百姓们的正常生活,自然是要比自己更方便一些,这是他们应该享有的待遇。
官道,在仝朝时就设有了,也是百姓们集体性质的提议,当时统一柳城大部,建立起三百年和平的仝国的仝宗祖更是倍感欣慰,收到百姓提议便高兴道:“水可载舟而行,亦可覆舟无影。国,需良臣衷将才能兴久不衰,这官道要修,但百姓们也可以走。”
到了五国并持的现在,吴国、越国、倾国、周国、齐国,各国百姓不约而同都将官道联合整修,各国间的道路、国家外围的道路,又经过了国家增修,成为了国道。
同样,柳道也被修整,但却是整个越国国内唯一一条,既是官道又是国道的道路,古柳不仅仅是越国的,是整个柳城最古老的标志,说来也是奇怪,每次柳城分裂为多国时,除了越国现在这片领域,其他国都会长出一颗巨柳,柳城统一时就只剩下古柳,其他柳树都会化成一柳土,因此各国在和平时期都会有人来越国采摘古柳叶。
“汐儿,慢点。”一个中年妇女笑着喊道,这位正是杨家夫人,一身穿白色锦裙在身,漫步官道,头上的木兰步摇轻巧摆动,清新脱俗,三十九岁的杨夫人一点也不显老,和十年前相比,只是脸上多了些细小的皱纹。
“娘亲,您快点呀,父亲的不惑华诞要到了,我要做柳叶糕给父亲贺寿,今天是柳八日,古柳的叶长得最好的时候!”小跑的小杨汐停下来催促母亲。
“汐儿,古柳的叶足够整个柳城的人一起做柳叶糕的了,慢点。”杨夫人见小杨汐着急加快了步伐,却显得有些吃力。
母女二人很快就走到古柳树前,满树碧绿,阳光被树叶遮挡,留下庇荫,阳光从缝隙间落地,又留下了斑驳,自然柔和,古柳的气息清润芬芳,让人心情更加舒畅。
“母亲,父亲的华诞在明天,好像您的华诞,爷爷的、奶奶的华诞都和父亲一样是不是?还有我的。”小杨汐大口呼吸着古柳散发的气息,突然觉得到,皱起了自己的小额头,形似川字,小嘴上挑着甚是讨人喜欢。
“嗯,我们汐儿真聪明。”杨夫人抚摸着杨汐说道,杨夫人记得,她上一年随口一提家里人的华诞都在同一天,没想到女儿还记牢了。
“娘亲,爷爷他们都在京城吗?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小杨汐一番话,让杨夫人的内心犹如一颗小石头扔入水中,溅起了水花。
“汐儿,爷爷在京城有重要的事情,不可以随便回来的,等汐儿长大了,汐儿可以去京城找爷爷的,来,你不是还急着摘柳叶吗?”杨夫人拿起桃木篮采摘柳叶。
小杨汐撅了撅小嘴,表示不满,抓住一根柳条,用力得扯着柳叶,母女二人很快就采满一篮子。
“吁!”一辆马车从官道而来,停在母女前。
“夫人,小姐,请上马车。”马上的人下来道。
“嗯,汐儿,咱们乘马车回府。”杨夫人牵起杨汐的小手走上马车,一阵疾驰,回到杨府。
......
十年渺茫,二十年,山川走位,八方有变,五国外,一个李氏之人,建立起来一个唐国,被称为唐高祖——李远,其朝为唐朝,六国之局十分不稳。
杨府庭院中。
“小姐,你这字越来越好了,龙飞凤舞,笔走龙蛇,简直是王之厉在世!”绿色织锦华袍的女侍在一旁称赞道。
“小幻啊你,就会折煞我,王之厉是书法之王,又是三品文官,更是柳城几乎统一的时期,仝朝时候的重要人物,我啊,哪儿比得上他。”被叫小姐的女子食指点了几下小幻。
“我相信,咱们小姐有朝一日一定可以比王之厉更厉害!”小幻振奋地鼓励道。
“嗯,王之厉毕竟是尘土之人,汐儿你未尝不可与其相比,你这书法的确可以是王了,但书皇、书圣,那才是你的目标。”杨木走来,拿起杨汐的字说道。
“父亲。”杨汐起身作揖,这是父女孝道之礼,年芳二十的杨汐已经时刻牢记这些规矩。
“明日就是柳八日了,记得采些柳叶给我泡水,我朝廷那里有些事,先赶过去,会在你华诞时回来。”杨木说完转身离开,五十岁的他,仍旧很健壮,很健康。
“小幻,走,咱们去古柳。”杨汐牵着小幻的手,走上马车。
马车在官道上行走,杨汐还是和以前一样,见到熟人就连忙打招呼,和其他权贵不一样,没有对百姓有什么身份上的区分,父亲教导过她不得对百姓傲慢无礼,她自己也知道,人不该有高低贵贱。
下了马车,巨大的古柳遮天,十分美丽,古柳巨大,直径有千米之大,小幻细细采摘柳叶,杨汐则向古柳东边走去。
古柳的西边是柳八日卖东西的聚集之地,柳集,也就是集市,东边则是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了。
最主要的是,东边有一个柳日文会,杨汐自学书以后就年年不间断地来,这里大多也是常来的熟人,一看到杨汐就笑着来迎接。
“杨大小姐来了,怎样?这么长时间没有漏墨,是不是该让我们见识一下,杨才人的学识呀!”一个柳叶华服的公子,手持玉扇开玩笑道,他是邢府的公子,邢家与杨家在朝廷里,可以说是共谋进退。
“哦?邢公子若要看,小女子怎能怠慢了呢?公子手中的翠竹玉扇如此精致,我要是得了这文首,不知公子能否将玉扇送我?”杨汐也开玩笑道,不过她是真想要那把扇子,这扇子给她一种不同的感觉,尤其是她看见了扇子骨上的鸿字。
“好,若杨小姐能夺得案首,我自当奉上,壬老,开始文会吧。”杨汐参与,邢侯磊自然是兴致高涨,让壬老开始文会。
“咳咳,老朽在文会开始前先说明一下规矩,这文会十年一次,今年的第一场是答辩文会,很简单,在这里有很多文联,谁答得妙,谁就是文首,诸位写在纸上,统一,开卷,也可以直接开口衔接,诸位也可以互相作题,但,最主要的是妙。”壬老简单阐述了一下,宣布开始文会。
“咳,这柳八日上,人群众多,自然少不了盗贼,我辈文人高风亮节,自然不会让盗贼在文会上任意妄为,所以这上联是:盗者莫来道者来。诸位,谁来答?”壬老捋了捋自己那簇黑中带白的胡须说道。
“壬老,小女献丑了,我对的是:闲人免进贤人进。”杨汐一听这对子,巧了!脱口而出,如同早就作好了一般。
“好,不错!上下联衔接巧妙,闲人免进贤人进,既然盗贼莫要来,道者快入内,所以自然有闲人散去,贤人入,杨姑娘果真大才!”邢侯磊灼口称赞,这杨汐的确对的不错。
“既然如此,小女子我刚刚想到一句上联,不知邢公子接不接呢?“杨汐就在等着邢侯磊说完,这时说道,”上联:罪客勿来醉客来。”
杨汐这一次性想两对,这先来的一招,着实又让四周的文人暗暗点头,默声称赞,他们也没有很惊奇,女子可以入学堂读书,但是女子一般不会入学堂,她们需要相夫教子,对于上考官位是没有多大兴趣,可这杨家小姐不同,杨汐六岁作诗,让学识五车的老状元都亲自提笔书写了一首诗相对应,街坊间互传,所以现在柳县能够说没有不认识杨汐的人。
“既然罪客勿来醉科来,那自然是要:捞者莫来劳者来。”邢侯磊自然也不弱,他出身于名门邢家,自幼熟读经书,《八朝文》都可以是倒背如流,和杨汐都是柳县中名声响亮的才子,和杨汐也是不分上下,要说也就是杨汐根本不是普通女子,不然,谁能文高八斗?
“杨小姐,上联:理想莫享醴。”
“下联:前途弗图钱。”
“邢公子,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哎,两位切莫太急,两位不妨写下来,让我等仔细观摩观摩二位的文采呀!”这壬老可是既听不下去了,也坐不住了,连忙让二人停下来。
杨汐和邢侯磊同时磨墨,墨绿色的墨汁散开,二人又同时起笔,这狼毫笔在邢侯磊手中稳重不惊,缓和流畅,仿佛在邢侯磊手中的不是笔而是一块千斤巨石!这狼毫笔在杨汐手中又是一番别样滋味,笔杆娇柔舞动,字迹平若娇龙,实则内敛刚阳,如同游云细水,实则缓而聚势,最后一笔毫不保留的释放,更是碾压万丈山,笔惊星斗,一马平川,字迹堪称绝世!
两人几乎也是同一时刻落笔,这然两旁的文人看的是一个津津乐道,字入王境,文若繁花眼里,二人的才学非比寻常!
“这两位不仅才识非凡,这书法,杨小姐更是比肩王之厉,邢公子虽然也字成王相,可唯独缺了一种势!经过我们几位商量,接下来,这副文对子上联是:士农工商角徴羽。”两人句句妙言,壬老等人更想看看他们如何对这文联。
邢侯磊展开玉扇,轻轻扇起微风,片刻迟缓道:“我先来试,寒热温凉恭俭让。杨小姐,你觉得如何?”
这两句一出在场诸位文人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好奇杨汐如何应对,这两句实属奇文,他们很难巧妙衔接。
“此联也是一奇联。现在上联分两部分:士农工商;宫商角徴羽。前为四业,后为五音,而有一个字重复,一个字谐音。”
“那我就联:铝铜金钼水火土。铝铜金钼为四种金属,金木水火土为五行。邢公子,如何?”杨汐眸中光芒一闪,脱口而出,寒热温凉恭俭让杨汐也想到了,她是一次双对,但她没有说出来,邢侯磊心思缜密,到时发现了这一点。
“嗯,妙!实在是妙,杨小姐,这玉扇就是你的了,实乃妙首!”邢侯磊一顿,将手中玉扇送出。
“邢公子,诸位文人,小女子还有事,先行一步,诸位,玩的愉快。”玉扇到手,杨汐就准备离开了。
“对了,邢公子,这玉扇。”杨汐转身说道。
“杨小姐随意就好,这玉扇,是我来时古柳上掉下来的,杨小姐可以放心拿走。”邢侯磊说道了一句就转身走回文会,刚刚只是第一场妙文,后面还有三场,所以不担搁,见杨汐离去就走了。
杨汐走回古柳,对于手中的玉扇自然是倍感新奇,不停用衣袖摩擦,小幻也早就摘了快一篮子柳叶。
“小幻,咱们走吧,这柳叶够了,哎,等等。”杨汐和小幻刚走上马车,杨汐又突然翻身下车。
走到古柳旁,杨汐从身上拿出一把小刀,“嗖”,两根柳枝落入手中冰凉,又割下指甲大的树皮,谨慎地包在手绢里,放在身上回到马车上。
“走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