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饭过后。为天谓刘知府道:“今日吾与玉儿准备到城外闲逛一番,游览周边山水,了解周边风土人情。”刘知府道:“吾派两个衙役护卫汝等,以保二位恩人周全。”为天曰:“不必了,有人跟随,反而不便。”刘知府闻为天此言,不再坚持,吩咐衙役牵两匹快马,交于为天。
为天思量:“前些日凤舞山风水损坏,与其在一线上的郑母村必受伤害,吾今与玉儿,不妨先去探个究竟,看看有何事发生,免得此最有灵气之地,受到破坏,再难恢复。”,于是同玉儿打马从城门出来,直奔郑母村。
半个时辰,为天、玉儿打马来到郑母村北香山脚下,香山卓然而立于平野之上,山色如黛,绿树葱茏。为天、玉儿将马系于山脚树干,顺路上山。山路崎岖难行,风光却是无限,为天、玉儿砥砺前行,终于登上香山山巅,但见远处弥水悠悠,诸峰茫茫,康浪、洗耳两河银练一般,环绕郑母村。为天感叹:“真乃风水宝地也,有此佳地,怎能不人才辈出,人文荟萃。”
为天立于山顶,向山阴望去,但见山麓树木掩映之间,似有一座大墓,为天顺势下山,来到大墓前,大墓之上,荒草丛生,为天陡生悲凉之感,心中困惑,此地乃风水绝佳之地,墓主人必非凡人。正迟疑之间,一个采药的老汉经过,为天拱手道:“敢问老伯,此墓主人何人也?”老汉肃然道:“此坟墓可不简单,乃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之墓也。”老汉言毕,叹息而去。为天肃然起敬,郑玄乃汉末易学名家,其满腹经纶,名噪一时,然学富五车固然可嘉,高风亮节更让后人敬仰。为天就在墓前插草为香,跪而拜之曰:“前辈在上,请受后学为天一拜,想汝当年何等荣光,而今却汝坟前冷落,世态炎凉,人生百态,令吾倍感凄凄。如今世间又有几人知道,此地人才辈出,多因汝老人家庇护之功也也。”玉儿曰:“为天哥,郑玄何许人也?”为天曰:“郑玄,乃一千余年前的世间大儒,一生不入仕途,朝廷多次招其入朝为官,皆婉言谢绝之,一心研究经典,开课授徒。他精通易学星象、风水堪舆,尤善“占候”、“风角”、“隐术”等星象占卜之学。昔吾在吉阁村之时,读过郑玄前辈的《坤灵图》,书云:……乾有四德,飞龙在天,此圣人以至德居天子位也。序,此之言说之也。故德配天地,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古者圣人德如此也。不私公位,不传之子孙,禅于能者与天同,故以天称之也。故尧天之精阳,万物莫不从者。故乾居西北,乾用事,万物蛰伏。致乎万物蛰伏,故能致乎万人之化。立天之道,曰阴与阳。言尧乃天之阳精所生所成人,人化故然也……所言俱合风水之道、帝王之道、人生之道、世间之道。吾闻郑玄前辈还有一部《郑玄通灵经》,深奥玄妙,业已失传。建安五年春天,一天夜里,他梦见孔子对他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这一年为庚辰年,龙年,而来年为辛巳年,蛇年,旧曰龙蛇对圣人不利。老前辈醒来,非常郁闷,认为自己命不久矣。这一年,天下纷争,官渡会战,袁绍为壮声势,逼迫郑玄随军,前辈疾病缠身,終病逝于路上。当时大战在即,葬礼从简,尽管如此,送葬的官员及弟子仍有一千余人。”
为天拜罢起身,转身对玉儿曰:“玉儿,龙风剑给吾,吾将这坟墓周边略加清理。”玉儿应着,龙风剑弹射而出,为天在空中接住,仗剑绕大墓一周,将杂草、荆棘等物加以清理,待走到大墓后方,见有些许新土漏出,土色颜色不一,为天俯身查看,应该是洛阳铲从地下取出泥土,为天将周边杂草拨开,赫然一个盗洞出现在眼前,为天惋惜不已,担心大墓已坏。于是探身往洞中细看,盗洞并不深,并未完成,心中才踏实了,心想:“盗洞既未完成,盗墓贼今晚必来继续盗墓,吾与玉儿只需在这里等待,守株待兔,盗墓贼若来,必要严惩之。”